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
教你“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书这件温暖而美好的事
与莫言、史铁生、帕慕克、马尔克斯……邂逅的旅程?
用耳朵阅读莫言
写作是为了活着
爱情是一种病
人人都有心兽
小心有人窃听你的大脑
吃植物是不是杀生
天才的责任就是做自己
沉默也犯罪
选择越多并不越幸福
一个作家应该有关于气味的丰富的想象力。一个具有创造力的好作家,在写作时,应该让自己的笔下的人物和景物,放出自己的气味。
——莫言《莫言讲演新篇》
我建成了一座“纯真博物馆”。这里就是我的家,能依恋着这些浸透了深切情感和记忆的物件入眠,还有什么比这更买好的呢?
——奥尔罕帕慕克《纯真博物馆》
当市民不排队,我看到的不是国民性,而是公民教育缺失;当一位老人摔倒在街上却没有人敢去扶起他,我看到的不是国民性,而是法院此前的裁决没有守住社会正义的底线。
——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未被道出的个人贫困、荒谬、鼓励、默默无闻,更不用说基于意识形态—政治理由而加诸的极刑,一直伴随着伟大艺术、文学,或是哲学研究的诞生。
——乔治斯坦纳《斯坦纳回忆录:审视后的生命》
如果我们沉默,别人会不舒服……如果我们说话,别人会觉得可笑。
——赫塔米勒《心兽》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是由梁文道主讲的书评集。
用*简洁直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好书的神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分析等角度,多侧面呈现一本书的精妙!主讲人梁文道品味独到,是广为人知的“说书人”,他兴趣广泛、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自己的揣摩、消化吸收,*后形成了真实而中肯的评论,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与你私享,让你领略读书的美好,在独处时亦不会孤寂,获得心灵的慰藉。他讲评的书非常庞杂:小说、哲学、散文、回忆录、心理读本……收罗有《我与地坛》《生死疲劳》《我们时代的写作》《中国在梁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士人风骨》《洗脑术》《身体密码》《植物看得见你》等,每本好书都潜藏一个新的天地,等着你一同踏上探险之旅。
《莫言讲演新篇》
——用耳朵阅读莫言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立即召开记者会,说他为什么有资格拿奖。这蛮好玩的,让我想起1964年法国哲学家、作家萨特发表声明拒领诺奖。莫言这样做,缘于外界一些压力和质疑。
莫言该不该拿奖呢?这不是他说了算,也不是你说了算,更不是我说了算,当然是诺奖评委会说了算。一个历史这么悠久、影响力这么大的奖,它基于什么样的标准,*后决定颁给谁,自有一套传统。很多因素会被考虑进去,包括作家的性别、种族、地域,也包括政治上的考量,以及创作风格、成就等。
诺贝尔文学奖固然有名,然而全世界文学奖很多,其他很有分量的奖项莫言早已拿过。这样来看莫言获诺奖,或许比较公道。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认为莫言获奖是实至名归,因为他的创作不论是手法还是主题,都兼具中国性与世界性,尤其是世界性这部分的得分比很多中国作家高。贾平凹的很多方言阅读起来很困难,遑论翻译。王安忆的很多主题跟老上海有关,从世界性的角度来看比较吃亏。这并不表示这些作家的作品不好,只是莫言的创作更符合诺奖的要求。早在2002年,日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访华时,就看好莫言获诺奖。
2003年,莫言在与王尧的一场对话中表态:“诺贝尔文学奖是个好东西,我觉得没有必要回避。……尽管对这个奖有各种各样的评价,但它的诱惑是挡不住的。在百年的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一些伟大的作家,但也有不少得奖者经不起历史的考验,几十年后被人忘掉了,这也是正常的。……任何一个奖项都有评奖标准,选择的标准、得奖的*根本的理由是你的作品符合了人家设奖的标准,并不完全因为你写出了*好的作品才得了奖。……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文学奖,不可能把所有的好作家都容纳进去。有些好作家没来得及参评就已经去世了,有些作家本来没有这种资格却得了奖,这基本上不影响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威性,因为它评出的大部分作家还是真正了不起的。”
莫言的口才非常好,很多演讲被结集出版,值得一阅。《莫言讲演新篇》收录的内容*全,有莫言的成长故事,有他对作品的看法,还有很多写作的秘密。比如他提到“用鼻子写作”:“一个作家应该有关于气味的丰富的想象力。一个具有创造力的好作家,在写作时,应该让自己的笔下的人物和景物,放出自己的气味。即便是没有气味的物体,也要用想象力给它们制造出气味。”
莫言认为有自己独特气味的小说是*好的小说,但他同时强调:“仅仅有气味还构不成一部小说。作家在写小说时应该调动起自己的全部感觉器官,你的味觉、你的视觉、你的听觉、你的触觉,或者是超出了上述感觉之外的其他神奇感觉。这样,你的小说也许就会具有生命的气息。它不再是一堆没有生命力的文字,而是一个有气味、有声音、有温度、有形状、有感情的生命活体。”“要让自己的作品充满色彩和画面、声音与旋律、苦辣与酸甜、软硬与凉热等等丰富的可感受的描写,当然这一切都是借助于准确而优美的语言来实现的。……好的小说能使痴心的读者把自己混同于其中的人物,为之爱,为之恨,为之生,为之死。”
莫言说不要相信作家的传记,更不要相信作家的自传,作家所有的秘密都在作品里。作为读者,我们应该透过作品来了解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心灵秘密。
《开卷八分钟》
凤凰卫视中文台读书栏目,由学者梁文道主持,何亮亮、吕宁思、马鼎盛等主持人侧身其间。每天以八分钟时间介绍一本新书、奇书,文学、历史、科学、财经、商业、宗教、人物传记等无所不包。以最有效的方式探究思想精髓,带读者进入一个个迥异奇妙的书中世界。
梁文道
凤凰卫视主持人。1970年生于香港,1988年开始撰写各类艺术、文化时评,并参与文化及社会活动。
吴淡如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该书是吴淡如目前授权的唯一一本散文精选集,精选期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包括婚姻爱情人脉等等方面,吴淡如在谈论女人的婚姻爱情方面强调女人的尊...
