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16开布面精装,辽宁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
★ 本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田本相和戏剧戏曲学博士宋宝珍共同编写
★ 在叙述大陆话剧发展演变的同时,还记述了以往涉及不深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话剧的兴衰历程
★黑白图文,收入了各个时期的珍贵历史图片资料,包括舞台剧照、书刊图影、演出海报以及各种形象的资料等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叙述了中国话剧的诞生、演变、发展的历程。从16世纪中国人**次目睹西洋戏剧,到20世纪初中西文化大碰撞催促了中国新剧的诞生,从1907年的**部完整的中国话剧《黑奴吁天录》,到新时期的话剧舞台,时间跨度逾300年,是对中国百年话剧发展所作的一次历史总结。
本书把中国话剧的历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发展历史加以研究和描述,即把话剧文学、话剧运动、舞台艺术、导演艺术和表演艺术纳入话剧历史的范围。把话剧作为综合艺术的整体发展的历史给予考察和评估。对中国话剧的历史发展理出了一些线索,揭示了一些有规律性的内涵,反映了中国话剧史学的研究的进展。
书中着重于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这一百年来中国话剧走过的历程。在叙述大陆话剧发展演变的同时,还记述了以往涉及不深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话剧的兴衰历程。针对过去史著中突出不够的人物、剧作和每一个大的历史阶段和事件加以适当突出,给予专章叙述,以话剧史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为中心勾勒出中国话剧的百年沧桑,同时配置了各个相关历史时期的珍贵历史图片资料,包括舞台剧照、书刊图影、演出海报以及各种形象的资料等。
图为清代“同文馆”(即外语学校)**批毕业生张德彝在国外初次接触西洋戏剧时所记载的经历:
名家评论
浙江大学胡志毅教授:“《中国百年话剧史述》却写得比较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譬如,它在叙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话剧的发展史之前,它用了几个章节向读者展示了那些‘游移于整体之外的异质和片段’——即中国话剧的史前史,新剧以及文明戏的兴盛和衰落。这些散落在整个话剧史之外的碎片也被编者细心拾起。这种苦心诣造显示了编者试图还原中国话剧史*初景观的努力。也让读者对于整个中国话剧史有了一个鸟瞰的高度。”
中国传媒大学周靖波教授:“这是一部颇有特色的史著。**,它摆脱了过去话剧运动史加戏剧文学史的模式,还话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从而试图写成一部话剧艺术史,在这方面是一个突破;第二,他们认为,一部中国话剧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接受外来戏剧思潮、流派和创作影响的历史。第三,他们**次将中国话剧从无到有的百年发展进程贯穿起来描述,企图探寻其中的经验教训以及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第四,他们**次将港澳台的戏剧纳入中国话剧史中,这将产生很好的政治影响;第五,可以看出,他们高度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使他具有良好的学术品质。本书写作颇有特点,文笔流畅,结构清爽,娓娓道来。另外,重点突出,他们注重将戏剧史的精华凸现出来。”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着重于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这一百年来的中国话剧走过的历程。在叙述祖国大陆话剧发展演变的同时,还记述了以往涉及不深的中国话剧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兴衰历程。针对过去史著中突出不够的人物、剧作和每一个大的历史阶段和事件加以适当突出,给予专章叙述,以话剧史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为中心勾勒出了中国话剧的百年沧桑。还配置了各个相关历史时期的珍贵历史图片资料。
前言
**编新剧的诞生
第二编“五四”新剧
第三编走向成熟
第四编在战火中壮大
第五编新中国话剧
第六编非常时期
第七编新时期戏剧
后记
浙江大学胡志毅教授评论本书:“《中国百年话剧史述》却写得比较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譬如,它在叙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话剧的发展史之前,它用了几个章节向读者展示了那些‘游移于整体之外的异质和片段’——即中国话剧的史前史,新剧以及文明戏的兴盛和衰落。这些散落在整个话剧史之外的碎片也被编者细心拾起。这种苦心诣造显示了编者试图还原中国话剧史最初景观的努力。也让读者对于整个中国话剧史有了一个鸟瞰的高度。”
中国传媒大学周靖波教授评论本书:“这是一部颇有特色的史著。第一,它摆脱了过去话剧运动史加戏剧文学史的模式,还话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从而试图写成一部话剧艺术史,在这方面是一个突破;第二,他们认为,一部中国话剧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接受外来戏剧思潮、流派和创作影响的历史。第三,他们第一次将中国话剧从无到有的百年发展进程贯穿起来描述,企图探寻其中的经验教训以及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第四,他们第一次将港澳台的戏剧纳入中国话剧史中,这将产生很好的政治影响;第五,可以看出,他们高度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使他具有良好的学术品质。本书写作颇有特点,文笔流畅,结构清爽,娓娓道来。另外,是重点突出,他们注重将戏剧史的精华凸现出来。”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中国话剧文学研究会总干事田本相先生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戏剧戏曲学博士宋宝珍女士共同编写。
田本相,1932年生,中国话剧历史与理论研究会会长,原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编委,南开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师范学院兼职教授。著有《曹禺剧作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获1984年全国优秀戏剧理论著作奖)、《郭沫若史剧论》(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获1989年中国话剧理论专著奖)、《曹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电视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等。
宋宝珍,1964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戏剧戏曲学博士。长期从事话剧理论与历史的研究工作。曾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学术奖。主要著述有《20世纪中国话剧回眸》、《残缺的戏剧翅膀―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批评史稿》、《世界艺术史·戏剧卷》、《中国话剧》、《澳门戏剧》,并与人合作完成《洪深传》、《田汉评传》、《中国话剧史》、《中国现代戏剧文化论辩史》等著作。
命题创作应试攻略 本书特色 本书特色本书精选了野武画室近5年来81幅优秀学生作品。这些作品的作者都已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或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
东巴文化艺术 本书特色 ★12开精装,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东巴文化中蕴藏着诸多艺术瑰宝,画册中的幅幅精美佳品,凝聚着古代纳西人民的神思妙想和卓越的艺术才能★全册...
