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库:武汉巷史》所收录的文稿几乎都是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旧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写、加笔补充而成。作为文化丛书其中有些内容有稍许偏离文化之憾,然,近来我邦人士多为关切武汉之沿革,希望能看到简洁精炼的有关此类的书籍,为此,《武汉文库:武汉巷史》以沿革为主,谈武汉街市的变迁。在中国方面有很多关于武汉沿革的文史记载,然而,至今尚未出版过日文版的此类书籍。为此,在武汉沿革这个方面,参考了汉阳县志、夏口县志、湖北通志、汉口丛谈、续汉口丛谈、京汉铁路案内、武汉指南等一些文史资料。有关汉口新闻史未有任何参考资料可以借鉴,几乎都是依据笔者见闻。这其中在开拓时代的一些事迹来自与赖川总领事的谈话记录,对此有些读者可能感到简略,因为是谈话记录,不能随便添加,只能采用原意。关于汉口的花街巷史基本没有可以参考的完整的中文资料,手头上只有一些散在的诗歌、随笔里的只言片语,为此,只能依据笔者考察而撰写。从眼下中日情势来看,在《武汉文库:武汉巷史》里记录这些内容,似乎觉得有些不合时宜,但笔者相信,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资料将成为武汉巷史的史料。
《武汉文库:武汉巷史》为《武汉文库》“日译文献”辑的一种,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武汉为考察对象,内容主要包括“在汉口的日本侨民史”、“汉口街市变迁及汉口民俗”、“武汉新闻史”、“汉口花街史”这几个方面,虽然作者主观上是为配合日本侵华向日本人介绍武汉,但客观上从另外一个角度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民国时期的武汉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因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武汉文库:武汉巷史》:
武昌的沿革从前武昌被称为江夏,此与夏水注入长江有关,而夏水或夏口都是汉水的别名。在虞夏时代,武昌均属于荆州,周彝王时代归楚所辖。所谓虞也就是作为明君的尧舜时代,舜距今3980余年,夏距今3930余年.周距今2990年。在周代有位名叫熊渠的人起兵,在江汉地区博得众望,进而建立基业;其后,封其子熊红为鄂王,筑城邑于现今的武昌县。湖北省之所以简称为鄂,盖肇始于此。
时代及城邑如上所述,就地名而言:在春秋时,武昌被称作“夏汭”的地方,《左传》里对汉江有“汉水曲,而人江”的解释,其他史书将汉水之北谓之“汭”;这里所说的“夏”显然是指江北的“夏口”,即“汉口”。所谓“夏的地方”指的是汉阳,并不是指邑地,“邑”是指“鄂城”或“鄂渚”这块地方。其后,汉高帝六年,设江夏郡,辖14县及西陵;即:相当于现今云梦县北方一带的地方。古时,云梦置西陵、安陆两县,将此统称为“汉的江夏”,这都因为“郡”的辖制范围不断变化的缘故。
在论述中国城市沿革时,因其所述的时代不同,而出现郡、州、路等辖制单位,在此,仅就“郡”再作说明。·“郡”为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在周代时“郡小而县大”,在县下置郡,这同现今日本的区划相一致。然而,在战国以后,出现相反的“县小而郡大”的情况。秦灭诸侯之后,天下统一,将国土区划为36郡,并以郡辖县。汉代以后,又有所改变,在“州”下设“郡”,“郡”的下面仍是“县”。在北齐时代,义将“郡”以等级区划之,即:从“上上郡”到“下下郡”共分为九等。隋代开皇三年,认为“州”与“郡”无太大差别,因而“废郡留州”,并确定以州辖县。然而,在其后的大业三年,又将州改郡,恢复旧态。唐因袭隋的旧制,将郡改州,仍以州辖县。原来的郡及郡太守之名被废止,以州及州的刺史代替之。郡的长官之名,秦代日郡守、汉代以后日太守。以上是作为行政区划的郡的变迁。请先对此变迁有个整体概念之后,再看后面的沿革。
