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上的水利问题研究,既是水利科学史上一个地域性的研究,也是北京专题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书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考古发掘、历史文献和当代研究成果,梳理了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与其水源供给及水利开发存在的密切的相互关系,从历史的角度对北京这个特定区域内的水利现象和水利实践进行总结研究,偏重运用的是历史上狭义的水利概念,着重探讨的是历史上水利现象和水利实践(包括水利事件、人物、工程、制度等)中反映出来的水与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本书的研究还吸收借鉴了历史地理学、水利学、环境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用以评估历朝历代水利建设对北京地区历史时期水环境的影响,希冀提供有助于促进当代北京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成果,并为古都北京历史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学术视野。
《北京水利史》作者(吴文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考古发掘、历史文献和当代研究成果,梳理了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与其水源供给及水利开发存在的密切的相互关系,从历史的角度对北京这个特定区域内的水利现象和水利实践进行总结研究,偏重运用的是历史上狭义的水利概念,着重探讨的是历史上水利现象和水利实践(包括水利事件、人物、工程、制度等)中反映出来的水与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本书的研究还吸收借鉴了历史地理学、水利学、环境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用以评估历朝历代水利建设对北京地区历史时期水环境的影响,希冀提供有助于促进当代北京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成果,并为古都北京历史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学术视野。
序
前言
概述
**章 北京的河流水系及其历史变迁
**节 永定河和高梁河水系
一、永定河
二、高梁河
第二节 北运河水系
第三节 潮白河与洵河水系
第四节 拒马河水系
第二章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奠基——蓟城与幽州的水利
**节 原始水利事业的开端
第二节 东周至东汉的凿井、漕运与种稻
一、源远流长的凿井技术
二、从督亢水利到张堪种稻
三、东汉王霸温水行漕
四、汉末曹操开凿平虏渠与泉州渠
第三节 魏晋北朝戾陵堰车箱渠的兴废
一、“刘靖碑”所栽戾陵堰和车箱渠考释
二、戾陵堰车箱渠的修建过程与灌溉效益
三、戾陵遏车箱渠的位置及相关地物
四、《水经注》异文与字义问题辨误
五、戾陵堰车箱渠在北朝的影响
第四节 隋唐漕渠开凿与引水种稻
一、永济渠与大运河的开凿
二、水上运输与引水种稻
第五节 五代辽朝的漕运与种稻
一、五代时期的漕渠凿疏
二、辽代萧太后运粮河
三、辽境被限制的引水种稻
第三章 都城水利格局的肇始——金中都的水利
**节 金中都宫苑城池水系的扩建和延伸
一、依赖莲花池水系的都城扩建
二、开辟新水源修建皇家园林和行宫别墅
第二节 金口和金口河的开创
一、坝河漕运的有限
二、金口河的设计与开凿
三、金口河工程的失败及其意义
第三节 长河的开凿与西山泉水的导引
一、西山脚下丰富的水源
二、长河的开凿——瓮山泊与高梁河的连通
第四节 闸河的开凿与中都的漕运
一、闸河的水源
二、闸河的路线和管理
第四章 古都水利开发的高峰——元大都的水利
**节 从莲花池向高梁河水系的都城中心转移
一、高梁河畔的新城
二、高梁河水系从此成为都城命脉
第二节 重开金口河的成败得失
一、元初的金口河
二、元末的金口河
第三节 玉泉水系的改用与金水河的开辟
第四节 通惠河的开通与大都城的漕运
一、坝河漕运的执著尝试
二、通惠河的开通使南北大运河直入大都
第五节 农田灌溉与筑堤防洪
一、农田灌溉
二、筑堤防洪
第五章 开源难守成亦难——明代北京的水利
**节 河流水系格局的新变化
第二节 京城河流沟渠的疏浚
第三节 浑河堤防与卢沟桥的维护
第四节 通惠河与大运河的整修
一、通惠河的整修与湮废
二、大运河北京段的整修
第五节 郊区河道治理与农田水利开发
一、京郊城池与河道的疏浚
二、北京郊区的农田水利
第六章 水患与水困的交集应对——清代北京的水利
**节 永定河的治河方略
一、以“堵”为主的治河方略
二、以“疏”为主的治河方略
三、着眼于全流域的治河方略
第二节 永定河的大规模治理
一、治河机构与防汛分工
二、“北京段”的筑堤浚河工程建设
三、永定河“北京段”的闸坝建设
第三节 永定河治理的环境效应
一、石景山以下的河道趋于固定
二、河流故道水体湮废与补给困难
三、北京灾害减少但下游灾害加剧
第四节 温榆河、潮白河、北运河、通惠河的治理
一、温榆河的治理
二、潮白河的决口与治理
三、北运河的筑堤与疏浚
四、通惠河的整治与漕运的衰落
第五节 北京西郊的水源整理与园林建设
一、人工水库昆明湖的建设
二、西山泉水滋养的皇家园林
第六节 农田水利与花卉种植
一、雍正年间的畿辅水利营田
二、泉水浇灌的丰台花卉
第七节 水井的开凿与自来水的创始
一、京城水井及其供水方式
二、自来水事业的初创
第七章 近代科学水利规划的短暂实施
——民国时期北京的水利
**节 水利管理机构的变迁
第二节 近代科学指导下的水利规划
一、《顺直河道治本计划报告书》
二、《玉泉源流之状况及整理大纲计划书》
与《北平通航计划之草案》
三、《永定河治本计划》
四、《整理箭杆河蓟运河计划》
五、《北平市沟渠建设计划》与
《北平市河道整理计划》
六、《水利建设纲领实施办法》 i
第三节 动荡时局下的艰难迈进
一、以防洪为主的河道治理’
二、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灌溉
第八章 新中国首都的水利建设
**节 水利事业的发展过程
一、除旧布新:整修恢复与初步建设(1949—1957)
二、高歌猛进:规模空前的水利建设(1958—1965)
三、继续前行:巩固配套与重点建设(1966—1978)
四、迈向新世纪:缺水城市的可持续
发展(1979—2000)
五、应对新挑战:奥运会促进
水利建设(200l_2010)
