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哈珀公司“现代文学经典”系列中的一种,被《出版人周刊》誉为“中国的《乱世佳人》”。
这部讲述历史巨变下一位中国女性命运的优美小说,出版当年即在《纽约时报》*佳畅销书的书目中占据了七个月之久,成为美国*佳畅销书之一,迄今已在美国发行了二百多万册,收获赞誉无数。
本书以春月——一位出身于苏州名门望族的女性的情感故事作为主线,以一个女性的视角,记录了中国自近代以来的历史巨变。戊戌变法、义和团之乱、辛亥革命……春月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出嫁、守寡、流离失所……在繁华到动荡、绚烂至凋零的过程中,这位始终保持着中国女性坚毅、温婉性格的女主人公,历经磨难而百折不回,自有一种“映日晖、融冬雪”的动人气质。本书的结尾,春月印证了家族的箴言,亲眼看到了五世同堂。然而这团圆中的苦涩和遗憾,那些岁月中不可言说的隐秘和伤痛,也只埋藏在这位女性的心中。
作者包柏漪曾提到,希望这本书能增加美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中美两国的友谊。事实上,这部优美的文学作品,更寄托着她对一个更美好、更精致的古中国的哀思。主人公春月更是一个理想的中国女性形象,在她身上,寄托着作者心目中传统的精魂。
整本书充满了优美、哀婉的情调,被誉为“民国版的《红楼梦》”。
《春月》是著名华裔作家包柏漪的成名作,这部讲述历史巨变下一位中国女性命运的优美小说,出版当年即在《纽约时报》*佳畅销书的书目中占据了七个月之久,成为美国*佳畅销书之一,迄今已在美国发行了二百多万册。
《春月》也是翻译家吴世良呕心沥血的*后译作。她对这部作品的钟爱,或许是因为一种命运的相照,她的一生担得起这样的评语:
“她从不诉苦,从不怨天尤人。她身上有一种内在的尊严,一种博大的历史感,使她坚定自若,不被生活的播弄所左右,赋予她一种独特的高尚的气质。”
这就是《春月》里的中国女性。
为了完成《春月》这部优秀小说的翻译,吴世良耗尽了心血。在翻译到*后一章时,她因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而住院,不幸辞世,由丈夫英若诚完成了*后一章的翻译。
因此,《春月》既是一部寄托着作者包柏漪家国之思的优秀文学作品,也是吴世良这位历经历史风雨的中国大家闺秀毕生心血的结晶,同时,又是英若诚、吴世良夫妇四十年爱情的见证。
作者包柏漪在中文版的献词中,将这本书献给吴世良。她说:
“我创作了一部带有中国韵味的西方交响乐,而吴世良必须用编钟、琵琶、琴瑟、胡琴、锣鼓铙钹为它完成配器。
“在我的小说里我写过:大幸福和大悲痛原是一体。
“我巨大的悲痛是我失去了一位知音,我巨大的幸福是能看到我的作品译成了中文。我如果有能力以中文写作,那么这就是我要写的《春月》。”
追忆母亲吴世良(英达)
献词:大幸福与大悲痛原是一体
书中主要人物
开篇
**章 西风
1. 族长
2. 维新
3. 飞鞋
4. 军人
5. 庚帖
第二章 春火
6. 新娘
7. 悲欢
8. 默等
9. 神拳
10. 生离
11. 死别
12. 居孀
第三章 金灰
13. 归宁
14. 贤妻
15. 新年
16. 密谋
17. 赐帛
18. 刺客
19. 算命
第四章 夏酒
20. 插曲
21. 顺命
22. 瞒天
23. 书简
24. 正名
第五章 玉凤
25. 毕业
26. 礼物
27. 正直
28. 好逑
29. 龙舟
30. 骑虎
31. 酒令
32. 先锋
33. 母女
34. 求婚
第六章 黎明
35. 心印
36. 干部
37. 分裂
38. 清债
尾声
跋
【周有光】——今天四对夫妇,顾传玠、张元和、张允和、沈从文、张兆和、傅汉思都离我而去,张充和还生活在美国。张充和受到的传统教育最多,是书法家。
【欧阳中石】——无论字、画、诗以及昆曲,都是上乘,很难得。她一贯保持原有的风范,格调极高。像昆曲,她唱的都是真正的、没有改动过的。书法上的行书、章草非常精到,尤其章草极雅,在那个时代已是佼佼者。
【余英时】——有光先生说得十分准确:“张家四姐妹的名气很大,不光在中国,在外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四姐妹中我闻名最早、相识最久、相知最深的则是充和。
【许倬云】——她是我的长辈,九十多岁高龄,笔力依然如此劲秀!可佩!
