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一生,起点是韶山,终点是北京。83年的时间里,他行走在中国广阔的版图上,而北京无疑是*重要的一站。本书聚焦1918年、1919年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的三次北京(北平)之行,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合,采用时空交错的视角,追寻毛泽东在北京的活动足迹,挖掘当时当地的风云际会和名人往事。从1918年到1949年,从北大红楼到西郊香山,从八人合租、共盖一被,到入住双清别墅和中南海,从朝气蓬勃的青年到正值鼎盛的中年,这三十一年的盛衰兴替、变化无常,通过具体地图的展现,向人们展示毛泽东与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
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具时代感的毛泽东传记,看三十一年前后从“北漂一族”到开国领袖的伟大“逆袭”。三十一年前,他曾是“北漂一族”,八人合租;在求索之余,还经历了北京爱情故事;三十一年后,他意气风华,入住中南海,酬答亲朋,群贤北归,在风云际会中筹建新中国。盘点四十余位“朋友圈”中的好友,看一代伟人三十一年前后与亲朋故旧、师长学友、文化名人、民主党派和国民党起义将领等不为人熟知的交往渊源;自制二十余张红色景点地图,在一代伟人三十一年前后活动地点“签到”,回到历史现场,感受转折年代的隐秘细节。
前言/1
序章少年立志出乡关/1
**章初次赴京:筹备勤工俭学/5
**节“隆然高炕,大被同眠”/6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新民学会的渊源/11
第二节操着南方话的“探路者”/15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一时楷模”陈独秀的交往简介/19
第三节与杨开慧的浪漫爱情故事/23
延伸阅读:“算人间知己吾和汝”——毛泽东与杨开慧的诗歌寄情/28
第四节与黎锦熙的师友之交/35
延伸阅读:黎锦熙珍藏着毛泽东的六封来信/41
第二章再次到京:主持驱张运动/45
**节组织平民通讯社/46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胡适的交往简介/49
第二节组织请愿示威活动/54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罗宗翰的交往简介/58
第三节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63
延伸阅读:“他是我真正的老师”——毛泽东与李大钊/66
第三章双清别墅:进京赶考/70
**节从西柏坡到香山/71
第二节张治中与国共和平谈判/81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张治中的交往简介/86
第三节摧枯拉朽、埋葬旧政权/94
第四节司徒雷登的遗憾/98
第四章故人北归:群贤毕至/108
**节终于再次北上——宋庆龄/110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宋庆龄交往简介/116
第二节“神交”已久的朋友——李济深/125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李济深交往简介/129
第三节同为“教书匠”的川北圣人——张澜/134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张澜交往简介/139
第四节发“牢骚”的诗人——柳亚子/143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柳亚子交往简介/150
第五章故都春色:亲朋酬答/155
**节儿女相伴的幸福/156
延伸阅读:毛泽东的两位女儿/159
第二节记挂着杨开慧家人/161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杨开慧一家/168
第三节尊敬“老上司”——程潜/172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程潜交往简介/180
第四节厚待老友李达/186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李达的交往简介/189
第五节故旧来往一一答复/197
延伸阅读一:毛泽东与周谷城的交往简介/200
延伸阅读二:毛泽东与周世钊的交往简介/204
延伸阅读三:毛泽东与谭戒甫的交往简介/213
第六章中南海:筹建新中国/216
**节毛泽东的座上宾/217
第二节政治协商会议侧记/226
第三节毛泽东的政协会议日志/231
延伸阅读一:被毛泽东区别对待的马鸿宾/235
延伸阅读二:国名、国旗、国徽背后的小故事/238
延伸阅读三:**届中央人民政府机构名录及领导人名录/243
结语:艰辛探索终留京/247
参考文献/252
后记/254
如何用时空交错的新视角解读毛泽东?
