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大都偏重诗歌,就其艺术成就而言,固无可厚非;而对彼时另一重要文体辞赋之发展演变,则关注较少,这对于全面了解本阶段近四百年的文学状况,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王琳教授教学与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有年,功力深厚,尤着力于辞赋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出版了所著《六朝辞赋史》,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此后他仍孜孜以求,对原书进行增补、修订,使所论更为厚重,见解亦深刻独到,实为当今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这部《中古文学研究:六朝辞赋史》注重文本,决幽剔隐,全面深入地展现六朝辞赋演变历程及整体风貌,深入论述了辞赋发展的时空因素以及作家间的传承创变,是不可多得的辞赋论著。
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大都偏重诗歌,就其艺术成就而言,固无可厚非;而对彼时另一重要文体辞赋之发展演变,则关注较少,这对于全面了解本阶段近四百年的文学状况,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王琳教授教学与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有年,功力深厚,尤着力于辞赋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出版了所著《六朝辞赋史》,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此后他仍孜孜以求,对原书进行增补、修订,使所论更为厚重,见解亦深刻独到,实为当今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这部《六朝辞赋史》,注重文本,决幽剔隐,全面深入地展现六朝辞赋演变历程及整体风貌,深入论述了辞赋发展的时空因素以及作家间的传承创变,是不可多得的辞赋论著。
3.吊古寄意之作:《首阳山赋》。伯夷、叔齐的故事,载于《史记》卷六一《伯夷列传》。阮籍之前,东汉杜笃(?—78)撰有《首阳山赋》,残缺。据仅存文字,赋开端略描写自然景物,主体则是假托与采薇之二老的对话以叙伯夷、叔齐故事,对阮籍之赋似有一定影响。汉魏鼎革之际,关于伯夷、叔齐的话题较多出现,尤值得关注的是某些由若干作家在集体场合同题共作的吊古之作。如王粲、阮璃、糜元在建安中随从曹操征战时,均撰有吊夷齐的文字,题材虽同,但立意上却作了不同处理,对夷、齐之类隐士的行为,阮作全褒,王作褒贬并兼,糜作则全贬,倾向各异。阮瑀《吊伯夷文》云:“东海让国,西山食薇。重德轻身,隐景潜晖。求仁得仁,报之仲尼。没而不朽,声沉名飞。稽首凭吊,响往深之。”王粲《吊夷齐文》云:“知养老之可归,忘除暴之为世。洁己躬以骋志,愆圣哲之大伦。忘旧恶而希古,退采薇以穷居。守圣人之清概,要既死而不渝。厉清风于贪士,立果志于懦夫。到于今而见称,为作者之表符。虽不同于大道,合尼父之所誉。”……
王琳,生于内蒙古包头市。曾先后就读于湘潭大学、河南大学,198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兼任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教学与研究,兼及古代区域文化和历史地理学研究。出版论著有《西汉文章论稿》《齐鲁文人与六朝文风》等。
《走出地方史: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视野》内容简介:本书收入作者多篇论文,从地域文化的言说、族群身份、方言书写、香港在中英和华南
宋云彬日记(全三册)--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 本书特色 宋云彬,*名文史学者、杂文家、民主人士,浙江海宁人。海宁市档案局馆整理的《宋云彬日记(上中下)/中国近代...
封疆大吏与晚清变局-晚清 本书特色 至晚清,经过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的打击,清王朝的中央权威大大衰落,权力重心逐渐向地方督抚倾斜,不仅增加了汉人督抚的数量,而...
回到历史现场 本书特色 该书是一本具有历史感和现场感的“文化苦旅”,重现历史场景,引出背后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部为巴蜀篇,是四川旅游文化的...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内容简介:知名财经作者吴晓波新作,畅销十年、销量超过两百万册的《激荡三十年》续篇,至此完成改革开放四
本书探讨了1851-1911年晚清政府对海外华人态度的转变。作者简介 颜清湟,1937年出生于福建永春,1956年毕业于吉隆坡尊孔中学,1
中国古代官经译注 本书特色 段永亮译注的《中国古代官经译注》是对清代大学士瑞常专为皇太子载淳编写的秘本——《官经》所作的译注。全书内容精选自从春秋时期到...
《东京审判亲历记》内容简介:《东京审判亲历记》收录了东京审判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在东京审判期间所作的日记和审判结束之后就东京
魏晋十六国河西史稿(2009/9) 本书特色 《魏晋十六国河西史稿》:“河西历史与文化”研究丛书,学者文丛。魏晋十六国河西史稿(2009/9) 内容简介 魏晋十...
玩死的帝国-唐伯虎与大明娱乐业 本书特色 这是一段悲剧的人生——唐伯虎这是一个转型失败的朝代——大明朝便两者却又惊人地相似高调、任性、挥霍无度……一边拆解着旧秩...
欧亚主义历史哲学研究 内容简介 欧亚主义思潮,20世纪20年代一群流亡欧洲的俄国年轻学者发起,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再度成为学术界热衷的话题。 本...
《布达佩斯往事》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冷战时期匈牙利秘密警察长达20年的档案,所揭开的一部隐藏了几十年的家庭历史和时代侧记。冷战
孟森:在北大讲清史 本书特色 国学泰斗季羡林多次向学生推荐的书目,民国时期*有价值的国学大师讲稿。孟森:在北大讲清史 内容简介 本书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
美国的文明 本书特色 作者以学者的思想高度,通俗化的大众语言,以及长期的旅美实践,加以细腻的笔触,为读者深入浅出讲述了美国历史的背景,演变和成因,让我们从历史、...
马修·辛德曼著的《数字民主的迷思》主要讨论互联网对美国政治的影响,聚焦的是“民主化”这一课题。针对公众关于网络民主的美好
中国古代言论史 本书特色 无论什么人,如果认为远古驰名人物所做的事比他今天所做的事有更深的意义,我不相信他能正确地了解历史。 ——爱默生中国古代言论史 内容简...
1895(大清帝国大变局) 本书特色 1895,生死存亡之时,国家动荡之秋。东方海面上的炮声搅乱了慈禧太后的寿辰,一向谦卑的邻居用铁和血洗劫了古老帝国的尊严。是...
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 内容简介 (一)聚落的总体结构对姜寨遗址的分析是从半坡文化层的微观堆积开始的。半坡文化层的地层观察显示半坡层还可以细...
从黄帝到崇祯:二十四史 本书特色本书通过统一的纪传体裁,完整、系统地记录了中国上起黄帝下至明朝崇祯年间的历史流程,全面展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王朝家族、官僚体制、农业...
中国的历史-第七卷:斜阳和黎明.中华的飞跃 本书特色 ?柏杨*为推崇的历史作家——“中国的历史*久,中国的历史书册*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懵懂!不是我们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