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早探讨美国政治和文化的著作之一,是研究美国早期政治史及民主制度的经典文献。托克维尔以他敏锐的洞察力,以第三者的身份客观冷静地描述了美国政治的民主进程,他高度赞扬了民主制度在美国的成功,也对民主制度下可能出现的暴政提出了警告——他称那是“温和的暴政”,并就自由与平等这对有内在矛盾的概念进行了折中的分析。
“美国之伟大不在于她比其他国家更加聪明,而在于她有更多能力修补自己犯下的错误。”这是托克维尔对美国的判断,他用这本书给古老的欧洲带去了新大陆的美国精神,他比同时代的人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有更清醒的认识,认为民主社会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时代潮流。本书发表后立即引起了轰动,法国人称赞作者是孟德斯鸠当之无愧的继承人,它以掷地有声的雄辩证明了启蒙运动的合法性。
第十二版序
上卷
绪 论
**章 北美的外貌
第二章 英裔美国人的根源及其对他们未来的重要影响
第三章 英裔美国人的社会状况
第四章 美国的人民主权原则
第五章 在详尽地叙述联邦政府之前,有必要先来研究各州过去的状况
第六章 美国的司法权以及它对政治社会的影响
第七章 美国的政治审判
第八章 联邦宪法
第九章 为什么可以严格地说美国是由人民统治的
第十章 美国的政党
第十一章 美国的出版自由
第十二章 美国的政治社团
第十三章 美国的民主政府
第十四章 美国社会从民主政府获得的真正好处
第十五章 美国多数的无限权威及其后果
第十六章 美国怎样减轻多数的暴政
第十七章 美国主张民主共和制度的主要起因
第十八章 居住在美国疆土上的三个种族的现状及其可能出现的未来
下卷
作者下卷序
**部民主对美国民智行为的影响
**章 美国人的哲学方法
第二章 民主国家信仰的主要来源
第三章 为什么美国人表现出比他们的祖先英国人更倾向和喜爱一般观念
第四章 为什么美国人从不会像法国人那样热心于在政治事务中运用一般观念
第五章 在美国宗教是如何利用民主的特性的
第六章 天主教在美国的发展
第七章 是什么原因使民主国家倾向于泛神论
第八章 平等是怎样唤起美国人产生人可无限完善的观念的
第九章 美国人的例子并不能证明民主国家的人民对科学、文学和艺术没有天赋也不喜好
第十章 美国人在科学方面关注实践多于理论的原因
第十一章 美国人对艺术有着怎样的精神
第十二章 为什么美国人既建造了一些无名的建筑物又建有那些宏大的建筑物
第十三章 民主时期的文学特征
第十四章 文学的贸易
第十五章 对希腊和拉丁文学的研究在民主国家尤其有用
第十六章 美国的民主是如何改善英语语言的
第十七章 民主国家诗的某些来源
第十八章 为什么美国的作家和演说家总爱夸张
第十九章 略谈民主国家的戏剧
第二十章 民主时期历史学家的某些特性
第二十一章 美国的议会
第二部民主对美国民情的影响
**章 为什么民主国家对待平等比对待自由的热爱更热烈更持久
第二章 民主国家中的个人主义
第三章 个人主义为什么在民主革命结束后比在其他时期显得更强烈
第四章 美国人是怎样用自由制度对抗个人主义的
第五章 美国人在市民生活中对结社的运用
第六章 结社和报刊的关系
第七章 一般结社与政治结社的关系
第八章 美国人是怎样用个人利益的正确理解的原则同个人主义进行斗争的
第九章 美国人怎样在宗教上应用利益的正确理解的原则
第十章 美国人民对物质福利的喜好
第十一章 对物质享乐的热爱在民主时期产生的特殊作用
第十二章 为什么有些美国人那样醉心于唯灵主义
第十三章 为什么身处繁荣时期的美国人民会感到如此心神不宁
第十四章 在美国,人们是如何将对满足物质欲望的喜好与对自由的热爱和对公共事务的关心结合在一起的
第十五章 宗教信仰是怎样常常将美国人的心灵转向非物质享乐的
第十六章 过分热爱福利为什么可能损害福利
第十七章 为什么在平等和怀疑盛行时期应当把人的行动目标放长远一些
第十八章 为什么在美国人当中认为一切正当的行业都是高尚的
第十九章 是什么使得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喜欢从事实业
第二十章 实业为什么可能产生贵族制度
第三部民主对民情的影响
**章 民情是怎样随着人们社会地位的越来越平等日趋温和的
第二章 民主怎样使美国人之间的日常关系简易化的
第三章 为什么美国人在本国不太爱激动而在欧洲又表现得过于激动
第四章 对前三章的总结
第五章 民主怎样改善主仆的关系
第六章 民主制度和民情是如何提高租金并缩短租期的
第七章 民主对工资的影响
第八章 民主对家庭的影响
第九章 对美国年轻女性的教育
第十章 年轻女性怎样成为别人的妻子
第十一章 身份平等是怎样有助于维护美国的良好道德的
第十二章 美国人是怎样理解男女平等的
第十三章 平等的原则是怎样将美国人分成许多私人小团体的
第十四章 对美国人的礼节上的一些反响
第十五章 美国人的严谨精神,和这种精神为什么没能阻止美国人经常做出草率的事情
第十六章 为什么美国人的民族自负心要比英国人轻浮和喜欢挑剔
第十七章 美国的社会面貌为什么既千变万化又单调一致
第十八章 关于美国和民主社会中的荣誉
第十九章 为什么在美国可以发现很多有雄心但很少有大志的人
第二十章 关于某些民主国家里的求官谋禄问题
第二十一章 为什么大规模的革命变得越来越少
第二十二章 为什么民主国家的人民自然希望和平而民主国家的军队希望战争
第二十三章 民主国家的军队里哪个是*好战和*革命的阶级
第二十四章 使民主国家军队在战争初期比其他国家军队软弱,而在战争持续时则比其他国家军队强大的原因
第二十五章 关于民主国家军队的纪律
第二十六章 对民主社会战争的一些考虑
第四部民主思想的影响和政治社会的观念
**章 平等自然使人爱好自由制度
第二章 民主国家关于政府的观点自然有利于中央集权
第三章 民主国家人民的感情和思想一致引导他们走向中央集权
第四章 导致民主国家走上中央集权或避免走上中央集权的一些特殊的和偶然的原因
第五章 在现今的欧洲国家中,尽管统治者的地位不如以前稳定,但*高权力却在日益加强
第六章 民主国家害怕哪种专制
第七章 以上各章的延续
第八章 对主题的总体概括
附录
译者后记
托克维尔(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家。出身贵族世家,经历过五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前期热心政治,曾任外交部长。第二帝国后,逐渐从政治舞台上淡出,并认识到自己“擅长思想胜于行动”。主要著作有《论美国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等。