——评《毛泽东:三十一年还旧国》
朱元石
毛泽东的故事说不完,已经出版的文字音像作品可谓汗牛充栋,许多已经抄滥,没有一点新思想、新创意、新角度引起的新火花,是不大能引人兴趣、吸引眼球了。而《毛泽东:三十一年还旧国——1918-1949年毛泽东在北京的人生地图》这本书的构思则比较巧妙,它用时空交错的新视角来解读毛泽东,很有新意,是一本比较严谨且具较高可读性的书稿。它的“新”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视角“新”,这一点给人印象深刻。它把视角聚焦在青年毛泽东1918、1919年的两次北京之行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三次来北京的中年毛泽东身上,通过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比较准确的描述,再现了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在31年前后的人生变迁,并且将31年前后对毛泽东影响重要的系列人物做了一次勾勒。这些亲属故旧、师长学友、革命同辈和曾经的老上级、文化人士、民主党派和国民党的起义将领等,并不为人所熟知。书稿以这31年为维度,追溯毛泽东和他们的渊源,挖掘这31年前后的故事,非常精彩。譬如,1919年,青年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新闻纸阅览室书记,时任四川省省长、《晨报》董事长的张澜曾帮助留法勤工俭学筹款6万多银元,令当时的留法勤工俭学负责人毛泽东十分钦佩。30年后,这两位“教书匠”在北京重逢,成为新中国的国家主席和副主席。历史是最伟大的导演,历史本身往往比戏剧更有“戏”,这句话在毛泽东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这31年前后体现得最为突出。这本书抓到了这最富有历史感和传奇性的31年前后,视角确实独特和新颖。
二是内容“新”,这种“新”是基于视角的“新”和别出心裁的解读。书稿聚焦31年前后,用时空交错的方式,再现毛泽东和跟他一样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一大批人物之间的交往。书稿的正文描述当时当地发生的故事和人物,而延伸阅读则回溯或者后延,将故事的来龙去脉、与人物的渊源和结局比较完整、准确且简洁地做出交代,同样是毛泽东的故事,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譬如,初出乡关、第一次来北京的毛泽东受到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的影响和帮助,影响到什么程度?后来结局如何?再譬如,大家都知道1949年4月张治中代表国民党来北平与共产党和谈,却不甚了解毛泽东与张治中两人在抗战期间的交往,更少人知道留在大陆后的张治中与毛泽东之间的交往。还譬如,1949年9月,毛泽东、朱德曾宴请26位国民党起义将领,这些人,有大家熟知的、国民党军政要员,如程潜、张治中、傅作义、邓宝珊、黄绍竑,也有不太为人熟知却曾经战名赫赫的国民党将军,如陈明仁、孙兰峰、董其武,还有不少同盟会的国民党元勋,如李任仁、李明扬、张醁村,更有潜伏多年的共产党员,如周北峰、李明灏,和关键时候倒戈一击、扭转战局的何基沣、廖运周。通过毛泽东这条线,挖掘了一大批传奇人物的历史故事。
三是设计“新”,给人回到历史现场的感觉。用地图的形式将毛泽东31年前后出现的地方一一标注:豆腐池胡同、三眼井、福佑寺、香山双清别墅、中南海菊香书屋、游泳池等,这些地方见证了毛泽东的人生历程。以地图为线索,将与毛泽东有关的人物和故事一一带出,精准定位毛泽东当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方位,生动体现了人生地图这一词的含义,构思比较巧妙。
现如今的书稿大都追求可读性,喜欢挖掘细节,这无可非议,只是可读性到底是基于编造还是故事本身,值得分辨。《毛泽东:三十一年还旧国》同样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展现了诸多细节,这种可读性是凭借毛泽东本身的传奇性,而不是妙笔生花的编造。书稿在视角、内容和设计上力求新意,却能严格依照史学工作者的下笔原则,不流于浮文,而基于史实,避免了时下一些词藻美丽、内容空洞、史据不实、想当然的生花之笔的作品的滥觞。两位作者都是年轻的史学工作者,坚持以史实说话,这一点值得肯定。
这本书也有值得推敲和改进的地方。书稿有一些重复叙述,但因基于人物故事的独立性,大部分并不觉得重复,是必要的交代。但也有一些重复之笔,如果多加锤炼,是可以精益求精的。
毛泽东的一生,起点是韶山,终点是北京。他83年的人生里,走过无数的地方,北京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站。青年毛泽东和中年毛泽东在31年前后的故事富有传奇性,同样发人深思。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写作严谨且可读性又较强的书稿。用时空交错的角度来解读毛泽东,构思有新意、有角度,挖掘的内容不大为人熟知,但都基于史实,能给读者增加历史知识,并在思想启发和做人做事上都有较好的教育作用。
苏峰:就职于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处。出版个人专著:《北京记忆》《1978大记忆:北京的思考与转变》《难忘1949》。曾参与编著《中国共产党北京简史》《村官说村史》等书籍,在《人民日报》《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百年潮》《北京日报·理论周刊》等报刊杂志发表近百篇文章。
《永远的零售:厉玲的零售经营哲学》内容简介:零售——一个非常古老而又永远年轻的行业,它不断接受时代最前沿的信息与元素,裂变
《养了猫,我就后悔了2.0》内容简介:本书是《养了猫,我就后悔了》的续作。全书共3章,以风趣幽默、可爱十足的漫画形式,叙述了猫
喋血淞沪蒋光鼐将军传 内容简介 蒋光鼐是中华民族抗日历史中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地记载了主人公从跟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到中原...