《珠泉草庐师友录·珠泉草庐文录》内容简介:《珠泉草庐师友录》为廖树蘅师友投赠之作,涉及近代湖南政治经济文化文学宗教诸多领域
增一减一的行为艺术 内容简介 增1与减1不仅仅代表是的数字序列的增减,还代表着势能的增删,代表着一个事物的成长与衰败。我们对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数字化表达的...
王羲之《兰亭序》行书教程-最新修订版 本书特色 《中国书法培训教程》系列丛书是由来自教学**线的书法名家精心编写的一套通俗、实用、由浅入深的入门级丛书。它适合各...
外国美术简史-(彩图增订版) 本书特色 《外国美术简史》*初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是全国大部分艺术院校选用的美术史权威教材。2007年,为了规范和发...
世界版画名作集萃:插图 本书特色 本系列丛书是一部汇集了西方经典版画佳作的系列画册。版画是绘画艺术中独具物色的一个画种,在西方、东方的艺术之苑有着悠久的传统,且...
实验电影史与录像史 本书特色 全面纪录欧美电影发展历程,国内唯一先锋电影类丛书。a.l.李斯编著的《实验电影史与录像史》是“光影译库”系列之一,介绍欧...
跟POP大师学手绘插画 本书特色 本书由国内两位知名的pop大师联手创作,共同讲授手绘pop插画。简仁吉老师以介绍简单易学的技巧为主,从基础技巧、三只笔的概念、...
每部電影,能夠成功上片都是一個奇蹟。影史中沒能露面的電影多如牛毛,其中大導演、當紅演員和一流劇本的組合也不在少數。資金耗
《设计的准则》内容简介:“创造力需要知识的支持,方能获得最佳的呈现。这本小书不是要扼杀创造力,也不是要将其简化为一堆原则,
本书从印度和阿富汗交界的河谷写起,希腊风格的佛教艺术曾在此地第一次用古典形式来描绘印度教崇拜的神灵和场景。然后,本书把读
文徵明书文赋-历代名家小楷从帖-07 本书特色 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文徵明楷书陆机《文赋》手卷。这件墨迹高二十三厘米,横一百一十七厘米,书家在卷...
行楷-漂亮字的快写技巧 内容简介 《漂亮字的快写技巧:行楷(华夏万卷)》从实用书写的角度出发,为练字者提供全面的书写指导,以达到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书写要...
《幸福之路》内容简介:本书是英国现代著名哲学伯特兰·罗素为大众写的一本以“幸福”为话题的通俗读物,全书分为上下两编,分别讨
版式设计 本书特色 “版式设计”作为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设的新课程,教学中可参考的资料很少。我们主要依靠专业设计中对版式设计的理解来编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惠新集:红学文稿选编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作者55篇研究《红楼梦》的文章,包括上编:作者家世与红学史研究;中编:《红楼梦》文本研究;下编:序跋与致辞。附录5篇,...
《都市中国的乡土声音——民俗、曲艺与心性》内容简介:本书力图展示快速都市化的中国城乡共生体之间复杂而交错的情绪与心性。由此
王小波:学者,作家。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68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或硕...
清代版刻一隅:增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以清刻本的形式,从雕版工艺美术的角度,介绍了《七歌》、《兼山集》、《梅道人遗墨》、《吴越诗选》等。清代版刻一隅:增订本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