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库:武汉巷史》所收录的文稿几乎都是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旧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写、加笔补充而成。作为文化丛书其中有些内容有稍许偏离文化之憾,然,近来我邦人士多为关切武汉之沿革,希望能看到简洁精炼的有关此类的书籍,为此,《武汉文库:武汉巷史》以沿革为主,谈武汉街市的变迁。在中国方面有很多关于武汉沿革的文史记载,然而,至今尚未出版过日文版的此类书籍。为此,在武汉沿革这个方面,参考了汉阳县志、夏口县志、湖北通志、汉口丛谈、续汉口丛谈、京汉铁路案内、武汉指南等一些文史资料。有关汉口新闻史未有任何参考资料可以借鉴,几乎都是依据笔者见闻。这其中在开拓时代的一些事迹来自与赖川总领事的谈话记录,对此有些读者可能感到简略,因为是谈话记录,不能随便添加,只能采用原意。关于汉口的花街巷史基本没有可以参考的完整的中文资料,手头上只有一些散在的诗歌、随笔里的只言片语,为此,只能依据笔者考察而撰写。从眼下中日情势来看,在《武汉文库:武汉巷史》里记录这些内容,似乎觉得有些不合时宜,但笔者相信,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资料将成为武汉巷史的史料。
《武汉文库:武汉巷史》为《武汉文库》“日译文献”辑的一种,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武汉为考察对象,内容主要包括“在汉口的日本侨民史”、“汉口街市变迁及汉口民俗”、“武汉新闻史”、“汉口花街史”这几个方面,虽然作者主观上是为配合日本侵华向日本人介绍武汉,但客观上从另外一个角度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民国时期的武汉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因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武汉文库:武汉巷史》:
武昌的沿革从前武昌被称为江夏,此与夏水注入长江有关,而夏水或夏口都是汉水的别名。在虞夏时代,武昌均属于荆州,周彝王时代归楚所辖。所谓虞也就是作为明君的尧舜时代,舜距今3980余年,夏距今3930余年.周距今2990年。在周代有位名叫熊渠的人起兵,在江汉地区博得众望,进而建立基业;其后,封其子熊红为鄂王,筑城邑于现今的武昌县。湖北省之所以简称为鄂,盖肇始于此。
时代及城邑如上所述,就地名而言:在春秋时,武昌被称作“夏汭”的地方,《左传》里对汉江有“汉水曲,而人江”的解释,其他史书将汉水之北谓之“汭”;这里所说的“夏”显然是指江北的“夏口”,即“汉口”。所谓“夏的地方”指的是汉阳,并不是指邑地,“邑”是指“鄂城”或“鄂渚”这块地方。其后,汉高帝六年,设江夏郡,辖14县及西陵;即:相当于现今云梦县北方一带的地方。古时,云梦置西陵、安陆两县,将此统称为“汉的江夏”,这都因为“郡”的辖制范围不断变化的缘故。
在论述中国城市沿革时,因其所述的时代不同,而出现郡、州、路等辖制单位,在此,仅就“郡”再作说明。·“郡”为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在周代时“郡小而县大”,在县下置郡,这同现今日本的区划相一致。然而,在战国以后,出现相反的“县小而郡大”的情况。秦灭诸侯之后,天下统一,将国土区划为36郡,并以郡辖县。汉代以后,又有所改变,在“州”下设“郡”,“郡”的下面仍是“县”。在北齐时代,义将“郡”以等级区划之,即:从“上上郡”到“下下郡”共分为九等。隋代开皇三年,认为“州”与“郡”无太大差别,因而“废郡留州”,并确定以州辖县。然而,在其后的大业三年,又将州改郡,恢复旧态。唐因袭隋的旧制,将郡改州,仍以州辖县。原来的郡及郡太守之名被废止,以州及州的刺史代替之。郡的长官之名,秦代日郡守、汉代以后日太守。以上是作为行政区划的郡的变迁。请先对此变迁有个整体概念之后,再看后面的沿革。
汉阳的沿革有如前所述的情况,秦代在汉代之前,汉代的江夏郡在秦代被确定为一个大的行政区划单位,其名称谓“沙羡”,现今的嘉鱼、蒲圻都包括在“沙羡”之内。而“武昌郡”则起于汉代。在《三国志》里可见江夏、夏口这样的地名,夏口就是汉口,这时的夏口可能还管辖河南一部分。
三国时,黄祖任江夏守设“邑”,建立“沙羡屯”,并起名为夏口。夏口在江北(黄祖的领地在江北),在江南无夏口之称。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在沙羡县的基础上,设武昌郡,武昌之名起始于斯。
晋代武帝平吴,将武昌归属于“江州”,将江夏隶属于“荆州”。即:武昌与江夏各分属于两地。当然,当时的武昌,不仅是现今的武昌城,还包括一个广大的区域;晋武帝距今大约有1750年。在南北朝时设“郢州”,在其北面设“新州”(新州在后文还将提到),在沙阳设沙州,这个时代地名仍叫江夏郡。南北朝结束之后入隋,大业初年(距今1330年),废止了江夏郡,建鄂州,改汝南为江夏。此时的江夏不是政治上的郡,仅是地方上的名称而已。进入唐(]320年前),将郡改为州,设鄂州,其后一直延续到宋。进入宋(距今970年前)后,设荆湖北路,进入元代(距今670年前),改为鄂州路,其后又改为武昌路,且一直将武昌路延续到明初(570年前)。此后改为武昌府,在其下设江夏县。
清朝统一中国后,延续明代的建制,仍设有江夏县、武昌府。综上所述,武昌设府城由来已久,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30年前,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置县,武昌为县级建制。然,湖北省政府的所在地仍在此地。民国十五年,北伐军进入湖北,其后平定了北方;民la十八年,成立了武汉市政委员会,建立了统一三镇的市政府,当然,汉口也在合并之中。其后,汉El又作为特别市的建制,与武昌分离,又恢复独立状态。事变后,日军进入武汉城,成立了武汉特别市政府。这个特别市政府在行政上在武汉市政府之下,但再次作为省政府的所在地。行使着管理具有特别事态的城市的任务。
