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编著者刘文辉。 《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媒社会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锐利的文化事实,它不仅宰制着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对象和内容,而且也在重新组织和改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风尚,甚至影响着人们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本书把现代传媒所建构的历史语境作为研究20 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的文化景深,从“社会文化思潮 ”角度就“现代传媒与文学”范畴提出新问题,聚焦于“现代传媒语境”在整合刷新社会文化情势中“文学转向”的动态复杂性。结论是,只有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人“诗意地栖居”,由此,文学不仅永远不会终结,而且还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文化转向和异彩纷呈的生命姿态。
本书稿从作为消费文学、工具文学、精神创造的文学以及改造的文学等四个方面,深度呈现文学的各种功能变化;在“文学与意识形态的新关系”中,分别从文学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暧昧遇合”、文学与商业/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能指狂欢”、文学与精英意识形态的“异趣呈现”等个方面论述了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分析了在传媒覆盖下“新意识形态”及其“家族”的产生;在“作家姿态的复杂转向”中,不仅从大众文化写作转移、“触电”写作转移、个人化写作转移、日常化写作转移和其他形式写作转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作家写作转移的复杂路向,分析了这种转移所产生的原因及由此造成的美学困境;在文学“走向新民间”中,着重从文学叙事的民间视角开拓、文学叙事的审美范式转换、文学叙事的影视修辞征用以及“新民间”所带来的审美启蒙和人生启蒙,进行了深入阐释;在“文学自由的可能与不可能”中,主要从文学的媒介性、文学的策划性以及文学的经济性等几个维度,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传媒语境下文学自由的可能与不可能。结论,文学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文化转向和异彩纷呈的生命姿态。
敞开20世纪90年代文学学术化的可能席扬——关于《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的申思绪论**章 20世纪90年代传媒文化及其权力 **节 20世纪90年代走进时代中心的传媒 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传媒的主导叙事二、20世纪90年代走进社会生活的传媒第二节 传媒权力的生成与90年代传媒权力的扩张 一、传媒权力的生成二、传媒权力的扩张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传媒文化景观一、传媒形式对传媒文化的内在规约性二、传媒文化的转向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传媒的“文化力”一、传媒“文化力”的呈现二、传媒“文化力”的生成 第二章 20世纪90年代传媒语境视域中的文学生态 **节 传媒建构“消费社会语境”中的文学取向与征候 一、传媒建构“消费社会语境”中的文学取向 二、传媒建构“消费社会语境”中的文学征候 第二节 传统文学“叙事语态”在20世纪90年代的式微与转移 一、文学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叙事传统的式微 二、文学作为工具性向新意识形态转移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作为“精神创造”文学的迷离与新向度一、作为“精神创造”文学的精神迷离二、作为“精神创造”文学的新向度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文学“改造”的转移 一、文学对现代传媒的修辞“改造” 二、文学对自身叙事的世俗性审美“改造” 三、文学对日常生活文化的审美“改造”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文学与意识形态的新关系**节 20世纪90年代传媒建构的“新意识形态”文学语境 一、意识形态及其与文学的关系 二、传媒语境下的“新意识形态”及其家族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一、文学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温婉遇合”二、文学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欲望能指的“叙事狂欢”三、文学与精英意识形态的“异趣呈现”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作家姿态的复杂转移 **节 20世纪90年代传媒覆盖下的作家生存法则之变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醒目呈现 二、市场经济场域中的尴尬生存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作家复杂的写作转移 一、大众文化写作转移二、“触电”写作转移 三、个人化写作转移 四、日常化写作转移 五、其他形式的写作转移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文学审美伦理的失据与抗争一、文学审美伦理的失据 二、文学审美的抗争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走向“新民间”的文学 **节 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新民间”一、民间的迁徙 二、“新民间”的形成三、“新民间”的意义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新民间”的文学叙事 一、文学叙事的民间视角开拓 二、文学叙事的审美范武转换 三、文学叙事的影视修辞征用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启蒙 一、文学的审美启蒙二、文学的人生启蒙第六章 20世纪90年代文学自由的可能与不可能 **节 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媒介性 一、文学媒介性的发生二、“媒介文学”的自由向度三、“媒介文学”的自由困惑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策划性一、文学策划的浮现 二、文学策划的图景 三、文学策划的后果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经济性一、文学经济性所建构的文学自由表达的新空间 二、文学经济性所呈现的文学“新附庸性”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刘文辉,华侨大学海峡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华侨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新闻传播学等。主持和参与国家以及省部级课题4项。曾在媒体任职10年,有近百篇新闻作品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新闻奖励。从事教学研究以来,相继在《文艺研究》《国际新闻界》《东南学术》《江淮论坛》《北方论丛》《中国文学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探索》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有数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冬天里的尼克松 本书特色 《冬天里的尼克松》如实地记录了尼克松对于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中美关系、海湾战争和结束越南战争的看法,反映了作为战略家的尼克松,对于国...
