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法战争二百周年之际,为了纪念托尔斯泰的小说,Rick McPeak和Donna Tussing Orwin集合了十来位不同领域的著名学者,他们对这部小说从文学批评、历史、社会科学和哲学等角度进行了重新分析。这本书里的文章将焦点主要放在了小说对战争和历史的描写上,为读者们对《战争与和平》的了解开辟了新视角,也对研究托尔斯泰做出了巨大贡献。
《托尔斯泰论战争/经科人文译丛》编著者里克·麦克皮克、(加)多纳·塔辛·奥文。
1812年,拿破仑对俄国发起决定命运的入侵。五十年后,列夫-托尔斯泰出版《战争与和平》一书,这本书成为了世界文学范围内再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负有盛名的小说之一。《战争与和平》蕴含有条理性的(尽管备受争议的)历史哲学,并描绘了彼时的历史和军事策略,对现今的军人读者亦有所裨益。为铭记法国入侵俄国二百周年以及托尔斯泰小说之于核心事件的历史记忆的重要性,里克·麦克皮克与多纳.塔辛·奥文聚集了一批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杰出学者编著了此书,书中对《战争与和平》作出了全新解读,涵盖了文学批评、历史学、社会科学以及哲学等领域。
《托尔斯泰论战争》一书中的论文主要探讨了小说对战争与历史的描绘,而这些不同的回应也证明这一点仍是批评家争论的永不枯竭的主题。书中收录的论文为人们理解《战争与和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与新颖的解读。
主要例证包括托尔斯泰对1812年拿破仑入侵原因近乎幼稚的解释,并且愚蠢地评论称在战争中地形选择和技术部署并不重要,托尔斯泰对战争迷雾的强调导致他否定了有的放矢的领导的可能性,而不是强调领导力尽管挑战性强却也极其显要的本质1。
与大多数托尔斯泰的军事批评家一样,德拉戈米罗夫称赞了托尔斯泰作为小说家出色的描述能力2,能够深入了解军队的日常生活,军官和士兵的价值观与心理世界,以及军官和士兵眼中的战争现实。然而,在赞扬托尔斯泰之路上,德拉戈米罗夫比大多数军官走得更远,提出了《战争与和平》在战争事实方面对未来军官的教育有很多值得学习之处。德拉戈米罗夫认为托尔斯泰与当今几乎所有的军事历史学家都不一样,托尔斯泰所讨论和理解的是“战争的整体内在方面,而这一点大多数军事理论学家与和平时代的军官都并不知晓”。换句话说,托尔斯泰揭示了士兵在出征和战斗时心理活动的*重要一点,而这对任何一个想要理解战争、并为战争现实做准备的人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正因如此,德拉戈米罗夫认为《战争与和平》会是任何一门军官训练课程的良好补充3。
若要理解德拉戈米罗夫的观点,我们有必要了解他在19世纪后半段的军事准则大辩论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一位西方历史学家将此次辩论中的两方描述为“技术专家”和“魔术师”。前者强调新因素对战争的影响,譬如铁路、机枪以及工业时代的全部技术,并认为这些必然影响了军队的组织、战争的策划,以及士兵的心理。而另一方面,以米哈伊尔·德拉戈米罗夫为代表的魔术师派强调斗志、动机和意志是获得战争胜利的关键的永恒真理。总体来说,魔术师派,尤其是德拉戈米罗夫,强调俄国士兵的斗志和动机具有独一无二的强大来源。德拉戈米罗夫以他对俄国本土专有的战争流派的信任而闻名,并将之追溯至18世纪的亚历山大·苏沃洛夫身上。他认为,这种强大的本土传统常常在俄国军队中被排挤于核心之外,因为人们依赖外来的、通常是来自德国的物质战争学说。
……
《托尔斯泰论战争》一书不仅是托尔斯泰研究领域内罕见的新贡献,也是一部重要的跨学科文学批评著作。文学研究学者与来自历史学、政治科学、政府研究以及世界安全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合作,使得这部文集不仅具有开拓性,也是一部应时之作。《战争与和平》触及了真实的生与死的议题,这也是小说直至今日仍能打动人心的原因。小说对战争的处理方式在公众中引起了经久不衰的争论,本书所提供的即是一系列相关的深入洞察和引人入胜的新议题。
——芝加哥大学威廉·尼科尔
(著有《托尔斯泰之死:1910年俄国阿斯塔波沃火车站的前夜》)
里克·麦克皮克,里克麦克皮克是美国西点军校教授外语系系主任。多纳·塔辛·奥文,多纳塔辛·奥文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俄国文学教授,任斯拉夫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她著有《意识的结果: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和《托尔斯泰的艺术与思想,1847-1880》等马特,1987年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硕士,清华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在CSSCI来源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十余篇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论文,并被《新华文摘》等权威杂志转载,译有《奥威尔生活与艺术》等共计三十余万字的作品。
死亡档案 本书特色 适合每一位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的读者,尤其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参考。死亡档案 内容简介 女法医韩嵋,用她的亲身经历,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离奇惊险,扑...