汉阳的沿革有如前所述的情况,秦代在汉代之前,汉代的江夏郡在秦代被确定为一个大的行政区划单位,其名称谓“沙羡”,现今的嘉鱼、蒲圻都包括在“沙羡”之内。而“武昌郡”则起于汉代。在《三国志》里可见江夏、夏口这样的地名,夏口就是汉口,这时的夏口可能还管辖河南一部分。
三国时,黄祖任江夏守设“邑”,建立“沙羡屯”,并起名为夏口。夏口在江北(黄祖的领地在江北),在江南无夏口之称。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在沙羡县的基础上,设武昌郡,武昌之名起始于斯。
晋代武帝平吴,将武昌归属于“江州”,将江夏隶属于“荆州”。即:武昌与江夏各分属于两地。当然,当时的武昌,不仅是现今的武昌城,还包括一个广大的区域;晋武帝距今大约有1750年。在南北朝时设“郢州”,在其北面设“新州”(新州在后文还将提到),在沙阳设沙州,这个时代地名仍叫江夏郡。南北朝结束之后入隋,大业初年(距今1330年),废止了江夏郡,建鄂州,改汝南为江夏。此时的江夏不是政治上的郡,仅是地方上的名称而已。进入唐(]320年前),将郡改为州,设鄂州,其后一直延续到宋。进入宋(距今970年前)后,设荆湖北路,进入元代(距今670年前),改为鄂州路,其后又改为武昌路,且一直将武昌路延续到明初(570年前)。此后改为武昌府,在其下设江夏县。
清朝统一中国后,延续明代的建制,仍设有江夏县、武昌府。综上所述,武昌设府城由来已久,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30年前,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置县,武昌为县级建制。然,湖北省政府的所在地仍在此地。民国十五年,北伐军进入湖北,其后平定了北方;民la十八年,成立了武汉市政委员会,建立了统一三镇的市政府,当然,汉口也在合并之中。其后,汉El又作为特别市的建制,与武昌分离,又恢复独立状态。事变后,日军进入武汉城,成立了武汉特别市政府。这个特别市政府在行政上在武汉市政府之下,但再次作为省政府的所在地。行使着管理具有特别事态的城市的任务。
在此,想对“州”和“路”再做一些解说,似乎有些蛇足,但仍觉得有必要。州在中国古代为政治区划地,尧的时代,已将中国分为9州,舜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又加3州,为12州。夏的时代再改为9州,周代之初将天下分为8畿,成王时又恢复9州。*近史学界考证,春秋战国时期,崇尚五行思想,依据当时的天文知识将天体九分,同时也将此用于地理的划分上,分配给各地的名称,仅限于称谓(表示土地面积之广),并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政治上的区划。所以,秦王赢政统一天下后,设置郡县,而不设州。然而,因为存在着区分地理上的影响,在前汉时期,分别改变州名,武帝以后随着领土扩大,在南方增加了交趾(后称交州),在北方增加了朔方(后称并州),此外,在中央设置了司隶,汉代总共是13州。由于中央政府对各地新设郡县的管理感到困难,为此,设按察使之职,赴各州督察郡守、县令。在武帝时,中央根据需要向各州派官,也就是说,那时的官员并非常任,在后汉时期,在13州开始常设起始于武帝时的刺史官职,此时的刺史虽为官吏,其地位还比较低下,直到绥和元年起,官吏的地位才开始提高,并将刺史改为“牧”。
……
内田佐和吉,日本长崎人。1918年1月17日,作为《日日新闻社》记者来汉口从事文化活动。此后在汉口工作生活了27年,是专攻武汉的中国通,写有七、八部日文版的著作 ,几乎都与武汉有关。
武德庆,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近年主要著述有《日本国情概观》(日文版)、《日本古典文学作品选读》(日文版)、《日语长难句精解》等多种,此外还发表了日语专业及与日本相关论文20余篇。
前汉演义-蔡东藩说中国史 本书特色 一套流传*广的中华通史,自出版以来忆畅销数百万册,是了解中国历史政治的*详实读本。此次出版的“蔡东藩说中国史系列”,包括了蔡...
