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编著者刘文辉。 《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媒社会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锐利的文化事实,它不仅宰制着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对象和内容,而且也在重新组织和改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风尚,甚至影响着人们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本书把现代传媒所建构的历史语境作为研究20 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的文化景深,从“社会文化思潮 ”角度就“现代传媒与文学”范畴提出新问题,聚焦于“现代传媒语境”在整合刷新社会文化情势中“文学转向”的动态复杂性。结论是,只有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人“诗意地栖居”,由此,文学不仅永远不会终结,而且还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文化转向和异彩纷呈的生命姿态。
本书稿从作为消费文学、工具文学、精神创造的文学以及改造的文学等四个方面,深度呈现文学的各种功能变化;在“文学与意识形态的新关系”中,分别从文学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暧昧遇合”、文学与商业/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能指狂欢”、文学与精英意识形态的“异趣呈现”等个方面论述了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分析了在传媒覆盖下“新意识形态”及其“家族”的产生;在“作家姿态的复杂转向”中,不仅从大众文化写作转移、“触电”写作转移、个人化写作转移、日常化写作转移和其他形式写作转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作家写作转移的复杂路向,分析了这种转移所产生的原因及由此造成的美学困境;在文学“走向新民间”中,着重从文学叙事的民间视角开拓、文学叙事的审美范式转换、文学叙事的影视修辞征用以及“新民间”所带来的审美启蒙和人生启蒙,进行了深入阐释;在“文学自由的可能与不可能”中,主要从文学的媒介性、文学的策划性以及文学的经济性等几个维度,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传媒语境下文学自由的可能与不可能。结论,文学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文化转向和异彩纷呈的生命姿态。
敞开20世纪90年代文学学术化的可能席扬——关于《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的申思绪论**章 20世纪90年代传媒文化及其权力 **节 20世纪90年代走进时代中心的传媒 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传媒的主导叙事二、20世纪90年代走进社会生活的传媒第二节 传媒权力的生成与90年代传媒权力的扩张 一、传媒权力的生成二、传媒权力的扩张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传媒文化景观一、传媒形式对传媒文化的内在规约性二、传媒文化的转向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传媒的“文化力”一、传媒“文化力”的呈现二、传媒“文化力”的生成 第二章 20世纪90年代传媒语境视域中的文学生态 **节 传媒建构“消费社会语境”中的文学取向与征候 一、传媒建构“消费社会语境”中的文学取向 二、传媒建构“消费社会语境”中的文学征候 第二节 传统文学“叙事语态”在20世纪90年代的式微与转移 一、文学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叙事传统的式微 二、文学作为工具性向新意识形态转移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作为“精神创造”文学的迷离与新向度一、作为“精神创造”文学的精神迷离二、作为“精神创造”文学的新向度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文学“改造”的转移 一、文学对现代传媒的修辞“改造” 二、文学对自身叙事的世俗性审美“改造” 三、文学对日常生活文化的审美“改造”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文学与意识形态的新关系**节 20世纪90年代传媒建构的“新意识形态”文学语境 一、意识形态及其与文学的关系 二、传媒语境下的“新意识形态”及其家族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一、文学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温婉遇合”二、文学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欲望能指的“叙事狂欢”三、文学与精英意识形态的“异趣呈现”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作家姿态的复杂转移 **节 20世纪90年代传媒覆盖下的作家生存法则之变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醒目呈现 二、市场经济场域中的尴尬生存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作家复杂的写作转移 一、大众文化写作转移二、“触电”写作转移 三、个人化写作转移 四、日常化写作转移 五、其他形式的写作转移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文学审美伦理的失据与抗争一、文学审美伦理的失据 二、文学审美的抗争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走向“新民间”的文学 **节 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新民间”一、民间的迁徙 二、“新民间”的形成三、“新民间”的意义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新民间”的文学叙事 一、文学叙事的民间视角开拓 二、文学叙事的审美范武转换 三、文学叙事的影视修辞征用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启蒙 一、文学的审美启蒙二、文学的人生启蒙第六章 20世纪90年代文学自由的可能与不可能 **节 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媒介性 一、文学媒介性的发生二、“媒介文学”的自由向度三、“媒介文学”的自由困惑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策划性一、文学策划的浮现 二、文学策划的图景 三、文学策划的后果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经济性一、文学经济性所建构的文学自由表达的新空间 二、文学经济性所呈现的文学“新附庸性”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刘文辉,华侨大学海峡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华侨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新闻传播学等。主持和参与国家以及省部级课题4项。曾在媒体任职10年,有近百篇新闻作品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新闻奖励。从事教学研究以来,相继在《文艺研究》《国际新闻界》《东南学术》《江淮论坛》《北方论丛》《中国文学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探索》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有数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中西新旧的交汇-文学评论选集 本书特色 黄维樑学贯中西、视野广濶,其论著识见不凡、新意迭出、文釆粲然,久为各地文坛学苑所称道;其《文心雕龙》、香港文学、余光中三...
