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哲学与政治思想系列:代表的概念》以日常语言哲学为指导,深入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脉络,揭示出“代表”是一个超出现代民主范畴的独立概念。皮特金通过对霍布斯、伯克、密尔等西方政治思想大家的比较分析,梳理出形式代表观与实质代表观两大脉络,为人们在纷纭复杂的争论中找到关键点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启发。鉴于皮特金分析的透彻和系统,《公共哲学与政治思想系列:代表的概念》已经成为当今西方关于代表研究的经典,引证率极高。
适读人群 :政治学专业学者,学生和研究者,政府工作人员《代表的概念》是关于“代表”概念*为全面的一本书,刊行四十余年仍盛誉不减,作者凭借此书获得了2003年度有“政治学诺贝尔奖”之称的“约翰·斯凯特奖”。
由此可以自然地推导出象征性代表的两个更进一步的方面。由于象征符号与所指事物间的联系似乎是主观任意的,只在人们相信时它才会存在,所以象征性代表似乎不是建立在理性的可证明的标准之上,而是建立在情绪性、情感性、非理性的心理反应之上。人们相信习俗的或主观的代表关系,这其中没有任何逻辑性的正当理由和理性证明。一见国旗就激动地自豪不已,这不是基于国旗与美国是准确相似的。这种情感反应更多的是建立在训练和习惯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认知或理解之上。因此,认为象征性代表是中心性的代表类型的作者通常会强调非理性心理反应对于促使代表形成的作用。其次,作为以上的结果,这些作者对制造象征符号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描绘性代表的意义上,画或地图进行再现/代表的角度与画家或制图人进行再现/代表的方式是密切相关的,象征符号也同样如此。这些理论家很快便由对代指国家的国旗或代指教会的十字架等例子的讨论,转向了对于使这些符号变得能够这样代指的过程的讨论,接着他们又讨论了可以将这一过程发动起来的人类行为。我们已经对“代表为”与“用……代表”进行过比较。前者是艺术家或其他描绘性代表的制造者的活动;后者则不是。所以,一名画家可能会将基督代表/再现为(as)一个高个子,但不会将基督代表/再现为(as)一条鱼,尽管他可以用(by)一条鱼来代表/再现基督。这种制造象征的活动显然与习俗性象征符号有关;制图人或数学家通过对一个之前无意义的记号进行界定并将之写入地图图例,从而使此记号转变成一个(习俗性的)符号。(当然,他们也可以直接使用一个人们所熟悉和接受的习俗性象征符号。)但是,制造和使用能够进行象征的符号,这不仅仅是在“用……代表(representing by)”,也不仅仅是主观规定即可,这种制造和使用必须使任何人在查询地图时都能轻易看懂。一个非习俗性的符号要让人们相信它、接受它,并对它作出恰当的反应,就必须唤起人们具有特定的反应,使人们形成特定的习惯,并引导人们产生特定的态度。与形成一个描绘性代表不同,制造一个象征符号的关键是去影响将要接受它的人们的思想,而非在象征符号本身上下工夫。由于象征符号与所指事物的关联没有什么理据可依,人们接受此符号而非彼符号纯粹是出于主观心理,所以制造象征符号不是在进行理性说服,而是在操控情感反应和培养习惯。当我们以象征性代表作为定义标准,据此去看所有其他类型的代表,那么这些象征符号进行代表的方式的特点就会被概化和投射到政治生活中。①于是,政治代表者与他所代表的人们之间似乎就只有一种主观的、习俗的或隐秘的关系。对人们进行代表似乎就与对国家这种抽象事物进行象征没有什么分别。检验政治代表的关键标准将是存在主义性的:代表者是受民众相信的吗?并且,这种相信的基础似乎将是非理性的和情感性的,因为它不可能有任何理性依据。由此,政治代表将不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事态,不是代他人行为,而是一种“代指示”;只要人们接受或相信,按照象征性代表的定义,政治领导人就是在代表他们。就算在代表中行为真的很重要,那么这种行为也不是代他人行为,也不是进行再现或传达信息;这种行为是使人们去相信政治领导人这一象征,接受他作为自己的象征性代表者。……
汉娜·费尼刀尔·皮特金,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政治科学系名誉教授,在政治理论研究领域颇有建树,著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学生,《代表的概念》是其代表作,刊行四十余年仍盛誉不减,此书使其获得了2003年度的有“政治学诺贝尔奖”之称的“约翰·斯凯特奖”。
北宋宰辅政务决策与运作研究 本书特色 《北宋宰辅政务决策与运作研究》由田志光所著,讲述了宋代的官僚制度和政治制度复杂多变,每每令治史者望而却步。《北宋宰...
