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图册类出版物的印刷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高端画册质量不断提高,影响逐渐波及普通读物,今天一部中等价格的图册已堪称精美。这对书法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家印象深刻的首先是墨迹。以前作为稀世珍宝的名作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笔法的交搭、节奏的细微变化,历历在目,对于敏感的学习者,感悟其中的奥秘已不再是难事。对此人们印象深刻。但是拓本印刷的进步,大家或许关注较少。一位印刷专家说,书法类图书*难印的是印谱。仔细想想,深有道理。虽然盖印使用的印泥只是一种颜色,但盖出的印稿是有厚度的,那些具有一定厚度的印泥在光线的作用下,色彩变得十分微妙。印泥的厚度很难印出来。碑帖拓本与此相似,仔细观赏过拓片实物的人们都知道,由于拓制时墨所形成的厚度,使字迹有一种无法言传的体积感。这正是拓本魅力之所在,但一般的印刷品抹去了这种体积感。一流的拓本中,点画像是书写出来的,只要稍加想象,与墨迹便几乎没什么差别。在*新的碑帖拓本的印刷物中,开始表现出清晰的书写的感觉。
书法学习者从这种高质量的出版物中受益巨大。这是以往的时代不可想象的。以前,除了极少数特权者、富有者有摩挲经典作品和一流碑拓的机会,其他人只能对着质量成问题的复制品冥思苦想。从这里几乎没有可能走向书法的高端。而今天,所有人都几乎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始我们对书法的感受与训练。
江西美术出版社在众多的书法出版物之外编选了这部碑帖选。选择大的开本,因此得以把原作或拓本略加放大,这正好暗合了临写的需要。临写时一般需要把字放大一些,但又不能过大,因为原帖笔画尺度一般较小,原大临摹时,笔尖一触纸,不等你操纵毛笔完成应有的动作,已经到达应有的粗细,起不到练习的作用,但是如果临写扩放过大,笔画内部运动的方式便完全改变,那也已经不是我们要求的临摹了。因此临摹的字迹应比范本稍大一些,但不能太大。这部碑帖选集正好符合我们的需要。
它们也可作为欣赏的对象。
欣赏有两种方式。一是细细品读,精微到一个毫米,甚至更微小的地方,琢磨造成这种种变化的深层契机——运动、心理、材质、惯习等等。一篇杰作在手,长此以往,感觉与形式糅合在一起,赏鉴力自然不断提高,四五册这样读下来,便是一位有经验的鉴赏者了。也可以挑一册喜爱的杰作放在床头,每天入睡前翻开一页,看一眼便合上亦无妨,身心完全放松,留下的只是作品的大感觉,无论是身影,还是风度、气息,都没关系。庄子说:“目击而道存。”这是从细处入手注意不到的东西。
希望这部碑帖选集的出版,为广大书法爱好者不时增添一份发现的喜悦。
欧阳询及其《九成宫醴泉铭》
文师华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先由陈入隋,又由隋降唐。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爵渤海县开国男,故又称“欧阳率更”、“欧阳渤海”。
欧阳询的楷书受到汉隶和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以及隋代《董美人墓志》等碑刻的影响。究其用笔,方圆兼备而劲险峭拔,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含隶意。他吸取了隋碑方正峻利的特点,又融合了二王书法的秀骨清神,形成平正中寓险劲的独特风格,又称“率更体”。他所写的《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74岁书)、《九成宫醴泉铭》(75岁书)、《虞恭公温彦博碑》(80岁书)、《皇甫诞碑》(贞观年间书)被称为唐人楷法**,其中《九成宫醴泉铭》*负盛名。
《九成宫醴泉铭》刻于贞观六年(632)四月,魏徵撰文。楷书。今石尚存于陕西西安碑林,但剜凿过多,已非原貌。
九成宫原为隋代的仁寿宫。唐代贞观五年(631),太宗李世民对此宫加以维修,改名九成宫。“九成”意为九重,言其极高。贞观六年四月,唐太宗避暑于九成宫时,宫中缺乏水源,太宗见西城南面高阁之下有一块地方土质湿润,便以拐杖挖掘疏导,有泉水随之涌出,“其清若镜,味甘如醴”,故名醴泉。太宗大悦,遂命魏徵撰文,记录此事,又命欧阳询书丹勒石,于是有了《九成宫醴泉铭》这篇著名的铭文碑刻。
《九成宫醴泉铭》包括序文和铭文两部分。序文描绘了仁寿宫的宏伟景象和适宜避暑的良好环境,叙述了皇帝李世民的丰功伟业,以及“积劳成疾”、“久治难愈”的身体状况。接着写群臣建议修建离宫“怡神养性”,皇帝“未肯俯从”,于是决定沿用隋代旧宫——仁寿宫,加以改造修缮,变奢华为简朴。再接着写皇帝发现醴泉的过程,并引经据典,强调醴泉涌出是皇帝的美德感动上天的结果。铭文歌颂皇帝应天承运、“绝后光前”的文治武功,“居高思坠”的忧患意识和励精图治的精神。
此碑作为欧阳询75岁时的应诏之作,书写时恭谨严肃,一丝不苟,用笔、结构均应规入矩。点的变化多样,有时用竖点,有时用横点;横画以左低右高取势;竖画稍作细微的粗细变化,直画多作垂露,偶用悬针;撇捺画多圆笔;钩法取于隶,直钩画多用折法,出钩较短;竖弯钩画用转法向右外抛出,略带隶书笔意。三点水旁更特殊,**点多作短斜撇点,第二点作上钝下锐的直点,乘势而下衔接末点的挑笔,表现出清劲秀健的动势。此碑结构方式以平正峭劲、严谨工整见长,平正中寓险劲,虽结体多向右扩展,但重心稳固,斜而能正,侧而不倒。马宗霍《书林藻鉴》引用古人的评语说:欧阳询楷书“如金刚瞋目,力士挥拳”,“骨气劲峭,法度严整”,“险劲瘦硬,崛起削成”; 又说:“风骨内柔,神明外朗”。的确,《九成宫醴泉铭》笔力刚劲清秀,结体险绝瘦峻,既得北碑方正峻利之势,又有南帖风姿秀雅之韵,故历代推为学书之正途、初学之典范。
