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一:“西方描写蒙古帝国西征*有影响力的典籍”。
原作出版于1939年的苏联,但作品一经推出便引起了轰动,并于1942年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后被译成多国文字,在西方史学界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二:“西方人眼中*恐惧的‘黄祸’”。作品问世于苏联卫国战争前夕这一特殊时期,出于对蒙古人的征讨给自己祖先所造成的灾难持有的天然同情,作者将其比作纳粹德国对苏联的入侵,虽有失偏颇,但也反映出了蒙古人是西方人眼中*为恐惧的“黄祸”的事实。
关键词三:“欧洲文豪力作”。对于蒙古西征这段历史,瓦西里·扬态度严谨,它所描写的人物和事件都出于史籍记载,并与历史基本吻合。作者曾花费数年时间,在中亚及伏尔加河流域对蒙古人入侵过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并在对这段历史有着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这部力作。
关键词四:“征战俄罗斯”。窝阔台汗继承成吉思汗大汗之位后,决定再次西征。本书主要讲述的就是在1236年至1238年间,拔都汗统领蒙古大军第二次西征,征服不里阿耳、钦察草原和俄罗斯的事迹。
关键词五:“蒙古帝国西征的真相与细节”。此书以成蒙古帝国西征这段史实为背景写成,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实历史的再现。在尊重和还原史实的基础上,本书巧妙的谋篇布局,侦探小说式的开篇方式,首尾呼应的情节安排,幽默风趣的人物对话,生动有趣的民俗,不仅具备阅读性,更为读者再现了蒙古帝国西征时期的种种真相与细节。
西方人眼中*恐惧的“黄祸”
欧洲文豪笔下蒙古帝国西征的真相与细节
13世纪的蒙古帝国西征事件是当时历史上*为震撼世界的一段传奇,从中亚到东欧、到俄罗斯、到阿拉伯半岛,蒙古铁骑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曾令许多民族与国家闻风丧胆,留下长久挥抹不去的记忆。
有关蒙古帝国西征记录的西方典籍有很多,但其中写作*为成功、在西方文学界及史学界影响*大的却非瓦西里·扬莫属,这套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三部曲固然部分观点有所偏颇,但却*大限度地复原了当时的历史,从而使得我们在几个世纪后的今天,依然能透过时光的云雾窥见那波澜壮阔的、铁血交织的场面。
本书为此系列第二部,主要记述1236年至1238年间,拔都汗统领蒙古大军第二次西征,征服不里阿耳、钦察草原和俄罗斯的事迹。
1 在东方修史人的茅屋里
2 夜半来客
3 人失去战马将一事无成
4 骑士的生命之路
5 蒙古人准备出征
6 不可战胜的统帅
7 左右为难的伊玛目
8 贵尤汗的板子
9 勇敢的纳扎尔·克亚里泽克
10 汗的慷慨赏赐
11 沿着马蹄印走
12 白 马
13 牧马人兄弟
14 驯服野马
15 公正的法官
16 女人的劝告
17 尤勒杜兹
18 “把全体托钵僧都召来!”
19 征服者的梦想
20 只罕盖尔 世界征服者
21 推举主帅
22 大军出动了
23 在途中
24 留在原地就必死无疑
25 荒原上的孤独者
26 “民族之门”
27 拔都汗的“七星”
28 第七颗“星”
29 与只罕盖尔的谈话
30 成吉思汗家族大会
31 在亦的勒河畔
32 瓦维拉老人
33 横渡伏尔加河
34 血色彗星
35 乌拉克山中的魔法师
36 蒙古大军的节日
37 凶 夜
38 亦的勒汗的传说
39 林中小村的村长
40 “外界”来人
41 初次警报
42 到荒原去
43 市民大会
44 梁赞市民大会
45 鞑靼使者
46 在荒原
47 鞑靼人出动了!
