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处理,是紧紧围绕“自然崇拜”这一“轴心”来进行的。马桂英编著的《蒙古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研究》通过揭示、展现蒙古文化与自然相融的形象,力图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重新认识蒙古文化的历史,从现代文明的角度重估蒙古文化的价值,说明抢救、挖掘、保护处于边缘化的蒙古文化的意义。这一研究对维护蒙古草原自身的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现实意义,也有助于内蒙古文化大区的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本书对蒙古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关系作一较为系统的考察,意在描述这一文化的独特性,展示其与自然相谐的迷人色彩,品味其中蕴含的文化理性和科技含量,并考察其发展过程中与自然冲突的形式、化解冲突的方式及其产生的广泛影响,剖析农耕文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经济对蒙古文化的冲击及其后果。这些研究的落脚点,自然是思考和展望蒙古文化的未来。
蒙古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处理,是紧紧围绕“自然崇拜”这一“轴心”来进行的。马桂英编著的《蒙古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研究》通过揭示、展现蒙古文化与自然相融的形象,力图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重新认识蒙古文化的历史,从现代文明的角度重估蒙古文化的价值,说明抢救、挖掘、保护处于边缘化的蒙古文化的意义。这一研究对维护蒙古草原自身的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现实意义,也有助于内蒙古文化大区的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本书对蒙古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关系作一较为系统的考察,意在描述这一文化的独特性,展示其与自然相谐的迷人色彩,品味其中蕴含的文化理性和科技含量,并考察其发展过程中与自然冲突的形式、化解冲突的方式及其产生的广泛影响,剖析农耕文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经济对蒙古文化的冲击及其后果。这些研究的落脚点,自然是思考和展望蒙古文化的未来。
**章 导言
**节 研究的缘由、现状及价值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的价值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重点难点及目标
