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是余华*新长篇小说。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讲述了现实的真实与荒诞;讲述了生命的幸福和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比恨更绝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
《兄弟》之后七年 余华*新长篇小说
比《活着》更绝望
比《兄弟》更荒诞
我们仿佛行走在这样的现实里,一边是灯红酒绿,一边是断壁残垣。或者说我们置身在一个奇怪的剧院里,同一个舞台上,半边正在演出喜剧,半边正在演出悲剧……——余华
**天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昨夜响了一宵倒塌的声音,轰然声连接着轰然声,仿佛一幢一幢房屋疲惫不堪之后躺下了。我在持续的轰然声里似睡非睡,天亮后打开屋门时轰然声突然消失,我开门的动作似乎是关上轰然声的开关。随后看到门上贴着这张通知我去殡仪馆火化的纸条,上面的字在雾中湿润模糊,还有两张纸条是十多天前贴上去的,通知我去缴纳电费和水费。
我出门时浓雾锁住了这个城市的容貌,这个城市失去了白昼和黑夜,失去了早晨和晚上。我走向公交车站,一些人影在我面前倏忽间出现,又倏忽间消失。我小心翼翼走了一段路程,一个像是站牌的东西挡住了我,仿佛是从地里突然生长出来。我想上面应该有一些数字,如果有203,就是我要坐的那一路公交车。我看不清楚上面的数字,举起右手去擦拭,仍然看不清楚。我揉擦起了自己的眼睛,好像看见上面的203,我知道这里就是公交车站。奇怪的感觉出现了,我的右眼还在原来的地方,左眼外移到颧骨的位置。接着我感到鼻子旁边好像挂着什么,下巴下面也好像挂着什么,我伸手去摸,发现鼻子旁边的就是鼻子,下巴下面的就是下巴,它们在我的脸上转移了。
浓雾里影影幢幢,我听到活生生的声音此起彼伏,犹如波动之水。我虚无缥缈地站在这里,等待203路公交车。听到很多汽车碰撞的声响接踵而来,浓雾湿透我的眼睛,我什么也没有看见,只听到连串车祸聚集起来的声响。一辆轿车从雾里冲出来,与我擦肩而去,冲向一堆活生生的声音,那些声音顷刻爆炸了,如同沸腾之水。
我继续站立,继续等待。过了一会儿,我心想这里发生大面积的车祸,203路公交车不会来了,我应该走到下一个车站。
我向前走去,湿漉漉的眼睛看到了雪花,在浓雾里纷纷扬扬出来时恍若光芒出来了,飘落在脸上,脸庞有些温暖了。我站住脚,低头打量它们如何飘落在身上,衣服在雪花里逐渐清晰起来。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我死去的**天。可是我没有净身,也没有穿上殓衣,只是穿着平常的衣服,还有外面这件陈旧臃肿的棉大衣,就走向殡仪馆。我为自己的冒失感到羞愧,于是转身往回走去。
飘落的雪花让这个城市有了一些光芒,浓雾似乎慢慢卸妆了,我在行走里隐约看见街上来往的行人和车辆。我走回到刚才的公交车站,一片狼藉的景象出现在眼前,二十多辆汽车横七竖八堵住了街道,还有警车和救护车;一些人躺在地上,另一些人被从变形的车厢里拖出来;有些人在呻吟,有些人在哭泣,有些人无声无息。这是刚才车祸发生的地点,我停留一下,这次确切看清了站牌上的203。我穿越了过去。
我回到出租屋,脱下身上不合时宜的衣服,光溜溜走到水槽旁边,拧开水龙头,用手掌接水给自己净身时看到身上有一些伤口。裂开的伤口涂满尘土,里面有碎石子和木头刺,我小心翼翼把它们剔除出去。
这时候放在床上枕头旁边的手机响了,我感到奇怪,因为欠费已被停机两个月,现在它突然响了。我拿起手机,摁了一下接听键,小声说:
“喂。”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声音:“你是杨飞吗?”
“是我。”
“我是殡仪馆的,你到哪里了?”
“我在家里。”
“在家里干什么?”
“我在净身。”
“都快九点钟了,还在净身?”
我不安地说:“我马上来。”
“快点来,带上你的预约号。”
“预约号在哪里?”