《潮平两岸阔》内容简介:本书为“问学丛书”之一,是当代著名学者刘跃进教授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部分序文的结集。全书分为两部分
《艺眼千年:名画里的中国·元代卷》内容简介:《艺眼千年:名画里的中国》通过中国历代名画来讲中国故事,包括北宋、南宋、元、明
《朝鲜战争》内容简介:★上世纪90年代“内部发行”图书,20年后首度公开出版,原班译者重新校订, 1990年,解放军出版社内部发行《
古代中国与世界:一个古史研究者的思考 内容简介 全书共收21篇论文,《谈学术工作的基础》一篇附在文末,是谈治学经历和体会。这21篇文章中前4篇是50年代到60年...
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上篇风云迭起的春秋八国、郑国创霸集团、齐国创霸集团、宋国创霸集团、晋国创霸集团、秦国创霸集团、楚国创霸集团等内容。博弈春秋...
北高加索古代历史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个人学术论文集,作者结合历史文献研究和自向游历考察经历,从北高加索古代历史综述、考古成就、民族历史研究、游历笔记等多方...
文史丛考-张政烺文集 本书特色 《张政烺文集》第二卷《文史丛考》,收录张政烺先生关于古代文史方面的论文、随笔、书信共34篇。主要考证历史掌故、文字器物、典籍文献...
帝国的阴阳两面 本书特色 《帝国的阴阳两面》为《知汉系列》的第二部,辩证分析文景两朝对民间休养生息、对宗室残酷压榨的两面性读来如亲历炎凉,真正感受到历史的幽深和...
郑州典故成语篇(全四册) 内容简介 一座城市的魅力是由久远历史的沉淀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凝结而成的。这个城市从她诞生之日起,就饱经风霜,历尽沧桑。她的每一点进步...
《不白吃漫画这就是世界美食》内容简介:不白吃漫画图解全世界美食!好吃的、奇特的、少有耳闻的世界各地特色食物,这本书里都有!
清史九讲 本书特色 本书是内藤湖南在京都大学任教期间,于1911年和1915年所做两次演讲的内容。1911年,正值清朝风雨飘摇之际,作者从兵力、财政、思想三个方...
把书题名为《为无政府主义申辩》只需要肆无忌惮,而写得漂漂亮亮需要高超才智。沃尔夫教授恰恰智勇兼备。无政府状态通常被扔进了
阅读纸草,书写历史 内容简介 纸草学通常是古代研究中技术性和实证性*强的学科之一。这个特点无可非议地表现在: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以及古文学和语言学方面的专业技能来释...
本书是近年来国际上最为流行的政治学教科书,可用于公共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和比较政治学等专业的教学阅读和科研参考。本书以制度
历史学家茶座.第九辑 内容简介 《历史学家茶座》自出版第1辑以来,无论在学界还是在读者中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媒体做了大量报道,称《茶座》“叫好又叫座”。《茶座...
解封民国 内容简介 2007年至2008年,蒋介石再度走到争议的十字路口。海峡那边,“去蒋化”正进入高潮,数百座铜像被拆除甚而切割,“中正纪念堂”改名“台湾民主...
给大家看的印度通史 本书特色 《给大家看的印度通史》是著名历史学家陈恭禄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简明、客观、朴实的印度通史类著作。《给大家看的印度通史》共分二十七篇...
三国史话-精装插图本 本书特色 1. 易中天品三国引用*多的大家名作。 2.系统了解三国*清晰、*快速、*权威的著作。彩页、插图、精装,全面超越市场同类品种。三...
《石学蠡探》内容简介:石学,即“金石学”之“石学”,是研究并运用石刻文献之学。叶国良先生秉屈万里之传,受孔德成之业,研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