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6章, 内容包括: 春秋战国时期的局部统一和秦的统一策略、三国西晋时期的统一策略、南北对峙时期和隋代的统一策略、宋元时期的统一策略等。
《河南社会科学文献(2012年辑):中华民族分裂时期统一策略研究》拟选择中国历史上几个严重分裂时期的统一策略作为研究对象,逐一分析总结,以期找到国家统一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我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三国鼎立时期、南北朝时期、宋辽金夏时期、清前期、近代军阀割据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几个严重的民族和国家分裂时期,它们分别由秦、西晋、隋、元、清、民国统一。《河南社会科学文献(2012年辑):中华民族分裂时期统一策略研究》将在对历史发展把握的基础上,探讨以上各个时期统一策略的内容、实践过程,并对其成功和失败做出客观的分析和评述。
法家无一例外地把奖励耕战作为富国强兵的根本政策,《商君书·农战》明确指出:“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劳民者其国必无力;无力,则其国必削。”文中反复强调“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在商鞅看来,耕战政策是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根本政策:“圣人之为国也,人令民以属农,出令民以计战富强之功可坐而致也。”韩非子对商鞅的农战思想给予了充分肯定,称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变法、重视“农战”,因而国家富强,同时韩非也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商鞅的农战思想。韩非主张耕与战即农业与军事并重,指出:“富国以农,距敌恃卒”,“尽其地力以多其积,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⑤。
怎样把民众追名逐利的本性引导到耕战政策上来,方法有两种,这叫作“二柄”:一是“赏”,一是“罚”,两者是每位君主都要掌握的法宝。奖赏有“复身”、“粟爵”、“军功爵”等多种,“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夺者复其身”⑥。又说:“民有余粮,使民有以粟出官爵。”⑦商鞅认为,用粟免身或可以收到多重效果,如增加农民耕作的积极性,国家可以获得大量粮食,扩大和加强统治阶层队伍,防止民富而骄等。同时官爵“君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对统治者来讲官爵是无本万利的买,益处多多。商鞅还制定军功爵刺激民众的参战欲望,奖励条例明确规定:“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盖田一顷,盖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商鞅的目的在于培养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以应对激烈争战的时代。从实际情况看,显然达到了目的。与赏相对则有罚,而且罚在数量上要远远多于赏,使民众一直生活在惊惧中,只有尽力耕战,不敢轻易犯法。赏罚的比数好是一比九,如商鞅所言:“王者刑九赏一,强国刑七赏三,削国刑五赏五。”
韩非子的耕战主张基本上继承于商鞅,韩非子的理论逻辑是,农民种地辛苦,但要农民知道只有更努力地耕田,获得奖赏才能摆脱这种痛苦,才能富起来;出兵打仗既艰苦又有生命危险,但要士兵知道只有勇于作战、奋力杀敌才能获得奖赏,摆脱战争之苦,并通过参战而尊贵。用韩非子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日:‘可得以富也’。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日:‘可得以贵也。”’君主通过奖励耕战的方法让人们乐于耕战。奖励的主要形式是颁奖授爵,这东西对于君主来说,无本万利,出于口而利无穷,所以商鞅为秦国设计了“二十等爵”,对秦国统一战争的胜利产生了重大影响。
韩非子的观点是重视耕战可以使主安国强,在诸侯征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反过来,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耕战,或者由于过分地看重所谓的“岩穴之士”或“穷闾陋巷之士”从而不能突出耕战的重要性,那么这个国家就很容易受到外敌侵略而走向灭亡。在《外储说左上》中,韩非子给出了一个例子:赵主父使李疵视中山可攻不也。还报日:“中山可伐也。君不亟伐,将后齐、燕。”主父日:“何故可攻?”李疵对日:“其君见好岩穴之土,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陋巷之士以十数,伉礼下布衣之士以百数矣。”君日:“以子言论,是贤君也,安可攻?”疵日:“不然。夫好显岩穴之士而朝之,则战士怠于行阵;上尊学者,下士居朝,则农夫惰于田。战士怠于行阵者,则兵弱也;农夫惰于田者,则国贫也。
胡适文存-第四辑 本书特色 本集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12月第1版为底本,参考其他版次及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53年版编校而成。原书书名《胡适论...
纸润墨香话古籍 内容简介 本书在形式上采用问答的方式,问答之间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有关于古籍的专门性知识。内容上,《纸润墨香话古籍》为读者详细讲解了古籍、古籍善本...
《钱钟书家族:嵚崎磊落的人生(中国故事·南方周末)》内容简介:钱基博、钱锺书、杨绛、钱媛……回首过去的一个世纪,饱览群书、
中国图书馆学著作节目提要 本书特色 《中国图书馆学著作书目提要(1909-2009)》由卓连营、李晓娟主编。《中国图书馆学著作书目提要(1909-2009)》主...
《老子通释》内容简介:余秋雨里程碑新作,给当代人的《道德经》全解!两千五百年来,陪无数人走出困局的启示录!这一次,让你轻松
大众传媒与美国政治 本书特色 《大众传媒与美国政治(第7版)》由)道瑞斯·A.戈瑞伯尔所著,采用的依然是跨学科、客观的研究方法,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提供不同的视角...
人文.民主.思想 本书特色 余英时认为中国人文传统中的儒学一支有许多普世价值与西方民主制度巧妙接合;换言之,儒家传统是民主在华人世界的基石。书名取之“人文与民主...
社会保障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一编 本书特色 1.本书是大型民国社会调查史料丛刊《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一编之一卷。该丛书自2005年初版以来,受到学术界的...
《13天带你拿“四大”offer》内容简介:本书从应届生求职角度出发,细说审计求职各环节要点,包括通用求职时间及流程介绍、四大会计
网络文化通论 本书特色 李文明、吕福玉编著的这本《网络文化通论》以十一章篇幅,分别介绍了网络文化界定,网络文化资源,网络文化行为,网络文化心态,网络文化制度,网...
稗稿且存 本书特色 《稗稿且存》是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刊系列之九,由杨应芹编写,书中主体内容分为古籍整理研究和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两部分。每部分的编排或按内容相...
诠释学与人文科学——语言、行为、解释文集(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本书特色 汤普森在《诠释学与人文科学》标题下收入的这些论文都取自利科*近发表的论文……这些论文都是...
1921-1949-中国红色报刊图史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革命时期所创办的重要党报党刊以及在各地有一定影响的红色报刊,基本收集齐全,大部分编入《中国...
李慎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国际问题组组长...
《超越东西方》一书为吴经熊用英文撰写,于1951年在夏威夷完稿,在纽约初版,此后先后被译为法文、葡萄牙文、荷兰文、德文、韩文出版。这是他的自传体著作,书中以一种...
社会资本 :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 本书特色 在《社会资本》中,林南强调了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来实现目标的重要性。社会资本或者说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所获取...
藏在箱底的秘密性史 本书特色 从先秦到清代,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性历史包罗万象古国性文化,丰富大胆,妙趣横生这是在张竞生的《性史》之后,国内首部通俗的性史。...
黔西北苗族彝族社会历史综合调查 本书特色 《黔西北苗族彝族社会历史综合调查》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之一。黔西北苗族彝族社会...
中国人观念与行为 本书特色 我们及身边的林林总总无时无刻不在揭示——许多中国人能做出任何言行不一的事情,观念和行为始终冲突不断。有“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传统德性...
《北洋大学》内容简介:“民国趣读”系列图书是中国文史出版社为普及宣传政协文史资料、宣传政协文史工作而精心打造的丛书。本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