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早探讨美国政治和文化的著作之一,是研究美国早期政治史及民主制度的经典文献。托克维尔以他敏锐的洞察力,以第三者的身份客观冷静地描述了美国政治的民主进程,他高度赞扬了民主制度在美国的成功,也对民主制度下可能出现的暴政提出了警告——他称那是“温和的暴政”,并就自由与平等这对有内在矛盾的概念进行了折中的分析。
“美国之伟大不在于她比其他国家更加聪明,而在于她有更多能力修补自己犯下的错误。”这是托克维尔对美国的判断,他用这本书给古老的欧洲带去了新大陆的美国精神,他比同时代的人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有更清醒的认识,认为民主社会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时代潮流。本书发表后立即引起了轰动,法国人称赞作者是孟德斯鸠当之无愧的继承人,它以掷地有声的雄辩证明了启蒙运动的合法性。
第十二版序
上卷
绪 论
**章 北美的外貌
第二章 英裔美国人的根源及其对他们未来的重要影响
第三章 英裔美国人的社会状况
第四章 美国的人民主权原则
第五章 在详尽地叙述联邦政府之前,有必要先来研究各州过去的状况
第六章 美国的司法权以及它对政治社会的影响
第七章 美国的政治审判
第八章 联邦宪法
第九章 为什么可以严格地说美国是由人民统治的
第十章 美国的政党
第十一章 美国的出版自由
第十二章 美国的政治社团
第十三章 美国的民主政府
第十四章 美国社会从民主政府获得的真正好处
第十五章 美国多数的无限权威及其后果
第十六章 美国怎样减轻多数的暴政
第十七章 美国主张民主共和制度的主要起因
第十八章 居住在美国疆土上的三个种族的现状及其可能出现的未来
下卷
作者下卷序
**部民主对美国民智行为的影响
**章 美国人的哲学方法
第二章 民主国家信仰的主要来源
第三章 为什么美国人表现出比他们的祖先英国人更倾向和喜爱一般观念
第四章 为什么美国人从不会像法国人那样热心于在政治事务中运用一般观念
第五章 在美国宗教是如何利用民主的特性的
第六章 天主教在美国的发展
第七章 是什么原因使民主国家倾向于泛神论
第八章 平等是怎样唤起美国人产生人可无限完善的观念的
第九章 美国人的例子并不能证明民主国家的人民对科学、文学和艺术没有天赋也不喜好
第十章 美国人在科学方面关注实践多于理论的原因
第十一章 美国人对艺术有着怎样的精神
第十二章 为什么美国人既建造了一些无名的建筑物又建有那些宏大的建筑物
第十三章 民主时期的文学特征
第十四章 文学的贸易
第十五章 对希腊和拉丁文学的研究在民主国家尤其有用
第十六章 美国的民主是如何改善英语语言的
第十七章 民主国家诗的某些来源
第十八章 为什么美国的作家和演说家总爱夸张
第十九章 略谈民主国家的戏剧
第二十章 民主时期历史学家的某些特性
第二十一章 美国的议会
第二部民主对美国民情的影响
**章 为什么民主国家对待平等比对待自由的热爱更热烈更持久
第二章 民主国家中的个人主义
第三章 个人主义为什么在民主革命结束后比在其他时期显得更强烈
第四章 美国人是怎样用自由制度对抗个人主义的
第五章 美国人在市民生活中对结社的运用
第六章 结社和报刊的关系
第七章 一般结社与政治结社的关系
第八章 美国人是怎样用个人利益的正确理解的原则同个人主义进行斗争的
第九章 美国人怎样在宗教上应用利益的正确理解的原则
第十章 美国人民对物质福利的喜好
第十一章 对物质享乐的热爱在民主时期产生的特殊作用
第十二章 为什么有些美国人那样醉心于唯灵主义
第十三章 为什么身处繁荣时期的美国人民会感到如此心神不宁
第十四章 在美国,人们是如何将对满足物质欲望的喜好与对自由的热爱和对公共事务的关心结合在一起的
第十五章 宗教信仰是怎样常常将美国人的心灵转向非物质享乐的
第十六章 过分热爱福利为什么可能损害福利
第十七章 为什么在平等和怀疑盛行时期应当把人的行动目标放长远一些
第十八章 为什么在美国人当中认为一切正当的行业都是高尚的
第十九章 是什么使得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喜欢从事实业
第二十章 实业为什么可能产生贵族制度
第三部民主对民情的影响
**章 民情是怎样随着人们社会地位的越来越平等日趋温和的
第二章 民主怎样使美国人之间的日常关系简易化的
第三章 为什么美国人在本国不太爱激动而在欧洲又表现得过于激动
第四章 对前三章的总结
第五章 民主怎样改善主仆的关系
第六章 民主制度和民情是如何提高租金并缩短租期的
第七章 民主对工资的影响
第八章 民主对家庭的影响
第九章 对美国年轻女性的教育
第十章 年轻女性怎样成为别人的妻子
第十一章 身份平等是怎样有助于维护美国的良好道德的
第十二章 美国人是怎样理解男女平等的
第十三章 平等的原则是怎样将美国人分成许多私人小团体的
第十四章 对美国人的礼节上的一些反响
第十五章 美国人的严谨精神,和这种精神为什么没能阻止美国人经常做出草率的事情
第十六章 为什么美国人的民族自负心要比英国人轻浮和喜欢挑剔
第十七章 美国的社会面貌为什么既千变万化又单调一致
第十八章 关于美国和民主社会中的荣誉
第十九章 为什么在美国可以发现很多有雄心但很少有大志的人
第二十章 关于某些民主国家里的求官谋禄问题
第二十一章 为什么大规模的革命变得越来越少
第二十二章 为什么民主国家的人民自然希望和平而民主国家的军队希望战争
第二十三章 民主国家的军队里哪个是*好战和*革命的阶级
第二十四章 使民主国家军队在战争初期比其他国家军队软弱,而在战争持续时则比其他国家军队强大的原因
第二十五章 关于民主国家军队的纪律
第二十六章 对民主社会战争的一些考虑
第四部民主思想的影响和政治社会的观念
**章 平等自然使人爱好自由制度
第二章 民主国家关于政府的观点自然有利于中央集权
第三章 民主国家人民的感情和思想一致引导他们走向中央集权
第四章 导致民主国家走上中央集权或避免走上中央集权的一些特殊的和偶然的原因
第五章 在现今的欧洲国家中,尽管统治者的地位不如以前稳定,但*高权力却在日益加强
第六章 民主国家害怕哪种专制
第七章 以上各章的延续
第八章 对主题的总体概括
附录
译者后记