「我在無可置疑的情況下一再強調,我的生存努力,跟任何人毫無關係。就是這樣。我原來是這樣的過一生的。書寫有著莊嚴的寂靜。在
中国当代文学60年(卷二)1949-2008·第2卷 本书特色 《中国当代文学60年(1949-2009)(卷2)》: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参考书中国当代文学60...
Noone,butnoone,tellsthestoryoftheFordMotorCompanylikeGaretGarrett.Helovedmachine...
围棋皇帝曹薰铉 本书特色 曹薰铉的棋风柔韧而又不失犀利,将得自日本围棋的“原道”精神与本民族的剽悍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堪称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典范。本书精选了在他围棋...
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受者潜于九地之下不管无心则攻,还是无我则受,总之,承欢要趁早软玄幻真耽美,说到底,也就是攻来受去的狗
张爱玲,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生于上海,原籍河北丰润。1921年生于上海,1995年离去于美国洛杉叽,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人,恰逢中
朱光潜:诗论/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王国维之后的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自认“用功较多、比较有独到见解”的代表作。朱光潜:诗论/大家小书 内容简介 在欧洲,从古希腊一...
《记录人类文明的那些美文》内容简介:《环球时代美文读本:记录人类文明的那些美文(英汉对照)》所选文章全出自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
弗兰肯斯坦 本书特色 “书虫”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奉献给世界英语学习者的一大精品。书虫在英语中大约是颇可爱的形象,试想想如痴如醉沉迷于书卷,孜孜不倦咀嚼着字母的那一...
中国小说美学史 内容简介 将中国小说美学、小说史融会成中国小说美学史,开辟了中国小说研究的新领域,具有填补学术空白、出版空白的重要价值。在研究方法上,作继承了我...
本书以“我”听朋友沈昭平讲述的方式来逐次铺排而出,以当代语言学家沈昭平的家族为中心,讲述了从晚清、民国、新中国建立及改革
爱情是什么颜色的?……是透明色的。思念是什么颜色的?……是透明色的。当我们迷茫相爱的时候,浑然不觉思念在渐渐蔓延。当我们
清代诗话东传略论稿 内容简介 本书秉承顾炎武“採铜于山”的学术原则,以总揽全局的眼光,自朝鲜、日本的书目、史书、日记、文集、诗话、笔记、序跋、书信、印章和实物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 目录 第十二章 抗战开始后的文艺运动**节 在民族解放旗帜下的文艺运动与思想斗争第二节 小型抗日作品的涌现第三节 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第十三...
五歲的遙遠記憶裡第一次見到七歲的譚睿康,是在鄉下的外婆家裡。那小孩跟個瘦了吧唧的黑猴兒似的,怎也想不到,快升初三時,那人
刘铭传 本书特色 张笑天;国内外文坛声誉素著的著名文学家。1939年生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任吉林首作家协会主席、吉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范-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唐宋八大家”是指我国唐宋时期八个著名的散文家。包括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曾...
谁家有女初长成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旅美女作家严歌苓*新中短篇小说集,可以说,她是严歌苓中短篇小说中的精品。在这些作品中,作家以至高至上的人性,精湛而独特地描绘...
“自由阅读家”阅读盲盒--.../..../---/.-./-/.--./.././-.-././... 本书特色 “自由阅读家”阅读盲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