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尺讲台站了二十多年。最让我欣慰的,不是带出多少高分学生,而是看到孩子们因为爱上阅读,眼里闪着光的样子。
小轩是我五年前的学生,一个看到书本就皱眉的男孩。他妈妈曾焦急地找我:“老师,买的世界名著他翻都不翻,怎么办?”我反问:“您自己最近在读什么书呢?”她愣住了。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光靠催促和买书远远不够。经过多年实践,我总结出几个让阅读从“任务”变“乐趣”的方法,这些方法简单易行,每个家庭都能做到。
一、把选择权还给孩子,从“要我读”变“我要读”
我们总习惯给孩子推荐“必读书目”,却忘了问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就像小轩,我观察到他课间总翻汽车杂志。于是下次他妈妈来时,我说:“别急着买名著,先带他去书店,让他自己选。”
一周后,小轩兴奋地告诉我,他选了本汽车百科全书。“老师,原来第一辆汽车只有三个轮子!”他眼里闪烁的好奇,正是阅读最宝贵的火花。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的阅读兴趣需要被尊重。漫画书、科幻小说、甚至一本游戏攻略,只要是健康的读物,都可能成为阅读的起点。先让孩子感受阅读本身的乐趣,再慢慢引导他们拓宽阅读范围。
二、打造沉浸式阅读环境,让书本触手可及
在我班里,有个“图书角”——不是整齐排列无人问津的书架,而是几个舒适靠垫、一个小书架,上面摆着各类图书。课间,总有孩子自然地走过去,随手拿起一本翻看。
在家里同样可以做到。在客厅、床头甚至卫生间放置小书篮,装满适龄读物;每周安排一次“家庭阅读小时”,全家各自安静阅读。父母拿起书本的身影,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记住,环境造就习惯。当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快乐便油然而生。
三、让阅读“活”起来,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阅读不该只停留在书本上。对于低年级孩子,可以尝试“角色扮演”——读完童话后,全家一起表演故事情节;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组织“读书分享会”,让他们像网红主播一样推荐心爱的书。
小轩后来迷上了赛车故事,我们便鼓励他制作“赛车知识小报”,在学校展示。当他成为“小专家”被同学围绕时,阅读带给他的成就感远超任何奖励。
把阅读与生活体验结合也很有效。带孩子去动物园前,先一起阅读动物科普;旅行前,查阅目的地风土人情。当书本知识能在生活中得到验证,孩子的阅读兴趣会空前高涨。
四、放弃功利心,享受过程本身
很多家长会问:“读这本书能提高作文成绩吗?”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恰恰是阅读快乐的最大杀手。
阅读的价值不在于 的分数提升,而在于潜移默化中培养的想象力、理解力和共情能力。就像吃饭,我们不会问“这口饭能长高多少”,阅读也是精神食粮,需要长期滋养。
在我教过的学生中,那些真正享受阅读的孩子,可能在短期内成绩不是最突出的,但到了高年级,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学习后劲往往让人惊喜。
总之,让孩子爱上阅读,其实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只需要我们放下焦虑,用耐心和智慧去引导。每一个孩子都与阅读有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帮他们结缘。
从今天起,不妨问问孩子:“你想读什么?”然后认真倾听他的答案。也许,阅读的快乐之门,就在这句简单的问话中悄然开启。
下一篇
我们总习惯给孩子推荐“必读书目”,却忘了问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的阅读兴趣需要被尊重。小轩后来迷上了赛车故事,我们便鼓励他制作“赛车知识小报”,在学校展示。很多家长会问:“读这本书能提高作文成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