【白先勇】——对张充和女士,我是敬佩的——琴曲书画,当今才女。
【董桥】——充和先生送过我一幅墨宝我已然很满足了,我迷她的字迷了好多年。
【陈平原】——掰着指头算,依旧健在的北大中文系系友,会写字的虽不少,但如此优雅,且又如此高寿的,没有第二位。
美籍华人女士包柏漪是原美国驻华大使温斯顿·洛德的夫人。她因用英文写了《春月》一书而成为一位引人注目的华裔女作家。
包柏漪祖籍淅江省宁波市。父亲包新弟是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程师,曾任职于南京政府的资源委员会。母亲方婉华出生于安徽桐城的名门望族。包柏漪1938年11月3日出生于上海,姐妹3人,她是老大。1946年包新弟移居美国,随后包氏一家也赴美国定居。1960年包柏漪在马萨诸塞州的塔夫特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与同班同学温斯顿·洛德交往相爱。1963年两人结为伉俪。
洛德毕业后分配在美国国务院工作。他同包柏漪结婚后,曾一度被禁止接触有关中国的事务。洛德在美国国务院工作多年,经历了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等几任总统。曾担任过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和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远东事务特别助理。1971年,他曾随同基辛格从巴基斯坦秘密飞来北京,促成了尼克松总统的首次访华。1985年,洛德被任命为美国驻华大使。
其实,在包柏漪成为美国驻华大使夫人之前,她早就在海内外的华人社会中颇有名气了,原因在于她用英文写作了一部长篇小说──《春月》。
《春月》是一部描写中国题材的小说,书中的主人翁春月是出生在苏州一个封建专制家庭的女子。作者以她为主线,描写了一个老式家庭五代人的悲欢离合。作品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文笔流畅、寓义深刻。故事从光绪五年写到1972年,时间跨度将近一个世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漫长岁月的动荡和变迁,堪称为一幅历史画卷。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作者显示了自己既通晓中国近代历史,熟悉中国风俗习惯,又能熟练地遣词用句,安排情节,塑造人物的才华。
包柏漪以全部的精力创作《春月》这部作品。1973年,她35岁时第一次回中国大陆访问,在那次旅行中她听到了许多有关她祖先的故事,看到了她故乡亲属的生活,孕育了写作《春月》的动机。为了写作这部小说,她看了许多有关中国的书籍和材料,常于夜深人静时伏案创作至黎明。初稿出来后,又一遍遍地修改,用了整整六年时间才完成这部小说。1984年,《春月》由美国的哈泼公司出版。这本书一炮打响,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文坛轰动,成为美国最佳畅销书之一。美国《出版家周刊》称之为“中国的《乱世佳人》”,迄今,《春月》在美国已发行了200多万册,并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
包柏漪女士说:“我虽然在美国长大,但我还是一个中国人。美国的读者不了解中国,思想方法、风俗习惯也不一样。我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是为了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增进中美人民的友谊。”她用优秀的作品完成了这个夙愿。
罗生门-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选 本书特色 短篇小说巨擘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代的一位重要作家,是新思潮派的柱石。这个流派表现了20世纪初日本小资产阶级不满现实而又...
教堂街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家李汉平的一部长篇小说,曾于2012年1月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现纳入我社已有的“中国专业作家小说典藏文库&rdquo...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 本书特色 对很多人来说,擅长在银幕上“惊吓”观众的希区柯克俨然就是悬疑惊悚的代名词、不折不扣的悬念大师。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曾这样评价希区柯克:“...
我的内陆 本书特色 潮流之外的中国著名女作家蒋韵《我的内陆》荣登台湾尔雅书店畅销书榜时代伤痕之于纯真少女;历史名城之于市井小民。她们这些平凡的少女,俗世中的少女...
平家物语(插图注释版) 内容简介 《平家物语(插图注释版)/周作人日译经典系列》是日本历史小说和军记物语问鼎之作;是13世纪成形的日本长篇历史战争小说。它在日本...
水浒词典-2 本书特色 像在翻阅字典一样,清晰明了的了解《水浒传》里一百零八名好汉的英雄事迹。水浒词典-2 内容简介 本书为您精彩讲述《水浒传》里一百零八名大将...
结缘 本书特色 一部缠绵悱恻的皇宫传奇,一段一波三折的皇权之争,华语言情小花旦——雪灵之2010年*新力作。宫闱碎影舞斜阳,凤帐今宵愁清觞。结缘 内容简介 他的...
红楼梦 内容简介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转衰的过...
小五义 本书特色 石玉昆著的《小五义/中国古典小说普及文库》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之一,全称《忠烈小五义传》又称《续忠烈侠义传》。作者佚名,"小五义"指的...
《过往》内容简介:本书是实力派作家艾伟的小说新作,讲述的是一位“另类母亲”的故事。她是越剧名角,年轻时以一曲《奔月》红遍全
《春天故事集:孢子》内容简介:在一片被废弃的工业区内,散布着疏于照看的历史建筑、烂尾的居民园区工程、不成功的实验性城市雕塑
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小说普及文库 本书特色 罗贯中编著的《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部章回小说,全书共120回,70余万字。小说描绘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本书特色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梁晓声精品集)》由梁晓声所著,《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梁晓声精品集)》汇 集了作者所有*受读者喜爱的...
无形的来客 盲人 七公主 青鸟-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内容简介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
《笨花》内容简介:这是铁凝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也是她潜心六年写出的一部大书。《铁凝长篇小说系列:笨花》一改其以往作品中关注女
心理小说-小说月报.原创版 本书特色 《小说月报》创刊于1980年。是我国创刊*早、发行量*大、*为海内外各阶层读者喜爱的文学选刊。几乎所有新时期涌现出来的中青...
月关-投资3 本书特色 本书叙述了一个聪敏要强的下岗工人张胜,从社会下层努力打拼,开始屡战屡败,而后悟得投资奥妙和经营之道,从身无分文玩"空手道"开始,逐渐涉足...
2013中国最佳短篇小说 本书特色 作为一种现代文学体式的短篇小说,它的前世是故事和传说,尤其是故事,成为短篇小说读者*普遍也*持久的期待。短篇小说选本《201...
场客 本书特色 《场客》以亦庄亦谐、幽默俏皮的笔调,讲述了当代中国城乡的社会大变迁。小说以农民企业家韦公元为圆心,以名与利为半径,出一个市井社会中“以物喜,以己...
新干线算起来断断续续办8年了,虽然后来停刊是因为资方内部的一些问题,但是杂志本身的问题已经越发显现出来了。随着网络的发展,网媒对纸媒的冲击在日益增大,特别是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