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收入《云南文库》的著作,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语言、艺术、民族、宗教、政治、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社会和人生哲理知识,体现了高度的人文关怀。阅读这些著作,有助于培育读者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助于引导人们去发现、享用、珍惜世界和人生之美,能使大众的精神世界得以滋养和美化、人格得以陶冶和熏陶、心灵得以安顿和抚慰、情感得以丰富和升华,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审美需求。罗秉英著的《文史趣谈》是该文库之一。
编纂《云南文库》是传承云南地域文明、提高云南文化自觉的有益尝试。“七彩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都有重要影响的古人类,造就了云南文化的丰厚积淀,从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云南文化艺术宝库。作为中华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和东南亚文化圈的交汇地,云南自古以来都不缺乏学贯中西的大师和博古通今的大家,从来都不缺乏魅办四射的光辉著作和壮美奇绝的文化遗存。其中,许多学术作品都凝聚了深邃的思想和超凡的智慧,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彰显了有云南自身特点的知识谱系和学术传统。今天,我们将历史长河中的明珠拾起,用心记载云南学术史上的灿烂篇章,正是为了守护云南优秀的地域文化,为了汲取进一步繁荣发展云南哲学社会科学的养分和动力,进而筑牢云南文化自信的根基。罗秉英著的《文史趣谈》是该文库之一。
《文史趣谈》:所以使用弓箭的特点是:射程远、有力、快速、准确。而人们常说的“百发百中”、“光阴似箭”等,就是与它的特点相联系的,前者是用来赞誉某人射箭的技能高超,或形容某人办事极有把握,料事如神;后者则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否则光阴就像箭似地飞跑了。其实,弓箭虽有这么强大的威力,而它的构造却非常简单。开始是用皮条(或绳子)拴在坚韧树条(或竹皮)两端,成为弧形,就成了弓。皮条就是弦。把树枝(或竹枝)削尖,就成为箭,讲究一点就用石镞、骨镞作为箭头。镞,即箭头。后来又有铜镞、铁镞,把镞安装在箭杆上,力量就更大。箭放在弦上,再挽弓后拉,这样,臂力、弹力结合,箭就被弹射而飞出去了。孩子们手里的“弹弓”,能把小石头(弹丸)射出去,也就是这个道理;它能把树上的小雀打下来,不正是你的“手”也长长了吗!所以“弹弓”也是弓箭的侄孙儿。弓箭虽然构造简单,但在古代却是一种“决定性”的武器。古书上说:“弦木为弧,剡(yan,削刮)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这里的“弧”即弓,“矢”即箭。在古代,如周朝时候打仗,两军对阵,弓手们站在兵车上,首先发动远射,万箭齐发,就像现在的一场炮轰,以压倒对方优势,然后使用戈、矛、戟等长武器——“长兵”的士卒,冲锋陷阵,接着就是彼此以刀、剑、匕首相见一“短兵相接”。‘因为远射杀敌既有利于保存自己,又能迅速克敌制胜。如果骑兵使用弓箭,威力就更大,从而促使后来骑兵的发展。弓箭的构造虽然简单,但它又是古代一项重大的科学发明。它启示了机械发射的出现。古书上说:“施机设枢,加之以力。”就是这个意思。战国时期的韩国,“强弓劲弩”天下有名。弩在汉代就大量使用。李广曾用“大黄参连弩”射杀匈奴将领数人。弩即弩机,“大黄”是其名称之一;“参连”即连射。弩机用铜制,由机盘、钩括、扳机、栓塞等部件构成,开合有节,用臂力或脚踏扳机张弓,箭就飞射出去,射程有所谓“神锋弩射三里”之远。据载,诸葛亮所改进的一种“连弩”,一次就能同时发射十支箭镞。这种“连弩”,要用“十石”即约267公斤的力量才能把扳机张开,而用脚踏发,“以一发十”,威力强大,所以又被称为“摧山弩”。弩机,古代的远射武器,由机身和箭两个部分组成。弩机的出现标志着人力与机械力的结合,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后来几经改进、发展,又随着火药的发明,也就有了枪、炮,子弹由枪、炮膛通过管子发射出去。由此,机械发射又向着更高级阶段发展,其用途也就更为广泛,现代洲际导弹的发射,人造卫星的上天,大大加快了人类探索宇宙秘密的进程。……
罗秉英,男,广东兴宁市人。196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和研究。
以教学为中心,教书育人,治史务实。从20世纪60年代起,时为青年教师就一直接受和肩负校、系“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的“试点课”(后称“重点课”、“主干课”)的讲授和建设。讲授“中国古代史”外,还先后开设“中国古代中外关系史”、“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历史人物评价”、“中国古代官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资治通鉴》研读”、“魏晋南北朝‘佚史’研究”和“汉魏两晋南北朝与周边省区关系”等课程或专题课。著作有《黄巾起义》、《国史纲要》、《文史拾趣》、《治史心裁》,主编《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和参编《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大辞典》等;发表过《要重视“佚史”领域的开拓和研究》等四十余篇论文(详见“著述目录”。其中还包括有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写作论文能力”的心得。多次受到省、校的表彰,并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小说的背景放在民国时期,讲述一代棋王陶羊子在棋道上的修行,虽也不脱离作者描写细腻、文风平和、擅长绵绵阴柔的平常风格,但有
文学地理学概论 本书特色 全书围绕“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核心观点展开,先论述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定位、知识体系和理论、实践意...