一本书搞懂日本文学 本书特色 李德纯主编的《一本书搞懂日本文学》是世界文学名著的精缩版。其特点是“精缩”与“原汁原味”兼顾:既不是介绍性的。也不是摘录式的,而是...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全两册) 本书特色 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下)(精)》于1932年出版,分为古代、中世、近代三卷,自古代文学鸟瞰至明末阮大铖与李玉...
新文学评论:2016/2:Vol.5, No.2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新文学学会主办的文学评论集刊, 本期设有有“作家语录”、“文学新势力”、“诗人档案”、“新文学...
担保法实务与案例评析 本书特色 ,根据*高人民法院*新司法解释编撰。 本书以《担保法》及其他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为基础,结合司法实践和行政执法实...
欧阳修资料汇编(全三册) 内容简介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欧阳修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历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积极参与范仲淹所领...
周易趣谈-跳出周易看周易 本书特色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作为中国人,要了解传统文化,绕不开《周易》,但《周易》对普通读者而言,又是一本很难读的古书...
赢在办公室-用历史名人的智慧学职场生存之道 本书特色 刘邦、汉武帝、曹操、诸葛亮、李世民、武则天的成功智慧,赵匡胤、朱元璋、康熙、曾国藩、胡雪岩、李鸿章的历史心...
不可不知的中国文学常识 本书特色 学习掌握必要的文学常识,不仅是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个人素质的必经之路,而且有利于陶冶情操,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正确...
姜昕作品,不朽的爱,不灭的理想。最完美的怀旧纪念读物,写给不在身边的你们。高考后,解开马尾辫的那个下午,是青春的序曲。车
罗马文学史 本书特色 《大象学术译丛:罗马文学史》介绍了罗马文学的起源、发展以至末落,以历史年代为序,对重要的作家和作品进行详细地点评和鉴赏。一方面是希望《大象...
萨迦选集-(全三册) 本书特色 本书是冰岛萨迦的**个中文版本,收辑了久负盛名的六部萨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概括冰岛萨迦的全貌。在这些*有价值的珍品萨迦中...
西苑三海楹联匾额通解 本书特色 李文君编著的《西苑三海楹联匾额通解》辑录了北京南海、中海、北海的楹联匾额,并对其进行注释与解读,逐字考索,解读典故,自先秦汉唐经...
《教育振兴从校园体育开始》内容简介: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运动形式,既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教育发展的
解密丹布朗 本书特色 《解密丹·布朗》:朱振武带您追寻丹·布朗成功之旅。全球畅销书《达·芬奇密码》简体中文版主译者,暨丹!布朗全部小说简体中文版主译者。解密丹布...
あの時、僕は星の形をした鍵で、消せない暗闇を閉じこめたんだーー小学校の教師である星野には、高校時代、憧れていた人がいた。
红楼梦论源 内容简介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进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珮。《诗序》以为此诗是秦康公念母之作。秦康公母穆姬是晋献公女,太...
俄国文学史-(上.下卷) 本书特色 实际上,我认为这是用包括俄语在内的所有语言写就的*好一部俄国文学史。——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俄国境外所有的俄国文学爱好者和专...
目次自由主义的趋向殷海光19严复与自由主义史华慈著杨肃献译99评介「寻求强富严复与西方」胡映芬117严复型的权威主义及其同时代人
文案:本书更收录该系列1-4部:第一部假面贵妇人第二部阿尔维安的骑士上第三部阿尔维安的骑士下第四部爱维哈德的公主在大国法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