一、研究的思路方法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
三、研究的目标
第二章 蒙古文化的独特性
**节 一样的环境与异样的文化
一、非洲大草原与原始文化
二、北美大草原与“猎场+采集场”文化
三、欧亚大草原与游牧文化
第二节 蒙古文化的自然条件
一、古代文献中的描述
二、现代自然地理学的描述
第三节 蒙古文化主体的演变
一、蒙古文化主体的变换
二、蒙古族时代的蒙古文化
三、佛教与蒙古文化的衰落
第三章 人与天谐的生活方式
**节 游牧中生存时空的重组
一、游牧图景扫描
二、人与自然的谐调
第二节 人天相谐的自然观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
二、自然崇拜的生态意蕴
第三节 简约生活习俗的生态解读
一、服饰的适用与审美
二、饮食的节 约与营养
三、住所的舒适与环保
四、交通工具的便捷与简易
五、不留痕迹的丧葬文化
六、生存智慧的永久启示
第四章 蒙古文化中的理智
**节 制度文化中的理性
一、以法律保障自然的长生
二、与自然相应的制度文化
第二节 军事文化中的智慧
一、亦民亦兵的军事组织
二、有类围猎的战略战术
三、且牧且战的作战方略
第三节 马背文化的科技含量
一、天文历法中的理性之光
二、医学成就与生存智慧
三、源于生活的各种技术
四、蒙古科技文化发展的局限性
第五章 突破自然界限的蒙古文化
**节 人与自然冲突的实况管窥
第二节 对冲突原因的审视
一、气候波动引发冲突
二、生态脆弱扩展冲突
三、线性生产放大冲突
四、人为活动加重冲突
第三节 冲突的破坏性写实
一、重创游牧经济
二、干扰社会秩序,激化社会矛盾
三、引发次生性环境问题
第四节 向外求:化解危机的传统方式
一、局域性游牧部落的)中突
二、广域性蒙古帝国的扩张
三、与农业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第六章 游牧文明的历史转折点
**节 蒙古文化的历史转折点
第二节 农耕文化的蚕食鲸吞
一、农耕文化的蚕食
二、蚕食中的问题和后果
第三节 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
一、工业化与环境破坏齐头并进
二、草原环境恶化随城市化接踵而至
三、市场经济与生态劣化相伴而生
第四节 自身因素的制约
一、自然环境限定发展广度
二、科技水平限定发展高度
三、传统制度未能顺时应变
第七章 蒙古文化的前景
**节 继续存在还是行将消亡?
一、人类文化基因库的重要因子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蓝本
三、解读游牧文明史的钥匙
四、维护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防线
第二节 蒙古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一、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用
二、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
三、制度的“堤坝”作用
四、公众生态意识的先导作用
第三节 蒙古新生态文化的探讨
一、修补农耕对草原的蚕食
二、矫正畜牧对草原的过载
三、借鉴他山之石,探索蒙古草原生态文明新路
第八章 蒙古国转型时期的环境问题与环保对策——兼谈加强中蒙合作,保护蒙古草原
**节 蒙古国资源环境概况
第二节 蒙古国转型时期的环境问题扫描
一、草场日益退化,植被盖度减少,动植物品种加速灭绝
二、草原环境污染严重
三、水体污染较为严重
四、森林资源急剧缩减
第三节 蒙古国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引发蒙古国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
二、导致蒙古国环境问题的人为因素
第四节 蒙古国的环境保护对策
一、以法制保护环境
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保护生态环境
三、制定保护环境资源政策,改善环境质量
第五节 加强中蒙合作,共护蒙古草原
一、制定双边协定及双边合作公约
二、建立中蒙环保合作交流的平台
三、建立相应的中蒙草原环境保护研究组织
四、就某些相关问题共同开展合作研究
结语:蒙古文化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蒙古文内容提要及目录
后记
《中国蒙古学文库》已经出版书目
马桂英,蒙古族,1974年生,内蒙古通辽市人。200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2009年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博士后出站。现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态哲学、科学技术哲学。至今,主持完成中韩国际合作科研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内蒙古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内蒙古自治区党校社科研究项目1项。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完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项。在国家、省部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夏商周文明研究 本书特色《夏商周文明研究》是《通向文明之路》的续编,是当代史学北斗李学勤先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二部文集。这本集子分成上下两编。上编是李先生20...
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炉的大型系列书籍,是二十世纪关于中国哲学、历史、文...
写作措辞参考词典 本书特色 本书由成语词库经主题检索而编成。写作者可按文章的主题、话题迅速找到期望的一批成语,从而减轻写作时思索词语的困难,增加文章的文采。本书...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石湾公仔 内容简介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岭南文化知识书系》采用通...
奥德·戈埃米纳(Aude Goeminne)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与巴黎高商,但真正的爱好是历史,她创建的个人历史博客在网上颇受好评,曾出版《大历史里的62个小故事...
《我们从哪里来》内容简介:作者将观察视角锁定在9.6亿年前到公元前4000年的那片后来被称为“中国”的陆地上。相比于大家熟知的有文
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 内容简介 “按姓氏笔划为序”的说法正确吗、“登录”还是“登陆”、“综合征”还是“综合症”、“美轮美奂”可以形容所有美的事物吗、...
东方审美词汇集萃-增订本 本书特色 每当我们在欣赏艺术品,或者在评赞一首诗、一个人、一件服饰、一座建筑物、一处景观时,总想拿一个合适的、很雅致的词语来一言以蔽之...
地震的故事 目录 三星堆博物馆传出的地震信息“身经百震”的古建筑“九星连珠”和“天空十字架”的谣言龙嘴巴,铜蛤蟆,小铜球一座古城沉陷的神话叠溪古镇的故事海城即将...
震撼當代的新經典靈修大師喬布拉醫生 & 腦神經科學權威譚茲博士聯手教你突破人類極限釋放大腦的超能力,反轉退化老化的生命歷程!在生理性的大腦之上,有一個靜觀一切、...
作者简介肯·威尔伯是美国后人本心理学家、哲学家。其重要著作有:《万法简史》、《意识光谱》、《性、生态与灵性》等十余种。精
冯至:未完成的自我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展现冯至与中德精神传统和思想人物的对话关系,来探究这位学者型诗人不断否定自我的精神历程,揭示他对现代...
两宋雅韵 本书特色 本丛书是一套精心雕琢的名家小书,又是一部匠心独具的文化简史。以“雅风美俗”为血脉,以历代民俗、文风、典制、艺文和经...
中国传统皮影 内容简介 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你,听说过皮影吗?看过皮影戏吗?早在南宋时皮影的演出曾盛极一时,皮影戏迷的狂热不亚于现在的歌迷、影迷。可如今,它仿佛是...
夜航船:文白对照 本书特色《夜航船》是明代文学家张岱撰写的一部小百科全书,全书共计二十部、一百二十五类,收录四干余条目。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政治人事到礼乐典...
飘洋过海的客家人 本书特色 本书是《客家文化系列丛书》之一,为了迎接"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由大河报与河南大学出版社联合策划出版,内容丰厚,视点新颖,为万...
金色少女:亚美尼亚民间故事 本书特色 《金色少女:亚美尼亚民间故事/中华译学馆“丝路夜谭”译丛》选取了亚美尼亚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代表了亚美尼亚...
中国古都 本书特色 都城是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在一十朝代、一十政治区域内,它往往不仅仅是政治中心,还是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当时*高文化水平的集中体现。...
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型-时间与叙事卷二 本书特色 《时间与叙事》三卷集是保罗·利科继《活的隐喻》之后又一部探讨语义创新现象的力作。本书是《时间与叙事...
词史 本书特色 北大文学史四讲 凡大师治学,必举重若轻、治大国若烹小鲜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刘毓盘《词史》 二十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