铁翼雄风 内容简介 本书以陆军航空兵为主线,分别叙述了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苏军入侵阿富汗、两伊战争、英阿战争、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美军入侵巴拿马、海湾...
苏联/俄罗斯空中预警和指挥战机研发全史 本书特色 空中预警飞机发展的历史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的政治与军事领袖一直都在注视着另一侧西方的军事科技发展,对比...
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研究:创新.合作.空间.治理 本书特色 《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研究:创新·合作·空间·治理》聚焦创新合...
美国和美国的敌人:美国的对手与美国政治学的形成 本书特色 伊多·奥伦挑战了“美国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某种方式依附于民主的自我形象”。正如本书结论所言,这部...
外交人生-我的回忆和感悟 本书特色 共和国六十年外事风云的点滴记忆,近半个世纪外交生涯的深情追忆,新时代外事工作的艺术与感悟,刘云山亲笔提写书名;许嘉璐、盛华仁...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 本书特色 这是部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论文集。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它们分别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方法、历史时期等,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代...
做官-13位中国官员应对危机之道 本书特色 《做官:13位中国官员应对危机之道》:寻找政治明星,发现政治智慧,危机时刻政府决策幕后的细节,一流记者和一线官员的思...
第一世界大战宣告了欧洲旧有国际格局的土崩瓦解,自文艺复兴以来生机勃勃、自信乐观的欧洲文化遭受重创,其影响甚至波及亚非广大
2016年11月11日-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本书特色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于11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孙中山先生的伟大,...
《世界现役制导武器全解析(下篇)》内容简介:导弹是一种携带战斗部、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飞行航迹的武器。
中国应该对美国说不 本书特色 症候”的表现。我们不禁要问:中美两国难道真的要进入太平洋地缘政治抗衡时代了吗?今天不敢对美说“不”,明天将使自己胆战心惊。强势崛起...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内容简介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收入自二○○九年三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后,到二○一○年十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这段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内容简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是党中央指定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教材。本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中国历史的B面:权力主宰者的活法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基本格局;帝王君主端坐于上,左有后妃,右有宦官,下面对着的是相府的相爷。帝王任性而行,后妃床榻上奏...
《中医妇科临证医案集》内容简介:本书是基于中医妇科学知识点结合临床而撰写的一本教学参考书,全书分为月经病类、带下病类、妊娠
《互联网金融(第2版)》内容简介:《互联网金融(第2版)》根据高等院校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的需要,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出发,对
世界秩序的秘密-乔姆斯基论美国 本书特色《世界秩序的秘密:乔姆斯基论美国 》是言简意赅、观点犀利的大众化读本,总结、评价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书中点评到的...
装备标准化实践与探索 内容简介 《装备标准化实践与探索》包括三篇。认识篇概括介绍标准和标准化,同时提出对标准和标准化的一些新的认识。实践篇用六章的篇幅介绍以五个...
军事软实力方略 本书特色 李祖发编写的《军事软实力方略》从深度解读约瑟夫·奈的经典软实力理论入手,分析“中国式软实力”的研究现状,比较中外对软实力理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