正是暮秋天气-1992年俄罗斯印象 本书特色 1992年8月至9月,作者应邀赴莫斯科进行学术交流,随后又访问了圣彼得堡。作者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诗意成都 内容简介 本书为诗集, 收录了梁平、龚学敏、余光中、翟永明等百余名当代一线诗人书写成都的诗作, 有书写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等景点的, 也有书写街道历...
《来自邻人的光》是诗人江汀2007—2014年间的作品结集。这本诗集可视为几年间写成的一部教育小说。它拥有日常与精神的聚合、经验
鸳鸯湖棹歌 本书特色 《鸳鸯湖棹歌》是清代嘉兴人朱彝尊撰写的诗集,共收诗一百首。本书注释简明,以嘉兴的史地、人物为主,有些未直接出现在诗中,但与内容有关系的,稍...
埃菲尔铁塔 本书特色 《罗兰·巴尔特文集:埃菲尔铁塔》这本小册子是罗兰·巴尔特*为脍炙人口的分析性抒情散文之一,文字优美,内容深刻,对埃菲尔铁塔的现代化空间和巴...
作品目录前言一、初兴时期(7世纪上半叶—10世纪中叶)1.概述2.《古兰经》——伊斯兰文学的奠基石3.阿拉伯传统文学的发展4.
清朝是词的一个复兴时代,因为它重新找回了词的美学标准。“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可是,人的一生,就是要在风雨忧患之中
《等待春天》内容简介:本书是残障青年作家王忆的第二部纯诗集作品,诗集的内容以及创作的灵感,多来自王忆的现实经历及深藏内心深
《欢迎来到耳鼻喉接待室》内容简介:鼻屎比燕麦牛奶含有更多的蛋白质?耳朵也能品尝味道?为什么薰衣草味让人更专注? 耳鼻喉除了负
席慕容散文:前尘·昨夜·此刻 本书特色 精选席慕蓉各个历史时期的散文代表作,其散文名篇《成长的痕迹》《我的记忆》《夏天的日记》《永远的诱惑》《欲爱的神殿》《在那...
《从零开始创意写作》内容简介:有人说,写作天赋是天生的,是教不来的。这句话只对了一半。有太多人的写作天赋在后天被磨灭;也有太
诗神的成长:现代新诗本体发展论纲 内容简介 《诗神的成长:中国现代新诗发展论纲》从“形式生成”与“精神成长”相互关联的角度论述了笔者多年来对于现代新诗生成、发展...
梅花南北路 本书特色 吉安是尊孔孟道学问之地,读书人无不视道德文章为人生归旨。无论是宋儒,还是王阳明,他们的思想,都在此得到广泛的传扬,深刻的播种。本书用散文的...
春醪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文十三篇, 计《讲演》《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 (一) 》《醉中梦话 (一) 》《“还我头来”及其他》《人死观》《查理斯·兰姆评传》《文学与...
肖像与观察:卡波蒂随笔-(上下册) 本书特色 杜鲁门·卡波蒂(Truman Capote,1924—1984)堪称美国二十世纪*为著名、*具有明星效应,同时又是...
老舍文集(全6册 )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北京燕山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老舍,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1.被称为“中国诗歌界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独立评委、诗人黄礼孩力荐。2.丽塔·达夫,两届美国桂冠诗人,普
苏州耦园之美 本书特色 孙来庆和张辰毅译,吉河功著的《苏州耦园之美(精)》以一幅幅精美的照片介绍了苏州耦园的古典之美,对其中每一个景点还作了简要的说明,分别用日...
顾城的诗 内容简介 《顾城的诗》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黑眼睛》的再版,在原书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删节和补充。其中有些诗是**次发表。突出了一个时期的重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