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北京四中人文课”丛书之一。作为一所以理科见长的名校,北京四中重视并切实实践人文教育,努力培养健全的人。丛书意在深入挖掘并弘扬各学科中的人文教育元素及其价值,使课堂不止于知识的传授,还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学会尊严、自由、独立、民主、宽容、博爱等人文精神,为现代公民的培养勾勒出教师应有的精神理路,并提供一份可资借鉴的实践方案。作者为北京四中有二十年教学经验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深入剖析历史学科及教学的本质目的、特点、如何使历史课堂受学生欢迎等问题的同时,细致呈现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本书文字流畅易读,并有具体生动的课例,每篇章后均提供拓展阅读资料和思考题,以便按图索骥深入探究,为广大中小学历史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本书是“北京四中人文课”丛书之一。作为一所以理科见长的名校,北京四中重视并切实实践人文教育,努力培养健全的人。丛书意在深入挖掘并弘扬各学科中的人文教育元素及其价值,使课堂不止于知识的传授,还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学会尊严、自由、独立、民主、宽容、博爱等人文精神,为现代公民的培养勾勒出教师应有的精神理路,并提供一份可资借鉴的实践方案。作者为北京四中有二十年教学经验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深入剖析历史学科及教学的本质目的、特点、如何使历史课堂受学生欢迎等问题的同时,细致呈现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本书文字流畅易读,并有具体生动的课例,每篇章后均提供拓展阅读资料和思考题,以便按图索骥深入探究,为广大中小学历史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序
导言 历史:为何而教
从此,我对自己的历史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在中学历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尽量还原历史本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帮助学生逐步具备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为主导的科学态度和关爱生命、平等博爱的人文情怀。
一 学历史有什么用
培养高分机器、做题能手的过程叫生产(或制造);培养健全的人的过程叫教育。做人是可以教的,也是可以教得好的。在这方面,历史教学责无旁贷。
二 历史是真实的
在残酷的真实和避重就轻的粉饰乃至虚构的辉煌面前,我选择前者。因为后者终将导致幻灭,而前者则会产生理性的力量。尽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讲述真实的历史,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应该是吾辈同侪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 历史是理性的
“理性其实是赵利剑老师给我*大的冲击。……让我看到了历史另一方面的魅力。许多我们看来毫无争议的问题,在赵老师的讲解下或许是更让我们深信不疑,或是提出了些许质疑。更重要的是,面对新的事情,新的问题时,我们也能学会这种分析问题、解析问题的方法,学会一种新的角度。”
四 历史是复杂的
面对纷繁复杂的史实,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怎样既完成知识教学,又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为学生历史认识的生成提供保障?诸项问题合一,即指向教学内容的综合编排与处理,如何既能成全史事之明,又可架构思维空间。
五 历史是生动的
当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条件消失,我们难道就不会上课了吗?果如是,则我们做为教师的基本功不是在退化吗?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我认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学生活动,应以较深层次的思维活动为主,而将教师必要的讲述、学生活动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可偏废。
六 历史是严肃的
为了弄清历史的本原,据说也是为了给今人提供借鉴,为未来指明方向,我们才研究历史,我们才讲述历史,但在这研究与讲述之前,须先对历史抱一种敬畏之态度。因为历史是由人的生命铸就的,而这“人”,便是我们的先人。尊重历史,就是尊重人,就是尊重我们的祖先,就是“正心诚意”、“慎终追远”……
七 历史的人性
要在学生的心中牢牢地树立人道主义的原则,不仅要“动之以情”,也要“晓之以理”;不仅要靠课内知识,也要善于利用一切有利而恰当的时机;而*关键之处在于:既要让学生关爱自己的生命(这点比较容易),也要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去关爱他人。我希望,“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将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准则,成为一生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后记 教育是“人”事
致谢
他的这本书很薄,却有着历史的厚重感;书中的内容不像学术专著那般严谨,但处处散发着独立而深透的思索;这本书也并不完全是教学经验的总结,但真实地记录了他本人对历史教学的孜孜探索;这本书的写作风格也可能有些松散,但呈现出他在教学上的特色与风采。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叶小兵
我们的学校不曾教过杀人,不曾教过如何制造有毒食品,也没有学校是为监狱培养罪犯的。但是,无法否认,几乎所有的罪犯都曾是学校的学生。究竟为什么教育的结果会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这难道不应当反思吗?我们的教育中究竟缺少了什么?究竟为什么使这些人视他人生命如草芥?所以我认为,忽视养育人文精神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是危险的。
——北京四中校长 刘长铭
赵利剑,生于1969年,兼有汉、满、蒙三族血统。自幼酷爱历史,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自荐于北京四中任教至今。笃信历史是“人”学,笃信“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思想;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之学术思想,自觉人生最大乐趣即为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同自己的学生共同感悟历史。
托克维尔回忆录 本书特色 王岐山频繁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作者托克维尔以亲身经历回顾大革命前后事件!托克维尔在《托克维尔回忆录》中以当事人的身份回忆法国1...
