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平的今古学包括学术史意义上的今古学与政治思想意义上的今古学两层含义。就学术史意义上的今古学来说,《廖平今古学研究》主要通过对廖平的《今古学考》与《古学考》的分析,揭示廖平以礼制区分今古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对经学史上的今古学问题重新认识。就政治思想意义上的今古学来说,《廖平今古学研究》主要通过对《知圣篇》与《地球新义》的分析,揭示廖平在当时中西冲突的背景下对制度思考的积极意义,试图做到“了解之同情”。
今古之争问题是中国经学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中国思想史、政治制度史上值得关注的问题。它本来指的是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两个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这种争论不仅仅是学术上的争论,也是政治利益的争斗。学术与政治相互交织,使经学领域里的今古之争问题显得十分复杂。本书着重于对廖平“今古学”的两重内涵进行探讨,就学术史意义上的今古学来说,本文主要通过对廖平的《今古学考》与《古学考》的分析,揭示廖平以礼制区分今古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崔海亮,男,汉族。1972年生,河南渑池人。先后就读于河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201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西藏民族学院教师,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研究中国近代经学思想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先后在《武汉大学学报》、《文化中国》(加拿大)、《广西社会科学》、《儒家文化研究》、《道学研究》、《船山学刊》、《黑龙江民族丛刊》、《山西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四项。
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 内容简介 本书为已故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守屋美都雄先生在史学研究方面的重要论著之一,收录了已故守屋博士晚年所撰论文中的主要作品,同时也涉及一部...
吕思勉讲秦汉帝国(全二册) 本书特色 《领导干部读经典》辑选晚近人文精粹,为领导踱索“价值”和“判断”提供治国理政的思想,是一套值得温故知新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
国家图书馆藏珍贵革命历史文献图录 本书特色 本图录编排按照馆藏文献特点,分为四大类;即图书、期刊、手稿和部分外文真籍,每类里大致以出版年代顺序排列。国家图书馆藏...
我与浦东抗日游击战:忆凇沪支队逐鹿浦江两岸 本书特色 《我与浦东抗日游击战一一忆淞沪支队逐鹿浦江两岸》一书是由时年逾八十、现已97岁高龄的原新四军浙东纵队淞沪支...
1959年的“天问集”,引发西方知识界为期10年的文化反省。目录 译者序丹尼尔・贝尔和西方意识形态的终结序言不安的自负第一部分
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既写曾国藩的文韬武略,也写他的待人处民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得宠与失宠。曾国藩制
宋代福建史新编 本书特色 徐晓望编著的《宋代福建史新编》共分十五章分别是:宋朝对福建的统治、南宋福建的治乱、宋代福建的人口与粮食、宋代福建的小商品生产、宋代福建...
话说中国 大风一曲振河山(下) 内容简介 《话说中国》是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全书两千则景点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
《Wireshark网络分析从入门到实践》内容简介:Wireshark是一款开源网络协议分析器,能够在多种平台(例如Windows、Linux和Mac)上抓
《餐饮营销实战》内容简介:营销是餐饮经营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餐饮人,我们经常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但为什么学来的很多营销
1998中国重发考古发现 内容简介 本书是1998年我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年度快报。以简洁的文字介绍1998年全国重要考古发现23处,同时刊发260余幅考古发掘现场...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经世致用:王阳明 本书特色 王阳明:他两肩正气,他格物致知,他贬官悟道,他授徒讲经,他创良知之说,他就是三不朽的明朝一哥。他学识渊博,开创了...
史记:普及本:文白双栏对照 本书特色 《史记》是整个中国文化史上少教几部*伟大的著作之一,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记》。它是...
故宫学术讲坛-第一辑 内容简介 2005年,故宫博物院纪念建院80周年的那一年,“故宫学术讲座”正式开讲。“讲座”自然很受大家的欢迎,但又觉间隔时间过长,不够解...
《寻访中国古村镇》内容简介:本书考察中国古镇古村落现状,提出保护古镇古村落的方法。近20年来,由于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古镇古
地图中的历史 本书特色 ★未读畅销人文科普书《符号中的历史》《文件中的历史》同系压轴之作。★58种地图,涵盖6大专题:地图的突破、殖民地图、军事地图、划界地图、...
《江南诗性文化》内容简介:一说到江南,你会想到什么?雨巷里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还是荷塘里泛舟的采莲女?日出江花红胜火,还是烟
蔡东藩中华史明史/蔡东藩中华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蔡东藩中华史”系列之一,讲述了明朝的历史兴衰。《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原为旧白话,为便于今...
中国逻辑思想史 本书特色 中国逻辑史是以研究逻辑的规律和形式法则等理论发展为对象的。因为逻辑的规律和规则都是普遍性的和全人类性的东西,人们思维过程赖以实现的各种...
中国历史评论-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特辑-第十一辑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评论》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为迎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中国史学会推动和支持下,联合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