判解研究(2003年第4辑 总第14辑)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审判实践中的重大疑难案件及司法解释,通过将法学理论运用于以司法实务的论述,总结法律适用的经验,为立...
新标准大学英语(2)综合教程(教师用书) 内容简介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师用书2》特点:主题丰富,语言地道,体现社会发展与时代特色:主题涵盖人与人、人...
诗词格律新讲 本书特色 《诗词格律新解》较为详细、系统、规范地介绍了诗与词的格律,并讲解了相关基础知识。通俗易懂、简明扼要、便于理解、方便记忆,是诗词爱好者入门...
在法兰克福,木心写道,飞越大西洋,伦敦消失,法兰克福出现,机组人员没发任何表格,心里有点痒兮兮。登录一个不设防的国家……
说不完的红楼梦 本书特色 有关《红楼梦》文本的许多话题,尽管已被前人和时人无数次反复评说过,似已说尽道绝,但只要换一副眼光。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法,往往又可见人...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戏曲传播论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现代传播理论,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戏曲放在传播过程中进行审视,并从传播者与媒介渠道的角度出发,分析其传播中存在的传播...
英国小说艺术史 本书特色 《英国小说艺术史》在总体设计上以历史进程为线索,以小说艺术演变为核心,以流派转换为框架,旨在揭示英国小说艺术的发展轨迹和基本规律,并深...
陈绍初再寻红楼路-解不尽读不完的红楼梦 本书特色 《陈绍初再寻红楼路——解不尽读不完的红楼梦》集两百余年来“红学”不同派别的各种不同观点。重点介绍《红楼梦》作者...
燕园变法(谁能站上北大讲坛)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21世纪经济报道》与《书城》至目前为止发表的有关北大改革的文章及其他媒体发表的部分文章。这些文章观点有所不同...
西方视野下的中国文学经典研究:以宇文所安为例 内容简介 本书分他者的眼光: 方法论 ; 文学经典形成论 ; 文学经典女性作者论 ; 经典作家剖析论共四章 ; 主...
宋词三百首新编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关于新编宋词的读物,《宋词三百首新编》是在参照前人和近人的研究成果,吸取诸多新旧选本经验的基础上撰成的。它能否较好的体现时代...
悦读MOOK(第六卷) 目录 悦读感言出版是什么?特稿王元化与京戏俞平老杂忆关于马一浮的“国学”——答王韧先生火一样燃尽自己的师复议论风生续貂录/就是好来就是好...
璀璨星座—三苏 本书特色 《三苏》:在文学的星空下,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初唐四杰……依然静静地燃烧着火把一样的光芒。仰望是我们的视线,阅读是交流的语言,愿...
中国现代文学经济生态 本书特色 从经济视角研究文学还是一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经济对文学乃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文学文化都需要经济滋养,离不开“阿堵物”的垫衬...
中国小说史略 本书特色 《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部小说史专著,书中对从上古神话到清末谴责小说的中国历代小说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总结了中国小说的历史发展和成就,...
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内容简介 在说二十世纪时,我也不会去预示二十一世纪初,更不会去预示整整一个二十一世纪。我没有像某些人那样觉得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么令人...
《红楼梦》版本异文修辞诗学研究 本书特色 ★《红楼梦》越品越有味。现在,郑昀博士带着修辞诗学的新工具,把才子佳人宝黛钗及“女性死亡”等重要情节置于古典小说同类范...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一辑 本书特色 杜桂萍等编著的《明清文学与文献(第1辑)》分戏曲研究、小说研究、诗文研究、学术史研究四部分,内容包括《琵琶记》表微、论《元曲选...
柬埔寨语语法 内容简介 本书是按照北京外国语学院柬埔寨语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柬埔寨语专业的学生使用柬埔寨语语法 目录 **部分绪论**章柬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