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青年邓小平》记述的是小平同志从1919年到1929年这10年的生活,即从15岁到25岁这一段历史。这是小平同志一生中难忘的、闪光的历史,是小平同志从一位农村青年学生锻炼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的历史。《纪实文学:青年邓小平》写的虽然是历史,但却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特别是对青年一代。它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好读物、好教材。《纪实文学:青年邓小平》是一部革命史诗,是一幅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因为作品里记录的不仅仅是邓小平的个人经历,它涉及中国革命和党内一些重大事件,它涉及党内一些高层领导人物,因而它的意义和历史价值非常重要,也可以说它反映了一段活生生的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
由李天雄著作的《青年邓小平》是一部革命史诗,是一幅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因为作品里记录的不仅仅是邓小平的个人经历,它涉及中国革命和党内一些重大事件,它涉及党内一些高层领导人物,因而它的意义和历史价值非常重要,也可以说它反映了一段活生生的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
这就是邓希贤的家。自接到父亲来信以后,邓希贤圆圆的脸蛋上绽开了笑容。他打心眼里感到高兴,还是父亲了解他,支持他。然而,他的兴致却让母亲淡氏泼了一身冷水。“文明真是昏了头,贤娃才十五岁,还是个娃娃,走那么远,我舍不得,我不放心。”先烈、先修、先治姐弟们都十分支持希贤走出去,一起来帮腔打圆场,说服母亲。淡氏说:“你们懂啥,别在一边凑热闹。”“怎么办?”希贤等只有把求救的目光投向祖母戴氏。戴氏心里其实也舍不得她看着长大的孙子从自己身边离开,淡氏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可面对孩子们投来的企盼的目光,她不能不站出来说话:“淡氏,让贤娃走吧!’。“妈,您……”淡氏欲言又止。“文明在信中说得很清楚,为了贤娃的前程,我们总不能像鸟一样把他老关在笼子里。”希贤悬在心上的石头一下落了地,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先烈、先修、先治高兴得又蹦又跳。其实,淡氏也是大户人家出身,知书达理。自从文明来信,她也知道自己是拦不住贤娃的,作为母亲,哪个不疼爱自己身上的骨肉,何况希贤天资聪颖,从小就听话,爱学习,招人喜爱。“既然全家人都说了话,就让贤娃走吧。”淡氏终于松了口。“妈也答应了,妈也答应了!”一家人高兴得抱成了一团。希贤走的那一天,却是另一番情景。希贤在房内收拾东西,把一些书籍、衣物放进小藤箱里。淡氏在门外喊道:“贤娃,该走了。”“妈,我来了。”希贤急忙应声走了出来。戴氏拄着拐杖送希贤走到邓家老院门前.淡氏、姐弟们都跟着。“贤娃,到了法兰什么西,一定要给家里来信。”“奶奶,不送了,贤娃走了。奶奶多保重,一到了法国,我就给你们写信。”戴氏拉住了希贤,眼里噙着眼泪。希贤望着一夜未眠的奶奶,强忍欲出的泪水,口里喊道:“奶奶……奶奶……”“妈,让贤娃走吧,晚了怕赶不到船了。”淡氏催促地说。“贤娃,让奶奶多看你几眼。”“奶奶……”“妈,让贤娃走吧,晚了怕赶不到船了。”淡氏再次催促说。“贤娃,这辈子恐怕再也见不到奶奶了……”“奶奶,能,一定能。”淡氏说:“妈,咋说些不吉利的话哟,快松手让贤娃走……”希贤跪在地上给祖母磕头。“别磕了,贤娃,起来。你走了,奶奶这心头就像被剐了一坨肉似的痛呀!”希贤紧紧地抱着祖母戴氏,依依不舍。姐弟们见此情景都哭了。淡氏在此时也忍不住哭泣着劝说戴氏:“妈,贤娃是去读书,书读完了,哪能不回家!”“我懂,我知道,邓家的事哪能骗得了我!我是再也见不到贤娃了……我哪能不放他远走高飞,我哪能误了他的前程。贤娃,你走吧,奶奶懂,奶奶全知道……奶奶走不了那么远,让你妈和姐弟们送你到洗脚溪。”戴氏为希贤擦干了眼泪。“奶奶,不要妈送了,还要走二十多里山路。”淡氏执意地说:“要送,一定要送到码头,也许这是……”希贤捂住淡氏的嘴,说:“妈,不许再说……”是啊,戴氏、淡氏的话并没有说错。邓小平自从离开广安就成了永别,他再也没有见到过他的祖母和母亲,就是养育过他的广安这片热土也没有踏上一步,那是因为艰苦的革命岁月,他出生人死为党的事业奋斗,他心中的家已经不再是个人的家。建国以后,他肩负党和国家的重任,几十年中.也未回归故里。邓小平是一个把党和国家的利益看得很重的人,是一个把群众关系看得很重的人。正如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写道:“父亲自己不回老家,也不许我们回去。他说我们一回去,就会兴师动众,骚扰地方。”其实,邓小平十分热爱和关心自己的家乡,“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的题词。充分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赤子之心,表达了他的巴蜀情怀。……
《中国历代画家佳作品鉴:周昌谷》内容简介:《周昌谷》选择较有名的小品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主,适于有基础的爱好者临摹、研习和
我与蒋介石的七年之痒:陈洁如回忆录 本书特色 这部作品完稿于1963年,见书于1992年,秘藏了近30年之久。作者言其是对自己的正说,真确无谓的记录,但也有人言...