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 本书特色 《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梳理和研究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关中国历史记述的演变,及其所反映的...
法国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小见大——虽不算全面和详尽,但却能为读者提供法兰西民族历史上留下烙印的那些重大事件和重要时期的一个准确的总体印象。犹如一系列里程碑一样,...
郑和史诗(豪华精装) 本书特色 ★ 大8开精装,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全彩印刷,包含大量珍贵照片,极具收藏价值★ 出版社多次邀请众多航海史学等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审...
《史记》里的豪杰兵家-1 本书特色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史记》中的豪杰人物:司马穰苴、孙武、孙膑、伍子胥。作者将司马迁的故事加上作者个人的感悟和解读,把读者带...
中国古代雕刻 本书特色 千百年来,中国雕刻伴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流传至今,表现了历代民间工匠精湛的技艺、巧妙的构思和令人叹服的创造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文史存典: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的几篇文字,都是抗战前发表的,是作者雷海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批判。前三篇由...
山昔华山馆丛稿--王仲荦著作集 内容简介 简介本文集集合了作者的九部著作,完整地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成果。《鹊华山馆丛稿》是作者的论文集,收文章32篇,内容涉及中国...
明代的社会与国家 本书特色 中国与欧洲绝对主义国家形成过程的不同,要求我们有一种相对的观点。中国国家超前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社会力量限制国家发展为绝对权威的顽强...
朱力扬编著的《中国空军抗战记忆》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分阶段解说当年空军抗战的历史(包括空军抗日的准备)。图与文字比例将为
师永刚-首败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化历程为何曾两次被日本强行中断?日本人为什么会用打败中国作为对自己脱亚的检阅?被打败的甲午一代为什么会师从日本?师永刚-首败 内...
《音乐的历史》内容简介:早在人们开始讨论音乐是如何产生的之前,音乐就产生了。有人甚至认为,音乐先于人类的言语而诞生-当原始
1921-1949-艰难与辉煌-国家图书馆藏珍贵革命历史文献展图录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遴选大型历史文献展览“艰难与辉煌——...
《草原十年》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长篇纪实散文,它以一个草原小镇为标本,记录呼伦贝尔草原上普通牧民十年的生活变迁史。作家安宁
外交的绝响-宋美龄在1943 本书特色 本书中国抗战的艰难岁月为时间段,讲述了宋美龄以自己“**夫人”的特殊身份,站在民族救亡的风口浪尖,努力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
法国大革命-(共二册) 本书特色 《法国大革命》是斯塔尔夫人*重要的政治名著,此书在法国一经出版,就被誉为“一本独辟蹊径的经典佳作”,开启了法国自由主义的现代大...
袁克文(1890~1931),字豹岑,又字抱存、抱公,号寒云,又署龟庵,河南项城人。袁世凯次子。生平参与政治活动不多,而长于诗文
南方地区文物保护与水环境治理 内容简介 本课题选择了中国南方七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剖析的案例,这七个专题研究对象涉及早期城址、晚期古城、古水利工程、古矿业...
鸦片战争的正面与侧面:微历史 本书特色 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若无雍正整饬,满清恐早已衰亡。传到道光,实则苟延残喘,随时可能断气。面对这瘦死的骆驼,各路人马在神州...
一部大学课堂讲稿能在社会上受到普通读者如此热捧,恐怕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2005年到2006年是中国历史通俗读物的爆发时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