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在北大偷学四年,耳濡目染了北大诸多名师的学问风采和道德文章。在学问上,这些老师是作者的恩师;在精神上,是兄弟;在思想上,作者却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冷眼旁观。因为是恩师,所以作者以感恩的心态、动人的文笔写出这些老师的音容笑貌。因为是兄弟,所以作者说:“我一直想做一件事情,就是给散落在民间里的精神兄弟做个精神档案。”因为是局外人,所以作者能以真正的文学批评家的身份作冷眼旁观。所以,本书稿是熔学问、思想和精神于一炉的大学术随笔。全书55万字,记录了作者2007年到2011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哲学系和宗教学系听课的情形,对于北大教授的精神状态和学术水平进行了个体化的生命观照,结合作者在s城的生活体验和精神创痛,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批判。
在我有限的阅读里,于仲达在70后这代知识分子里无疑是极其优秀的一个个例。然*为可贵的是他的民间立场,这很不简单,70后少有人能够做到。前些年我知道他一直在研究鲁迅,追慕鲁迅的风骨和精神。这几年又钻进传统文化特别是佛学里头,在其间又有了不凡见地和较深刻的理解,总之,他的独立为学之路,看来是越来越从容了。许多人都在讲承担,承担世界,承担民众的苦难等等。愿望美好,实际很难。能否先承担起自己,这是判断一个知识者纯度高低的**标准。知识分子里很多人都过不了这个关。承担别人可以,承担自己不行。许多人看似在承担,但认真一考察,原来他是在消费痛苦,躲避崇高,表演境界,复制思想。于仲达不是。他是以自己切实的践行认真经历、体验和咀嚼着生活与学问的苦乐。他没有将自己置身于学问之外,他热爱学问的原因是他有大问题要求教于学问,因此他有了许多的故事。知识分子勇于袒露自己是承担起自己的标志。就此而言,于仲达走在了70后这代人的前面。——老村 (著名作家、画家)读过此书,我很佩服作者的毅力和恒心,他比很多在校生都更像北大学生。作者对北大情有独钟,但并未盲目崇拜,没有出现独立思考的瘫痪,敢于以“民间”的姿态进行议论和批评。 ——高峰枫 (文学博士、北大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近期的网络阅读中,于仲达是少数击中了我的神经的思者。他的作品表现出直面黑暗的勇气、对精神高度的追求、指向生命本体的悲悯情怀,而这些正是当下汉语世界所缺乏的。在信仰缺席的汉语世界里,于仲达无疑是少数率先等待戈多的人,这是他的位置、意义、价值所在。——王晓华(文学博士、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学者、文化批评家)思想清理与精神求索、理性与情性相得益彰,文采斐然,才气灵动,不愧网友赠送的“才子”、“思想者”的称赞。他还仅近三十多岁,思想终究要与人生一道成长,我注视他“在路上”的生命体验和精神的不懈追求,他毕竟已在个体存在的艰难和困惑中获得了某种灵魂的承诺和精神担当。——槟郎 (大学教授,学者,网络活者)仲达兄七八年来一直是活跃在网络著文发帖的高产高质量作者,尤其可贵的是,他克服困难去北大旁听,一直执著于人文思考,就象他经年不移的精神坚守和迄迄不已的灵魂探索。这么些年里,在很多他的同龄人同道者已经渐渐远离思想场域,远离刻板的学术生活,远离严肃的生命追问,远离一个知识分子*后的道义坚守之时,我不断地读着他那些依然厚重,不改思辨之色的文字,那些沉潜于思想、寂寞于学术、奔波于南北、执守于内心,汲汲于个体灵魂生活寻找安身立命之所而留下的生命之痕,我只是一次次在内心感慨,感慨,在反躬自省的同时,向这样一位可敬的70后默默致敬。 ——南朵 ( 天涯论坛知名网友 )仲达兄是我所佩服当世的高人之一。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位天才,但是天才的土壤太过于贫瘠,甚至有点残忍。于是在此岸和彼岸之间,仲达兄就像一艘在风雨中颠簸的大船,拼命地挣扎,沉浮之间,渡己度人。终于,很多年后,我重新认识的仲达摆脱了重重的束缚,到达一个人生的停靠点,但这不是终点站。当然,我知道以他的性格,他会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姿态,因为现阶段,他只是完成了“渡己”的阶段性任务,而“度人”的任务任重道远,也许不是他瘦弱的双肩所能够出完全承受的了的,然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肩扛闸门的勇士的存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对于自己、对于他人*有价值的存在。鲁迅称这些人为“民族的脊梁”,仲达兄也一度沉浸在鲁迅的巨大存在中呼吸、生存,乃至吸收精神的营养。我私下以为“民族的脊梁”这一鲁迅独一无二所的创造,正是维系了鲁迅与仲达在思想深处的暗合,当然仲达自己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在现阶段鲁迅的作为这个民族的*伟大的存在,仍然空前,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依旧绝后。 ——柳七门下走狗 ( 天涯论坛知名网友 )。
于仲达安徽界首市人。从小在皖北乡村长大,1974年10月出生。求学生涯艰难,1998年7月毕业于安徽芜湖教育学院中文系。后在皖北S城工作9年。2007—2012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哲学系和宗教学系旁听学习。2013年春季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和宗教学系旁听学习。青年作家、学人、文学批评者。北京大学历史人物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先后关注的领域有新诗研究、鲁迅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基督教文学研究、佛道哲学研究、佛耶对话。17岁开始发表文字,学生时代发表诗歌、散文和文学评论50多篇(首)。1993年获安徽芜湖市大、中专院校征文比赛一等奖。曾经在《传记文学》、《青年作家》、《新京报》、《海外校园》、《东方早报》等杂志报刊开设专栏或发表文章,作品散见报刊杂志,部分文章被关天茶舍、红袖论坛等知名网站列为精华。 