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随感:内在的从容》是周国平按时间顺序结集的第三本随感集。
在今天的世界上,大家都很忙,但是对于忙,应该有一种警惕。作者为自己确立了两个界限:**要忙得愉快,只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忙;第二要忙得有分寸,做多么喜欢的事也不让自己忙昏了头。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保持一种内在的从容,唯有如此,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
★ 32开,作家出版社出版
★ 周国平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
★ 汇集周国平三十年来写下的感触和思绪,里面对人生、生命、文学、婚姻等多个主题,做了深入的思考,让你直面生活中的困惑、信仰、爱情、境遇、教育、心态等诸多问题
★ 征服千万读者,带你与灵魂对话的“心灵之书”
人性
每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是同一枚钱币的两面,就看你把哪一面翻了出来。换一种说法,就每一个人的潜质而言,本无所谓短长,短长是运用的结果,用得好就是长处,用得不好就成了短处。
华兹华斯说:“孩子是大人的父亲。”我这样来论证这个命题——
孩子长于天赋、好奇心、直觉,大人长于阅历、知识、理性,因为天赋是阅历的父亲,好奇心是知识的父亲,直觉是理性的父亲,所以孩子是大人的父亲。
这个命题除了表明我们应该向孩子学习之外,还可做另一种解释: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的童年状况也是他的成年状况的父亲,因此,早期的精神发育在人生中具有关键作用。
人是情感动物,也是理智动物,二者不可缺一。
在人类一切事业中,情感都是原动力,而理智则有时是制动器,有时是执行者。或者说,情感提供原材料,理智则做出取舍,进行加工。世上决不存在单凭理智就能够成就的事业。
所以,无论哪一领域的天才,都必是具有某种强烈情感的人。区别只在于,由于理智加工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对那作为原材料的情感,我们从其产品上或者容易认出,或者不容易认出罢了。
情感和理智是一对合作伙伴,如同一切合作伙伴一样,它们之间可能发生冲突。有几种不同情况:
其一,两者都弱,冲突也就弱,其表现是平庸。
其二,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情感强烈而理智薄弱,或理智发达而情感贫乏。在这两种情形下,冲突都不会严重,因为一方稳占支配地位。这样的人可能一事无成,也可能成为杰出的偏才。
其三,两者皆强,因而冲突异常激烈。然而,倘若深邃的理智终于能驾御磅礴的情感,从*激烈的冲突中便能产生*伟大的成就。这就是大天才的情形。
一个人对于人性有了足够的理解,他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会变得既深刻又宽容,在这样的眼光下,一切隐私都可以还原成普遍的人性现象,一切个人经历都可以转化成心灵的财富。
绝大多数人的生命潜能有太多未被发现和运用。由于环境的逼迫、利益的驱使或自身的懒惰,人们往往过早地定型了,把偶然形成的一条窄缝当成了自己的生命之路,只让潜能中极小一部分从那里释放,绝大部分遭到了弃置。人们是怎样轻慢地亏待自己只有一次的生命啊。
不论电脑怎样升级,我只是用它来写作,它的许多功能均未被开发。我们的生命何尝不是如此?
骄傲与谦卑未必是反义词。
有高贵的骄傲,便是面对他人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不卑不亢,也有高贵的谦卑,便是不因自己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傲视他人,它们是相通的。
同样,有低贱的骄傲,便是凭借自己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趾高气扬,也有低贱的谦卑,便是面对他人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奴颜婢膝,它们也是相通的。
真正的对立存在于高贵与低贱之间。
我听到一场辩论:挑选一个人才,人品和才智哪一个更重要?双方各执一端,而有一个论据是相同的。一方说,人品重要,因为才智是可以培养的,人品却难改变。另一方说,才智重要,因为人品是可以培养的,才智却难改变。
其实,人品和才智都是可以改变的,但要有大的改变都很难。
也许,人是很难真正改变的,内核的东西早已形成,只是在不同的场景中呈现不同的形态,场景的变化反而证明了内核的坚固。
人性意义上的伟大是世界性的,必能赢得一切民族的人的尊敬。
耶稣说:“先知在自己的家乡往往不受欢迎,而在家乡之外却受到尊敬。”套用他的话,我们可以说,只在自己的家乡受到推崇,而在家乡之外不受欢迎的榜样是不够格的榜样。
在任何专制体制下,都必定盛行严酷的道德法庭,其职责便是以德的名义把人性当做罪恶来审判。事实上,用这样的尺度衡量,每个人都是有罪的,至少都是潜在的罪人。可是,也许正因为如此,道德审判反而更能够激起疯狂的热情。
据我揣摩,人们的心理可能是这样的:一方面,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竟然有人做了,于是嫉妒之情便化装成正义的愤怒猛烈喷发了。当然啦,决不能让那个得了便宜的人有好下场;另一方面,倘若自己也做了类似的事,那么,坚决向法庭认同,与罪人划清界线,就成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仿佛谴责的调门越高,自己就越是安全。
因此,凡道德法庭盛行之处,人与人之间必定充满残酷的斗争,人性必定扭曲,爱必定遭到扼杀。
……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当代著名作家、学者。
主要作品有: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宝贝,宝贝》,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把心安顿好》,诗集《忧伤的情欲》,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百期精华:性情写作 本书特色 《散文海外版》自1993年元旦创刊,至2009年7月,出版已经整整100期了。为了铭记我们这一本纯文学杂志的历史印迹,我们精心选编...
