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变思想》中,作者扎迪·史密斯以个人的阅读、体验、视野、记忆、意识,集合当代文学小说家、政治明星、戏剧作家、歌剧家和戏剧演员5个主题,剖析他们的人生经历,塑造一个新的故事,以全新的角度,描述人文、文化、家庭和哲学。Zadie以幽默、充满机智的文笔见解,深刻的重新诠释各种角色背后所代表的深层意义。
在《改变思想》中,作者扎迪·史密斯以个人的阅读、体验、视野、记忆、意识,集合当代文学小说家、政治明星、戏剧作家、歌剧家和戏剧演员5个主题,剖析他们的人生经历,塑造一个新的故事,以全新的角度,描述人文、文化、家庭和哲学。Zadie以幽默、充满机智的文笔见解,深刻的重新诠释各种角色背后所代表的深层意义。
有些作家写小说的时候,别人的小说一字不看。一字不看。甚至连小说封面都不想看。他们写作的时候,小说的世界消亡了:没有任何人写作过,没有任何人正在写作,以后也不会再有人写作。他们遗世独立,沉默不语。这类作家写作期间,你要是向他推荐一本好小说,他看你的眼神就像你刚用厨刀刺进他的心窝一般。这是性情使然。有些作家就像独奏的小提琴家一样,他们需要完全安静的环境来调音。其他作家则需要听到整个交响乐团每一位成员的演奏——他们可能会从单簧管,甚至双簧管那里得到提示。我就属于这类作者。我的书桌上摆满翻开的小说。我阅读一个个句子,沉浸在某种特定的感受之中,奏响某个特定的音符,在我过于多愁善感的时候激发心中的严酷,在我的句法陷入局促时,可以汲取一些文辞上的宽松闲适。我认为广泛阅读好比均衡饮食;比如,如果你的句式太松松垮垮,太花哨,就读一读文辞肥腻的福斯特·华莱士吧,再读点卡夫卡,充当粗粮。如果你的审美过于精细,面对白纸无法落笔,就别再担心纳博科夫会说些什么;拿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吧,他是以实质胜过风格的守护神。从事教学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觉得,写作期间不宜阅读。他们觉得,自己的叙述口吻难免会受到影响,而且,阅读伟大的文学作品会让人感到苦恼。因为卡夫卡笔下为鼠民歌唱的约瑟芬唱出嘹亮动听的歌声时,你如何还能唱出老鼠般微弱的歌声呢?这样说来,关键在于个人的自主性,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保护个人的自主权,哪怕这样做,意味着离开E·M·福斯特所说的作家们跨越时空,彼此对话,互相启发的文学回声室。我觉得,人各有不同。对我来说,回音室必不可少。我十四岁的时候,在回音室里听到了约翰·济慈的声音,在心中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层缘分的基础是阶层——虽说这话在美国,听起来未免有些老套。其实济慈并非工人阶层,更不是黑人——不过大致上,相较其他作家,他的情况跟我更接近。他没有弗吉尼亚·伍尔夫、拜伦、蒲柏、伊夫林·沃,甚至伍德豪斯、阿加莎·克里斯蒂那样优越的条件。济慈为读者提供了从边门步入文学生涯的可能性,那扇边门上还标有“欢迎学徒光临”的字样。济慈着手写作时,就像学徒一样;他在位于汉普斯特德的小房子里用功,学到了如今艺术硕士般的才学,不过他没花学费,靠的全是自己。那时的他是个来自郊区、身份低微的少年,距离文坛有些遥远,于是他把自家的藏书变成了文坛。他从不害怕受人影响,他对影响来者不拒。他想要从中汲取养分,哪怕要冒着牺牲独到见解的危险。他总觉得自己是个学徒:你可以从他早期写诗的尝试中窥见一二;在他写给友人的信里,谈到了自己羽翼未丰的文学观念;他在对查普曼译荷马史诗的著名解读中就曾提到,他生怕天不假年,来不及把多产的头脑中酝酿的作品全部完成。“榜样”这个词太不讨人喜欢,但事实上,没有榜样照样能行的作家,其实很了不起。我觉得,济慈就是这样。济慈奋力拼搏、埋头苦读、剽窃、模仿、改编、努力、成长,写下许多令他脸红的诗作,之后写出了几首令他引以为傲的诗作。无论是前人还是今人,只要有可资借鉴之处,济慈就会抓住一切机会向他学习。4.小说写作中途的奇思异想在小说写作中途,作者会萌生出某种奇思异想。需要澄清的是,这里所说的小说写作中途,未必便是篇幅上的正中央。我说的小说写作中途,指的是你心无旁骛的时候,这时你不再是家庭成员,不用再考虑爱人、孩子、购买食物、喂狗、看邮件——除了你的书,世问再没有任何东西,哪怕你的妻子跑来告诉你,她要和你兄弟上床,你都会觉得她的脸像巨大的分号,她的双臂像括号,而你心里想的是,用“翻腾”这个动词,是不是要比“搜寻”来得好。小说写作中途是种心态。奇妙的事情会在此时发生。时间崩溃了。你早晨九点坐下写作,一眨眼的工夫,晚间新闻已经开始播报了,这时,4000字也已经写好,比你去年用三个月写出来的字还要多。有某种变化发生了。这种变化并不仅限于家中。如果你能走出去,外面所有的一切——我是说,所有一切——都有可能无拘无束地融人你的小说。巴士上的闲谈——简直就是从你的小说里冒出来的。你打开报纸——每篇报道都跟你的小说有关。如果你足够幸运,有人正等着出版你的小说,这时候你就会大为惊慌地拨打出版商的电话,尝试将出版日期提前,因为你无法相信,此时此刻,这个世界跟你尚未出版的小说是多么合拍啊。如果下个星期二,它还没有出版,那么良机就会错过,你会恨不得自杀的。奇思异想足以让你发狂——也使得一切皆有可能。原本麻烦得出奇的结构难题,如今迎刃而解。看到那段话了吗?只需把它拿掉,整个章节就到位了!为什么之前没看出来?你从书架上胡乱抓起一本诗集,读到的**句诗行就变成了你的卷首引语——这句话简直就是专门为你而写的。……
