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6章, 内容包括: 春秋战国时期的局部统一和秦的统一策略、三国西晋时期的统一策略、南北对峙时期和隋代的统一策略、宋元时期的统一策略等。
《河南社会科学文献(2012年辑):中华民族分裂时期统一策略研究》拟选择中国历史上几个严重分裂时期的统一策略作为研究对象,逐一分析总结,以期找到国家统一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我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三国鼎立时期、南北朝时期、宋辽金夏时期、清前期、近代军阀割据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几个严重的民族和国家分裂时期,它们分别由秦、西晋、隋、元、清、民国统一。《河南社会科学文献(2012年辑):中华民族分裂时期统一策略研究》将在对历史发展把握的基础上,探讨以上各个时期统一策略的内容、实践过程,并对其成功和失败做出客观的分析和评述。
法家无一例外地把奖励耕战作为富国强兵的根本政策,《商君书·农战》明确指出:“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劳民者其国必无力;无力,则其国必削。”文中反复强调“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在商鞅看来,耕战政策是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根本政策:“圣人之为国也,人令民以属农,出令民以计战富强之功可坐而致也。”韩非子对商鞅的农战思想给予了充分肯定,称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变法、重视“农战”,因而国家富强,同时韩非也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商鞅的农战思想。韩非主张耕与战即农业与军事并重,指出:“富国以农,距敌恃卒”,“尽其地力以多其积,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⑤。
怎样把民众追名逐利的本性引导到耕战政策上来,方法有两种,这叫作“二柄”:一是“赏”,一是“罚”,两者是每位君主都要掌握的法宝。奖赏有“复身”、“粟爵”、“军功爵”等多种,“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夺者复其身”⑥。又说:“民有余粮,使民有以粟出官爵。”⑦商鞅认为,用粟免身或可以收到多重效果,如增加农民耕作的积极性,国家可以获得大量粮食,扩大和加强统治阶层队伍,防止民富而骄等。同时官爵“君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对统治者来讲官爵是无本万利的买,益处多多。商鞅还制定军功爵刺激民众的参战欲望,奖励条例明确规定:“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盖田一顷,盖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商鞅的目的在于培养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以应对激烈争战的时代。从实际情况看,显然达到了目的。与赏相对则有罚,而且罚在数量上要远远多于赏,使民众一直生活在惊惧中,只有尽力耕战,不敢轻易犯法。赏罚的比数好是一比九,如商鞅所言:“王者刑九赏一,强国刑七赏三,削国刑五赏五。”
韩非子的耕战主张基本上继承于商鞅,韩非子的理论逻辑是,农民种地辛苦,但要农民知道只有更努力地耕田,获得奖赏才能摆脱这种痛苦,才能富起来;出兵打仗既艰苦又有生命危险,但要士兵知道只有勇于作战、奋力杀敌才能获得奖赏,摆脱战争之苦,并通过参战而尊贵。用韩非子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日:‘可得以富也’。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日:‘可得以贵也。”’君主通过奖励耕战的方法让人们乐于耕战。奖励的主要形式是颁奖授爵,这东西对于君主来说,无本万利,出于口而利无穷,所以商鞅为秦国设计了“二十等爵”,对秦国统一战争的胜利产生了重大影响。
韩非子的观点是重视耕战可以使主安国强,在诸侯征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反过来,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耕战,或者由于过分地看重所谓的“岩穴之士”或“穷闾陋巷之士”从而不能突出耕战的重要性,那么这个国家就很容易受到外敌侵略而走向灭亡。在《外储说左上》中,韩非子给出了一个例子:赵主父使李疵视中山可攻不也。还报日:“中山可伐也。君不亟伐,将后齐、燕。”主父日:“何故可攻?”李疵对日:“其君见好岩穴之土,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陋巷之士以十数,伉礼下布衣之士以百数矣。”君日:“以子言论,是贤君也,安可攻?”疵日:“不然。夫好显岩穴之士而朝之,则战士怠于行阵;上尊学者,下士居朝,则农夫惰于田。战士怠于行阵者,则兵弱也;农夫惰于田者,则国贫也。
超时代的俊男美女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关于美和纪录美的书,从三十年代的古典主义直到张扬个性的如今,本书通过好莱坞的电影为我们讲述着美的演变。好莱坞的偶像已经成了某...
《风雅大宋(一):天下归一》内容简介:本书是对北宋开国时期的历史进行的一次梳理。作者融合对比了正史和古代笔记的内容,详细解
阶级 本书特色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高等教育*权威的社会科学教材之一;中国10余所*高学府知名学者联合推荐。阶级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中阶级的相关性爱到普遍置...
严绍璗卷-师道师说-中国文化书院八秩导师文集 本书特色 严绍璗先生的学问,以学术独立、理性批判为宗旨,以原典解读、实证考辨为方法,以专业工具书、史论著作为表述,...
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实证主义.预设与当前的争论 本书特色 《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1卷)作者提出,在社会学研究中,一般性的理论逻辑与实验性的经验逻辑可能...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当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原籍奥地利,后于1931年迁居英国并于1938年获得英国...
2015-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国网络社会发展情况的年度研究报告,全书主要通过列举若干热点网络事件,以社会学的视角透析事件背后的社会意识、社会...
近代澳门外报史稿 内容简介 本书为填补中国近代报业史中“澳门外报”研究的空白之作。作者在大量翻阅澳门外报一一尤其是葡文报刊和广泛阅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
作品目录新 序/ⅰ 第一章 引言:胡适的梦想与尝试/001 第二章 语境:从西学为用到中学不能为体/015 一 西潮/018 二 谁
悦读-MOOK-29 本书特色 世上之书,数不胜数,每天还以成千上万的数字增长。这浩瀚的书海,谁能穷尽?有了这许许多多的书,为何还要添上这一本——楮钰泉...
《光与暗的故事》内容简介:17幅全彩的霍普绘画+17个小说大师的短篇故事。劳伦斯·布洛克是爱德华·霍普的粉丝,他和同样痴迷霍普画
清儒得失论--刘师培论学杂稿 本书特色 《清儒得失论》:清代之学迥与明殊。明儒之学用以应事,清儒之学用以保身。明儒直而愚,清儒智而谲。明儒尊而乔,清儒弃而湿。—...
《酒鬼与圣徒:在神的土地上干杯》内容简介:饮酒是一项深受喜爱的习俗,也是一种危险的恶习,甚至在某些宗教中,是一种禁忌,被认
如果没有科举,或许中国会完全不同!“当今世界上读过最多八股文文章的人”对科举制度的重量级分析之作!海外学者有关明清中国科举研究领域第三本标志性著作!如数家珍般地...
经学文献的衍生和通俗化-(全二册) 本书特色 近古时代经学文献在流传和刊行过程中,为满足民间广大受众的多元需求,不断地衍生出新的不同类型、不同级次的文献,并表现...
米尔恰·伊利亚德,世界著名宗教史家,1907年3月9日出生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的一个军人家庭。中学时代的伊利亚德对于宗教、东方学和神秘主义的兴趣与日俱增。1...
学术贵族与政治饭碗 内容简介 本书编译了韦伯的三篇论文《以学术为业》《以政治为业》《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都是韦伯在慕尼黑大学的...
社会学概论 目录 **编绪论**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社会学的性质和任务第二章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节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第二...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 内容简介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的研究项目,北京地区数十所高校图书馆的期刊工作者参加了研究。研究工作自...
我仍然没有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本书特色 《我仍然没有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是姬中宪近年来的杂文随笔集。他以亲历者的身份,披露中国社工和公益界的新鲜事,也从切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