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人凤编著的《张元济与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包括两大部分。正文部分编入张元济先生本人撰写的与图书馆事业相关的文章、讲话、图书馆章程、书信、古籍跋文等。本书收入张元济先生致友人信件多封,这些信件都与图书馆事业相关。本书选入了一批张元济先生撰写的古籍跋文,记述的是涵芬楼收藏的古籍善本和后来他捐赠给合众图书馆的浙江海盐张氏涉园藏书的来龙去脉。本书还汇集了虽非张元济先生的文字,却能反映出他在图书馆事业上所作贡献的有关资料,编为附录。
张人凤编著的《张元济与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包括两大部分。正文部分编入张元济先生本人撰写的与图书馆事业相关的文章、讲话、图书馆章程、书信、古籍跋文等。本书收入张元济先生致友人信件多封,这些信件都与图书馆事业相关。本书选入了一批张元济先生撰写的古籍跋文,记述的是涵芬楼收藏的古籍善本和后来他捐赠给合众图书馆的浙江海盐张氏涉园藏书的来龙去脉。本书还汇集了虽非张元济先生的文字,却能反映出他在图书馆事业上所作贡献的有关资料,编为附录。
张元济先生(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壬辰(1892)年进士。1903年初,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编泽长一后改称编译所长一。张元济先生以其毕生精力投入商务印书馆的同时,始终不忘并身体力行从事图书馆事业,主持创办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图书室,并发展成以收藏珍本古籍为主的涵芬楼,继之又成为对社会开放的公共图书馆——东方图书馆。日本侵略者焚毁东方图书馆之后,他与上海文化界好友合力创办私立合众图书馆。合众的藏书在1953年捐赠上海市人民政府,后来归入上海图书馆,成为上图古籍收藏的基础,并得到了妥善的保存。张元济先生的一生,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做出了足以载入史册的业绩。
档案穿越:2012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印质上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江苏省档案局、扬子晚报社主办的大型历史文化专版“档案穿越”2012年3...
大交通-从一带一路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书特色 本书以全球化纵深发展和中国和平崛起为背景,分析拓展“大交通”的内涵和外延,认为&ldqu...
清代辑佚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为清史项目之一。清中辑佚兴盛,对历代佚书逸文的搜辑工作,是清代考据学的一大亮点。过去清史和清代辑佚研究对这方面的关注,或集中于《永乐...
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苏联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训 本书特色 本书从意识形态工作入手,探究意识形态瓦解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在剖析了苏联意识形态工作出现重大...
和生命里美好击掌相笑-《新周刊》2017年度佳作 本书特色 突然,我们和古典频频遭遇。但我们又在古典面前频频尴尬。(《古典范儿》)世事纷乱,但阅读者清醒。时代越...
中文工具书教程 内容简介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情报意识,提高他们在读书治学中使用工具书释疑解难、检索文献的能力,我们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中文工具书》做了较大的...
吉登斯现代社会变迁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吉登斯现代社会变迁思想研究》立足于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双重语境,从如何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化的路向.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的现代性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人口都是移民。.有人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但我认为,历史首先是由那些并非身在其中的人书写的。.牧羊人说,你也会逃离,但如果我留下呢?如果...
本書是第一部以提要形式揭示道教內容的大型工具書,吸收了國內和日本學者的研究成果。該書大多篇章是研究考證的結果,每篇幾百字或數十字的提要,都需要翻閱大量的工具書,...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索 本书特色 本书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较多地从发达国家和历史发展角度辩证地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储蓄、消费和社会保障的影响机制、影响...
编辑视界 本书特色 《编辑视界》这一书稿是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的总编辑林阳先生的一本有关编辑出版的专业论文集,内容涉及图书 、期刊的策划、编辑、经营和管理等各方面的...
新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批判理论 内容简介 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这些新变化,新马克思主义者从不同的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本编主要以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
《比较的幽灵》内容简介:本书分析了形成民族主义的各种力量,考察各个东南亚国家具体的民族主义表现并加以比较,最后提出为在冷战
张元济与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 本书特色 张人凤编著的《张元济与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包括两大部分。正文部分编入张元济先生本人撰写的与图书馆事业相关的文章、讲话、...
电视结构艺术 本书特色 书研究的是影视的结构艺术。结构学的任务是影视艺术材料的建构、排列和分布。结构问题也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书涉有的主要学术观点,是...
【作者简介】托马斯•德•帕多瓦(Thomas de Padova)1965年生于莱茵河畔诺伊维德(Neuwied am Rhein,位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
习坎庸言 鸭池十讲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习坎庸言”和“鸭池十讲”两部分组成。《习坎庸言》是罗庸先生在西南联大习坎斋(取《易》之“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之意)自己...
中国社团立法研究-以市民社会为视角 本书特色 《中国社团立法研究:以市民社会为视角》以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为指导,以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民社会为背景,围绕社...
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述要-增订本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述要(增订本)》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述要-增订本 内容简介 本稿分层次介绍了中国历史...
社会科学二十讲 本书特色《社会科学二十讲》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社会科学入门读物。作者以通俗流畅的笔触,运用谈话的形式,将社会、家庭、国家、民族四方面的内容娓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