48 在鞑靼人的先遣百户里
49 **个斡罗思俘虏
50 俄罗斯使者出使拔都大帐
51 在沃龙涅什河畔的鞑靼营地中
52 同蒙古人的和平相见
53 暴风雪笼罩着营地
54 蒙古人开始进军了
55 公爵夫人叶甫普拉克谢秀什卡
56 被俘的蒙古人
57 荒原之战
58 进军梁赞
59 死一般寂静的原野
60 紧握你们的斧头
61 在梁赞城墙上
62 “鞑靼人来了!”
63 围困梁赞
64 “听,狗叫了!”
65 在城关
66 “我们连畜生都能原谅”
67 惊恐之夜
68 “谁的神更灵?”
69 梁赞的末日
70 与战死者告别
71 “有响动!”
72 贪婪的公爵
73 鞑靼人逼近了
74 “快去保卫祖国!”
75 “到莫斯科洼去!”
76 拔都汗在莫斯科洼城下
77 阔列坚汗在科洛姆纳城下
78 围猎游戏
79 拔都汗发怒了
80 野蛮人威胁京城
81 在希腊语-俄语学校
82 弗拉基米尔城的苦难日子
83 火 海
84 梁赞之根
85 在林中空地上
86 “阿曼……”
87 “听我说!”
88 追袭拔都
89 夜间之战
90 别林捷耶沃沼泽地
91 山冈上的残存者
92 罗斯托夫公爵瓦西里科
93 军 营
94 拔都汗在修道院
95 在居室门口
96 “快点儿!”
97 在修道院的花园里
98 拔都汗的梦
99 拔都汗的进军路线
100 在密林之中
101 “请帮助我们吧,白妖怪!”
102 在西奇沼泽地
103 西奇河上的狂风暴雪
104 令人可怕的消息
105 激 战
106 决定命运的一天
107 激战之后
108 在伊格纳奇十字架附近的宿营地
109 “扑灭反抗的烈火!”
110 又见草原
111 叛徒的下场
112 “罗斯还会重建起来的!”
113 在遥远的故乡
译后记
关键词一:“西方描写蒙古帝国西征*有影响力的典籍”。 原作出版于1939年的苏联,但作品一经推出便引起了轰动,并于1942年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后被译成多国文字,在西方史学界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二:“西方人眼中*恐惧的‘黄祸’”。作品问世于苏联卫国战争前夕这一特殊时期,出于对蒙古人的征讨给自己祖先所造成的灾难持有的天然同情,作者将其比作纳粹德国对苏联的入侵,虽有失偏颇,但也反映出了蒙古人是西方人眼中*为恐惧的“黄祸”的事实。
关键词三:“欧洲文豪力作”。对于蒙古西征这段历史,瓦西里·扬态度严谨,它所描写的人物和事件都出于史籍记载,并与历史基本吻合。作者曾花费数年时间,在中亚及伏尔加河流域对蒙古人入侵过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并在对这段历史有着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这部力作。
关键词四:“征战俄罗斯”。窝阔台汗继承成吉思汗大汗之位后,决定再次西征。本书主要讲述的就是在1236年至1238年间,拔都汗统领蒙古大军第二次西征,征服不里阿耳、钦察草原和俄罗斯的事迹。
关键词五:“蒙古帝国西征的真相与细节”。此书以成蒙古帝国西征这段史实为背景写成,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实历史的再现。在尊重和还原史实的基础上,本书巧妙的谋篇布局,侦探小说式的开篇方式,首尾呼应的情节安排,幽默风趣的人物对话,生动有趣的民俗,不仅具备阅读性,更为读者再现了蒙古帝国西征时期的种种真相与细节。
瓦西里·扬(1874-1954年),苏联著名作家,以写作历史小说和惊险小说而著称,其作品构思精巧、描述生动,曾在苏联风靡一时。其最著名的作品即为这套《蒙古帝国西征》三部曲,此三部曲并荣获斯大林文学奖。
陈弘法(1941-),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内蒙古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内蒙古翻译协会会长。主要著作及译著有:《蒙古史学史》《西方的蒙古史研究》《西方的蒙古学研究》《成吉思汗:一位统帅及其遗产》《蒙古民族形成史》及《蒙古帝国西征》三部曲等。
《错误的告别》内容简介:豆瓣高分美剧《博斯》(Bosch)原著小说!畅销逾7400万册“博斯宇宙”最新作品!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滚石乐
绿袖子 本书特色 抗战末期,日本人在长春办的“满映”制片厂厂长山崎决定以一部爱情电影《绿衣》作为终结,并提拔中日混血女演员玉子做主角。山...
