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6章, 内容包括: 春秋战国时期的局部统一和秦的统一策略、三国西晋时期的统一策略、南北对峙时期和隋代的统一策略、宋元时期的统一策略等。
《河南社会科学文献(2012年辑):中华民族分裂时期统一策略研究》拟选择中国历史上几个严重分裂时期的统一策略作为研究对象,逐一分析总结,以期找到国家统一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我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三国鼎立时期、南北朝时期、宋辽金夏时期、清前期、近代军阀割据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几个严重的民族和国家分裂时期,它们分别由秦、西晋、隋、元、清、民国统一。《河南社会科学文献(2012年辑):中华民族分裂时期统一策略研究》将在对历史发展把握的基础上,探讨以上各个时期统一策略的内容、实践过程,并对其成功和失败做出客观的分析和评述。
法家无一例外地把奖励耕战作为富国强兵的根本政策,《商君书·农战》明确指出:“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劳民者其国必无力;无力,则其国必削。”文中反复强调“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在商鞅看来,耕战政策是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根本政策:“圣人之为国也,人令民以属农,出令民以计战富强之功可坐而致也。”韩非子对商鞅的农战思想给予了充分肯定,称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变法、重视“农战”,因而国家富强,同时韩非也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商鞅的农战思想。韩非主张耕与战即农业与军事并重,指出:“富国以农,距敌恃卒”,“尽其地力以多其积,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⑤。
怎样把民众追名逐利的本性引导到耕战政策上来,方法有两种,这叫作“二柄”:一是“赏”,一是“罚”,两者是每位君主都要掌握的法宝。奖赏有“复身”、“粟爵”、“军功爵”等多种,“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夺者复其身”⑥。又说:“民有余粮,使民有以粟出官爵。”⑦商鞅认为,用粟免身或可以收到多重效果,如增加农民耕作的积极性,国家可以获得大量粮食,扩大和加强统治阶层队伍,防止民富而骄等。同时官爵“君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对统治者来讲官爵是无本万利的买,益处多多。商鞅还制定军功爵刺激民众的参战欲望,奖励条例明确规定:“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盖田一顷,盖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商鞅的目的在于培养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以应对激烈争战的时代。从实际情况看,显然达到了目的。与赏相对则有罚,而且罚在数量上要远远多于赏,使民众一直生活在惊惧中,只有尽力耕战,不敢轻易犯法。赏罚的比数好是一比九,如商鞅所言:“王者刑九赏一,强国刑七赏三,削国刑五赏五。”
韩非子的耕战主张基本上继承于商鞅,韩非子的理论逻辑是,农民种地辛苦,但要农民知道只有更努力地耕田,获得奖赏才能摆脱这种痛苦,才能富起来;出兵打仗既艰苦又有生命危险,但要士兵知道只有勇于作战、奋力杀敌才能获得奖赏,摆脱战争之苦,并通过参战而尊贵。用韩非子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日:‘可得以富也’。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日:‘可得以贵也。”’君主通过奖励耕战的方法让人们乐于耕战。奖励的主要形式是颁奖授爵,这东西对于君主来说,无本万利,出于口而利无穷,所以商鞅为秦国设计了“二十等爵”,对秦国统一战争的胜利产生了重大影响。
韩非子的观点是重视耕战可以使主安国强,在诸侯征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反过来,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耕战,或者由于过分地看重所谓的“岩穴之士”或“穷闾陋巷之士”从而不能突出耕战的重要性,那么这个国家就很容易受到外敌侵略而走向灭亡。在《外储说左上》中,韩非子给出了一个例子:赵主父使李疵视中山可攻不也。还报日:“中山可伐也。君不亟伐,将后齐、燕。”主父日:“何故可攻?”李疵对日:“其君见好岩穴之土,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陋巷之士以十数,伉礼下布衣之士以百数矣。”君日:“以子言论,是贤君也,安可攻?”疵日:“不然。夫好显岩穴之士而朝之,则战士怠于行阵;上尊学者,下士居朝,则农夫惰于田。战士怠于行阵者,则兵弱也;农夫惰于田者,则国贫也。
米歇尔・阿尔贝尔(Michel Albert)。现任法兰西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法国伦理和政治科学院院士,曾任法国计划总署署长、法国保险总公司董事长。
张轩洋,新锐作家、影视策划人。短篇小说、专栏及言论等多见于国内知名杂志;长篇小说有《热血男人帮》《左岸情人》等作品。叶紫,晋江原创网第一批签约作者,畅销书作者,...
近代东北城市与乡村: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关系研究(1860-1945)/国家社科基金丛书.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汇总大量资料,挖掘了东北...
梁景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在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系读博,师从马西沙。
作品目录前言导言第一章 美国人创办的轮船公司1861-1862年代理商行和船队旗昌在美的主要负责人作用进一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扩展业
陇上学人文存:李鼎文卷 本书特色 李鼎文编著的《陇上学人文存(李鼎文卷)(精)》是社会科学类文集,全面立体地展示新中国为甘肃学术文化发展提供的良好环境和陇上学人...
《越玩越聪明的侦探推理游戏》内容简介:《越玩越聪明的侦探推理游戏》汇集了数百个世界上经典、有趣的逻辑探案游戏,在满足孩子旺
自我中国-现代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崛起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社会从未停止变化,新近在诸多方面的激进变动更是从本质上改变了社会的结构。个体的崛起,就是这样一种转型性的变...
传播的观念 内容简介 在跨学科和跨文化的学术背景下,作者通过翔实的理论背景分析,系统评析了传播学的基础观念,深入剖析了传播媒介如何建构传播关系、传播技术的社会应...
华侨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 本书特色 1.本书是继大型史料丛书《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之后的又一批民国史料汇集,为国家“十一五”出版规划项目。《民国时期...
烽火信使: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新闻传播学、历史学、舆论学、军事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式地解读了...
我们如何思维 本书特色 本书探讨了人类思维的本质。作者运用大量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详细阐述了我们进行思维时的不同过程。全书共三部分,*部分“思维训练的...
杨昌济集 全二册 湖湘文库(2008/11)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精装,总达1299页,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杨昌济,近代伦理学家,教育学家,毛泽东之恩师,...
剩女时代 本书特色“剩女”是一个被虚构出来的群体吗? 北上广深的单身职业女性,*重要的任务就是嫁人? ...
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卷 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所选的学术论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情报学、图书馆学、新兴学科、国外中国学研究...
文本情感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本书特色在web2.0时代里,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可作为情感语料数据原型的评论,如何高效**的获取基于这些语料的情感信息,并依此进行相关...
文字学常识 本书特色 《文字学常识》是文字学家胡朴安先生在持志大学、国民大学、上海大学、群治大学历次讲授文字学知识的讲义结集,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从文字的起源...
大国精神系列丛书:德国精神 本书特色 小故事,大精神,用故事解读英国,为大众解惑的英国镜像让国人自省的大国素描,大国崛起的谜底是什么?首在精神耳。大国精神系列丛...
劳动价值论笔记 本书特色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8年始,特别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ldqu...
传播与社会影响 本书特色 《传播与社会影响(英文版)》的内容有社会学的性质和范畴、社会学总的原则、模仿律、社会学理论的实证基础,人格与态度测量、方法、方法论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