当代书法大师启功在《论书绝句百首》第四十首自注中写道:“魏巨鹿之文,欧渤海之字,俱一时之上上选也,然今之宝此碑者,一波一磔,辨入毫芒;或损或完,价殊天地者,但以其书耳。”充分肯定了《九成宫醴泉铭》的艺术价值。
文师华: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政协委员,曾任本校中文系系主任。
《农村信息化管理》内容简介:廖桂平主编的《农村信息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从业人员的信息素质,逐步培养一支适
清黄自元千字文 本书特色 黄自元(一八三七年——一九一八年)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未书法家,实业家。黄自元幼从祖父德濂习字,常悬腕书写,锻炼臂力...
《动画机器:动画的媒体理论》内容简介:通过对一些重要的日本动画作品、工作室、动画师和动画理论的细致分析,本书定义了日本动画
《五代王处直墓》内容简介:五代王处直墓位于河北省曲阳县西燕川村。曲阳县坐落于河北省中西部,太行山东麓,保定市西南。距曲阳
苏轼书法大字典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书法以意为尚,融会晋唐,而又超越晋唐,开一代风气★ 本...
本书全面论述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一神秘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该书利用大量考古学和民族学的图像资料,结合传世文献,
设计师的设计日记 本书特色 站酷推荐设计师。上帝用了7天时间来创造世界,现在我们可以用7天的时间,跟随设计师一起观察和思考并学会平面设计的精髓。在案例之上透过具...
西藏佛像集粹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的同名图书的再版。该书以简要的文字与图片,对常见的藏传佛教造像做了粗浅的介绍。一方面,概述表...
中国硬笔书法教程:硬笔临写名帖指要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硬笔临帖的方法,硬笔楷书临写指要,硬笔行书临写指要,硬笔草书临写指要,硬笔篆、隶书临写名帖指要。中国...
宝石-盛世收藏价值判断宝石鉴赏入门指南 本书特色 自古,人们就对宝石充满了幻想,赋予它们神奇的寓意,并把它们同财富、皇权等紧密连在一起。现今,珠宝首饰市场已不再...
文徵明 小楷三金则般若波罗蜜经 四山五十咏 前后出师表-历代名家碑帖经典-超清原帖 内容简介 文徵明(一四七〇-一五五九),初名璧,字徵明,後更字徵仲,号停云,...
《新艺术的震撼》内容简介:由BBC制作的电视纪录片《新艺术的震撼》首播于1980年,全球观看人数超过2500万,被誉为“纪录片拍摄技艺
设计传奇-仓俣史朗的设计 本书特色 村下直编著的《设计传奇》内容介绍:仓俣史朗对日本设计界对**设计界都有相当强烈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他的作品基本都有艺术品的特...
西班牙-欧洲古典装帧工艺 本书特色 跟着书籍装帧大师乔瑟普·坎伯拉斯一起学习各种装帧的传统方法,如烫金压印、书口饰金、烫压装饰和加装浅浮雕饰品的技巧等。本书以创...
新生代的手笔总能让人感慨,当88年出生的香墨扇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奇幻唯美的文字被称为“继沧月、步非烟之后的又一奇幻武侠美女作家。”并非是恭维或者是噱头,上海时尚...
色彩72变-人物大舞台 本书特色 小朋友,你们了解色彩吗?你们知道色彩也有个性、有味道、会发脾气吗?其实,只要平时多观察环境,你就会发现各种五颜六色的房子、汽车...
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 本书特色 《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是传播学媒介分析经典著作,2012年劳特利奇出版社出版了本书的20周年纪念版。...
《改革开放口述史(地方卷)》内容简介:该书精选我国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中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
唐怀素自叙帖真迹 内容简介 怀素,字藏真,湖南长沙人,相传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七二五年),卒于德宗贞元元的(公元七八五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原姓...
立体构成及应用-高职教材 本书特色 立足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突出行业特色,体现*新的设计思想及设计技术全面展示设计过程、设计要点及设计技巧以丰富、多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