在此,想对“州”和“路”再做一些解说,似乎有些蛇足,但仍觉得有必要。州在中国古代为政治区划地,尧的时代,已将中国分为9州,舜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又加3州,为12州。夏的时代再改为9州,周代之初将天下分为8畿,成王时又恢复9州。*近史学界考证,春秋战国时期,崇尚五行思想,依据当时的天文知识将天体九分,同时也将此用于地理的划分上,分配给各地的名称,仅限于称谓(表示土地面积之广),并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政治上的区划。所以,秦王赢政统一天下后,设置郡县,而不设州。然而,因为存在着区分地理上的影响,在前汉时期,分别改变州名,武帝以后随着领土扩大,在南方增加了交趾(后称交州),在北方增加了朔方(后称并州),此外,在中央设置了司隶,汉代总共是13州。由于中央政府对各地新设郡县的管理感到困难,为此,设按察使之职,赴各州督察郡守、县令。在武帝时,中央根据需要向各州派官,也就是说,那时的官员并非常任,在后汉时期,在13州开始常设起始于武帝时的刺史官职,此时的刺史虽为官吏,其地位还比较低下,直到绥和元年起,官吏的地位才开始提高,并将刺史改为“牧”。
……
内田佐和吉,日本长崎人。1918年1月17日,作为《日日新闻社》记者来汉口从事文化活动。此后在汉口工作生活了27年,是专攻武汉的中国通,写有七、八部日文版的著作 ,几乎都与武汉有关。
武德庆,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近年主要著述有《日本国情概观》(日文版)、《日本古典文学作品选读》(日文版)、《日语长难句精解》等多种,此外还发表了日语专业及与日本相关论文20余篇。
中华帝制的衰落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11个章节,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宏大背景出发,对一个帝国如何从建立秩序走向强盛、又如何*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
中东路与中东路事件 内容简介 从中东路修筑到中东路事件发生,再到中东路*终收回,历经半个多世纪,这期间正是国际局势变化莫测,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步伐,中国社会发...
资治通鉴-诠释 本书特色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现存的*大的编年体通史。该书旨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所以“专取有关国...
《犹太人在哈尔滨》介绍了:19世纪未20年代初,成千上万的犹太人为了躲避迫害纷纷投奔哈尔滨,松花江畔的这座新兴城市一度成为远
共和国记忆-《三联生活周刊》口述栏目结集 本书特色 毛泽东的私人医生、“九一三”事件的直接处理人、见证尼克松访华的首席翻译官……他们眼中的大时代及真实的历史人物...
《金圣叹史实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在明清文学史实研究的大视野下,以金圣叹的身世、交游、著述情况为研究中心,以史实考索的细密坚
《想法决定活法》内容简介:人生如同远征,每个人必经无数的战役。职场是人生的主战场之一,无法逃避。这个战场上,你的主要敌人是
《人类之前5亿年》内容简介:从两万年前的阿拉斯加,到寒武纪的中国云南,本书是一次跨越5亿年、向远古世界溯源的时间之旅。数千位
秋风宝剑孤臣泪-晚晴的政局和人物续编 本书特色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临终诗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图说考古:追溯文明的星河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远古文化、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铜镜、古代钱币、古代建筑、艺术、古代文字、墓葬、武器与战车、珍品欣赏等专题为框架,以文...
国学基础文库--历史人物(含《甲申三百年祭》) 内容简介 本书属于郭沫若先生的史学研究著作。在书中,作者对屈原、曹植、万宝常、王安石、李自成、李言、夏完淳、鲁迅...
智谋观止-史上高参那些招儿 本书特色 《智谋观止:史上高参那些招儿》精心收录了中国古代帝王高参治国安邦、治军用兵、断案决讼、平定动乱、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智谋故事。...
世界历史百科全书 本书特色 ★ 每一章时期,每章开头都有一个此时期的介绍,它能使你了解到在此期间的重要事件并配有世界大事的地图★ 人物栏:除了主要文章,本书还提...
当代卷-山东通史-上.下册 内容简介 《山东通史》正式被列为山东省“七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国家“八·五”规划重点图书。《山东通史》上起远古,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
最优秀的清末立宪运动史,发掘大量史料尤其是报纸杂志,第一次全面、系统、详尽、真实地展现了清末立宪运动史的全貌。晚清史名家
本书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历史研究入门读物。历史学在法国极为发达,尤其是20世纪以来年鉴学派引领了世界史学的潮流。作者多年在索邦
《没有森林会怎样》内容简介:森林里各种生物之间、森林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密切的联系?它们是如何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的?地球
回到历史现场 本书特色 该书是一本具有历史感和现场感的“文化苦旅”,重现历史场景,引出背后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部为巴蜀篇,是四川旅游文化的...
武则天夺权-血腥的盛唐-3 本书特色 ★《血腥的盛唐3》讲述武则天夺权始末。★即使你没有读过《血腥的盛唐1》《血腥的盛唐2》,依然不影响你直接读《血腥的盛唐3》...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 本书特色 吕思勉编著的《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上下)》是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之一,《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上下)》分上下两册,共百万余字,洋洋大观,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