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年春,爱尔兰天文学家罗斯爵士制作了口径为184厘米的巨大望远镜,观测了若干个星云。他第一个辨认出了那些云雾般的天体的旋涡状外形
他提出“宇宙大爆炸自奇点开始”,“黑洞最终会蒸发”,这些理论跨越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使当代科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黑洞的表面积不减的定理
专门研究宇宙的“无中生有”的初创理论,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宇宙的第一推动问题
我们生活的宇宙具有多重历史,每一个历史都是由微小的硬果确定;同时还预期了“我们的未来”
由于不同的初始状态会导致不同的演化。大爆炸奇性的状态从何而来,宇宙又从何而来,即“第一推动”的问题让众多物理学家开始了苦索答案的行程
霍金仍然运用了四维球的欧氏空间来说明问题。由于四维球具有非常高的对称性,在进行解析开拓时,就可以得到双曲面为空间截面的宇宙。按照三维双曲面空间继续演化下去,宇宙就不会重新收缩,这样的演化是无穷无尽
—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而逐渐放大。受到自身居住环境的局限,人类最早的宇宙观也局限于地球之上,把高山大海当作宇宙的尽头。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就认为,高山围起了大地,天空悬在高山之上。每天太阳横穿过天空,然后潜入地下隧道,到第二天再一次从东方升起。
宇宙的中心是中央火,地球、太阳以及其他星球都环绕在中央火周围
对泰勒斯来说,水是世界初始的基本元素,地球就漂在水上,海水在世界的尽头落入地狱之中
在第谷去世后,他的助手开普勒利用第谷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仔细分析研究后,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即开普勒三大定律,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
科学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起先有人提出了收缩学说,认为太阳的半径每年会收缩,以产生一年中辐射的能量。到了20世纪,随着相对论与核物理学的问世,人们才发现,太阳内部氢的含量相当丰富,当氢在高温高压下聚变成氦时,就会释放巨大的核能。因此,太阳才能在100多亿年间持续燃烧
科学家认为,太阳会喷出高能量的带电粒子,称为“太阳风”。太阳风吹刮的范围一直达到冥王星轨道外面,形成一个巨大的磁气圈,叫作“日圈”。日圈外面又有星际风在吹刮,太阳风保护太阳系不受星际风的侵袭,并在交界处形成震波面。日圈的终极处叫作“日圈顶层”,这就是太阳所支配的最远端,可以把这里视为太阳系的尽头。
星云星系的编号中,M是梅西耶星表的编号。NGC编号则来自于德习尔在1888年发表的星云星团新总表,其中收录了7840个天体,其编排方式是自赤经0时起向西依次编号,经度越少,编号也就越小。IC是继NGC之后追加的5386个星云星团索引。Mel编号主要收录较大型地散开星团,又分CR、TR、ST等。
星系群又是本超星系团的一小部分。除了太阳系所在的本星系群之外,本超星系团中还包括有室女星系团、大熊星系团等在内的其他50多个星系团和星系群。室女星系团是离银河系最近的星系团,在春天,即使用非专业的小望远镜也能看见室女星系团的很多星系。本超星系团的直径大体上在1亿—2亿光年之间,核心处在室女星系团。室女星系团包括2500个以上的星系。银河系在本超星系团的边缘附近。本超星系团的所有成员星系都在围绕着本超星系团中心做公转运动,银河系的公转周期大约是1000亿年。
大爆炸宇宙是目前最有说服力的宇宙图景理论。然而,这个理论仍然缺乏大量实验的支持,我们尚不知晓宇宙开始爆炸前的图景。因此,对于这个理论,也存在不少反对的声音
哈勃定律揭示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这种膨胀是一种全空间的均匀膨胀
将此过程回溯到宇宙创生的那一刻,可以发现当时宇宙体积为零
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快。当速度值达到每秒30万千米,即光速的时候,这个星系即使发再亮的光,我们也无法观测到它的存在了。因为退行速度大于等于光的传播速度之时,这个星系发出的光线永远也到不了地球
那么星系团中的星系的运动速度过大,应该也会脱离星团而飞向宇宙。这个宇宙速度同样可以根据星系团的总质量算出。但是,扎维奇发现,后发座星系团中星系的运动速度要远大于由该星系团可见星体的总质量算出的飞出宇宙的临界速度。也就是说,星系在星系团内的运动太快,光靠我们看到的星系团物质的引力不能将它们束缚住
遥远的星系远离我们而去,它们的红移随着它们的距离增大而成正比地增加。这就是说,一个天体发射的光所显示的红移越大,该天体的距离越远,它的退行速度也越大。反过来说,天体越远,光的波长改变越大,红移越大
让我们再次回到关于宇宙的过去的讨论上来。宇宙大爆炸发生后,早期宇宙是极高温度和极高密度的均匀气体,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降低生成氦。这时宇宙中所有的中子都被锁定在氦原子核中。宇宙的温度继续降低,当温度降低到3000K以下时,原子核与电子复合生成氢原子并放出光
