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名为李香兰》一书,是李香兰在《日本经济新闻(早刊)》上连载的专栏文章结集,也是这位传奇女性的自传(非合著)首次在中国出版。我偶然间被身披“战争时代”这件外衣的命运所操纵,人生中的每条道路都由不得自己选择。待到察觉时,我已被夹在相互争阋的母国中国和祖国日本中间,拼斗的火花溅满全身。
…… 若将历史视作个体人生的总和,那么本书或许便可称为我眼中的昭和历史的一个侧面。
你听过张学友的同名歌曲,却不知道她是谁。她是川岛芳子的密友;张爱玲眼中的“精灵”;《夜来香》的原唱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美丽的女人。传奇女子李香兰自传,首度引进国内,揭开一段尘封往事。生在中国、成名在中国,却有着日本血统,曾因此差点被判汉奸罪处死。半生在中国,半生在日本,充满矛盾而戏剧化的一生。
加米拉
“日本妈妈,我当爸爸了。”
从哈萨克斯坦打来电话的瓦利德·哈马德如是说。我听闻那孩子成了工程师,并已在黎巴嫩结婚,却未料到他竞有了小孩。瓦利德说会将小宝宝的相片寄给我,想必十分可爱。
听着话筒里令人怀念的声音,我的记忆早已飞向那片遍布热沙和战争的土地——中东。
一九七。年(昭和四十五年)九月,莉拉.哈立德等PFLP(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成员接连制造了四起劫机事件。我当时正在富士电视台“WideShow”节目——《三点钟的你》担任周四、周五的主持人,惊闻这一消息,急忙开始就中东问题展开采访。
我以帮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弥补因对峙而产生的罅隙为由,又借助日本电视台的名义,才总算实现了与莉拉的单独会面。那是我首次踏足形势紧张的中东。
一九七二年(昭和四十七年)五月,奥平刚士等日本人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市的卢德国际机场,制造了扫射事件,我到现场做了采访。翌年,我又前往贝鲁特,采访了藏身于当地的日本赤军首领重信房子。如此算算,我已作为记者三次踏足这片土地。不经意问,我已同PFLP的干部变得熟稔起来,更被其中的作家卡纳法尼等人唤作“加米拉”(阿拉伯语,意为美丽)。
传奇女子李香兰:前半生无奈后半生悔过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萨苏“中国人不知道我是日本人,我欺骗了中国人。一种罪恶感缠绕着我的心,我仿佛走进了一条死胡同,陷入了绝境。”现年89岁的李香兰在晚年写下了这样饱含忏悔之意的话。无论在日本还是中国,李香兰都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女子——张学友的一曲《李香兰》,让无数中国人记住了这个名字;2007年,东京电视台制作的电视剧《李香兰》播映时,在日本引起轰动;十几年来,日本著名的四季剧团将音乐剧《李香兰》作为保留节目,在日本、中国、新加坡等地常演不衰……李香兰何许人也?她究竟是命运离奇的弱女子,还是文化汉奸?是美艳动人的歌坛明星,还是日本间谍?为了解真实的李香兰,近日,笔者采访了三宅清子女士(现居日本伊丹市梅木,已年过九旬)。她与李香兰一样,出生于满铁公司职员家庭,就读于同一所小学。她眼中的李香兰,有着更为真实的性情。李香兰的命运,其实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了中日之间的历史宿怨。让我死在中国和日本的枪弹下李香兰,本名山口淑子,生于沈阳。她虽是纯粹的日本人,却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她的父亲,是个亲华派日本人,在满铁任高级职员,后因亲华受到拘留,被撤销职务。13岁那年,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时任沈阳银行总裁的李际春为养父,从此有了个好听的中国名字:李香兰。同年,李香兰患了肺病。为恢复肺部健康,她开始跟随一位白俄罗斯女高音歌唱家学习声乐。一次,李香兰登台为老师的个人演唱会做暖场表演,一亮相,便被奉天广播电台相中。当时的日本,在满洲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急需李香兰这样通晓中日两国语言、长相漂亮、歌声甜美的偶像。日本当局认定,有着日本血统的李香兰不可能背叛日本,而要培养一个中国女演员,就说不准了。最后,满铁公司大员甘粕正彦亲自上门“邀请”,原本不赞成女儿为满洲背景的奉天广播电台工作的山口也不敢拒绝。三宅清子回忆说,小学毕业后,李香兰以潘淑华为名到北平求学,自己则转到大连上中学,二人此后再没见面,直到战败后回到日本。在北平,李香兰凭借娴熟的中文与天籁般的歌声,结交了不少中国朋友。这一阶段,日本占领东三省,中国人抗日热情空前高涨。不久,日军入侵热河,中国军队穿着草鞋从南方开来,奋勇抵抗,李香兰的中国同学也纷纷参加到抗日运动中去。聚会中,同学们义愤填膺地抒发着自己的爱国热情,有人问李香兰:“如果日本人发动侵略战争,你打算做什么?”李香兰想了想,面容从忧戚、难过、痛苦转为坚决,她站起来:“我希望站到北平的城墙上去,死在中国和日本双方的枪弹之下。”当时的李香兰,不过是一名十几岁的中学女生,能说出这样的话,不禁让人感受到她的早熟和处于那个时代的无奈。