神澜奇域 本书特色 法华和蓝歌终于得知了七神珠的来历,那竟是一个和人类七圣祖有关的惊天秘密!两人再次上路,前往生命绿海和妖域。无双珠的奥秘将一层层揭开,这对被无...
《血色花瓣》内容简介:非洲文学之父阿契贝的继承者、非洲重要的作家恩古吉发出的值得被全世界听见的肯尼亚独立之声。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三卷 本书特色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
《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内容简介:本书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中篇小说集之一,收录作品三部。《牛》用儿童视角写童年
潘先生在难中 本书特色 《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先生发表的作品,以当时军阀间的江浙战争为写作背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处于战乱中的小知识分子——潘先生的形象。通过描...
《福尔摩斯回忆录》内容简介:同创作《福尔摩斯冒险史》的背景类似,杂志社希望柯南·道尔继续连载福尔摩斯系列故事,于是他开出更
属于儿子的八个烧饼 本书特色 《社会万花筒之中国微小说系列丛书》由中国当代一流微小说(即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的单行本组成。所选作品,均为作者本人从《读者》《青...
六个凶手/李师江 本书特色 《六个凶手》是70后小说怪才李师江的一部社会派罪案推理小说集,其中《六个凶手》同名电影由国际影后张静初主演,即将上映。本书精选了李师...
鬼吹灯3云南虫谷 本书特色 云南水下发现金字塔式的献王墓——这不是现实,而是小说!传闻救人性命的雮尘珠成了古滇国献王墓的随葬品,摸金校尉深入瘴疠之地,再探古墓奇...
千秋素光同-衣香鬓影-第二部 本书特色 昔日暗藏双重身份的名伶沈念卿,洗净铅华嫁与五省督军霍仲亨。世家公子薛晋铭失意南下,成为军火大亨,野心未改,以财势暗助北方...
酷儿 本书特色 讲述了一名叫威廉?李的美国人在墨西哥城的酒吧中,苦苦追寻爱人阿勒顿,并和对方一起去亚马孙河流域寻找一种叫作“雅热”的毒品,而恋情*终以失败告终的...
小城春秋 内容简介 小说的主人公何剑平出身贫寒之家,父亲何大赐在一次家族械斗中,被李木杀害。剑平的叔父何大雷发誓为兄复仇,李木惊恐万分,全家迁至厦门。大雷携剑平...
《乌江引》内容简介:5G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而中共历史上早就有过出色的无线战。红军长征的湘江血战,中央红军从八万人锐减为三万
《夹缝生存》内容简介:★贫者越贫,富者越富,消失的中产都去了哪里?——20年来,这一代美国人的生活成本提高了30%,医疗支出翻了
阎真作品插图典藏版:沧浪之水 本书特色 池大为是一名医药学研究生,出身贫寒,但坚信平民的高贵。毕业时,他出于知识分子的尊严,拒绝投机留校,从北京回到省城,成了省...
《文学的形式与历史》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从多部代表作中精选出来重新解构的文学与文化研究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和解构主义、后殖民
偷香 本书特色 东汉末年,汉室式微,天下始乱,群雄逐鹿。赤壁之战后,刘备收荆州四郡,孙权稳坐江东,曹操暂退北方,三国之势初现。荆州境内、南郡之侧有一名为云梦泽的...
父与夫 本书特色 一个辽西男人,一个日本遗孀,一对美艳母女。爱情的玫瑰在荒诞的土地上执着地摇曳……父与夫 内容简介 他叫于志曾,是粗犷豪放的辽西汉子。她叫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