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界》是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主编的大型艺术理论学术论文集,以一级学科艺术学为主要特色,同时兼及其他二级学科,力求站在学术前沿,集中反映观点新颖、资料性强、较为深入的艺术研究成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立场,鼓励学者发表富有独到见解的学术文章,尤其鼓励中青年学者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本丛书已经连续出版十一册,已经成为国内艺术学类理论丛书的重要代表,形成了较好的学科影响和社会效益。
《艺术学界》是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主编的大型艺术理论学术论文集,以一级学科艺术学为主要特色,同时兼及其他二级学科,力求站在学术前沿,集中反映观点新颖、资料性强、较为深入的艺术研究成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立场,鼓励学者发表富有独到见解的学术文章,尤其鼓励中青年学者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本丛书已经连续出版八册,已经成为国内艺术学类理论丛书的重要代表,形成了较好的学科影响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本册收录的文章主要是关于艺术学的学科动态及相关论文,有一定出版价值。
坚守艺术理论的品格,推动学科的健康发展。——谭霈生(中央戏剧学院教授)
大千世界有神韵,绘声绘色旅艺术圣殿;精微思想筑华章,咬文嚼字登学问峰巅。——黄会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义典则弘,文约为美。——廖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艺术学界纳艺术百川学说,艺术思想聚智慧艺术学界。——周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发展神速,令人欣喜不已。然其年少体弱,根基不牢,亦堪忧虑。如何强健筋骨,夯实基础,力避虚夸浮躁,实乃当务之急。苏子瞻曾记导引家语“真人之心,如珠在渊;众人之心,如瓢在水。”弱艺术学界同仁皆有此真人之心,则幸甚,幸甚。——李心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艺术学界益师良友,文化论坛真知灼见。——刘文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集结艺术学界英才,办好艺术学界丛刊。——陈池瑜(清华大学教授)
创造永恒艺术价值。——梁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学术前沿,硕果累累。——周海歌(江苏美术出版社前社长)
把《艺术学界》办成“艺术学理论接着讲”的重要阵地。——凌继尧(东南大学教授)
《艺术学界》——艺术学科发展的基石,艺术理论交流的平台。——陶思炎(东南大学教授)
艺为心声。——刘道广(东南大学教授)
治学需多重证据,学者当常接地气。——长北(东南大学教授)
关注现实,潜心学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继承创新。——仲呈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艺术需要创造,创造蕴含思想。祝愿《艺术学界》永远闪耀艺术思想的光芒!——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巴尔扎克云:“他们都是艺术家,因为他们从事创造,他们把思想应用来使人类力量获得新的发展,使物质或精神世界中的元素获得新的结合。”谨录《论语》《论艺术家》数语题赠《艺术学界》。——陈美林(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引领理论,繁荣学术。——周积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闳约深美渐入佳境。——萧平(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
闳约深美。敬录蔡元培先生为上海美专所题学训书赠《艺术学界》。——刘伟冬(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王廷信,男,汉族,1962年9月生,山西河津人,文学博士。1986年7月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开始在该校戏曲文物研究所工作。1989年9月—1990年7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进修戏剧·戏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1996年3月—1996年7月,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进修英语。1997年9月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师从戏曲理论家苏国荣先生,戏曲史家周华斌先生、路应昆先生攻读戏剧博士学位,2000年7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师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陈美林先生从事戏曲研究,2002年7月出站。2002年8月进入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工作。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完成山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项目《〈锦笺记〉评注》、主持完成国家昆曲艺术抢救和保护工程规划项目《昆曲与民俗文化》,参与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重大项目《中华艺术通史》明、清两卷的撰稿工作。已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民族艺术》、《艺术百家》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90余篇,出版独立专著《〈锦笺记〉评注》、《中国戏剧之发生》、《昆曲与民俗文化》等3部,参与出版专著《文学古韵园》、《20世纪的中国·文学艺术卷》、《中国戏曲美学》等3部,编著《艺术学的理论与方法》。主持国家“211工程”三期“艺术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平台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戏曲传播方式研究》、文化部科技专项项目《科技背景下的艺术产业模式研究》等项目。
《航空和航天》内容简介:数百年来,人类一直梦想着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本书展现的正是人类如何将这个梦想变为现实的历程
美术研究卷-中亚古代艺术-(第一辑) 本书特色 “新疆美术史的研究”侧重于艺术史及理论方面的探讨,一直是新疆美术史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这与新疆遗留的丰富艺术遗产...
《生生死死》内容简介:《生生死死》收集了由陈平原选编的周作人、鲁迅、梁实秋、冰心、俞平伯等42位名家的60篇谈论“生”与“死”
钟绍京楷书心经 本书特色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写心经》是河南美术出版社为书法爱好者精心打造的系列丛书之一,共20册, 精选了历代书法名家王羲之、颜真卿、苏...
艺术史与艺术教育 内容简介 本书目录:总序;前言;导言;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附录1;附录2;附录3;附录4;...
篠原一男が生前設計した住宅をプロジェクトを含め、すべて収録する。主な掲載作品:第1の様式 久我山の家、谷川さんの家、狛江
艺用人体解剖 本书特色 英国DK图书公司授权中文版。全球13种语言,销售超过30万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刘健、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点线面 本书特色 《点线面》是包豪斯学校的经典讲义、平面构成的理论巨著。书中插图丰富,均由大师亲手绘制。本书由著名平面设计师邓扬舟亲自审校,译笔生动,用语典雅,...
世界各国城徽集锦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本书开篇对城徽的特征、分类、作用做了清晰的介绍★ 多枚全彩城徽图,对城徽图案、城徽图元素的意义...
碑帖鉴藏(全2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2010年3月1版1印,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由长期从事碑帖编目和鉴定工作的赵海明先生撰写,书法名家谷谿先生为本书...
(精)中国古匾 本书特色 ★16开布面精装,铜版纸全彩,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详细注释每一块匾额,为读者快捷检索提供方便★匾额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
每部電影,能夠成功上片都是一個奇蹟。影史中沒能露面的電影多如牛毛,其中大導演、當紅演員和一流劇本的組合也不在少數。資金耗
中国建筑与装饰艺术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建筑业及其环境艺术设计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因形势发展的需要...
《中国建筑60年(1949-2009):历史理论研究》收集了国内外(中、美、澳、德等国)二十二位学者关于上述问题的最新研究。本书聚焦
(精)中华艺术通史7:五代两宋辽西夏金卷·上编 内容简介 本卷是《中华艺术通史》的第七卷。五代十国的小朝廷艺术承递着晚唐的余绪,畸形繁荣,并在递嬗中出现新的气质...
印度艺术五千年 本书特色 ★12开精装,裸脊锁线,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200件精美艺术品,精炼通俗的解读,带你走近古老的印度文明,揭秘印度艺术千年历史★本书将印...
袁安袁敞碑-原色中国历代法书名碑原版放大折页 本书特色 本系列丛书精选历代常用碑帖范字加以放大,并配以折页的形式,有别于市面上的其他书法类图书,是本社黑白版《中...
极简中国书法史 本书特色 本书从文字的起源与功能变化、书体的演变发展与兴衰更替、书写主体的变化及书家的风格特点与文脉传承、帝王的喜好风尚及其影响等方面出发,清晰...
The Lure of the Exotic 内容简介 The text includes a consideration of Gauguin's exoti...
图案设计-形式装饰研究导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20世纪西方装饰图案领域的一本名著,试图井井有条地分析形式装饰[formal omaInent]的结构方式。首先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