仁者无敌-林肯的政治天才 本书特色 《仁者无敌:林肯的政治天才》超越了目前任何一本林肯的个人传记。作者讲述了一个关于林肯和他生活的整个时代以及他如何以高尚的人格...
往事如烟-民国政要后代回忆实录 本书特色 《往事如烟(民国政要后代回忆实录)》是从《环球人物》杂志*受欢迎的栏目“名门之后”中,精选20082012年间对国民党...
元太祖铁木真传(全2册) 第3版 内容简介 不可要看不起老粗……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情,成吉思汗、刘邦、朱元璋。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可不要看不...
乱世掌国:平议民国大总统 本书特色 帝制崩溃前后的大转折年代,各路枭雄尽逞英豪,民国终成一局乱世。乱世掌国:平议民国大总统 内容简介 从1912年袁世凯上台到1...
四海为家:追念考古学家张光直 本书特色 中国考古学的成就为世界学术界所接受和认可,光直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考古学界永远纪念张光直为中国考古学所做出的贡献。四...
《梨园外纪》记述了20世纪初期活跃于京剧舞台的京剧名伶生活和艺术活动,他们的艺术造诣,成名经过,为人处世的态度,当时的社会
盛世基石-姚崇 本书特色 姚崇(651-721),字元之,原名元崇,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他曾在稳定武周政权、开创“开元盛世”中起了关键作用...
全盘西化台前幕后-陈序经传 本书特色 陈序经先生1909年随父去新加坡就读,1925年7月获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授予的学士学位;1926年获美伊利诺斯大学硕士学...
得失穷通任评说-他人评论 本书特色 乐黛云编著的《得失穷通任评说--他人评论》共分四部分分别是:**部分是作者先师和前辈的嘱咐与期待;第二部分是同辈学友的评价与...
唐文治自述 内容简介 唐文治(1865~1954)是近代著名教育家,字蔚芝,晚号茹经。1908年,弃官从教,立志“不为良相,即为良师”。他从事教育事业40多年,...
张自忠传 本书特色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民盟历史文献:张澜 本书特色 《张澜》不仅仅是追忆往昔、缅怀先贤,也不仅仅是为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厘清历史、臧否人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回顾那段曲折的历史,传承民...
我的丈夫溥仪 内容简介 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皇帝,他3岁登极,是为宣统皇帝。6岁退位后又根据中华民国政府的“优待清室条件”在紫禁城内当了17年“关...
《中国女性文化(第二十一辑)》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女性文化》第21辑,主要从女性文学在场研究、女性精神与自然生态、新作名篇
走出历史的烟尘 本书特色 末代皇帝溥仪、川岛芳子的亲妹妹金默玉、“洪宪太子”袁克定、民国名士张伯驹、一代报人王芸生……本书提及的文化、历史名人,对中国现当代社会...
苏轼01.少年成名-康震苏轼02.初出茅庐-康震苏轼03.大难临头-康震苏轼04.潇洒东坡-康震苏轼05.东山再起-康震苏轼06.知难而退
上一站民国-民国娘儿们 本书特色 动荡的时代,必有惊世的红颜;文化感与时尚感并存的两性心理书! 民国不仅有陆小曼、林徽因,还有很多风姿绰约的其他女性。 ...
最后几年的玛丽莲.梦露 本书特色 她的生父是谁?她到底是不是自杀?是谁对她的死亡真相遮遮掩掩?她与迪马奥复婚的真相是什么?她与肯尼迪总统及其兄弟司法部长博比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