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16开布面精装,辽宁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
★ 本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田本相和戏剧戏曲学博士宋宝珍共同编写
★ 在叙述大陆话剧发展演变的同时,还记述了以往涉及不深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话剧的兴衰历程
★黑白图文,收入了各个时期的珍贵历史图片资料,包括舞台剧照、书刊图影、演出海报以及各种形象的资料等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叙述了中国话剧的诞生、演变、发展的历程。从16世纪中国人**次目睹西洋戏剧,到20世纪初中西文化大碰撞催促了中国新剧的诞生,从1907年的**部完整的中国话剧《黑奴吁天录》,到新时期的话剧舞台,时间跨度逾300年,是对中国百年话剧发展所作的一次历史总结。
本书把中国话剧的历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发展历史加以研究和描述,即把话剧文学、话剧运动、舞台艺术、导演艺术和表演艺术纳入话剧历史的范围。把话剧作为综合艺术的整体发展的历史给予考察和评估。对中国话剧的历史发展理出了一些线索,揭示了一些有规律性的内涵,反映了中国话剧史学的研究的进展。
书中着重于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这一百年来中国话剧走过的历程。在叙述大陆话剧发展演变的同时,还记述了以往涉及不深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话剧的兴衰历程。针对过去史著中突出不够的人物、剧作和每一个大的历史阶段和事件加以适当突出,给予专章叙述,以话剧史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为中心勾勒出中国话剧的百年沧桑,同时配置了各个相关历史时期的珍贵历史图片资料,包括舞台剧照、书刊图影、演出海报以及各种形象的资料等。
图为清代“同文馆”(即外语学校)**批毕业生张德彝在国外初次接触西洋戏剧时所记载的经历:
名家评论
浙江大学胡志毅教授:“《中国百年话剧史述》却写得比较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譬如,它在叙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话剧的发展史之前,它用了几个章节向读者展示了那些‘游移于整体之外的异质和片段’——即中国话剧的史前史,新剧以及文明戏的兴盛和衰落。这些散落在整个话剧史之外的碎片也被编者细心拾起。这种苦心诣造显示了编者试图还原中国话剧史*初景观的努力。也让读者对于整个中国话剧史有了一个鸟瞰的高度。”
中国传媒大学周靖波教授:“这是一部颇有特色的史著。**,它摆脱了过去话剧运动史加戏剧文学史的模式,还话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从而试图写成一部话剧艺术史,在这方面是一个突破;第二,他们认为,一部中国话剧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接受外来戏剧思潮、流派和创作影响的历史。第三,他们**次将中国话剧从无到有的百年发展进程贯穿起来描述,企图探寻其中的经验教训以及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第四,他们**次将港澳台的戏剧纳入中国话剧史中,这将产生很好的政治影响;第五,可以看出,他们高度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使他具有良好的学术品质。本书写作颇有特点,文笔流畅,结构清爽,娓娓道来。另外,重点突出,他们注重将戏剧史的精华凸现出来。”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着重于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这一百年来的中国话剧走过的历程。在叙述祖国大陆话剧发展演变的同时,还记述了以往涉及不深的中国话剧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兴衰历程。针对过去史著中突出不够的人物、剧作和每一个大的历史阶段和事件加以适当突出,给予专章叙述,以话剧史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为中心勾勒出了中国话剧的百年沧桑。还配置了各个相关历史时期的珍贵历史图片资料。
前言
**编新剧的诞生
第二编“五四”新剧
第三编走向成熟
第四编在战火中壮大
第五编新中国话剧
第六编非常时期
第七编新时期戏剧
后记
浙江大学胡志毅教授评论本书:“《中国百年话剧史述》却写得比较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譬如,它在叙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话剧的发展史之前,它用了几个章节向读者展示了那些‘游移于整体之外的异质和片段’——即中国话剧的史前史,新剧以及文明戏的兴盛和衰落。这些散落在整个话剧史之外的碎片也被编者细心拾起。这种苦心诣造显示了编者试图还原中国话剧史最初景观的努力。也让读者对于整个中国话剧史有了一个鸟瞰的高度。”
中国传媒大学周靖波教授评论本书:“这是一部颇有特色的史著。第一,它摆脱了过去话剧运动史加戏剧文学史的模式,还话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从而试图写成一部话剧艺术史,在这方面是一个突破;第二,他们认为,一部中国话剧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接受外来戏剧思潮、流派和创作影响的历史。第三,他们第一次将中国话剧从无到有的百年发展进程贯穿起来描述,企图探寻其中的经验教训以及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第四,他们第一次将港澳台的戏剧纳入中国话剧史中,这将产生很好的政治影响;第五,可以看出,他们高度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使他具有良好的学术品质。本书写作颇有特点,文笔流畅,结构清爽,娓娓道来。另外,是重点突出,他们注重将戏剧史的精华凸现出来。”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中国话剧文学研究会总干事田本相先生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戏剧戏曲学博士宋宝珍女士共同编写。
田本相,1932年生,中国话剧历史与理论研究会会长,原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编委,南开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师范学院兼职教授。著有《曹禺剧作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获1984年全国优秀戏剧理论著作奖)、《郭沫若史剧论》(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获1989年中国话剧理论专著奖)、《曹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电视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等。
宋宝珍,1964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戏剧戏曲学博士。长期从事话剧理论与历史的研究工作。曾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学术奖。主要著述有《20世纪中国话剧回眸》、《残缺的戏剧翅膀―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批评史稿》、《世界艺术史·戏剧卷》、《中国话剧》、《澳门戏剧》,并与人合作完成《洪深传》、《田汉评传》、《中国话剧史》、《中国现代戏剧文化论辩史》等著作。
剑啸江湖-徐克的世界 内容简介 电影是一门有时间限制的艺术,会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年龄而改变。我希望我的电影可以反映两样东西:一是环境,二是我。这不是什么伟大...
