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性尧集外文编(第4卷)》收入迄今已经发现的散见于《古诗选读》等十几种鉴赏类辞书中的古诗文赏析、作家小传等,20世纪30年代开始所作的诗歌267首,以及《唐诗一百首》的审稿意见等重要的编辑手稿。足见金性尧作为杂家的深厚功力。卷末附有金性尧全集、金性尧集外文编篇目索引。
金性尧(1916—2007),浙江定海人,著名文史学家、散文家、编辑家。金性尧生前出版的各种文集已收入《金性尧全集》(9卷),但金性尧还有大量作品散见于各种报刊,现辑录为《金性尧集外文编》(4卷)。《金性尧集外文编(第4卷)》收入迄今已经发现的散见于《古诗选读》等十几种鉴赏类辞书中的古诗文赏析、作家小传等,20世纪30年代开始所作的诗歌267首,以及《唐诗一百首》的审稿意见等重要的编辑手稿。足见金性尧作为杂家的深厚功力。卷末附有金性尧全集、金性尧集外文编篇目索引。
金性尧(1916—2007),浙江定海人,著名文史学家、散文家、编辑家。金性尧生前出版的各种文集已收入《金性尧全集》(9卷),但金性尧还有大量作品散见于各种报刊,现辑录为《金性尧集外文编》(4卷)。
城市(劳工)生活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上.下) 本书特色 本书系《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续编(二编)之一种,收集了民国时期有关劳工的调查资料。原稿均...
中国新闻史 本书特色 刘家林编写的《中国新闻史》是中国专门史文库中的其中一本,分三编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公元713—1815年),中国近...
中国站起来-我们的前途.命运与精神解放 本书特色 钱文忠、宋鸿兵感动作序!钱理群、刘震云、梁文道、孔庆东、刘仰、时寒冰、向松祚、乔良、王湘穗、张忠智等两岸三地联...
中国人的精神 本书特色 在《中国人的精神(汉英对照)》中,以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妇女和中国语言为题,组成前三篇,以此说明中国人的精神,揭示中国文明的价值。《中国人...
★ 纳粹意识形态如何逐渐主导德国社会?★ 普通德国民众如何一步步成为纳粹分子?★ 坎迪尔历史奖、古根海姆奖获奖作者★ 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二度奖励作者★ 彼得·弗...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全四册) 本书特色 在西方学术思想的发展流变中,出现过很多影响深远的经典著作,这 些著作穿越时空,为人们长久研读,有的甚至影响了整个人类文明...
绍良书话 目录 《绍良书话》前言《绍良书话》小识(代序)序言 辛德勇一、红学题跋敦诚《鹪鹩庵杂记》跋苕溪渔隐《痴人说梦》跋张曜孙《续红楼梦》跋《红楼佳话》跋《微...
1993-2002-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 本书特色 《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1993-2002)》:中国报...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及其传播路径研究 内容简介 “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先进文化”、“如何传播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湖南慈善救济事业研究 本书特色 慈善史作为社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目前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主要以专...
社会学教程(第二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社会学概论性质的教科书,也是社会学的入门书。本书从人与社会、社会结构、社会过程与社会变迁几个角度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和基...
底边社会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上.下)-一编 本书特色 1.本书是大型民国社会调查史料丛刊《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一编之一卷。该丛书自2005年初版以来,...
汉普顿·塞兹 Hampton Sides,美国历史学家、记者,《户外》杂志的获奖编辑,经常为《国家地理》杂志撰稿,还是畅销历史著作《恶魔踪迹》《血与雷》《幽灵士...
罗明嘉(Miikka Ruokanen),博士,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系统神学教授(教义学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复旦大学顾问教授。本书是对奥古斯丁在其巨著《上...
2019 年,一场由互联网工程师组织的名为“996.ICU”的活动把互联网产业的加班文化带入公众视野。“996”和“大小周”一度成为坊间热题。2020年,蚂蚁科...
译书记 本书特色 我们的阅读生涯中,一本书的阅读应是某种偶然与必然的结合,无论书以何种方式与你结缘,无论它给你的人生以怎样的影响,阅读本身,都已然成为你生命中的...
雷蒙·阿隆(Raymond Aron,1905—1983),20世纪法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知识分子的鸦片》《社会学主要思潮》《阶级斗争:工业...
《零基础学电工电路:识图、安装与维修》内容简介:《零基础学电工电路:识图、安装与维修》以电工领域的市场需求作为导向,根据国
胡政之文集-(上.下集) 本书特色 在中国新闻发展史上,有众多贡献卓著、影响深远的人物,胡政之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近四十年的报业生涯中,他曾任《大共和日报》总...
中国社会史论 内容简介 本书为已故历史学家、社会史学家熊得山先生遗著,曾经作者挚友胡鄂公、李达、钱纳水等传阅,识者誉为该作者心血之结晶,李达为之作长篇序言。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