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变思想》中,作者扎迪·史密斯以个人的阅读、体验、视野、记忆、意识,集合当代文学小说家、政治明星、戏剧作家、歌剧家和戏剧演员5个主题,剖析他们的人生经历,塑造一个新的故事,以全新的角度,描述人文、文化、家庭和哲学。Zadie以幽默、充满机智的文笔见解,深刻的重新诠释各种角色背后所代表的深层意义。
在《改变思想》中,作者扎迪·史密斯以个人的阅读、体验、视野、记忆、意识,集合当代文学小说家、政治明星、戏剧作家、歌剧家和戏剧演员5个主题,剖析他们的人生经历,塑造一个新的故事,以全新的角度,描述人文、文化、家庭和哲学。Zadie以幽默、充满机智的文笔见解,深刻的重新诠释各种角色背后所代表的深层意义。
有些作家写小说的时候,别人的小说一字不看。一字不看。甚至连小说封面都不想看。他们写作的时候,小说的世界消亡了:没有任何人写作过,没有任何人正在写作,以后也不会再有人写作。他们遗世独立,沉默不语。这类作家写作期间,你要是向他推荐一本好小说,他看你的眼神就像你刚用厨刀刺进他的心窝一般。这是性情使然。有些作家就像独奏的小提琴家一样,他们需要完全安静的环境来调音。其他作家则需要听到整个交响乐团每一位成员的演奏——他们可能会从单簧管,甚至双簧管那里得到提示。我就属于这类作者。我的书桌上摆满翻开的小说。我阅读一个个句子,沉浸在某种特定的感受之中,奏响某个特定的音符,在我过于多愁善感的时候激发心中的严酷,在我的句法陷入局促时,可以汲取一些文辞上的宽松闲适。我认为广泛阅读好比均衡饮食;比如,如果你的句式太松松垮垮,太花哨,就读一读文辞肥腻的福斯特·华莱士吧,再读点卡夫卡,充当粗粮。如果你的审美过于精细,面对白纸无法落笔,就别再担心纳博科夫会说些什么;拿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吧,他是以实质胜过风格的守护神。从事教学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觉得,写作期间不宜阅读。他们觉得,自己的叙述口吻难免会受到影响,而且,阅读伟大的文学作品会让人感到苦恼。因为卡夫卡笔下为鼠民歌唱的约瑟芬唱出嘹亮动听的歌声时,你如何还能唱出老鼠般微弱的歌声呢?这样说来,关键在于个人的自主性,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保护个人的自主权,哪怕这样做,意味着离开E·M·福斯特所说的作家们跨越时空,彼此对话,互相启发的文学回声室。我觉得,人各有不同。对我来说,回音室必不可少。我十四岁的时候,在回音室里听到了约翰·济慈的声音,在心中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层缘分的基础是阶层——虽说这话在美国,听起来未免有些老套。其实济慈并非工人阶层,更不是黑人——不过大致上,相较其他作家,他的情况跟我更接近。他没有弗吉尼亚·伍尔夫、拜伦、蒲柏、伊夫林·沃,甚至伍德豪斯、阿加莎·克里斯蒂那样优越的条件。济慈为读者提供了从边门步入文学生涯的可能性,那扇边门上还标有“欢迎学徒光临”的字样。济慈着手写作时,就像学徒一样;他在位于汉普斯特德的小房子里用功,学到了如今艺术硕士般的才学,不过他没花学费,靠的全是自己。那时的他是个来自郊区、身份低微的少年,距离文坛有些遥远,于是他把自家的藏书变成了文坛。他从不害怕受人影响,他对影响来者不拒。他想要从中汲取养分,哪怕要冒着牺牲独到见解的危险。他总觉得自己是个学徒:你可以从他早期写诗的尝试中窥见一二;在他写给友人的信里,谈到了自己羽翼未丰的文学观念;他在对查普曼译荷马史诗的著名解读中就曾提到,他生怕天不假年,来不及把多产的头脑中酝酿的作品全部完成。“榜样”这个词太不讨人喜欢,但事实上,没有榜样照样能行的作家,其实很了不起。我觉得,济慈就是这样。济慈奋力拼搏、埋头苦读、剽窃、模仿、改编、努力、成长,写下许多令他脸红的诗作,之后写出了几首令他引以为傲的诗作。无论是前人还是今人,只要有可资借鉴之处,济慈就会抓住一切机会向他学习。4.小说写作中途的奇思异想在小说写作中途,作者会萌生出某种奇思异想。需要澄清的是,这里所说的小说写作中途,未必便是篇幅上的正中央。我说的小说写作中途,指的是你心无旁骛的时候,这时你不再是家庭成员,不用再考虑爱人、孩子、购买食物、喂狗、看邮件——除了你的书,世问再没有任何东西,哪怕你的妻子跑来告诉你,她要和你兄弟上床,你都会觉得她的脸像巨大的分号,她的双臂像括号,而你心里想的是,用“翻腾”这个动词,是不是要比“搜寻”来得好。小说写作中途是种心态。奇妙的事情会在此时发生。时间崩溃了。你早晨九点坐下写作,一眨眼的工夫,晚间新闻已经开始播报了,这时,4000字也已经写好,比你去年用三个月写出来的字还要多。有某种变化发生了。这种变化并不仅限于家中。如果你能走出去,外面所有的一切——我是说,所有一切——都有可能无拘无束地融人你的小说。巴士上的闲谈——简直就是从你的小说里冒出来的。你打开报纸——每篇报道都跟你的小说有关。如果你足够幸运,有人正等着出版你的小说,这时候你就会大为惊慌地拨打出版商的电话,尝试将出版日期提前,因为你无法相信,此时此刻,这个世界跟你尚未出版的小说是多么合拍啊。如果下个星期二,它还没有出版,那么良机就会错过,你会恨不得自杀的。奇思异想足以让你发狂——也使得一切皆有可能。原本麻烦得出奇的结构难题,如今迎刃而解。看到那段话了吗?只需把它拿掉,整个章节就到位了!为什么之前没看出来?你从书架上胡乱抓起一本诗集,读到的**句诗行就变成了你的卷首引语——这句话简直就是专门为你而写的。……
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1975—),英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被权威杂志《Granta》选为20位最佳青年作家之一。2000年,处女作《白牙》使她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文坛巨星,此书甫一出版便荣获惠特布莱德图书奖、布莱克纪念奖、英联邦作家处女作奖、《卫报》最佳处女作奖、法兰克福电子书最佳小说奖;2005年,作品《关于美》入围布克奖决选,并在2006年获得橘子图书奖。《改变思想》作为第一本随笔集,展现了其丰富幽深的内心世界,赢得了诸多好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普希金,19世纪俄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4...