原子中带负电的电子围绕在带正电的原子核周围,原子的整体呈中性。这时宇宙中带电荷的粒子都消失生成中性原子,宇宙开始中性化。宇宙温度在3000K以上的时候,高温中带电荷的粒子运动,释放、吸收光,光与质子、电子频繁反复地碰撞,因此光不能直线行进
活着就有希望。——霍金
3毫米这个数量听起来小得惊人,但问题却在于这实际上是太大了。因为,从宇宙开始膨胀直到那时,光能够行进的距离是光速(每秒3×1010厘米)乘以年龄(10-35秒),即3×10-25厘米。这是自从膨胀开始以来,任何信号所能传播的最大距离。它被称为视界距离
如果出现这种加速,那么我们的整个可见宇宙就可以从早先光信号能到达的范围内的某一区域膨胀而来。它的平滑性和各向同性就变得可以理解了。但更重要的是,在暴胀宇宙模型中,磁单极问题是有可能解决的
有科学家认为,提供这种排斥力的是巨大的暗能量
暴胀产生重力波
科学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尽管设备已相当精确,但仍无法保证光束不受其他外界因素影响。为最大限度降低地球引力对实验产生的影响,防止光线因激光产生的温度而改变路径,科学家们不断对仪器进行改进。尽管科学家们至今还没有找到重力波存在的直接证据,但他们相信证明重力波的存在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认为的时空是空间三维、时间一维的四维时空,而超弦理论预言的时空不止是四维,而是十维。在这样的一幅时空图景中,我们直接观测所及的看似广袤无边的宇宙不过是十维时空中的一个四维超曲面,就像薄薄的一层膜,人类世世代代就生活在这样一层膜上,因此,在此基础上的宇宙论也被称为膜宇宙论。
对太阳这样质量的恒星而言,它的稳定阶段约可持续110亿年。恒星由于放出光而慢慢地在收缩,在收缩过程中,中心部分的密度会增加,压力也会升高,使得氢会燃烧得更厉害,这样一来温度就会升高,太阳的亮度也会逐渐增强
时间箭头区别了过去和未来,以三种不同的方式:热力学的时间箭头,表现为无序度和熵的增加;心理学的时间箭头,表现为人们通过记忆多少来区分过去和未来;宇宙的时间箭头,表现为宇宙的膨胀而不是收缩。
物理学领域中不只是运动的法则,还有电气与磁气的法则、重力的法则,几乎全部的物理法则,都是无法区分过去和未来的。
就只有关于某种特别的分子的法则而已,不过它与以上的法则并无关联。由以上这些基本的物理法则,可以推导出时间是不会流动的结论
那么就这枚硬币的运动而言,可以说是没有过去和未来之别的
比如,10枚硬币中有5枚是正面的这种宏观状态,就会有252种的几率数目,这种情形就可以理解为252个微观状态对应着一个宏观状态。
光属于电磁波的一种,即使把波扩展到一般情况来考虑的话,仍然可以确定光就是波的一种。就波的传导方向而言,是可以区别时间的过去和未来的性质的。
部分的物理法则都无法去区别过去和未来,就算是描述波的物理法则也没有办法区别过去和未来。如此一来,即使是从未来向过去传导的波,在方程式上也不会有什么令人不解的地方。
在我们人类完全无法干涉的地方,也有时间箭头的存在。而且在本书的前文中也说明了,宇宙即使到了现在也是在继续膨胀着的,那么,如果以宇宙膨胀的方向来定义时间箭头,而且宇宙永远持续膨胀,那么这个方向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薛定谔首先提出了遗传密码传递的概念,并认为,这种密码贮存在“非周期性晶体”——具有亚显微结构的染色体纤丝中。按照薛定谔的观点,这种贮存着密码的非周期性晶体就是生命的物质载体
我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体都是利用太阳的能源才产生进化的。
在宇宙形成时,很快就面临了通货式膨胀而使它急速地膨胀,于是它才幸免于崩溃。假如通货式膨胀不发生的话,宇宙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崩溃。
就是如果宇宙中没有像人类一样知性的生命存在,那么宇宙也和不存在一样了。
我们可以假设,在正在旋转着的黑洞附近,光朝四面八方射出来。于是,光因为重力而被拉向内部的同时,黑洞的旋转方向也会被拉扯。这是因为黑洞拉扯周围的时空而旋转着。即使光本身打算朝向黑洞中心笔直地飞进去,但仍然不知什么时候就远离了中心
这种绳的性质是异乎寻常的,像蜘蛛丝,但比原子细得多,人类可以穿过它,却发现不了它。一英寸这样长的绳具有的能量大约是科罗拉多山脉叠加在一起的质量
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宇宙绳的四周有角度缺损部分。宇宙绳的质量越大,角度缺损部分也随之越大
反粒子一旦遇上相对应的粒子,就会释放出极大的能源而将自己与对方消灭了,这就称为相对消灭。狭义相对论的预言是,质量与能源是等价的,但是由于在相对消灭中,粒子与反粒子的质量完全抵消,所以释放了极大的能源
时间机器到底有没有可能实现呢?我们再一次提出了这个问题。遗憾的是,针对这个问题,还没有确定的答案。虽然大部分的物理学者持有否定态度,不过同样明显的是,科学的进步并非是由以多胜少而决定的。在这个时间机器是否可行受到热烈讨论的时期,我认为存在着两种立场
即使能够实现原理上的时间机器,也绝对无法实现实用中的时间机器。
神奇的海洋世界-认世界-0-3岁宝宝全脑开发早教书-3 内容简介 0~3岁的宝宝,大脑就像一张白纸,要有外界足够的感官刺激,各种功能才会渐渐发达,刺激得越多,发...
