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认为,近代以来,许多中国学人持西方逻辑理性传统以参照中国古代文化,多少忽略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点。迄于今日,被清理、厘定的传统文化范畴,正不知凡几,但罕有究心于“象”一语者。而一旦中国传统文化的“象”论被遗落,它的符号系统便不易疏理,中国文化的独特品貌,也不易从理论上加以说明。为此,作者在探讨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意象论的过程中,也曾粗涉古代典籍,积累了若干材料,对中国文化的“言象互动”符号的结构与功能,逐步形成了某些看法。这,便是本书的由来。笔者以为,中国传统美学之所以特别重视意象,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尚象”思维在审美领域的延伸。欲从美学上给“意象”范畴作出合适的界定,一个较为可靠而又难度不小的办法,便是把它安置在中国文化的总体背景之下,作历史的考察。因此,我们探寻的视线,便只好伸展到中国文化“象”的原起之处,再循中国文化的历史脉络,追寻其符号选择的大致取向。在这一探寻起始之前,笔者拟先陈述自己的基本看法,好让读者全局在胸,然后同我们一起,作历史的巡视。
作者认为,近代以来,许多中国学人持西方逻辑理性传统以参照中国古代文化,多少忽略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点。迄于今日,被清理、厘定的传统文化范畴,正不知凡几,但罕有究心于“象”一语者。而一旦中国传统文化的“象”论被遗落,它的符号系统便不易疏理,中国文化的独特品貌,也不易从理论上加以说明。为此,作者在探讨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意象论的过程中,也曾粗涉古代典籍,积累了若干材料,对中国文化的“言象互动”符号的结构与功能,逐步形成了某些看法。《意象探源》笔者(汪裕雄)以为,中国传统美学之所以特别重视意象,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尚象”思维在审美领域的延伸。欲从美学上给“意象”范畴作出合适的界定,一个较为可靠而又难度不小的办法,便是把它安置在中国文化的总体背景之下,作历史的考察。因此,我们探寻的视线,便只好伸展到中国文化“象”的原起之处,再循中国文化的历史脉络,追寻其符号选择的大致取向。
作者认为,近代以来,许多中国学人持西方逻辑理性传统以参照中国古代文化,多少忽略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点。迄于今日,被清理、厘定的传统文化范畴,正不知凡几,但罕有究心于“象”一语者。而一旦中国传统文化的“象”论被遗落,它的符号系统便不易疏理,中国文化的独特品貌,也不易从理论上加以说明。为此,作者在探讨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意象论的过程中,也曾粗涉古代典籍,积累了若干材料,对中国文化的“言象互动”符号的结构与功能,逐步形成了某些看法。《意象探源》笔者(汪裕雄)以为,中国传统美学之所以特别重视意象,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尚象”思维在审美领域的延伸。欲从美学上给“意象”范畴作出合适的界定,一个较为可靠而又难度不小的办法,便是把它安置在中国文化的总体背景之下,作历史的考察。因此,我们探寻的视线,便只好伸展到中国文化“象”的原起之处,再循中国文化的历史脉络,追寻其符号选择的大致取向。
汪裕雄(1937.12-2012.3)教授是当代知名美学家,曾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美学会理事。汪裕雄从事教育和研究50多年,学术研究涉及文艺理论、美学原理和中、西美学比较等领域,曾主编、参编教材多部,影响广泛,《美学基本原理》一书,自1984年出版以来,成为全国高校使用最广泛的教材。所著《审美意象学》、《意象探源》和《艺境无涯》,被当代美学史研究者称为自成体系的“审美意象学三书”。《审美意象学》于1995年获“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意象探源》于1999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
中国文化产业经典案例 本书特色 于少东、李季主编的《中国文化产业经典案例/清大文产系列丛书》收集了17个典型的文化产业经典案例,从其创建背景开始,结合其创意和实...
神秘文化的启示 纬书与汉代文化 本书特色 《中国文化经纬》系列丛书内容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层级,涉及文学、历史、艺术、科学、民俗等多个领域,力求用通俗易...
树的艺术史 本书特色 ★ 大英博物馆公众参与高级顾问、书画部副主任弗朗西斯·凯莉撰写★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刘悦笛作序★ 本书是2012年英文版《The...
蔬菜有故事 本书特色 一日三餐,四季鲜蔬,蔬菜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种蔬菜背后,有哪些源远流长的故事?每一个花朵里面,隐藏着多少无法述说...
汉语惯用语辞典 内容简介 《汉语惯用语词典》共选收常用惯用语15,000余条,比较全面地收录了在近代和现代广泛流传、使用的各类惯用语。对于一些源于方言而义被广泛...
语言与翻译 内容简介 本书编者将自己所撰写的涉及语言和(或)翻译的部分论文收集到一起,以充分揭示翻译同语言之间的天然联系。这里的论文一共十九篇,分别为:“英汉广...
中国颜色-第一本中国经典百色的写真书 本书特色 以文化解读颜色,用镜头表现生活。9大色系,100种颜色,200多张图片,推荐给喜好文化、历史、旅游、摄影、设计的...
现代汉语双音节形名组合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内容简介 现代汉语中对“形名”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多半集中于对“形名”与“形的名”格式问的对比分析,专门针对“形名”组...
文学行旅与世界想象 本书特色 这本论文集共收录十篇论文:辑一以清代为背景,从清初的士人的流放到清末的士人的流亡与留洋,见证清帝国的地理论述如何从威加海内到涣散、...
老盖仙谈民俗 本书特色 一读就懂京味逗趣见学问,一懂就笑盖式幽默**人。有人喜欢他的文笔轻松,我却更欣赏其内容的扎实。——梁实秋元瑜兄的大作,不管是长篇大论或是...
称虽异,但肯定是当今之世最独一无二的地方:因它既是良民裹足之地,却是刀头舐血之辈趋之若鹜的乐土;充满危险,也是机会处处;可以是英雄豪杰死无葬身之所,亦为悍不畏死...
闲情偶寄 内容简介 《闲情偶寄》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一生艺术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物古玩、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
拜经日记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臧庸,清代考据学家,号拜经。清代著名学者如段玉裁、刘台拱、阮元等都对臧庸的考据学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郑君里(1911-1969),曾用名郑重、郑千里,生于上海,祖籍广东省中山县。他导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我们夫妇之间》《宋景诗》《聂耳》《林则徐...
老照片 珍藏版(1-4) 本书特色 《老照片》提供给读者的,除了已逝的生活,已逝的场景,还有各种各样的视角。一张照片,一段往事,虽然叙说的只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
鲁迅与现代中国-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 本书特色 “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作者包括孙玉石、钱理群、王富仁、杨义等10位鲁迅研究的著名学者,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新...
中国的谜语 内容简介谜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字游戏,它曲折别致,变化多端耐人寻味,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和社会文化功能,而且源远流长,凝聚着民族的丰富智慧...
藏经洞打开了百年悲欢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部分 “亲历者的悲欢”,主要讲述敦煌藏经洞文书盗掘的历史。与其他书籍不同的是,...
梅红樱粉 内容简介 20世纪日本诗人眼中看到的秦山楚水,南船北马。作家笔下描绘的魏臣蜀相,侠女豪杰。变奏的唐歌宋乐,异色的佛风道尘。梅的坚韧、樱的轻灵,映衬着中...
中日文学经典的传播与翻译-(全二册) 本书特色 《中日文学经典的传播与翻译(上下)》作者王晓平怀着对中日两国文学经典的尊重,开始了对两国间文学经典的传播与翻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