幾米原名廖福彬(1958年11月15日-),笔名幾米,是台湾著名绘本画家,笔名来自其英文名Jimmy。幾米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曾
薛砺若宋词通论 本书特色 《薛砺若宋词通论》共分为七编,主要内容包括:作家及其词集;宋词中所表现的一个宋代社会素描;宋词作风的时间分剖;北宋与南宋词风的一般比较...
优秀英语时文选读(一) 内容简介 本书取材广泛,各种题材的新闻报道和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使人读来饶有兴味,选编的语料反映时代脉搏,语言地道,所用的词语典型,内容涉...
现代英国小说(1950~2000)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对战后英国小说进行了*为详尽的研究,囊括了100多位小说家以及大约200部小说。内容主要包括:国家与小说、...
这套读物的特点:一、创新!我们的“人文素养读本”不单单是内容的堆砌,而是一条主线下的体系创新。由此及彼,由内及外,让我们
寻找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 内容简介 1930年3月2日,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北四川路窦乐安路中华艺术大学二楼召开成立大会。在所有出席会议的盟员中...
激活高效人才 内容简介 人是企业根本,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认同企业核心价值的群体,它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使企业基业长青,也可以破坏企业的的正常秩序...
漫话信息时代的统计学-兼话诺贝尔经济学奖与统计学 本书特色 《漫话信息时代的统计学:兼话诺贝尔经济学奖与统计学》为一本普及型读物,其目的是希望使更多的人了解统计...
恶与善:《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金瓶梅》的世界、西门庆、同道、妻妾、好容易赚的钱、我们都是老实人。结语 我本善良。恶与善:...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册 内容简介 百年前,张之洞尝劝学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是时,国势颓危,列强环...
大唐盛世--玄宗时代的全景中国(1) 内容简介 《大唐盛世——玄宗时代的全景中国(1~4)》,洋洋洒洒4卷本,近150万言,系国内目前规模*大、内容*系统的全景...
鲁迅评点中国作家 内容简介 鲁迅对中国文学的研究比较系统,他先后出版过《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两部专著,论及的作家十分广泛。本书系鲁迅论中国作家的文摘汇...
笑学英语365天(夏) 内容简介 《笑学英语365天》系列包括“春”、“夏”、“秋”、“冬”四本书。是一套适合英语学习者的富有趣味的自助读物。书中一天一个故事,...
被诅咒的诗人 本书特色 本书描述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一部残酷的辩证法。在这里选取并加以描述的19世纪几个法国诗人,造成他们选择困境的东西在今天也正折磨着我们,这种...
听朱自清讲经典 本书特色 《听朱自清讲经典》:朱自清先生国学功底深厚,他对于几部经典著作及文章的解读,深入浅出,为青年人学习经典作品,提供了很好的指南。听朱自清...
抒情文作法-民国大师教作文 本书特色 “民国大师教作文”丛书与您见面了。这是我社继2011年8月出版“老作文?新阅读”系列即《民国小学生作文》和《民国中学生作文...
红楼梦辨 本书特色 俞平伯《红楼梦辨》的问世是红学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是新红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楼梦辨》一书的主要观点是在相互讨论中逐渐明朗的。由于基本观...
流行百年:中国流行小说经典 本书特色 流行小说与高雅小说——流行小说是一种社会时尚——流行小说的“就事论事”与高雅小说的“就事论理”——流行小说是“大众文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