《2021—2022年中国工业节能减排蓝皮书》内容简介:本书基于全球化视角,对2021年我国及世界主要国家工业节能减排状况进行了重点分
中国地理学史-先秦至明代 本书特色 我国的地理学既是起源特别早,而绵延不断,具有长达三千年之久的光荣史,并且保存着无比丰富的历史遗产。本书以探讨历代的各种地理作...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版)》内容简介:本书于1976年首次出版之后便畅销全球,是20世纪百大经典名著之一,是一部不仅在基因领域
《少年方志敏》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反映方志敏少年时期成长经历的青少年读物。小说十余万字,讲述了方志敏少年时期在家乡与志同道
我的第一本百科全书之恐龙和其他史前生命 本书特色 本套丛书共12本,每本32页,采用全副绘本或照片的形式介绍了各个方面的初级百科知识,非常适合学龄左右的孩子阅读...
动物进化史 本书特色 一直到今天,动物起源的确切时间依然没有定论;一直到今天,动物依然在不断地发展和进化。是什么力量使得亿万年前的矿物萌发了生命的嫩芽?是什么力...
2-3岁 下-阶梯数学-幼儿园.学前班适用 本书特色 本丛书由资深幼儿数学教师根据儿童的智能发展特征编写,包括2~6岁共四个年龄段的学习内容,每个年龄段分为上下...
科学实验课-可怕的科学-(10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全彩精印,接力出版社出版★英国2009年度蓝彼得图书大奖★三次获得有“科普诺贝尔奖”之称的“安万特奖...
利用业余时间拯救世界-93位顶尖科学家教你如何以科学思维面对生活 本书特色想想看,如果你有一支诺贝尔奖得主+ 麦克阿瑟奖得主+ 美国国家科学奖得主作为智囊顾问团...
.5.智慧点亮人生书系—中国文化全知道 本书特色 如何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从而有效地掌握中国文化知识呢?为了帮助读者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
世界不光是爸爸妈妈-科普小将超厉害-2 本书特色 科普小将超厉害2·世界不光是爸爸妈妈:认识人类自身德国少儿科普类超级畅销书荣登德、法、意等十余国少儿科普排行榜...
《图说物业管理》内容简介:《图说物业管理(实战升级版)》在《图说工厂目视管理》第一版的基础上对工作内容、板块设置、实景图片进
希利尔讲世界地理 本书特色 本书是“天生的好老师”希利尔的倾心力作,是*受孩子欢迎的趣味读物,是影响美国几代青少年的经典读本。在这里,地理学习像环球旅行一样快乐...
《牛津通识读本:德里达(中文版)》内容简介:【内容简介:】 雅克•德里达以《论书写学》《马克思的幽灵》《友谊政治学》等著作蜚声
尖端科学-石头传奇 本书特色 《石头传奇》 一把石头所蕴涵的信息足够写成整整一本书。岩石和构成岩石的矿物质讲述着有关地球的故事—地球在几百万年前是...
徒步旅行必备常识-荒野求生技能手册-1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7-12岁★著名野外生存大师贝尔?格里尔斯专为孩子们创作,可靠,可操作性强 ★一册一个荒野求生主题...
这是一本有关各种人体知识的科普书,如粉刺是怎么形成的,人体内血管总共有多长,眼皮为什么会跳,等等。这本书既有与现代科学相
DK儿童动物百科全书-第2版 本书特色这本《dk儿童动物百科全书》是2009年出版的《儿童动物百科全书》的修订版(第2版)。 近期英国dk公司对该书作了部分调整...
本书共分三篇,内容包括:“DNA功能与结构:阐明脱氧核糖核酸(遗传物质)的结构”、“RNA结构的功能:破解遗传密码,发现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