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融与永明文学时代:南朝贵族及贵族文学的个案研究》为作者林晓光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分为“历史篇”和“文学篇”两大部分。正如书稿副标题所题示的,作者以“贵族社会”为理论基点,全书论述主要围绕“贵族”这一关键词展开。作者对南朝社会的这种认识,乃借鉴自日本史学界。“历史篇”部分,作者从南朝“贵族社会”及“贵族制度”出发,利用有限的史料,勾勒出王融的人生梗概,结论尚属客观。作者在“绪言”中将“中世贵族文学”分为三大类型——“宫廷文学”、“朝堂文学”、“贵族生活文学”,书稿“文学篇”部分,大致按照这种分类对王融文学创作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王融与永明时代(南朝贵族及贵族文学的个案研究)》为作者林晓光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分为“历史篇”和“文学篇”两大部分。正如书稿副标题所题示的,作者以“贵族社会”为理论基点,全书论述主要围绕“贵族”这一关键词展开。作者对南朝社会的这种认识,乃借鉴自日本史学界。“历史篇”部分,作者从南朝“贵族社会”及“贵族制度”出发,利用有限的史料,勾勒出王融的人生梗概,结论尚属客观。作者在“绪言”中将“中世贵族文学”分为三大类型——“宫廷文学”、“朝堂文学”、“贵族生活文学”,书稿“文学篇”部分,大致按照这种分类对王融文学创作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例如史传中如果提到某人出身“琅邪王氏”或“阳夏谢氏”,一个直观的判断就是此人门第高贵,是人上之人。论者并且时常引用《南齐书》王俭传论所谓“贵仕素资,皆由门庆,平流进取,坐至公卿”这一顶大帽子,不加区别地按到王谢子弟头上,就仿佛任何一个出身琅邪王氏或者阳夏谢氏的人都能尸位素餐,袖手而至公卿一般①。然而这实在是不正确的。王俭传论是针对王俭(及同等身份者)而发的,而王俭乃是南齐王氏的领袖,绝不可与一般子弟同日而语。正如上引“七叶重光,海内冠冕”的应用对象是王俭之子王睐一样,这些修辞实际上都是有严格限制的②。六朝家族史学者已经指出,所谓六朝家族,并不像过去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众多家庭在同一名义下的松散集合。正如李卿所言:通过以上对文献记载中同居共财大家庭具体实例的分析,发现它们在社会实际生活中是很少见的,即使同居也是短暂的,分家析产纔是社会的主流。因此,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官僚贵族,还是豪强大族,抑或平民百姓,他们的家庭结构基本上还是以小家庭为主。持大家庭之说者误将历史上罕见的特例视为通相,或者以静态的眼光看待同居,因此误以为同居共财大家庭居社会多数。③不难理解,分财别爨的不同家庭由于人口的繁寡、居官的高下、营生的盛衰,相互之间必然产生悬殊的区别。尤其在仕官方面,王朝官僚体制高层的人数极其有限,而家族人数却十分庞大,绝不可能任何一个人都有资格进入体制核心,身任宰辅。同时由于服制的远近,也不可能每个家庭之间都存在着平等的联结关系。陶潜所谓“昭穆既速,以为路人”④,正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写照。在所谓的家族内部,也存在着贵者累世三公,贱者手自耕织的贵贱分化,也存在着亲如兄弟手足,疏同甲乙路人的远近区别。这在史传中也可以找到大量印证。然则我们对于王融,以及王融所出身的家庭,就决不能简单地以“琅邪王氏”四字一括了之,而必须要细致追究他的这一支系传承在琅邪王氏内部(以及整个南朝社会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又经历过怎样的发展曲折?板于琅邪王氏谱系,王伊同《五朝门第》所附“高门权门世系婚姻表”中已经列出详尽的图表,从王导到王融之间的传承如下:王导一王洽一王殉一王弘一王僧达一王道琰一王融众所周知,东晋、南朝史中的所谓“琅邪王氏”门地,虽然是以王导及其兄弟群从在东晋建国过程中的功业为基础奠定的,但位处家族核心,在政治和社会上发挥主要作用的,其实就是王导和从兄王敦二人。王敦生前名位极盛,但却由于反逆身死,被目为贼臣,家系灭绝。此外,王导从子王羲之一系由于在文化艺术史上的辉煌成就而受到特殊瞩目,不过王羲之本人在贵族政治中的地位并不很高,而其支派在东晋以后也明显衰落。因此自东晋传至南朝的琅邪王氏虽然有多支,但真正被目为“甲门”,代表着“琅邪王氏”这一名号的,实际上却主要就是王导的子孙。其余在南朝史书中出现的王氏子弟,如王导从祖弟王彬一系,所谓乌衣巷王氏,“位官微减”①,从王彬之子王彪之开始,临之、讷之、准之,四世担任为甲族所轻厌的御史中丞一职②;又如南齐官至尚书令的王晏,出自王彬之兄王虞一系,而家门却更为衰落,比王彬一系更为不如,被昊兴豪族出身的沈文季嘲笑为“琅邪执法,似不出卿门”③。这些家门在南朝虽然并末被排出贵族圈外,但地位却严重低落,无法视为**流高门。此外,同样出自王虞,但与王晏分支不同的王裕之一系,在南朝亦为高门,但据其曾孙王峻所自言,其家门高贵的渊源却在于外家谢氏而不来自王氏④。……
林晓光,1981年生,广东阳春人。2000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2008—2010年赴日本神户大学接受博士联合培养,2011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日本六朝学术学会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武夷山:碧水丹山的天然画卷 本书特色 武夷山风景区迤西40余公里,便是著名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这里是中国东南大陆面积*大、保留*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也是...