2007年辞职来到北京。二十年间先后做过电台记者、自由写作者、网络写手、杂志编辑、专栏作家、国学教师、助理研究员等。足迹遍布北京龙泉寺、杭州灵隐寺、广西北海禅院、河北赵州柏林禅寺、广东南华禅寺等。天地一人,孤独过客,半佛半耶,亦道亦鲁。涉猎广泛,遍及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大学期间深入阅读文学经典和文学期刊,十分喜欢作家曹雪芹、川端康成、郁达夫、沈从文、顾城等,和同学创办江南诗社,创作并研究“后朦胧诗歌”。大约26岁那年,开始认真读鲁迅,稍后读周作人、庄子和慧能,近年读佛经和《圣经》。1998年工作以后,其间目睹社会黑暗和人性堕落,唯美体验破碎,情感幻灭,深感人生苦痛和悲辛,对于人性怀有大悲悯,关注社会和人性,心灵处于愤激、紧张、对峙和反抗之中。由于深受鲁迅的持续影响,在生命哲学上反抗荒诞承担虚无,拷问自己,逼迫自己精神成年,斩杀先前柔弱的自己,直面人生的残酷和人性的丑恶,在“失败”之中自觉,丢弃幻想,反抗“绝望”,重在“立己”,关注个体的尊严、价值和独立。2010年在北大学习国学时,开始在精神废墟重建自己的精神自信,在鲁迅、儒、释、道传统、基督信仰等多种精神资源里不断反思自己和圆融自己。顿悟佛学“空性”,焦灼的心灵终于逐渐清静下来。借助佛学的观照,再阅《圣经》,猛然对神的爱体会深了。佛法让我清心,基督给我刚正。大乘佛学(包括庄老)和基督信仰是我最终的归宿。 已出和未出的文集有:《坚守与突围》(已出)、《北大偷学记》已出)、《生命的菩提》(已出)、《暗河中的求索》(评论,未出)、《铁屋中的呐喊》(随笔,未出)、《暗夜里的过客》(日记,未出)、《求道者札记》(未出)、《半是庄子半是禅》(即出)、《空的智慧》(即出)、《此岸花开》(即出)、《慧语炼心》(未出)、《中国式心灵智慧》(即出)代表作品:《当代中国文学灵魂纬度的根本欠缺》、《<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导读》、《背负自己的十字架》
珍藏版--山海经(全4册) 本书特色 《山海经(珍藏版)(套装共4册)》是一部记载我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怍,大...
太平天国史(全四册) 目录 太平天国史**册:太平天国史目录序一序二序二序四自序凡例**部分 序言 太平天国史卷一一 开宗明义的说明二 金田起义的前夜三 前期飞...
《短线跟庄实战技法:全新版》内容简介:本书通过23种实战场景,系统总结庄家在建仓、洗盘、拉升、出货等核心阶段的实战要诀。本书
教养卷-大清皇室的龙凤梦 本书特色 《大清皇室的龙凤梦》:揭秘清宫后妃生育习俗,清宫皇子们的命名规则,皇子养育的**任角色,皇子教育的完美典范,顽劣厌学的典型,...
《Python金融数据分析与挖掘实战》内容简介:本书从Python基础入门讲起,到应用Python进行科学计算、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挖掘建
《近代国造舰船志》内容简介:从2007年开始,陈悦通过种种渠道,广泛搜集中外史料,深化研究成果,将清末船政建造的舰船按照船级
《Keras快速上手》内容简介:《Keras快速上手:基于Python的深度学习实战》系统地讲解了深度学习的基本知识、建模过程和应用,并以
《精通Neo4j》内容简介:图数据库是NoSQL类数据库的又一大典型代表,在国内图数据库属于新兴事物,其优异的复杂关系解决方案引起了
简明清史2 本书特色 《简明清史》是我国**部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南,全面、系统地阐释鸦片战争以前清代历史的专著。简明清史2 目录 第八章 清代的阶级结构和...
民主不是说着玩的 本书特色 章文先生的博客在网络世界久负盛名,读者多多。通过阅读这部荟萃精华的文集,我们可以再次感受他如何在微言里寻求民主、自由、宪政的大义,从...
扬•科尔斯基,一个成为骑兵队军官的年轻的波兰外交官,他在1939年从苏联集中营出逃后加入波兰地下运动。在被盖世太保抓捕和遭到残
本书收集了一些对功利主义的研究,既考虑作为个人道德理论的功利主义,也考虑了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功利主义。除了两篇论文以外,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ISBN:9787010020693,作者:邓小平著目录 军队要整顿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当前钢铁工业必须解决
烽火燎原-东北抗战那些年 本书特色 本书以原始资料为基础,吸收*研究成果,用“讲故事”的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领导下,东...
《春秋》于中国历史之地位毋庸赘言。然而,史书终究有其莫名和模糊之处,除了极其极其以及极其重要的文献和史料价值之外,《春秋
中国古代铜器艺术美 本书特色 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其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贵族把青铜器作为宴享和放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礼器。青铜器不是一般...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大唐王朝 本书特色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中国历史上八个主要朝代(秦朝、汉朝、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国家祭祀与海上丝路遗迹——广州南海神庙研究 内容简介 广州南海庙是古代国家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重要史迹,其丰富的祭祀文化在国家礼制中...
《政治学的邀请》是萨瓦特尔邀请三部曲之政治篇,认为政治是一种公民意识的自觉召唤,呼吁读者勇于认识政治、介入政治,虽然我们
一本书读懂辽金 本书特色 《一本书读懂辽金》由宋德金所著,辽、金分别是契丹和女真在中国北方建立的王朝,大体与五代、两宋同时。由于其社会发展阶段和文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