7年红透半边天1937年,李香兰毕业回到东北。同年,满铁出资成立了满洲映画协会株式会社(后简称满映),17岁的李香兰加入其中,由此开始了自己长达7年的演员生涯。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其后,她又出演了《支那之夜》、《白兰之歌》等电影。这些影片大多讲述中国姑娘爱上日本男子的故事,李香兰在片中形象艳丽、性格温柔,很符合日本男人对中国女人的完美设定,很受日本人欢迎,却因奴化意识太强,完全不能被中国人接受。到1942年,李香兰已是“东亚共荣国的巨星”。李香兰还演唱了一系列中国歌曲。《何日君再来》、《夜来香》等歌都传唱一时。她被推上前台,并迅速家喻户晓。其中《夜来香》最为大家熟知,这首歌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锦光,参考中国民间小调为她谱写的。1945年,她在上海因演唱这首歌,还受到传讯。她说:“他们怀疑我唱这首歌是期望中国(重庆)政府回来。”
李香兰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同时,她也为自己曾出演“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深感内疚。1944年,她断然退出满映,客居上海。作为日本政府一手打造的“亲善”偶像,李香兰的爱情也受到格外关注。三宅清子女士回忆,李香兰曾与日本满洲开拓团的调查员高木敬一相恋。高木也是满铁子弟,因亲华被定性为“危险分子”。他比李香兰大几岁,二人从小就交往甚密,李香兰走红后,他们不得不在日本军方的强硬干预下断绝往来。李香兰的前半生,几乎都在中国度过,只是在满映从艺期间回过几次日本。第一次“回国”,是在1938年,李香兰以“满洲国”女演员的身份乘船到日本“访问”。经过日本海关时,一位水上警察官将她叫到一边严加训斥。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的李香兰非常惶恐,许久才弄明白,警察官见她手持日本护照,认为她身为“上等”日本国民,却甘心穿着“下等”中国旗袍,这侮辱了日本国民。这让了解中国文化、心地单纯的李香兰极为震惊,她这才意识到,中日间的矛盾与隔阂,已经如此深刻。警察官坚持要李香兰立刻脱掉旗袍,换上和服。最后还是满映负责人员赶来,说明李香兰实际是为宣传日本在中国“亲善”的演员后,此事才得以作罢。这件事对李香兰刺激很深。她曾在自传中感叹:“日本人对亚洲其他民族的优越感和不平等,是多么露骨啊,真是一个令人厌恶的民族。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有一天,日本在中国失败了,中国人会不会给日本人同样的侮辱呢?”
用一生来悔过抗日战争结束后,李香兰被当作“文化汉奸”遭到起诉。然而,她日本人的身份使罪名无法成立,加上其从艺期间并未参与政界活动,法官于是当庭宣判她无罪。这立刻引来旁听席上中国民众的一片哗然:对李香兰扮演的一系列美化和谄媚日本人的银幕形象,他们深恶痛绝,纷纷要求重审。这时,被告席上的李香兰唱起了自己的歌。她一边唱一边流泪,并一再向旁听的群众鞠躬致歉。唱到最后,法庭上的中国人无不感动落泪。庭议结果,李香兰被无罪释放。这件事,同日本著名女谍川岛芳子最终被认定为是中国人金璧辉,并以汉奸罪枪决,都成为当时的大新闻——说日语,用日本名字的原来是中国人;说中文,用中国名字的却是日本人。1946年,李香兰被遣送回国。据说,直至船只起航,她都一直躲在卫生间里。回国后,她再度活跃于歌坛、影坛,也曾到香港拍过影片、灌制唱片。1958年,李香兰嫁给外交官大鹰弘,以大鹰淑子的名字继续各种活动,并成功参政,做到参议员。对中国人民宽恕的恩情,她始终不曾遗忘。在此后的生涯里,她坚持不变地表达对日本侵略战争的厌恶,并切实为中日友好做了不少工作。1972年,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握手,中日关系有望恢复正常化的那一刻,李香兰以泪洗面:“这是我一生中最好的一天!”2005年,她发表长文,劝诫日本首相不要参拜靖国神社,因为“那会深深伤害中国人的心”……13岁出道,17岁走红,23岁攀上事业巅峰,26岁黯然回国……前半生,李香兰没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后半生,她生命的主题就是悔过。就像她自己说的:“一个被时代、被一种虚妄的政策愚弄的人,如果噩梦醒来后,能有机会对当时的行为反思,或加以解释说明,也是幸福的。”
我们希望,耄耋之年的她,已找到自己心灵真正的安宁。
李香兰(1920 年2 月12日-),本名山口淑子,生于中国奉天(今沈阳)近郊的北烟台,祖籍日本佐贺县,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代表作《夜来香》曾被传唱大江南北。1906年其父远渡重洋来到中国。1933年被李际春收为义女,改名为李香兰。日本战败后,李香兰被控“汉奸罪”判死刑,因户口簿证明其日本人身份,被无罪释放,于次年四月回到日本。
在日本继续其演艺事业,并于1950 年应邀前往好莱坞和纽约学习舞台演技,与卓别林成为朋友。1974年参加参议院竞选,此后一直活跃于政界,并多次访华,为改善中日关系而奔走。《此生名为李香兰》一书,是李香兰在《日本经济新闻(早刊)》上连载的专栏文章结集,也是这位传奇女性的自传(非合著)首次在中国出版。
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建省元勋:赛典赤.瞻思丁 本书特色 本书为赛典赤·赡思丁的传记小说。赛典赤·赡思丁(1211—1...
