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融与永明文学时代:南朝贵族及贵族文学的个案研究》为作者林晓光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分为“历史篇”和“文学篇”两大部分。正如书稿副标题所题示的,作者以“贵族社会”为理论基点,全书论述主要围绕“贵族”这一关键词展开。作者对南朝社会的这种认识,乃借鉴自日本史学界。“历史篇”部分,作者从南朝“贵族社会”及“贵族制度”出发,利用有限的史料,勾勒出王融的人生梗概,结论尚属客观。作者在“绪言”中将“中世贵族文学”分为三大类型——“宫廷文学”、“朝堂文学”、“贵族生活文学”,书稿“文学篇”部分,大致按照这种分类对王融文学创作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王融与永明时代(南朝贵族及贵族文学的个案研究)》为作者林晓光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分为“历史篇”和“文学篇”两大部分。正如书稿副标题所题示的,作者以“贵族社会”为理论基点,全书论述主要围绕“贵族”这一关键词展开。作者对南朝社会的这种认识,乃借鉴自日本史学界。“历史篇”部分,作者从南朝“贵族社会”及“贵族制度”出发,利用有限的史料,勾勒出王融的人生梗概,结论尚属客观。作者在“绪言”中将“中世贵族文学”分为三大类型——“宫廷文学”、“朝堂文学”、“贵族生活文学”,书稿“文学篇”部分,大致按照这种分类对王融文学创作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例如史传中如果提到某人出身“琅邪王氏”或“阳夏谢氏”,一个直观的判断就是此人门第高贵,是人上之人。论者并且时常引用《南齐书》王俭传论所谓“贵仕素资,皆由门庆,平流进取,坐至公卿”这一顶大帽子,不加区别地按到王谢子弟头上,就仿佛任何一个出身琅邪王氏或者阳夏谢氏的人都能尸位素餐,袖手而至公卿一般①。然而这实在是不正确的。王俭传论是针对王俭(及同等身份者)而发的,而王俭乃是南齐王氏的领袖,绝不可与一般子弟同日而语。正如上引“七叶重光,海内冠冕”的应用对象是王俭之子王睐一样,这些修辞实际上都是有严格限制的②。六朝家族史学者已经指出,所谓六朝家族,并不像过去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众多家庭在同一名义下的松散集合。正如李卿所言:通过以上对文献记载中同居共财大家庭具体实例的分析,发现它们在社会实际生活中是很少见的,即使同居也是短暂的,分家析产纔是社会的主流。因此,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官僚贵族,还是豪强大族,抑或平民百姓,他们的家庭结构基本上还是以小家庭为主。持大家庭之说者误将历史上罕见的特例视为通相,或者以静态的眼光看待同居,因此误以为同居共财大家庭居社会多数。③不难理解,分财别爨的不同家庭由于人口的繁寡、居官的高下、营生的盛衰,相互之间必然产生悬殊的区别。尤其在仕官方面,王朝官僚体制高层的人数极其有限,而家族人数却十分庞大,绝不可能任何一个人都有资格进入体制核心,身任宰辅。同时由于服制的远近,也不可能每个家庭之间都存在着平等的联结关系。陶潜所谓“昭穆既速,以为路人”④,正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写照。在所谓的家族内部,也存在着贵者累世三公,贱者手自耕织的贵贱分化,也存在着亲如兄弟手足,疏同甲乙路人的远近区别。这在史传中也可以找到大量印证。然则我们对于王融,以及王融所出身的家庭,就决不能简单地以“琅邪王氏”四字一括了之,而必须要细致追究他的这一支系传承在琅邪王氏内部(以及整个南朝社会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又经历过怎样的发展曲折?板于琅邪王氏谱系,王伊同《五朝门第》所附“高门权门世系婚姻表”中已经列出详尽的图表,从王导到王融之间的传承如下:王导一王洽一王殉一王弘一王僧达一王道琰一王融众所周知,东晋、南朝史中的所谓“琅邪王氏”门地,虽然是以王导及其兄弟群从在东晋建国过程中的功业为基础奠定的,但位处家族核心,在政治和社会上发挥主要作用的,其实就是王导和从兄王敦二人。王敦生前名位极盛,但却由于反逆身死,被目为贼臣,家系灭绝。此外,王导从子王羲之一系由于在文化艺术史上的辉煌成就而受到特殊瞩目,不过王羲之本人在贵族政治中的地位并不很高,而其支派在东晋以后也明显衰落。因此自东晋传至南朝的琅邪王氏虽然有多支,但真正被目为“甲门”,代表着“琅邪王氏”这一名号的,实际上却主要就是王导的子孙。其余在南朝史书中出现的王氏子弟,如王导从祖弟王彬一系,所谓乌衣巷王氏,“位官微减”①,从王彬之子王彪之开始,临之、讷之、准之,四世担任为甲族所轻厌的御史中丞一职②;又如南齐官至尚书令的王晏,出自王彬之兄王虞一系,而家门却更为衰落,比王彬一系更为不如,被昊兴豪族出身的沈文季嘲笑为“琅邪执法,似不出卿门”③。这些家门在南朝虽然并末被排出贵族圈外,但地位却严重低落,无法视为**流高门。此外,同样出自王虞,但与王晏分支不同的王裕之一系,在南朝亦为高门,但据其曾孙王峻所自言,其家门高贵的渊源却在于外家谢氏而不来自王氏④。……
林晓光,1981年生,广东阳春人。2000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2008—2010年赴日本神户大学接受博士联合培养,2011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日本六朝学术学会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小说的方法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的文论集。该作品展示了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新的创作成果和创作心得,读者从中可以更全面了解这位从日本...
