"本书收近代史研究资料四种:《渟溪日记》、《花溪日记》《邵懿辰致蒋光焴函(七十通)》、《太平军陷海宁始末》。这四种资料均记
本书收录作者生前撰写的论文多篇,主要涉及三个领域的内容:一是近代史与科学史,主要关注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发
《胡兰成全集·甲辑·政论卷》(政论集11种)本书为胡兰成全集之政论部分,系第一次系统结集,填补了历史性的空白。整理、重排胡
孙中山的作风令人费解,因他是个勉为其难的革命家。在致力革命时,他宁愿选择最少使用武力的措施达其目的。这是环境及其气质使然
本书是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所承担、由我所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现代化的理
ThisbookexplorestheinterplaybetweenwarandtheenvironmentinHenanProvince,ahotlycon...
这本书虽以国共为题,却并不要按照冷战模式去两分世界。它试图说说意识形态以外的东西,试图讲讲人在大环境中的命运。按照作者的
“诗话”作为我国古典诗学著作之一种体例,自北宋成体以后,又迅即发展成为主要之形式,后世遂有借用其名指代其他形式者。今沿其
这里的所谓“过眼”,倒不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的意思,其实是不拘一格随便谈的意思。因为这里所集的文章,既有学术论文,也有读
本书收录章太炎演讲140篇,其中六成为第一次发表,内中政治性演讲约三成,余为学术演讲,集章太炎政治思想、学术思想之精华,具有
中國從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間爆發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中瘋狂的批評孔子和儒家的經典,到了文革時期,因為朱熹是孔
日记,就是按日系事,对每日所遇所发生的事件,及由此引发的感想领悟,逐一记录。日记的定义,古已有之,上古时期的“结绳记事”
InthisfirstsocialandculturalhistoryofJapansconstructionofManchuria,LouiseYoungof...
中日一衣带水,相似的政情国情、利益诉求,使得双方的关系一直处于相携与相抗的矛盾变化之中。本书聚焦于近代中日关系的阻力与助
清末十年,国危民困,为平息革命声浪,立宪派人士掀起并领导了一场旨在通过和平改革,铲除专制制度,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立宪运动
《以色列史》主要选收国别史、地区史的通史性著作,以国别史为主体,适当辅以地区史。计划共出版80种,2年内出齐。文库编辑委员会
本书探讨了1851-1911年晚清政府对海外华人态度的转变。作者简介 颜清湟,1937年出生于福建永春,1956年毕业于吉隆坡尊孔中学,1
From1885–1924,Chinaunderwentaperiodofacutepoliticalstruggleandculturalchange,bro...
TheDandyTheFlaneurTheTranslator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巴黎浪蕩子、漫遊者、譯者以「跨文化現代性」重新思索「現代性」的本
蒋介石是国民革命军的创建者这一,在国民革命军25年的历史上,他也一直是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他试图将这支军队改造为清一色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