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1975—),英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被权威杂志《Granta》选为20位最佳青年作家之一。2000年,处女作《白牙》使她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文坛巨星,此书甫一出版便荣获惠特布莱德图书奖、布莱克纪念奖、英联邦作家处女作奖、《卫报》最佳处女作奖、法兰克福电子书最佳小说奖;2005年,作品《关于美》入围布克奖决选,并在2006年获得橘子图书奖。《改变思想》作为第一本随笔集,展现了其丰富幽深的内心世界,赢得了诸多好评。
《低到尘埃里:张爱玲情事》内容简介:本书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一代才女张爱玲情感世界的惊世与婉曲。关于张爱玲情爱生活的文学传记,
杨柳青青 本书特色 张恨水著的《杨柳青青》不仅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还抒发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小说的*后一句表现了新的生机。虽然作者对这个社会有所批判,但是...
海底两万里-全译本 内容简介 《海底两万里》描写的是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追捕当时盛传的海上“怪物”,不幸却被那“怪物”俘获。而所谓...
检点余花饰素襟 本书特色 本书文笔流畅,真挚淳朴,有血有肉,展示了令人感动的情愫。作者在六十年生活的磨炼中不断思索,她对纯洁心灵的呼唤,对中外名胜的探寻,对弘一...
走进北大(32.00) 本书特色 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经验不同的解读90后的高考智慧成绩个性我都要走进北大(32.00) 内容简介 清华园和未名湖是多少学子们梦绕魂...
作者:米·肖洛霍夫(1905—1984) 苏联俄罗斯作家,其作品主要反映顿河地区哥萨克人民的生活。在苏联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
欧阳山(1908—),现代作家。原名杨凤岐,笔名凡鸟、罗西等。1908年12月出生在湖北荆州一个城市贫民家庭里,因家境贫寒几个月时被卖给姓杨的人家,从小便随养父...
「詩王」卡雷姆作品集繁體中文版首度問世首刷附贈限量設計詩卡不斷流逝的時間不斷漂洗我與世界的愛情本書由比利時文化部、作家協
书蠹牛津消夏记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海豚出版社出版★ 王强,既是一位企业家——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更是一位读书人和藏书家,恋书狂的王强自...
将进酒梦如烟 目录 “将进酒”喝也不行,不喝也不行喝酒——喝也不行,不喝也不行谈微醺之意喝酒我的喝酒干一杯,再干一杯我与酒饮酒记谈酒戒酒饮酒烟酒酒信仰酒故酒喝醉...
元曲三百首 内容简介 元曲、古文,同唐诗、宋词一样,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元曲刻露尖新,宜俗宜雅,特色鲜明;古文众体荟萃,风格各异。它们韵律优美,词采斐然,意...
郁达夫的杭州 本书特色 里外湖的荷花,已经到了凋落的初期,堤边的杨柳,影子也淡起来了。几只残蝉,刚在告人以秋至的七月里的一个下午,我又带了行李,到了杭州。郁达夫...
在轮下 本书特色 在如此敏锐又懵懂,渴求又彷徨的年纪,以自己的力量发现道路和自我。 在轮下 内容简介 让过来人/当事人都深深共鸣、无法不读的经典。 汉斯是个勤奋...
背影 本书特色 《背影》从《踪迹》、《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中选取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此外还收录了朱自清生前未曾编成集子的散文。这些文章有的反映了作...
中国最佳 杂文 本书特色在社会生活日趋商业化的今天,文学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开始越来越多的远离了大多数人的生活,现在的文学领域在商业经济的感染下,鱼龙混杂,泥沙俱...
普希金文集(1-7卷) 本书特色 多重角度体会和把握普希金作品的精妙所在,并可以了解和品味作者的思想和人格。普希金文集(1-7卷) 内容简介 普希金文集七卷内容...
高适岑参诗选评 本书特色 《高适岑参诗选评》包括了行路难二首(七古)、别韦参军(五古)、酬庞十兵曹(五古)、苦雪四首(选二五古)、苦雨寄房四昆季(五古)、九月九...
厉鹗与康乾诗坛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探讨诗人厉鹗与康乾诗坛的内在关联,主要采用以点带面,个案与整体相结合的思路,从厉鹗生平考述、诗歌创作、诗学思想、诗坛活动、诗史...
我在北大六十年 本书特色 《我在北大六十年》:这本书是我在北京大学这样一个环境中生活了六十年的一个见证,它见证了这六十年里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见证了中国知识分子...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学术文选 本书特色 《朱自清学术文选》收录了朱自清的19篇文学、文化研究类文章,包括《论雅俗共赏》《论百读不厌》《论逼真与如画——关于传统的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