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6章, 内容包括: 春秋战国时期的局部统一和秦的统一策略、三国西晋时期的统一策略、南北对峙时期和隋代的统一策略、宋元时期的统一策略等。
《河南社会科学文献(2012年辑):中华民族分裂时期统一策略研究》拟选择中国历史上几个严重分裂时期的统一策略作为研究对象,逐一分析总结,以期找到国家统一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我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三国鼎立时期、南北朝时期、宋辽金夏时期、清前期、近代军阀割据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几个严重的民族和国家分裂时期,它们分别由秦、西晋、隋、元、清、民国统一。《河南社会科学文献(2012年辑):中华民族分裂时期统一策略研究》将在对历史发展把握的基础上,探讨以上各个时期统一策略的内容、实践过程,并对其成功和失败做出客观的分析和评述。
法家无一例外地把奖励耕战作为富国强兵的根本政策,《商君书·农战》明确指出:“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劳民者其国必无力;无力,则其国必削。”文中反复强调“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在商鞅看来,耕战政策是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根本政策:“圣人之为国也,人令民以属农,出令民以计战富强之功可坐而致也。”韩非子对商鞅的农战思想给予了充分肯定,称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变法、重视“农战”,因而国家富强,同时韩非也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商鞅的农战思想。韩非主张耕与战即农业与军事并重,指出:“富国以农,距敌恃卒”,“尽其地力以多其积,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⑤。
怎样把民众追名逐利的本性引导到耕战政策上来,方法有两种,这叫作“二柄”:一是“赏”,一是“罚”,两者是每位君主都要掌握的法宝。奖赏有“复身”、“粟爵”、“军功爵”等多种,“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夺者复其身”⑥。又说:“民有余粮,使民有以粟出官爵。”⑦商鞅认为,用粟免身或可以收到多重效果,如增加农民耕作的积极性,国家可以获得大量粮食,扩大和加强统治阶层队伍,防止民富而骄等。同时官爵“君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对统治者来讲官爵是无本万利的买,益处多多。商鞅还制定军功爵刺激民众的参战欲望,奖励条例明确规定:“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盖田一顷,盖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商鞅的目的在于培养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以应对激烈争战的时代。从实际情况看,显然达到了目的。与赏相对则有罚,而且罚在数量上要远远多于赏,使民众一直生活在惊惧中,只有尽力耕战,不敢轻易犯法。赏罚的比数好是一比九,如商鞅所言:“王者刑九赏一,强国刑七赏三,削国刑五赏五。”
韩非子的耕战主张基本上继承于商鞅,韩非子的理论逻辑是,农民种地辛苦,但要农民知道只有更努力地耕田,获得奖赏才能摆脱这种痛苦,才能富起来;出兵打仗既艰苦又有生命危险,但要士兵知道只有勇于作战、奋力杀敌才能获得奖赏,摆脱战争之苦,并通过参战而尊贵。用韩非子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日:‘可得以富也’。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日:‘可得以贵也。”’君主通过奖励耕战的方法让人们乐于耕战。奖励的主要形式是颁奖授爵,这东西对于君主来说,无本万利,出于口而利无穷,所以商鞅为秦国设计了“二十等爵”,对秦国统一战争的胜利产生了重大影响。
韩非子的观点是重视耕战可以使主安国强,在诸侯征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反过来,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耕战,或者由于过分地看重所谓的“岩穴之士”或“穷闾陋巷之士”从而不能突出耕战的重要性,那么这个国家就很容易受到外敌侵略而走向灭亡。在《外储说左上》中,韩非子给出了一个例子:赵主父使李疵视中山可攻不也。还报日:“中山可伐也。君不亟伐,将后齐、燕。”主父日:“何故可攻?”李疵对日:“其君见好岩穴之土,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陋巷之士以十数,伉礼下布衣之士以百数矣。”君日:“以子言论,是贤君也,安可攻?”疵日:“不然。夫好显岩穴之士而朝之,则战士怠于行阵;上尊学者,下士居朝,则农夫惰于田。战士怠于行阵者,则兵弱也;农夫惰于田者,则国贫也。
天一阁书目 天一阁碑目-(全二册) 本书特色 《天一阁书目 天一阁碑目(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3辑)。天一阁书目 天一阁碑目-(...
2016-读书-(上.下全两册) 本书特色 ★32开精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读书》创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读书》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刊物★...
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卷 内容简介 《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卷》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
二十世纪全国报刊词学论文索引 本书特色 本书荟萃了我国20世纪报刊词学论文达10106条,作为工具书可供研究词学者使用。从本书中可看到百年来中国词学研究大体轮廓...
域外文献里的中国 本书特色 所谓“域外文献”,是指中国以外国家的传统文献。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前现代时期,中国周边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各国,多有用汉文书写的文献,其中...
《澳大利亚汉学家李瑞智之研究》内容简介:本书首先对李瑞智本人的外交生涯、学术背景及其汉学、中国学研究进行梳理,从而在整体上
《博伽梵往世书》成书约在公元前几十年到公元10世纪期间,主体是诗,也有散文,采用对话格式,全书不是按照时间逻辑展开的,而是故事套故事,对话套对话,共分为12篇,...
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 本书特色 萨义德生前*后一本完整的书,为他惟一的信念——人文主义辩护……传统的人文主义教育已经被攻击了很多年。在这本萨义德*后的著作中,他论...
陇上学人文存:第六辑:林家英卷 内容简介 《陇上学人文存》是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社科院负责编辑出版的省级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精选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人文社会科...
2018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大学,邀请谢伏瞻、李培林、蔡昉、李扬、林毅夫、樊纲、余永定、李友梅、...
李炽昌,爱丁堡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学系教授,文学院副院长。纽约协和神学院“世界基督教”客座教授。专研希伯来圣经、古代西亚宗教与政治文化,并致力于跨文...
号角:世界经典制服徽章艺术:Ⅸ 本书特色 本书是《号角:世界经典制服徽章艺术》系列图书的第九辑。秉承专业、系统、全面又不失趣味性的编撰理念,收录世界各国近现代各...
学术贵族与政治饭碗 目录 【译序】以学术为业以政治为业禁欲主义和资本主义精神宗教团体与社会阶层资本主义精神路德的天职观世俗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
湿地土壤中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内容简介 土壤是湿地生态系统生命的载体,不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随意处置生活垃圾等人类活动均可能使湿地土壤中...
文选楼藏书记 本书特色 《文选楼藏书记(第3辑)(繁体坚排版)》: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文选楼藏书记 内容简介 《文选楼藏书记》六卷,清阮元撰。收书约2600种...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内容简介:本书是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第二本主要著作,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同属于三大卷本的
文化怪杰:李叔同--圆月天心 本书特色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
大转向:看世界如何步入现代 本书特色 在本书里,处处都能洞察到格林布拉特先生作为一个作家而拥有的伟大而卓越的天赋:能够借用“转向”一词,带领读者感受那段不为人知...
本書是第一部以提要形式揭示道教內容的大型工具書,吸收了國內和日本學者的研究成果。該書大多篇章是研究考證的結果,每篇幾百字或數十字的提要,都需要翻閱大量的工具書,...
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 本书特色 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1899―1905是中国世纪之交的过渡时期,社会结构与社会思潮都在急剧变化中。作者从新知识界社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