玛丽亚·帕芙洛娃是罗曼洛夫王朝末期的公主,她的人生注定与普通人不一样。这本传记,是她在42岁时写下的,包括宫廷里的童年回忆
刘伯承传 内容简介 刘伯承(1892—19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四川省开县人。重庆蜀军将校学堂毕业,后曾入苏联高级步...
李敖自传 本书特色 我觉的印象*深的就是,他坚持我们祖国的和平统一,反对“台独”,这是我们特别令人尊敬的事。——赵洪祝他为他的理念,会有相当的执着。所以,很多人...
(甲骨文)雍正帝:中国的独裁君主(精) 本书特色 宫崎市定的这本《雍正帝》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启蒙读物。作者分别从雍正即位迫害兄弟,对基督教徒的压制与迫害,实行以奏...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本书特色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下)这部年谱分上下两册,102万字,3500多条,融思想性、传记性为一体,全面...
聂豹-大家精要 本书特色 聂豹(1487~1563),字文蔚,号双江,江西吉安永丰双溪里(今江西吉安县)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曾拜访过著名思想家王守...
人民之子陶行知 本书特色 本书是迄今为止*权威、*为全面地反映陶行知一生的传记。作者将陶行知先生置于风云激荡的半个世纪的历史舞台去描写,生动、立体地呈现了陶行知...
留德十年(季羡林作品珍藏本) 本书特色 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数十年后,学术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之年,忆及往昔,遂写下一部《留德...
百年畅销-富兰克林自传 本书特色 《世界上*伟大的推销员》作者奥格·曼狄诺倾力推荐震撼心灵的成功学教材20岁,像伟人一样规划自己的人生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富兰...
《遇见一些人,流泪(第2辑)》内容简介: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可以说,《遇见一些人,流泪(第2辑)》是一本人物
加缪 自述 本书特色 《加缪自述》采撷加缪作品中 代表性的篇章,体裁涵盖小说、散文、随笔、书信等,按九大主题编排成文。此书以作者自述的方式,将深邃之思想娓娓道来...
毕竟是书生:晚明知识分子的思想苦旅 内容简介 《毕竟是书生:晚明知识分子的思想苦旅》作者使用独特的对话形式,穿越历史隧道,走进晚明的李贽、王阳明、黄宗羲等著名知...
我那十年 本书特色 作者作为十年“文革”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近距离的观察者,如实记录了自幼年到老年,历经文革、改革开放、计划生育等种种经历,饱经沧桑的人生历程,如...
本书以一个70年代生人的成长经历及情感为主线,讲述了一位80年代的央视少儿节目主持人、轰动全国的电影《摇滚青年》的主演之一,
《领事方苏雅:滇越铁路与云南往事》内容简介:• 首次公开的法国官方资料,珍贵的历史照片,解密晚清时期法国在中国南部的殖民野心
梁启超传 内容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影响近代中国历史命运的关键人物之一。本书以信而有证的史料,秉公立论,分段评说,准确地勾勒了梁的政治生涯,探讨了...
名人传 本书特色《名人传》由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个名人的传记组成,他们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建功至伟的的人物,作者紧紧把握住这三位艺术家的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