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日·向日本人学礼仪》特集,以日本人的礼仪为切入点,涉及日常生活、商务交往、传统艺术,从古代到现代,从茶道、花道、书道到歌舞伎、折形、书信等挖掘其礼仪规范,访问小笠原流礼法宗家、现代大和抚子、神秘入殓师、时尚设计师,踏上伊势神宫参拜之路,从宫本百合子的《新教养》探寻日本礼仪的根源,掌握日本邻里交往的诀窍,看真正的绅士如何选择随身物品,速览日本精彩的礼仪书刊,还有艺术家蜷川实花的华丽影像世界……《知日?向日本人学礼仪》特集为您竭力呈现完全礼仪指南!在我们看来,日本人在很多时候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严守种种琐碎规章,换来的是整洁有序的城市空间、安静无喧闹的公共环境……在探索、寻访日本人礼仪背后的故事时,我们发现其中有个共同点,即从“心”出发。将心比心、发自内心为他人考虑,可谓礼仪的真髓。《知日?向日本人学礼仪》特集,一册在手,日本礼仪全掌握!
《知日·向日本人学礼仪》特集是专门关注日本的超人气媒体品牌「知日」推出的《知日》特集第22弹。日常生活礼仪、商务礼仪、日本传统礼仪,茶道、书道、花道礼仪,小笠原流、大和抚子、歌舞伎、折形艺术……《知日?向日本人学礼仪》特集深度解析日本人的礼仪细节,是本可以随身携带的完全礼仪指南!特集囊括:鞠躬问候、个人姿态、邻里交往以及在公共场所的举止——日常生活**的礼仪指南;商务仪表、名片交换、赠礼、入座、商务文书撰写——职场上更需谨言慎行;从冠、婚、葬、祭的角度剖析传统礼仪;茶道、书道、花道礼仪,无不需要用“心”领悟;室町时代便确立起的礼法大家——小笠原流礼法,传承百年的是“为他人着想之心”;日本女性的新代表——现代“大和抚子”森荷叶;日本传统艺能——歌舞伎的观看指南;传统礼仪“折形”,折的是有形的“心意”;书信日常,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你是否曾因不会说话而弄巧成拙、错失良机?18套日本说话术,把说话变成游戏;绅士哲学为何物?随近期热播日剧了解绅士时尚;日本男士时尚教祖石津谦介坚持的穿衣规则是什么?神秘而神圣的入殓师,他是站在死亡现场的思考者;漫步伊势神宫,了解神社参拜的全过程……礼仪之道,掌握多少都不为过!
撰稿人feature唐辛子,旅日华人作家,出版有《唐辛子IN日本》《日本女人的爱情武士道》等。施小炜,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日本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后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日本文学研究科,并执教于日本大学文理学部。翻译过村上春树的《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1Q84》第一、二、三部,以及日本著名女作家川上弘美的《老师的提包》等多部著作。regulars毛丹青,外号“阿毛”,中国国籍。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987年留日定居,做过鱼虾生意,当过商人,游历过许多国家。2000年弃商从文,中日文著书多部。现任神户国际大学教授,专攻日本文化论。刘联恢,旅居日本多年,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汉语学院教师,专职教授外国留学生汉语和中国文化,每年为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等学校的暑期访华团做中国文化讲座。吴东龙,从事设计观察的作家、讲师、设计师,也是课程与书籍的规划者。在多面向的设计工作里,长期关注日本的设计场域,著有《设计东京》系列书籍,作品见于两岸三地。现在是“东喜设计工作室”、创意聚落“地下连云企业社”负责人。胡晓江,职业插画师,业余漫画家,独立漫画集SC系列主编,《SC3》曾获2010年法国安古兰漫画节另类漫画奖。受访人小笠原敬承斋,小笠原流礼法宗家。作为小笠原流礼法的首位女性宗家向大众普及礼法教育。著有《伯爵家的惯例》(伯爵家のしきたり)等。森荷叶,“和文化”制作人、礼仪指导师、荷叶亭公司董事长。1958年出生于东京都杉并区,礼仪指导涉及和服穿着、餐具礼仪等多个方面,致力于将现代生活融入和文化,并在各种领域展开对和文化的推广。多次担任个人、企业、电视节目的礼仪指导。著有多本关于礼仪的书籍。山口信博,平面设计师。1948年生,千叶县人。日本知名平面设计师。有限公司山口设计事务所代表。折形设计研究所代表。参与俳句杂志《泽》。著有《白之讯息》、《包之理》,及折形设计研究所的《新?包结图说》、《折与赠》等书。石津祥介,时尚设计师。1935年生于冈山县,VAN创始人石津谦介的长子。石津事务所代表、日本男士时尚协会常任理事。青木新门,1937年生于富山县,1973年成为入殓师。以入殓师的经历为基础创作的小说《纳棺夫日记》为电影《入殓师》(おくりびと)的改编原本。蜷川实花,摄影师、电影导演。日本代表性女性摄影师,毕业于多摩美术大学平面设计系,2001年获得木村伊兵卫摄影奖。2007年,电影导演处女作《恶女花魁》(さくらん)上映。特别鸣谢小笠原流礼法宗家本部、SHUHALLY茶道教室、东三季和服教室、日经BP社、石津事务所、神宫司厅小笠原敬承斋、むらかみかずこ(Murakami Kazuko)、石津祥介、青木新门、蜷川实花、青木良太、コバヤシクミ(Kobayashi Miku)、铃木顺子
日本浮世绘精选集-(全三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吉林出版集团出版★ 书中全面介绍日本浮世绘历史及知名作品,对各个流派来龙去脉均有记述,读者可系统学习浮世...