历史说帝王清世宗 雍正 本书特色 如果问雍正是个什么样的人?首先他是一只狐狸,懂得如何在势单力薄时收起利爪、在羽翼丰满时奋发有为;其次他是一条善于夹着尾巴的狗,...
孟小冬艺传-流诸记忆的冬皇遗音 本书特色 《流诸记忆的冬皇遗音(孟小冬艺传)》(作者谢国琴)讲述了人称“冬皇”的孟小冬的故事。 《流诸记忆的冬皇遗...
魅力口才周恩来 本书特色 一句话改变人生命运、一段话扭转谈判结果,一席话颠覆历史事件。且看他以口才创造的神奇!以理服人的语言让谈判见效;朴实无华的语言让百姓温暖...
杨度 内容简介 杨度(1875~1931),字皙子,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奇特的政治活动家,先后投身截然对立的政治派别。早年留学日本,被选为留日学生...
儿子韩寒 本书特色 如今提起韩寒,恐怕无人不识。他先是藉着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名声鹊起,然后凭一本小说《三重门》红遍大江南北,复旦不惜放下架子向他招手后,韩寒这小...
建筑家伊东丰雄:永远热情前卫的冒险家 本书特色 首本获伊东丰雄亲自授权并撰文推荐的简体版传记,是大师40年来主要创作和生活历程的全纪录;一路竞标,过关斩将,独家...
回忆司徒美堂-百年中国记忆 本书特色 《回忆司徒美堂》一书曾于1988年5月以《回忆司徒美堂老人》之名初版,是司徒美堂先生诞生120周年纪念文集。内容主要为三部...
抗日战争初期,卡尔森不畏艰险,跋涉2000多英里,深入敌后和正面战场,认真考察了中国军队,特别是八路军的抗战;他以忠实地宣传
读史阅世六十年 本书特色 一位雄心万丈的学者的奋斗史,六十余年读史阅世的生命体验,几代中国知识分子艰忍负和理的记录,中国百年学术史的珍贵注脚。本书是何氏一字一句...
《隐藏的大脑》内容简介:《纽约时报》畅销书,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王牌播客HiddenBrain同名著作;走入人类心理幽深的暗处,探索我们无
张爱玲情传 本书特色 张爱玲生命中的男人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在她一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虽然张爱玲遭父亲毒打后逃离了家庭,从此与父亲如同陌生人,但是张爱玲却摆脱不...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基于MIPS架构实验教程(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配合《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基于MIPS架构》一书
王阳明全书(皮面烫金典藏珍本)(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开篇的绪论概括介绍了的生平和其学说。上篇是的人生传记,中篇选取了二百多条箴言,并加以解析。...
《SQL编程思想》内容简介:本书基于作者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知识分享,全面覆盖了从SQL基础查询到高级分析、从数据库设计到查询优化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思想大师们》主要介绍了金岳霖、冯友兰、傅斯年、马寅初、李叔同、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蔡元培、胡适等
翻新你的大脑 本书特色 《翻新你的大脑:跟李教授学左脑思维养成法》:翻新你的大脑,让你真正学会思考的书!全脑教育法创始人脑力开发研究专家,学习低效、思维迟钝、分...
南宋名将韩世忠起自行伍,以军功而帅。其戎马倥偬的一生,与国势之兴衰、政局之变化息息相关。举凡关乎国祚存亡之大事,如苗刘之
谢军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酒仙棋童、体校学艺、人生选择、杀入四强、世纪之战、第三局胜、风波突起等内容介绍了棋手谢军的生平。谢军 目录 1 酒仙棋童2 体校学艺3 ...
《应用社会学(第三版)》内容简介:社会学是一门经世致用之学,应用社会学特别体现了社会学的这一本质特征。应用社会学作为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