《向着一种自由的书写》内容简介:本书集中展示了12位书法专业博士的创作与相关研究、批评,既有个案的启示,也有群像的意义。由此
“电影是什么?”当巴赞的这个提问进入视觉文化研究领域时,它首先关注的是生产电影关注电影的机器(包括放映机、银幕、影院等)
本书以建筑师的视角对2010上海世博会的展馆从设计理念、概念草图、效果图、施工图、实景以及内部装饰效果等进行介绍,力求为读者
◉考古与艺术史译丛 02 《远古艺术家:追溯人类最原始的艺术》丛书顾问罗泰、李零德国著名艺术史家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撰写总序◭...
波波乌作文新工具王初中生作文一本全畅销升级版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初中生作文所有常见题材。优秀范文紧跟时代脉搏,充满新意;“我是高手”让技法融入学生的...
颜真卿争座位帖-三 本书特色 现代印刷技术空前发达,其印制法帖逼真之程度,远过古人双钩填墨及汇刻。而且,基于原碑帖的放大与缩小,更可全方位地展现书作的精神风采。...
《图解欧洲艺术史:17世纪》是一套引进自意大利专业艺术类出版社Electa的经典艺术史普及读物中的第四册。针对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以提炼词条、高度概括、拆分...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1902—1983)是20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和建筑史学家。1902年他生于德国,在莱比锡[Leipzig]接受教育,1924年获艺
魏碑章法举要 内容简介 全书共6册,分别为篆书、隶书、魏碑、楷书、行书、草书6种书体的章法举要。针对不同书体、不同内容、不同形式分门别类地介绍书法创作中的章法布...
魔法指印画 本书特色 双手创意无限,指印画再升级!创作需要成就感,尤其要好玩!魔法指印画 内容简介 指印画因其具有简单和成功率高的特点,始终在涂绘世界中保持着热...
书法大字典 大字本 -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章草 今草 狂草 楷书 行书(精装) 本书特色 本字典是一部大型书法工具书,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和各级各类...
透视表现技法 本书特色 书中收录了许多速写、涂鸦、设计手稿以及完整的方案表现。里面层层叠叠的色彩、循序渐进的步骤讲解,都能让你从中看到笔者从徒手描绘到设计作品的...
世界经典玩偶艺术形象-从艺术构思到制作 本书特色 《世界经典玩偶艺术形象:从艺术构思到制作》:充满创意的玩偶形象,为设计师带来取之不竭的灵感,成为骨灰级玩家的收...
本书为法国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1962年所写的一本法国电影史,同年出版,1981年再版。全书正文十二章,叙述1890年以来至1962年“新
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爱,先后执教于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在哲学、数...
長三書寓清末,上海英租界區裏的高等妓院。在這裏打茶圍三元,出局三元,像骨牌中的長三,兩個三點並列,所以一等妓女叫長三。而
本书以历代《清明上河图》为主要研究素材,从“市井”的角度,将日常生活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图像城市
唐.柳公权玄秘塔碑-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 本书特色胡紫桂主编的这本《唐柳公权玄秘塔碑》是“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系列之一,精选了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
Thisvolumedescribesarttherapyinterventionsforparticularlydysfunctionalfamilie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