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史(上下)》简介:《蔡东藩中华史》即《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是风靡海内外的一套通俗历史 巨著,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2166 年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历史。文笔通俗,点评机智, 从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鲜活的历史,体验到个人命 运与国家、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一部具有廿 四史规模的庞大卷帙之作。毛泽东在红军长征到达陕 北后曾致电李克农:“请购整个《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两部。”足见著述具有极强的史学价值、文化价值 、珍藏价值、馈赠价值。
《民国史(上下)》是《蔡东藩中华史》中的民国 部分,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述了民国历史 。
毛泽东喜爱并推荐的历朝通俗演义。 《蔡东藩中华史》,即《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从秦汉写到民国,全书共一千余回,五百多万字,写了近二千二百年的历史;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取材审慎,观点平实,内容丰富,叙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 本书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民国史(上下)》。作者用演义的笔法,将民国时期的许多史事分回叙述,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华民国史的基本情况。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字椿寿,号东藩,生活在国事维艰、风雨飘摇的清末民初。自民国5年(1916年)开始,他用10年的时间,以一己之所学诉之史笔,借中国历史上救亡图存的事迹,用通俗演义之事法宣传教育,最终完成此巨著,他因此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我的前半生(全本)》内容简介:他名为皇帝,却无家无国;他坐拥九重宫苑,但这宫苑并不属于他;他有自己的新娘,却没有自己的家
《明末农民战争史》是顾诚先生的第一部专著。顾诚从1977年开始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史事,1982年冬写成《明末农民战争史》,1984年出
奋斗的仕途-从霍光到王莽-官场谋略与权臣智慧 本书特色 中国两千年官场文化**书 为官从政、经商升职必修课奋斗的仕途-从霍光到王莽-官场谋略与权臣智慧 内容简...
中国历史大讲堂秦汉史话 内容简介 秦汉的历史,包括秦朝、西汉、东汉三个时期。西汉之后,又有新朝、更始两个政权。从秦王朝建立,到东汉灭亡,历时440年。秦王朝存在...
人际称谓与秦汉社会变迁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研究“人际称谓与秦汉社会变迁”的专著,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书上包括了:“臣”称谓的沿革与社会变迁、南...
国共全面内战的缘起 本书特色 抗战胜利之初美苏与国共和战关系研究从抗战胜利到国共全面内战,中国政局始于寻求和平,而*终走入战争,是现实政治逻辑发展的结果。由于难...
你应该知道的--中国史纲 (插图珍藏本) 内容简介 作者写此书时所悬鹄的如下:(1)融会前人研究结果和作者玩索所得,以说故事的方式出之,不参入考证,不引用或采用...
本书试图回答中国地方环境政治中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有:⿴政策执行偏差是如何形成的?表现出哪些环境威权主义的特征?这些特征
《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内容简介:成为爱的所在,与你相遇,成为我们一起走近鲁米、探知自我内在的一个契机! 本书是人类伟大的
《柏林记忆:逃离悲恸之地》内容简介:·这是一部几乎贯穿整个“二战”的长篇战时日记。·这是一卷布满历史细节的私人“二战”史。
《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内容简介:《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分为11章,共计70个技巧,分别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
《风之岬》内容简介:《风之岬》可谓日本式的《鹿鼎记》,菜鸟医生敬介凭着自己的小聪明深得医局长喜爱,承蒙女性庇护在职场也一路
生活在遥远的年代:伊丽莎白王朝 英格兰(公元1533-1603 本书特色 书评伊丽莎白怒火中烧。她身居英格兰女王权位已近八年,议会居然还把她当作乳臭未干的小孩子...
韩国思密达 本书特色 《鹿鸣书系·大话世界历史丛书:韩国思密达》是一套青少年历史阅读类丛书。编写者试图跳出严肃刻板的传统历史写作框架,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呈现真实有...
1916年的德国科隆,一对德国的孪生姐妹,因为双亲过世而被迫分离。安娜被乡下的祖父带走,生活在条顿堡林山脚下的农场里,信奉天
中国历代动乱十六讲 本书特色 《中国历代动乱十六讲》:国学经典藏书·大家国学十六讲。中国历代动乱十六讲 内容简介 国学爱好者的国学普及读本,机关干部和管理者的治...
《动态智力:儿童思维训练家庭解决方案(4-5岁)》内容简介:国家发展新阶段,教育需求更新,新高考新中考,推进从小更全面思维能力
《十个绿瓶子》以纪实手法讲述了从纳粹占领的欧洲逃至中国的犹太家庭故事。作品讲述了犹太难民不寻常经历、生活,特别是心灵状态
史学札记 内容简介 《史学札记》这本文集,是自己自20世纪80年代调到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简称“北京市社科联”)工作,直到退休至今写作的有关历史学方面的文章...
一本书读懂中国史 本书特色 中国人一向有读史的传统,因此早先的读书人大多喜欢读史。很多古代明君都曾经览阅《史记》、《 资治通鉴》,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