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 从古代社会与思想史的探索方法,到出土陶文的考释,
从对内地学术界的印象到对青年学者的期望,
一位学者的渊博学识与肺腑之言
推荐二:继《五四运动史》之后,周策纵教授续谈五四运动及近代思潮的精彩篇章
推荐三:我常说:五四运动是一件活的历史。因为它的目标永远值得大家去努力奋斗达成。它给我们的启发是非常巨大而长远的。即使是它的缺失,也提供给我们一种严肃而重大的教训。它不但留给中国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一些艰巨的使命,也留给所有的中国人一个远大的任务。从广义说,它也许可以鼓舞世界上许多学生、青年和成年人,对各种文化传统和社会问题,多引发一点兴趣,去共同努力创造一种能包含各个传统的新文明。
——周策纵
本书由“文史宗哲篇”与“五四及近代思潮”两部分组成。“文史宗哲篇”涵盖了周策纵教授探讨古代社会思想、“人与大自然”观念,以及与饶宗颐教授探讨陶文考释等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文章;“五四及近代思潮”部分则收录了周教授纪念胡适先生的文章以及有关五四运动、中国文化现代化、简体字的文章。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周策纵教授在历史、哲学与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而“五四及近代思潮”部分可说是周策纵教授在《五四运动史》之后续谈“五四”的精华之作。
简 目
上篇文史宗哲篇
一 如何从古文字与经典探索古代社会与思想史
二 “人与大自然”观念溯源:论“天人合一”
三 传统中国的小说观念与宗教关怀
四 论章炳麟梁启超墨迹释文书
五 四千年前中国的文史纪实
六 周教授龙山陶文考释书后
七 龙山陶文考释答饶宗颐教授
八 答周策纵教授
九 从王士祯和赵执信的诗论与诗试评“谈龙”争辩
十 陈致:“不”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十一 对《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一书的几点看法
十二 说“来”与“归去来”
下篇“五四”及近代思潮
一 胡适之先生的抗议与容忍
二 胡适对中国文化的批判与贡献
三 论“胡适研究”与“研究胡适”
四 自由?容忍与抗议
五 以“五四”超越“五四”
六 “五四”思潮对汉学的影响及其检讨
七 我所见“五四”运动的重要性
八 “五四”时期中国的文化自觉
九 机器代人力,人文济科技
十 中外为体?中外为用
十一 中国语文改革与教学刍议
十二 “五四”五十年
十三 胡适风格(特论态度与方法)
十四 发刊词:我手写我心
出版后记
细录
上篇文史宗哲篇
一 如何从古文字与经典探索古代社会与思想史
二 “人与大自然”观念溯源:论“天人合一”
三 传统中国的小说观念与宗教关怀
四 论章炳麟梁启超墨迹释文书
五 四千年前中国的文史纪实
六 周教授龙山陶文考释书后
七 龙山陶文考释答饶宗颐教授
八 答周策纵教授
九 从王士祯和赵执信的诗论与诗试评“谈龙”争辩
十 陈致:“不”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对《原学》的观感
“汉学”或“华学”
sinology或chinese studies
对大陆学术界的印象
西洋汉学家的特点
中西基本概念和模式的不同
和胡适的同异
对青年学者的期望
新诗和旧诗的世界
《红楼梦》的世界
诗的创作与翻译
对《原学》的期望
十一 对《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一书的几点看法
“族”的观念
唐太宗征辽东之役
李唐家族血缘与长孙皇后
阿伏于?阿伏干?
十二 说“来”与“归去来”
下篇“五四”及近代思潮
一 胡适之先生的抗议与容忍
胡先生*后的重要见解——抗议
早期影响他抗议与容忍的因素
“闺阁中历历有人”与“逼上梁山”
二 胡适对中国文化的批判与贡献
三 论“胡适研究”与“研究胡适”
四 自由?容忍与抗议
五 以“五四”超越“五四”
六 “五四”思潮对汉学的影响及其检讨
白话文与汉学
思想自由竞赛
西化增加
“疑古”风气
“整理国故”
七 我所见“五四”运动的重要性
八 “五四”时期中国的文化自觉
九 机器代人力,人文济科技
民粹主义定会泛滥
十 中外为体?中外为用
(一)简说“文化”与“文明”
(二)从“现代化”谈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的起源和初义
(三)略评其他各种中西文化问题的口号
(四)对“中外为体,中外为用”说的解释
十一 中国语文改革与教学刍议
我对中国语文教学的看法
我对中国语文改革的见解:单字连写区分
汉字的简化与繁化
简体字的初步分类与正式推行
1949年以后大陆简化字的实施
简化汉字的原则
简化字应该避免的缺失
余论
十二 “五四”五十年
十三 胡适风格(特论态度与方法)
十四 发刊词:我手写我心
出版后记
策纵先生久居美国,为中外咸知的名教授,博学而多才,思深而文密,我曾称他是一位综合性学者,因为学者兼中西,又通古今。他作七律诗极有精思新句,不落巢臼,然而也善于写写“白话新体诗”,都有雅人深致而无时俗庸陋气。盖根底厚,天赋高,又非常用功,精力充沛——我没见过他在百端忙碌中有过一回露出倦容。所以学有成就,总非偶然之事。
——周汝昌
周策纵,湖南省祁阳县人,是名满中外的汉学大师。周教授1942年毕业于中央政治大学,1948年赴美留学,获密歇根大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其后任教威斯康星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及历史系,被授予“终身教授”荣誉称号。其代表作《五四运动史》(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于1960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影响甚广。周教授于学无所不窥,甲骨、金文、经学、红学、历史、诗歌、小说、翻译等皆有所涉猎;为文熔铸古今,汇通中外。既为当今士林仰望,亦足为后世所宗。
陇右文献丛稿 本书特色 《陇右文献丛稿》编著者王锷。王锷兄在本书中所收文章,如《陇右文献的内容、研究状况及其展望》、《甘肃简牍述论》、《简版学一百年》等,是对历...
