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现代化的理念去探讨1895-1915年间的中国思想史,获得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结论。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此前的中国在经受了鸦片战争及其之后的短暂困难,至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中国已基本上步入近代化的轨道,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军事实力方面已经获得长足的发展,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尤其是精英阶层产生“世纪末”的恐慌,中国向何处去一时间成为新的热点话题。各种新思潮蜂拥而至,在政治层面则先后爆发戊戌维新及袁世凯帝制自为等一系列运动。本书则根据历史事实对这些思潮与运动进行了全面解读。
学人文库系列丛书:中国的修养(著名学者楼宇烈鼎力作序推荐,东北师大博导曹胜高教授精品公开课,经典国学著作,悟道修身正心旨趣,于时代转型中仍可传承中国修养,守正如一。)马上朝廷(*具时代气息人文历史著述,人大清史所高王凌教授三十余年研究成果!继《乾隆十三年》后高王凌又一本“纯清史”“政治史”著述!!伴随文字狱的六次南巡之路,再现清人统治的“满洲特性”!!)乾隆十三年(荣登2012年度百道选书之总榜top100、中华读书报2012年9月推荐榜、凤凰好书榜。清史所三十余年研究成果,中国人民大学高王凌教授扛鼎之作!)1,历史的发展总是呈阶段性的螺旋上升态势。在平静中孕育着突破,经过突破却又往往回复到先前否定过的阶段。当然,这仅仅是就形式而言。因此,历史研究与历史解说的复杂性往往不在于我们是否认识到了“历史真相”,而在于我们能否透过“历史现象”本身观察那些“已变”和“不变”的本质与内涵。马勇老师这本书《大变革时代:1895-1915年的中国》正是透过原来我们已经熟知的历史来看清历史的真实面目。2,1895-1915年的中国政治发展,不仅构成近代中国发展变化的一个分水岭,而且实在是近代中国急剧变化的一个缩影。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系统全面地阐释这20年中国政治变化与思想变化的内在关联,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怎样从一般意义上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怎样摈弃纯物质主义、国家主义,转向构建一个现代国家,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启示。
历史的发展总是呈阶段性的螺旋上升态势。在平静中孕育着突破,经过突破却又往往回复到先前否定过的阶段。当然,这仅仅是就形式而言。因此,历史研究与历史解说的复杂性往往不在于我们是否认识到了“历史真相”,而在于我们能否透过“历史现象”本身观察那些“已变”和“不变”的本质与内涵。近代百年的历史时段里,关键的年份有几个格外值得关注。其中1895-1915年,就是近代最重要的年份之一。在这短短的20年里,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的急剧性的变化:先是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洋务运动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然而几乎在“一夜之间”却不敌东邻日本,不仅经过几十年建设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而且连清政府能否继续“合法性存在”都受到了人们的质疑,于是有甲午战败后启蒙思潮的发生,有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崛起,有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等等思潮的萌生。正是在这些思潮与运动的催生下,终于迎来了1898年的戊戌变法,光绪皇帝的胆略与勇气一时间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不幸的是,戊戌变法仅仅存在了一百天,便被西太后轻轻一击而推翻,中国历史似乎回复到变法运动之前。西太后的镇压使进步的中国人感到失望,可是正当这种失望继续蔓延的时候,却不料西太后自己宣布了“新政”,公布了“筹备立宪”的时间表,确定以清政府为主导继承戊戌维新运动的精神遗产,推动中国继续前进,清王朝也似乎在这种变革的氛围中获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20世纪初年的新政在近代中国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教育等方面在制度层面的变革差不多都兴起于这一时期。然而当新政的日程表还没有最后排定的时候,新政的政治目标尚未实现的当头,而新政的“主体”清政府却在“一夜之间”由“一个只不过是由士兵组成的团体成功地发动一场并无充分准备的革命”而推翻,中国历史又一次发生重大转折。清政府被推翻之后,建立了民国,民主共和的新体制开始在中国建立。然而中国人仅仅经过一个为时并不太长的高兴,便又一次陷入深深的失望之中:先是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接着则是1915年的袁世凯“帝制自为”运动,历史经过短短20年的“周折”,却又回到了它的起点。难道中国只能实行“帝国”的政治体制吗?中国人难道只能在“皇恩浩荡”的荫庇下做“顺民”吗?中国人经过20年的“折腾”又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从上述情况看,1895-1915年的中国政治发展,不仅构成近代中国发展变化的一个分水岭,而且实在是近代中国急剧变化的一个缩影。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系统全面地阐释这20年中国政治变化与思想变化的内在关联,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怎样从一般意义上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怎样摈弃纯物质主义、国家主义,转向构建一个现代国家,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启示。
马勇,1956年1月生,安徽濉溪人。1973年初入伍至杭州警备区当兵,开了眼界,知道除了家乡外还有城市,还有世界;1977年回故乡继续当农民,稍后至淮北矿务局朱仙庄煤矿掘进队当农民工,知道还有比农民还苦的事情,于是发愤,1978年考入淮北煤炭技术学校。入学后依然不甘心,继续复习,第二年考入安徽大学历史系。四年后再接再厉,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86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从事研究工作。二十余年始终在历史学领域中游走,经历过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等一切阶段,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神经病学诊断思路》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章介绍了神经病学诊断的历史源头、发展及现状;第二章至第十六章分别介绍
财与政:清季财政改制研究 本书特色 清季新政期间,财政制度前后变化至巨。本书重点探讨清季财政改制中“变”与“不变”的复杂面相,揭示“财”与“政”在制度变动过程中...