“贴在你的门上。”
对方挂断电话。我心里有些不快,这种事情还要催促?我放下电话,继续清洗身上的伤口。我找来一只碗,用碗接水后冲刷那些残留在伤口里的碎石子和木头刺,清洗速度加快了
余华是蜚声国际的小说家。——美国《出版商周刊》
余华是一位颠覆大师。——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余华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素描,其尖锐无人可匹。——美国《时代周刊》
余华可以说是一个现代中国的巴尔扎克。——法国《世界报》
余华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中最为尖锐辛辣的。——法国《读书》杂志
余华的想象力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法国《文学双周》
余华是中国在国际上最出名的小说家,他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德国电台
余华并不是要揭穿或者控诉什么,他的写作兴趣在于描写人类的行为。——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
余华的作品有一种令人折服的魄力。——德国《纽伦堡日报》
余华是中国最享誉世界的作家。——意大利《日报》
余华和他的作品,都是满溢智慧的宝石。——意大利《左派》杂志
余华的作品成为了当代中国的典范。——西班牙《阿贝塞报》
他的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中国的经典之作。——西班牙埃菲社
余华,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瑞典、挪威、希腊、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波兰、巴西、以色列、日本、韩国、越南、泰国和印度等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等。
2007年中篇小说精选(全二册) 本书特色 小说的演进,往深里说是一种话语流变的过程,这多少有点像生物基因的延续,若非恰遇重大历史转折——类似于基因突变——一般...
《一千零一次死亡》内容简介:·2017年塞万提斯奖得主、拉美“爆炸后文学”重量级作家贯穿历史帷幕的力作 ·大陆首次出版,《百年孤
风月连城 本书特色 破晓华音,流韶岁月。奇幻天后步非烟历时八年创作。东方幻想武侠经典——华音流韶系列。他,以风、月为剑,白衣若雪,卓然轻举,风仪出尘。其人谦谦君...
《战争论》内容简介: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被
茶馆-叶广芩文集-09 本书特色 《茶馆》收录作者原创话剧《全家福》及改编自老舍先生《茶馆》的电视连续剧剧本。叶广芩对剧作这一文学创作形式很感兴趣,也很有研究,...
这部小说与青春、爱情、成长有关,与孤独、迷茫、颓废也有关,最重要的是,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与已不再年轻的我们相当有关。时间
紫月亮丛书·当代女作家情爱小说:黑色浪漫 本书特色 丈夫车祸身亡,妻子方玉茗却由此萌发找出丈夫背后女人的想法,几经波折,终于“侦破”丈夫的婚外情,然而死亡已掩埋...
全能侦探社 DIRK GENTLYS HOLISTIC DETECTIVE AGENCY 本书特色 一部融合侦探、灵异、恐怖、推理、穿越、言情、喜剧与史诗的卓越...
2007年中国中篇小说经典 本书特色 《2007中国中篇小说经典》荟萃了中国2007年*经典、*优秀的中篇小说,包括迟子建、格非、鲁敏、北山、黄咏梅等9位作家的...
《樱花树下》内容简介:事业有成的东京某出版社社长游佐,与出差时认识的京都老字号料理店老板娘菊乃发展为情人。目睹母亲与游佐恋
放逐斗神-全职高手-1 本书特色 “勾心斗角之后,谁夺走了我的荣耀?风雨飘摇之下,希望却不曾破灭。花团锦簇之中,没有迷失了方向。万众瞩目之前,我,就在这里回归了...
景深 本书特色 景深,把镜头拉长,回到久违了的世界,在历史的景深里,或许可以找到生活的原点,精神的皈依。景深 内容简介 那多是一位悬疑小说实力作家,他将人文、科...
2011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 本书特色 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的《2011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精选了2011年度*优秀的武侠小说作品,尽显年度武侠小说写作之精髓。收录...
诸神的差使-2 本书特色 代理差使,毛茸茸狐神,再加上天眼少女?旅途继续,麻烦不断,差使忙得团团转!本书是《诸神的差使》系列的第二集,当上差使的良彦继续为众神办...
生死场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 本书特色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为悲苦的一个,她在近当代文学史上虽然有着极高的文学地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但人们...
《我们的四十年》内容简介:本书围绕着冯都、肖战、西城三人的成长故事展开,讲述了电视和电视节目如何塑造他们的世界观,如何影响
寂寞之井 本书特色 这世界把头埋在传统习俗的沙中,以为什么都看不见,就能逃避真相了。九十多年前,拉德克利夫·霍尔撕开沉默,挺身而出,为那些过去的、...
保安 本书特色 作为当代*早具有尖锐的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残雪那若即若离的独行气质难以归类。她以鲜明的个性化语言,成为中国文学界的一个独特存在;从深层的精神化世...
《日光沉寂,豆蔻彼年》内容简介:我和他重逢,他喊我“于季礼”, 我回:“好久不见”。恩,好久不见,我的江海洋。他说:“如果你
缱倦与决绝 本书特色 土地是农民的命,是农民的根。几千年来,在这命与根的土地上,中国的农民播种着他们的希望与寄托,耕耘着梦想与现实。在文学史上作家们已为他们竖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