外省书 本书特色 张炜呕心沥血,精雕细琢打磨出了这部令人一读而醉的长篇力作。小说围绕主人公\"多余人\"史珂和\"情豪\"鲈鱼的曲折情感经历和悲剧命运,展示了两...
冻土的家园 本书特色 《冻土的家园》是散文家冯秋子抒写故乡的散文集,这些散文或将生活的苦难和北方人民的艰苦生活呈现于作品中使之迸发出感人肺腑的力量,或结合作者丰...
夏日走过山间 内容简介 在纷乱的尘世中,我们渴望寻得宁静,渴望倾听自然的声音,渴望给心灵找到安稳的归宿。面对现代文明的恶之花,我们深深怀念曾经广布的人间天堂,甚...
衣羽 本书特色 王莹是一九三〇年代大为走红的中国电影明星,影名大大超过文名,但她在文学上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抗战爆发,王莹积极投身抗日洪流,先参加“上海救亡演剧...
胡适的声音(1919~1960)胡适演讲集 本书特色 胡先生雅擅言词,而且善于恭维人,国语虽不标准,而表情非常凝重,说到沉痛处辄咬牙切齿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吐出来,...
《破镜谋杀案》内容简介:美丽动人、在影视圈里风生水起大半辈子的大明星玛丽娜搬进了马普尔小姐所在的乡村小镇。风韵犹存的女明星
优雅之必要条件-时尚休闲馆-002 本书特色 本书几乎是一部幻想文本,由艺术史上的部分名画、名雕塑引发,将其中的女性形象抽拔出来,探讨“她”在历史中身处的各种境...
暴风雨·冬天的故事 本书特色 《暴风雨冬天的故事》收录威廉·莎士比亚两部戏剧作品。《暴风雨》是一部传奇剧,歌颂了纯真的爱情、友谊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剧中既有...
百人小品:烟之趣 内容简介 烟是和气草。领导说“研究研究”,那你赶紧就“烟酒烟酒”,事情也就八九不离十了;找人办事先掏烟,来,抽一支,点上点上,于是,“一根香烟...
英国不装腔指南 本书特色 《英国不装腔指南》是一本用全新视角观察体验英国社会的书,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的英国。书中能看到的更多是对英国的感受,所有的感受dna被...
成为妮可 本书特色 《华盛顿邮报》的科学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讲述了一个鼓舞人心的真实故事,一个性别困惑的男孩与他同胞弟弟以及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理解、培养、捍卫“与...
风俗随谈 本书特色 民国著名藏书家、作家周越然的杂文集之一,本书中的文章均为作者在国内外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以及通过读书所进行的对于各地风俗的考证,这些考证涵盖面...
诗有灵犀-古代哲理诗注析 内容简介 纵观中外无量数的传世诗歌名篇,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它们不仅通过情感的传导予人以强烈的感染,同时还以至为警策的理性力量穿透时空的...
倒流河 本书特色 本书系汇集了众多当代一流名家自选的代表作品,专为文学爱好者量身打造,引领读者进入当代文学的中心地带。《倒流河》为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作品精选集。《...
《面对大河》内容简介:“松树受过伤,却在不可遏制地生长。”★波兰文学专家译介,中文世界首次完整呈现米沃什诗歌全貌 ★二十世纪
王世贞文选 本书特色 本书为“明清八大家文选丛书”之一。王世贞为明代“后七了”之首。一生志在兼济,除弊兴利:反对宦官权奸,主张抗击南倭北虏的侵扰,在内政与外交上...
光阴似水 待你如初:陆小曼的烟火人生 本书特色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不意味着生活过得轻松,但绝对活得精彩。这可谓陆小曼一生*真实的写照。先与王庚离婚,后与徐志摩...
鬼子进村:1942年“五一大扫荡”纪实 本书特色 《鬼子进村——1 942年“五一大扫荡”纪实》一书2005年5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后,受到了读者的厚爱,...
新大陆游记 本书特色 《新大陆游记(大师文话系列丛书)》的作者梁启超是中国控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梁启超1903年赴美洲游历考察美国政治由感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