行书津梁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行书概说、行篆书发展通览、行书名家述评、行书名家赏鉴和学习导引等。行书津梁 目录 **章 行书概说第二章 行书发展通览**...
白雪石画选 内容简介 简介选编了作者近20年来所创作的作品260余幅。白雪石画选 作者简介 白雪石(1915- )北京市人。自幼喜爱绘画。1932年在中学读书时...
古典小说漫稿-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跟小说一样好看的文学评论;大文学视野,广角度探究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古典小说漫稿-大家小书 内容简介 《古典...
《国学通识课》内容简介:宗历经语文,教史典言字,一本书通晓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国学大家龚鹏程数十年心血力作,北大、北师大等
平凡女性的尊严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文集,是作者舒芜自2000年后所写文章的结集。全书250千字,共分七辑。**辑谈女性话题,所谈有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也有文学作...
服饰话语与中国现代小说研究 本书特色 服饰是人类重要的文化产物,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和以表征人类存在状态和生存体验为宗旨的小说之间构成互文本关系。中国现代...
海上花 内容简介 1905年,中国的**部电影诞生在京城。那时的上海戏院里,还在放映外国人拍的杂耍片断。然而,就在短短的八年之后,上海不仅成立了中国境内的**家...
男子汉作闺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男扮女装现象研究 内容简介 “男子作闺音”是一个普遍却又特异的诗学命题。在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文本冲,“女性”之特定身份与地位,经由...
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Duras1914-1996)法國傳奇作家。她的多部作品曾被改編成電影,例如:《抵擋太平洋的堤壩》(UnBarr
柏林圍牆毀滅,以及蘇聯隨後瓦解,有人稱之為共產主義的傾覆,以及馬列主義作為近代世界一種意識型態力量的傾覆。此見無疑是正確
刘小放诗选 本书特色 本书中的诗歌是大地之子发自内心的声音,是对土地母亲*崇高的敬礼。作品多以农村生活为背景,关心农村问题,理解农民疾苦,充满对社会的责任感。作...
江西六十年文学精选散文卷 本书特色 《江西六十年文学精选(1949-2009)(散文卷)》:对中国经验和江西记忆的思考与抒写,对江西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回望与审视,...
《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内容简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小动作-心理专家教你破解微反应背后的秘密 本书特色 为什么每次的谈判,即使你已经足够小心翼翼,却仍能在不知不觉中被他人看穿?为什么每次约会时,哪怕你很努力地想靠...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作品精选丛书-张秋生作品精选 内容简介 童文学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展示我国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巨大成就,提高...
大师自画像 本书特色 《大师自画像:倾听艺术家的心灵独白》:伦勃朗画质疑自己、审视自己的自画像;凡高画严肃悲怆,好像有股生命之火郁结胸中,挥霍不出的自画像;而丢...
馬小東身為安分認命的好青年,有工作、女友,又有輛小車,此生應能稱心度過。但那個陽光明媚的休假日,不僅慘遭女友憤甩耳光,還
文汇原创丛书:从选择到反抗 内容简介 法兰西是一个崇尚个性自由的民族,法国文学遵奉的*高准则是追求创作个性的自由。由此,世界上大多数新的思潮流派、新的艺术风格往...
《望星辰之草原情殇》精采大结局即使当初的纵情欢愉已不复曾经,言子星仍思念、渴望著那骄傲不驯的狼王,然阔别三年,他却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