阎崇年讲中国古代都市生活(彩图珍藏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都市居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仪习俗、岁时节令、宗教祭祀、娱乐健身等生活为主,兼及其余,讲述都市生活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彩图版)(4卷) 本书特色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
先秦穿越生存手册 本书特色 本书以《春秋》、《左传》等典籍为依据,抛去晦涩坚深,以轻松欢快的笔触还原先秦时期的历史常态,不仅讲述了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婚丧嫁...
后改革时代卷-如果这是宋史-6 本书特色 对一个官宦时代的全景式展示。人人都是刀斧手,个个都是权谋家。《如果这是宋史》解读历史政治运作与权力之道,记录无数无情的...
在历史现场:换一个角度的叙述 本书特色 《在历史现场》将叙述外国记者的中国故事。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正是一次次爆炸性新闻的发表,这些外国...
这本“加州学派”的力作,尽管在国外学界频频获奖,但之所以在国内引起这样的轰动,是因为这本书以中国与欧洲双向交互比较的方法
俾斯麦漫画传 内容简介 富有传奇色彩的“铁血首相”——俾斯麦,**个统一了德意志民族不仅改写了德国的历史,而且改写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本书精选19世纪的德国...
《补锅匠的婚礼(西方经典戏剧系列)》内容简介:本剧是一部严肃的作品——从法语的意义上而言——不是说剧目的主题涵盖着严肃的问
《知识变现》内容简介:本书由职业培训师、咨询顾问、声音教练和垂直自媒体“配音那点事”的创始人韩朝宾老师,根据自己丰富的跨界
三国大墓 本书特色 2009年“曹操墓”惊现河南安阳。 曹操高陵、刘备惠陵、孙权蒋陵,疑云重重,昔日英雄今何在?从幕前到墓后,从质疑到悬疑,现实的表象≠历史的真...
历代建元考-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史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分为三编,分述了西汉至南北朝、隋至五...
《企鹅兰登口袋本·见字如面:艺术(中英双语)》内容简介:把这本书想象成一个画廊。或者不如说,一个可以放进你口袋的私人画廊,
最经典的中国历史故事集,中国式权力游戏的教科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采编年体,使事件切割分散,阅读起来头绪纷乱,难得完
《网页设计那些事儿》内容简介:这是一本说设计的书,也是一本说沟通和方法的书。本书从实际出发,内容涵盖网页设计从业者在生活、
舌尖上的战国-苏秦那张嘴 本书特色 看鬼谷子高徒如何布局天下导演战国时期*精彩的一出政治大戏!舌尖上的战国-苏秦那张嘴 内容简介 《翰林史书堂·铁马冰河系列·舌...
中国近代大案传奇 本书特色 戊戌变法、孙中山伦敦蒙难记、宋教仁遇难真相、张学良智斗枭雄、刺杀汪精卫……这些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传奇大案。《中国近代大案传奇》讲述...
原来这才是春秋-壹称霸 本书特色 2009年,听易中天讲春秋,看贾志刚写春秋易中天说,春秋是中华思想史上的奥林匹克,贾志刚说,没有春秋就没有现在的中华文明。历史...
西蒙古史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按不同朝代的专题研究,收入有关蒙元时期斡亦刺的文章四篇、明代瓦刺十一篇、清代准噶尔三篇及典章制度四篇,共计二十二篇,约二十八万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