第二节 骨干河道治理与主要水库建设
一、永定河治理与官厅水库建设
二、潮白河治理与怀柔、密云等水库建设
三、北运河治理与十三陵水库建设
四、拒马河、沟河治理与水库建设
第三节 城市排水、引水与水环境建设
一、保障城市安全的防洪与排水系统
二、供应城市水源的引水工程
三、创造优美城市的水环境建设
第四节 农田水利与村镇供水发电
一、农田灌溉
二、除涝治碱
三、水土保持
四、村镇供水
五、小型水电站建设
第九章 北京历史上的杰出水利人物和重要水利文献
**节 杰出水利人物
一、东汉开辟狐奴稻田的张堪
二、汉末至西晋的刘氏“水利世家”
三、元代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
四、明代开发延庆水利的胡思伸与宋云霄
五、清代管理河务的孙嘉淦、高斌
第二节 重要水利文献
一、金代颁布的《河防令》
二、明代吴仲《通惠河志》
三、明代徐贞明《潞水客谈》
四、清代吴邦庆辑录《畿辅河道水利丛书》
五、清代的《永定河志》与《永定河续志》
主要参考引用书目
后记
吴文涛,1966年生于上海市。现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北京|史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北京历史地理和北京史研究。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主要著作(含合著)有:《北京历史自然灾害研究》、《历史上的永定河与北京》、《北京历史丛书》——《土木之变与北京保卫战》、《丰台的花乡与园林》、《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系列丛书——《什刹海》、《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整合北京山区历史文化资源研究》等,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CDA数据分析实务》内容简介:本书引入真实的案例,以提供优质的数据分析服务、撰写高质量的数据分析报告为目标。在阐述数据分析时
《第一声礼炮》内容简介:1776年11月16日,荷属圣尤斯特歇斯岛一个不起眼的要塞上传来了隆隆炮声,这是对美国战船“安德鲁·多利亚
全民阅读文库-史记(全六卷 16开) 内容简介 《全民阅读文库:史记(套装共6册)》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为中国第壹部纪传体通史,列“二十四史”...
平成十二年 本书特色 ★ 作者以1945年至2000年为时间节点,多维度解读了战后初期的日本,经过政治起伏、经济复苏到社会繁荣,*后进入发展瓶颈期的历史进程。 ...
元代社会生活史 本书特色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元朝的统治虽然只有一百余年,但是在空前的“大统一”局面下,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为中国...
1.如果你爱看《甄嬛传》,宫斗争储欲罢不能,那么你一定要看《原来你是这样的欧洲史》。私生子逆袭,为爱形婚,比小说还狗血,比
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 目录 导言: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东亚文化意象的形成与变迁——以文学与绘画中的骑驴与骑牛为例 一、引言 二、骑驴意象在中国的起源与嬗变 三...
国史新论-钱穆先生著作新校本 本书特色 本書系以分別、專門、變化三種眼光治史之所得者。由當時社會思潮之反省出發,縱論古今,而標識其演變之大勢所在,就新時代之需要...
《摄影师的后期课:影调与调色篇》内容简介:“摄影师的后期课”系列摄影后期处理教程从多领域、全方位地讲解数码摄影后期,本系列
《科学与伦理》内容简介:本书论及“善”究竟是什么、科学是善抑或是恶、论科学与伦理的关系、有关科学伦理学的几个问题、科学家的
辛亥革命-走向共和:你所不知道的 本书特色 “辛亥革命”并非专指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从字面上理解,辛亥革命好像是辛亥年(1911年)发生的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 本书特色 可以说《旧制度与大革命》阐述的正是既得利益者对社会变革的冷静观察……也就是说,这种视角,恰恰是改革者而非革命者的视角。中国改革,官员和...
良渚玉器线绘 本书特色 本书对良渚文明的重要内容——玉器通过线绘的方式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从良渚 “琮王”到...
有风度才叫贵族 本书特色 这是史杰鹏有关春秋时代的系列专栏文字的结集。史杰鹏以汉代历史小说创作独树一帜,他的随笔杂文,也同样展现了深厚的学养,闪耀着知性的光芒。...
文白对照后汉书(上下册) 内容简介 《后汉书》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主要记载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到献帝刘协近两百年的历史。纪、传的作者是南...
秦淮河传 本书特色 秦淮河被世人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河”,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母亲河。南京本土作家诸荣会,以本...
“文革”前夜的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走出困境”、“中苏论战”、“社教运动”、“过火批判”和“山雨欲来”五个部分,系统介绍了“文革”前夜尤其是20世纪60年...
忠贞不渝:袁崇焕 本书特色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明末著名政治人物,文官将领。就是这样一个文弱书生,...
何正璜考古游记 目录 伊东拾零含泪返国门美丽的临潼谒成陵青海行茂陵夜话汉长安古城唐太宗昭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的展祭吟鞭指灞桥白的梨花、蓝的泾水——古邰州幽赏...
启封中原文明:20世纪河南考古大发现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收入河南省20世纪考古发现的50项具有重大价值的古遗址及古墓葬发现,包括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