荣木谭(思想随笔与文化解读)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作者近年发表于《读书》、《方法》、《光明日报》、《中国文化》等知名报刊的三十余篇论文而成,集中探讨了中西文化中的...
在北大听讲座:第十二辑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北大听讲座”书系的第十二辑,所收文章皆为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文章深入浅出,简练朴素,既有...
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文献研究法,将汉语词的百年研究历程分为汉语词观念的萌发、形成、确立、传播和深化五个时期,进行注重各个时期理论上的思考及...
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 本书特色 文献综述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论文写作的核心环节。文献综述的质量,直接决定研究能否顺利完成,以及论文质量之高低。因此,...
SIMPLE.BASIC.HANDMADE習於每日更新印章課題,生活也可以透過變化符號而延展。50個橡皮章刻印主題,截取200個印章生活片段,日常生活也要玩刻創...
跨文化交际学 内容简介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门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书以主题方式叙述,突出跨文化技巧或技术的方法与知识,亦强...
读库-1005 本书特色 《读库》是一本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丛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
陈漱渝,1941 年生。1957 年考入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76 年调入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曾任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兼鲁迅研究室主任。著有《鲁迅与女师...
黄帝内经文化解读 本书特色 《黄帝内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的生命现象、人体结构功能、致病因素和疾病的诊治与预防,同时论及医学起源、人类社会的演变、社会各阶层人士...
二十四节气知识全书 本书特色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曾几何时,它不仅是农业活动的主要参照,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节日风俗、生活宜忌、养生保...
日本的民俗宗教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日本的民俗宗教的研究方法,以及对日本的原风景——这是系统地理解日本民俗宗教的关键所在——民俗宗教的历史、礼仪、故事、图像、宗教...
金文庙制研究 本书特色 “庙制”是关于古代帝王祭祀、议事之所的“庙堂”的各种规制,它是上尊卑、严明等级的“礼”的物化体现。本书从商周时代的“金文”中,发掘当时的...
陳志遠男,1983年生於北京,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在北京大學歷史系取得博士學位,曾到日本京都大學、臺灣法鼓佛教學院短期訪學。目前從事六朝佛...
唐代书手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量敦煌文书和唐代墓志为材料基础,与传世文献互证,围绕身份与职能、仕履与生活、教育与艺术三个主题展开,从“书艺—人—制度—社会”四...
《涌现》内容简介: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何能够长成红杉、雏菊、豆苗等独具特色的植物? 蚂蚁个体的行为非常机械,为何蚁群却展现出非凡
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 内容简介 本书不是一思想史研究。一般来说,思想史的对象既包括自觉的理论观点,也可以是未经论说但流行过的观念。这种研究的主要目标不是分析某...
图说天下-探索发现 外星人与UFO 本书特色 人们至今无法明白,法蒂玛小镇上的7万人产生集体性幻觉到底是真是假;麦田怪圈、恐龙之死是否为外星人一手制造;目前只停...
我的茶-文化名家话茶缘 本书特色 《我的茶——文化名家话茶缘》由马明博、肖瑶选编,齐白石、丰子恺绘画。飘渺了数千年的一缕茶香,已然成为一种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滋...
回归群星 本书特色 作者通过造访世界各地的文物古迹,广泛搜集文献资料,虚心请教各国专家学者,论证了一个独特而新颖的观点。即原始时代,在地球之外存在着一种智能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