托克维尔(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家。出身贵族世家,经历过五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前期热心政治,曾任外交部长。第二帝国后,逐渐从政治舞台上淡出,并认识到自己“擅长思想胜于行动”。主要著作有《论美国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等。
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修订本) 内容简介 《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自1996年出版至今已近十年。这十年间,西欧和美国等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随着时代的变...
秦亚青,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外交学院原院长、教授,比利时皇家学会外籍院士,奥斯陆和平研究所全球研究员。重点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和全球治理,主要著作包括:《霸权体...
《与书法相伴的生活》内容简介:由书画家林曦创办的暄桐教室采访了来自不同职业、年纪、际遇的书法学习者,倾听他们由书法而生的真
中国天机-[最新修订本] 本书特色如果说有人能对当下中国社会历史及政治做个分析的话,非王蒙莫属,他的阅历、他的地位、他的眼光,配得上这项任务;如果要对中国尤其是...
塞纳河畔的管子工:二十世纪法国情报机构绝密行动 本书特色 当纳粹德国磨刀霍霍之际,法国情报机构却熟视无睹;当非殖民化成为世界潮流之时,法国情报机构却在殖民战争中...
《晚清尽头是民国:近现代人物的不寻常命运》内容简介:三千年未有之时代大变局下,奇人物遭遇怪命运:民族英雄林则徐轻率禁烟,中
中国和谐社区-鼓楼模式 本书特色 本丛书由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组织编写,全面展示了全国各地和谐城区社区建设的发展状况、实践经验与创新举措,为社区建设的可持...
1980年代的道德中国 本书特色 本书从“精神文明”建设概念提出、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形成和“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开展,从中央政策的层面探讨...
胡乔木与毛泽东邓小平 本书特色 胡乔木自1941年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到1981年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做出对毛泽东历史功过的评...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红色三部曲-2-最新版 本书特色 《红色三部曲2: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新版)》:著名作家吉永烈携*新版“红色三部曲”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
邓小平与1975年的中国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记述1975年邓小平领导全面整顿的专著,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得。作者发掘了大量当年从中央到各部门以及一些重点地...
无声的战争-认识情报世界-第3版 目录 引言:情报著述概览**章情报概述 **节情报的范围 国内情报 情报与执法 情报与经济 其他“非...
安德鲁·海伍德,英国奥平顿学院督学、该校政治学课程导师和A-level课程首席考官。除了本书,还著有《政治学的核心概念》(1994)、《政治学》(第三版)、和《...
1944(松山战役笔记) 本书特色 松山战役,可能是在中国*无名的地方发生的*有名的战役。松山战役(包括密支那、腾冲战役)是中国军队**次真正意义上取得全胜的攻...
战争事典:015:015 本书特色 《战争事典015》收录了《三征麓川——明帝国英宗朝的西南攻略》《从约柜到哭墙——圣殿时代的“圣城”耶路撒冷史》《苏丹之刃——...
◆ 无论左派、右派还是中间立场的政治思想者,都难以摆脱他那充满悖论与危险的思想幽灵◆ 20世纪最具争议政治思想家、最后一位欧洲公法学家卡尔•施米特成名之作,开浪...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欧洲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生活在民主社会、计划体制或法西斯社会下的许多哲学家、著作家和法学家都支持或捍卫极权原则和恐怖政体。但是,本应对暴...
利剑-中国人民解放军钢铁常胜军征战实录1-中国人民解放军钢铁部队传奇之 本书特色 推荐购买《利剑——中国人民解放军钢铁常胜军征战实录②》推荐购买《尖刀——中国人...
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21)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组织编写。作者均是来自中国主要中亚问题研究机构的专家和学者,其见解具有较高的□□...
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 本书特色 1.《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作者格里德尔(J.B.Grieder),是美国著名中国研究学者费正清和史华慈的学生,其专长就是研究中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