锦瑟 本书特色 家道中落、长相清俊的“他”是家族里学业有望的聪慧子弟,有幸得到伯父资助来到大上海,在富家子云集的圣约翰大学就读。但不久,伯父的盐局被查封,失去经...
俄国纪行 本书特色 《俄国纪行》是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与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 40天苏联之行(1947年7月至9月)的记录。这是一次巨人之间的伟大合作。斯坦...
纳兰词全译 本书特色 纳兰性德主要成就于词,其词现存349首,刊印为《侧帽集》和《饮水集》两册,后多称《纳兰词》,他的词清新婉丽,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产...
张勇,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访问学者。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领域为清代学术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当代中国史;著有《戊戌变法史述论稿》等。
王兰馨赏析唐宋词 内容简介 王兰馨先生(1907-1992),号景逸,广东番禺人,1934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同年出版**本词集《将离集》。王兰馨先生终...
清风明月(口袋书) 内容简介 张中行先生一生坎坷,远离功名,被世人誉之为国学大师。先生国学深厚,识见不凡,涉猎甚广,著述甚丰。《清风明月》集张中行先生作品中的精...
旋律的奥秘-外国经典散文名家名译 本书特色《旋律的奥秘/外国经典散文名家名译》由谢大光主编,为外国经典散文分类集萃之一,精选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莫利亚克、智利作...
法国诗选(上中下)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封面采用红色幻彩布面包装,十分精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郑克鲁,曾获得了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
精彩摘录机灵的人们,在我们这个世纪里,都自加封号,自命为政治家;因而政治家这个词儿但后来多少有点行话的味道。我们确实不应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 本书特色 著名汉学家顾彬汉语文章首度结集!著名诗人王家新作序推荐!说到顾彬,大众首先想到的很可能就是“当代中国文学垃圾论”。这本...
浪漫派风格—施勒格尔批评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有18篇论文。包括《论希腊喜剧的审美价值》、《断想集》、《论哲学》、《谈诗》、《论不理解》、《论文学》等。浪漫派风...
不就是个球吗? 本书特色 如果你想知道球星的八卦趣闻,如果你对伪球迷的头衔深恶痛绝,如果你想让球迷朋友对你刮目相看,或者你只是想度过一段轻松时光,请看此书。我们...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为20世纪中国的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
阅美文-往事浮云现,沧海蝴蝶飞(精装) 本书特色 将记忆放在文字里,那些文字不老。它们鲜活着,在每一个四季轮回的路口盛开。整理它们的时候,欢喜而感动。感恩岁月的...
思想的阐释 内容简介 拉斯基的政治思想充满了复杂性和灵活性,在**次大战期间他是英国式自由主义的支持者,而后来他的思想越来越具有民主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色彩。本...
缘缘堂随笔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初版《缘缘堂随笔》和1937年初版《缘缘堂再笔》为底本,精选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代表作38篇。子恺先生不仅学贯中...
古代祭文精华:文白对照 本书特色 生离死别,怀土思乡,男女情爱,*见真情实性。或呼天吁地,或登高流涕,或悲愁辗转,均非作虚弄假所能办。所谓情真意切之作,概莫过之...
《布鲁克林有棵树(青少版)》内容简介:☆数次打磨,诚意推出青少版,送给孩子的成长之礼;传阅半个多世纪,温暖无数心灵;豆瓣评
雅舍谈吃: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 本书特色1. “梁实秋散文精选系列”是文坛大师梁实秋的散文集,包括《雅舍谈吃: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心若淡定,便是从容》《老去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