幼儿播音主持与才艺表演训练-(附赠光盘) 内容简介 《播音主持与才艺表演阶梯训练教材:幼儿播音主持与才艺表演训练》采用丰富、有趣的练习材料和“精讲多练”的教学方...
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从探讨养老服务和养老服务体系等基本概念入手,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问卷调查资料,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
《老子通释》内容简介:余秋雨里程碑新作,给当代人的《道德经》全解!两千五百年来,陪无数人走出困局的启示录!这一次,让你轻松
老梁说天下4-坚守文化责任.洞察家国人生 本书特色本书分为“时评”、“娱论”、“史记”三部分,是著名节目主持人梁宏达的*新评论集。这里有*犀利的思想评论:新常态...
二十世纪以来的社会理论 本书特色 本书以社会理论大师为纲,简明扼要地勾勒了20世纪以来社会理论的发展全貌。作者以简洁易读的文字展现了社会理论具有挑战性的...
书香小品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藏书家、治书史,娴于典故。一生手不释卷,颇有呆气,也曾火烧裤子而不觉。本书是他在《书趣》、《中国书源流》之后的...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 内容简介 书稿以多元文化的客观存在为出发点,研究阐述了民族国家建构的诸多挑战及途径,观点正确,具有学术研究的必要性。书稿通过资格审...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 本书特色 在经历了现代性的近3个世纪的构建过程之后,如今批判的锋芒转向了现代性本身。类似的问题重行开始。社会规范的基础来自何处?现代性的...
风雨文汇(1938—1947)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文汇报》在1938-1947这一时期的历史,主要包括:在抗日烽火中诞生、严宝礼慧眼识主笔、一篇闯了祸的社论...
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 内容简介 百余年以降,中国报刊维系国运民生,其三部曲是启蒙、革命与追求民族现代化。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学者、报人活跃其问,传播新知,...
制造混乱:追求和谐与均衡的另一种维度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大众读者的心理需求,用一种轻松的语气、休闲的笔调,通俗的文字探讨“制造混乱”与你的生活及生活的社会环境有...
郭良鋆,女,1943年5月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语巴利语专业,社科院印度古代梵语巴利语文献研究员。专著:1、《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中国...
美国报人-游走于现实与历史之间 本书特色 《美国报人:游走于现实与历史之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美国报人-游走于现实与历史之间美国报人-游走于现实与历史之间前...
作品目录上 册照片及日记、信函手迹/(1)出版说明【余英时】/ⅰ余 序【余英时】/ⅲ编者序/简体字版弁言/编辑与校订说明
青岛市图书馆馆藏满铁资料提要-(修订本) 本书特色 由于婧、曲玲、刘燕、宋跃、张晶辉编译的这本《青岛市图书馆馆藏满铁资料提要(修订本)》对一战、二战时期日本侵略...
世界人文简史:文化与价值 内容简介 《世界人文简史——文化与价值》是一部简明而权威的世界人文史教材。它以“文化”为写作核心,从史前到当代,从西方到东方,兼及社会...
《隐秘的女皇》内容简介:从蜀地孤女到临朝称制,刘娥究竟是如何攀升到权力之巅的? 对于宋代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又带给今人什么样
《八十天环游地球》内容简介:英国人福格先生因和朋友打赌,带着绰号“万事通”的仆人从伦敦启程,开始了不可思议的环球旅行。他一
栏目剧在南方的实践 本书特色 黄天文编著的《栏目剧在南方的实践》以南方电 视台品牌栏目《真实故事》 为个案分析对象,系统论述栏目剧的美学形 态、发展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