晚唐钟生: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修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运用原型批评方法阐述中国文化与文学象征意蕴的学术专著。原型是一部凝缩和积淀了的人类历史和文化历史,原型批...
没有人能理解灵魂转体这种事,所以千万别暴露自己。再度回到演艺圈与旧识共事,几次险些漏了口风的周翔,不断这样告诫自己。原以
出了象牙之塔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文学从来就是中外文化交汇撞击而催生成长的,翻译不仅对现代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而且它...
回望家园 本书特色 吕中元,出生时江城洪水溢堤,童年饮江水涂涂画画度日,以形色为友,书卷为伴。七九年北方求学,八三年回南方任教。八七年东渡扶桑留学,历年西天游学...
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这次结集,我又重新阅读了自己十多年前的作品。短短的时间虽然有些模糊但我已经从模糊的镜面中看到了另一个
文选汇评 内容简介 评点兴起之处主要运用于诗文,万历间应用于各文学领域,《文选》评点也始于其间,至清末归于消歇。《文选汇评(套装共4册)/古代文学名著汇评丛刊》...
最有趣的十万个为什么.地球 内容简介 为什么有的火山会喷冰?冰屋为什么冻不死人?地球的大小会改变吗?天上为什么会下“银币雨”?雾为什么也会杀人?陨石落下来会砸死...
本書由「中國近現代思想的演變」學術研討會的會議論文彙編而成,是該會議的兩部論文集之一,收入的十三篇文章可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词曲研究-民国文学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有人说,词是从诗解放的,曲是从词解放的,总之词曲是一种解放。假使,但在形式上说也许有几分还像;若在规律上说的话,那正是相反...
数学开心辞典 本书特色 本书特点:立体化呈现:多角度、全方位接触“开心”数学。珍藏性收录:内容经典全面,值得纳入个人书库。辞典式编排:单位篇幅信息容量大,且检索...
大师经典短篇全收录。此套图书将苏童自1984年至2006年的经典短篇小说全部收录,以编年的形式分为五卷,值得读者珍藏。苏童在自序
满堤红艳立春风:花蕊夫人诗注评 内容简介 花蕊夫人是五代后蜀主的妃子,她的《宫词》记叙了前蜀王衍当政时期,宣华苑内的繁华生活,揭开了宫廷生活的神秘面纱。花蕊夫人...
《看女人》收集了作者中篇小说代表作8篇,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生活深刻的洞悉能力和气势磅礴的叙述才能。朱文善于在平常甚至琐碎
稳定性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根据他多年来,在北京大学为研究生讲授稳定性理论课程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六章,即:Ляпунов稳定性理论基础,常系数线性系...
流放者归来: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 内容简介 在“迷惘的一代”*重要的成员之一的笔下,这一群体的冒险历程,以及他们对人生、对文学的态度,生动鲜活地再现在我们眼前...
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修订版 本书特色 《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修订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修订版 目录 **章绪论**节汉朝乐舞管理机构...
古文观止 本书特色 吴楚材,吴调侯,因编选盛行不衰的《古文观止》而著名的叔侄。他们精心选文,“诸选之美者毕集,其缺者无不备,而讹者无不正,是集古文之成者也,观止...
罗兰.巴特的三个悖论 本书特色 在当代文学领域的研究中,罗兰·巴特依然具有无法估量的影响力,其在美国的影响力甚至可能比在他自己的祖国法国要更大。本...
《给青年小说家的信》内容简介:这是一部专门谈论小说创作才能和写作技巧的随笔集,由巴尔加斯·略萨写给一位对写作充满激情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