东京大审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梅汝璈日记 本书特色 梅汝璈编著的《东京大审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梅汝璈日记》一书收录了梅汝璈先生1946年3月至5...
元代政治制度研究 内容简介 《元代政治制度研究》为元史专家李治安教授近著,现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60万字,分四章,主要涉及元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行政与...
海权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十大巨著之一 本书特色 1.100年前的美国人早有惊人预见: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2.南海遭群狼蚕食,中国成抗议大国,中国不缺...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 上下卷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全国政协常委杨胜群、中共中央文献调究室室务委员汪裕尧主编★ 一部全面系统反映毛泽东思...
格伦·廷德(Glenn Tinder),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政治科学教授,著有《论自由》(Liberty)、《基督教的政治意义:一种解释》(The Pol...
当代知识分子的人际失谐与群体认同 本书特色 《当代知识分子的人际失谐与群体认同——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人相轻”问题研究》这一选题的*终确定,主要是基于两方面考...
法团主义-(第三版) 本书特色 通过“国家与社会”的制度化关系为视角,以社会秩序的冲突及结构整合为主线,本书介绍了法团主义构想的基本内容、功能及针对模式,并讨论...
每个人的政治 目录 前言一个残酷的问题:好在哪里?哲学的政治学转向大问题和重要问题必然的知识和命运的知识意见世界与政治挂帅政治的基本事实和基本问题合作的条件初始...
本书是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小瓦尔迪默•奥兰多•基研究美国政治、政党、选举和投票行为的经典之作。全书从四个方面对美国政党的类型和性质、政治规则的本质、压力集团构成及三...
盛唐政治制度研究 内容简介 本课题的研究得到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盛唐政治制度研究 目录 绪论**节唐代政治制...
民国纸牌屋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民国三十多年间,一共出现了八位“临时”或“正式”大总统,从孙中山到袁世凯,从黎元洪到冯国璋、从蒋介石到李宗仁……你方唱罢我登场,...
权力的解析-21世纪的重大战略 本书特色 《权力的解析》是一部关于当代国际政治格局和趋势的敏锐之作。本书收录彼得·高恩发表于《新左翼评论》上的力作,深入探讨冷战...
房宁,政治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四川大学讲席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长期从事政治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曾两次为中共中...
美国人 内容简介 本书讨论美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含义。特征主要指美国文化的不同部分或方面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含义则指对文化的不同部分有所判断、取舍。在美国影响不断增...
2014-德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发展报告 本书特色 收入论文30余篇,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工作、前沿专题、思想政治...
实践观念的历史考察与多维审视 本书特色 实践观念尽管并不属于哲学史上的一个核心概念,但它在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等都得到了比较充足的发扬。现实中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实践...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形成 本书特色 在《资产阶级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虞和平先生将资产阶级放在整个中国近代社会的大视野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体性研究。同时...
希特勒出其不意占领了比利时、荷兰、挪威、法国,拉开了二战的序幕,一个个或巨人或恶魔纷纷粉墨登场:一个奥地利的小下士(希特
列宁全集·第十六卷 内容简介 《列宁全集:1907.6-1908.3第16卷》内容简介:本卷收载列宁1907年6月至1908年3月即俄国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初期的著...
宋代科举与文学 内容简介 在我国古代,国家采用科举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所谓科举,本来就是“以文章取士”,这个“文章”包括了诗赋及骈、散各体文。所以科举自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