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海外华文文学教程》是大学里一个独立学科所使用的教材。本书的撰写,旨在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大学生和研究生提供一本这一新兴学科的基础性教材。本书既说明了海外华文文学如何存在、如何发展的过程,也探索了这一文学领域作为一个学科建立的必要性和意义,展现其与本土汉语文学的联系和区别,特别是在演进中呈现出来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以及相关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推动世界华文文学的整合,帮助学生建立一种世界华文文学的整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第二版)》:海外华文作家的创作,是处在“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即使这一意识有时并不那么强烈。他们所创造的“他者”形象,是在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差距中所作的文学想象,是一种文化现实的描述,这些形象虽来自异族,但他们是经过华文作家的文化眼光和文化心理选择、过滤、“内化”而成的,是作家从一定的文化立场出发,根据自己对异族文化的感受和理解,创造出来的不同于本民族的“他者”形象,已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他”和“她”,而是他们在华族文化中的“镜像”和“折射”,是在两种文化“对话”中生成的,可视作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解读和诠释。所以在对这些形象进行分析时,追问的重点不在于他们是否忠实于生活中的原型,而在于这种描述、表达显示出作家所向往的是怎样的虚构空间,作家怎样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他者”和“他者”文化,通过他们提出和表现了哪种文化、意识形态的范式,这种想象和描述在多大限度上,出于何种原因而产生了什么样的文化偏离和美学效果。以东南亚华文文学中的一些“他者”形象为例。他们基本上分属于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按本民族的需求塑造“他者”形象,着重表现“他者”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一种集体化、理想化的文化诠释,其效果是强化了本民族的文化。菲律宾女作家黄梅的小说《齐人老康》①,女主人公玛丽娅是菲律宾人,她跟当雇员的华人老康生活了二十几年,已是六个孩子的母亲,因为老康来菲之前在中国老家已有妻子,所以一直没有名分,但她并不计较,一年四季不辞劳苦地操持家务,养育儿女,同老康一起渡过许多生活难关。从作品中玛丽娅的思想和行动看,她对华人的生活习俗是很认同、融入的,是一个已经“华化”了的“他者”。异国女人以中国女人的形象出现,这是作者臆造的异国女人形象,并非真正的“他者”面貌。这也是作者怀念故土、故土文化而自觉不自觉地表现于形象之中的一种形式。作者在作品中赞扬“华化”的玛丽娅,实际上是言说了“自我”,肯定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二是质疑现实的“他者”形象,反映出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对本民族的某些保守意识和偏见有“颠覆”作用,表现出文化思想的开放状态。菲律宾女作家范鸣英的《同是等待》和佩琼的《油纸伞》①,女主人公分别是菲律宾人玛蒂丽丝和中菲混血儿李珍妮,由于她们是老一辈华人心中的“番仔婆”和“出世仔”②。这种看法带着排斥情绪,表现出移居菲律宾的老一代华人与当地民族间的隔离状态,他们拒绝自己的儿女同菲人通婚。《同是等待》的男主人公威立,与菲律宾姑娘恋爱,遭到母亲的强烈反对,无法正式成婚,直至有了爱情的结晶,因怕伤害母亲而不敢公开,只好白天下班后到“爱巢”,晚上又赶回家陪母亲,精神上十分痛苦。《油纸伞》写的是两个男女大学生相爱,因女方是一个“出世仔”,遭到男方体面的华人家庭的反对,尽管女方的父亲是华人知识分子,母亲是菲律宾的比较文学教授,有很好的家庭教养,对华族文化有所了解和认同,但她依然无法保护自己的爱情,只好放弃自己之所爱,出国留学。这两个作品的作者都具有文化的“自省”精神,她们在作品中通过两个母亲无理地拒绝“他者”,批判了传统文化中的那种狭隘、排外的民族观念。……
《唐诗百话》面世以来,深受海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和广大读者热烈赞誉,美国耶鲁大学等名校也将这本书作为汉学研究课程的教材。施
白话文体与现代性:以胡适的白话文理论为个案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一篇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主要以胡适的白话文理论为个案,研究了白话文体与现代性。尽管此类...
《直播电商实战一本通》内容简介:直播电商的出现,为许多商家带来了超乎想象的空间。直播电商有千亿级的市场红利,无数普通人和商
人性·社会·心灵:社会潜意识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人性演化、社会潜能、社会欲望、社会心态、社会异常心理、民族潜意识、区域文化心理、社会思潮、社会不良亚文化、...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上篇重在事迹,中篇重在比较,下篇重在学理。钱钟书与其他学人的交往、学人比较、学术探讨都兼顾在内,事、学
黄妙德工笔翎毛经典范例-中国画名家指点画座 作者简介 黄妙德,1951年生,浙江永康人,就学于中国美术学院。近年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展览,著书《新工笔猛禽画技...
先是為了報恩,沈默成了季先生的床伴,隨後為了讓沈默的前男友定心和妹妹交往,冷漠強勢的季先生令沈默成了他的情人。關係有點複
中国文学史 本书特色 前野直彬主编的这一本《中国文学史》,在日本是非常通行的专科教材和自学课本。书完成于1975年,而我们此次翻译所用的1981年印本,已是第十...
托尔斯泰论战争 本书特色 《托尔斯泰论战争/经科人文译丛》编著者里克·麦克皮克、(加)多纳·塔辛·奥文。1812年,拿破仑对俄国发起决定命运的入侵。五十年后,列...
母亲的金手表(台湾名家名著选) 内容简介 《母亲的金手表》精选自《水是故乡甜》、《妈妈银行》和台湾文艺奖的《此处有仙桃》。从难忘的往事、母亲的手艺与生活随笔,将...
中国文学史导论-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本书是“大家小书”系列读本之一,收入了我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罗庸先生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教授中国文学史等课程的...
呕吐袋之歌 本书特色 ★尼克·凯夫(Nick Cave),被《滚石》杂志奉为“被魔鬼惧怕而会永生的歌手”,黑暗故事讲述者,曾创作《野玫瑰生长何处》(Where ...
论雅俗共赏 本书特色 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普及大家知识、传承大家文化。论雅俗共赏 内容简介 《大家小书·论雅俗共赏》是朱自清先生抗战胜利后所作部分文章的...
克林思.布鲁克斯诗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以美国新批评家克林思·布鲁克斯的诗学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学理论及整个批评实践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探讨。本书将在新...
《杜甫诗选》内容简介:杜甫的诗歌由于其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方面的典范意义,自宋代以来就广受各层次读者的欢迎,也引起注释家和研
二安词话 本书特色 简墨学养和才具均是罕见,内心敏感而丰富,经她目光打量,戏剧、书法、国画诸等,莫不熠熠生辉。 《二安词话》能在古蕴基础上拈取、化开甚至灵逸,可...
精神家园的诗学探寻: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精神家园的诗学探寻(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由杨松冀所著,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
【口愛,是女人送給男人最棒的禮物!】妳需要正確的姿勢,更需要有用的知識~本書優美流暢的文字搭配精美的情境式圖片,光是閱讀
六朝清音(第四卷) 本书特色 《华夏审美风尚史:六朝清音》内容全面,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性。不仅可作为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资...
老舍与中国革命 本书特色 《老舍与中国革命》为教育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和兰州大学“萃英计划”项目。老舍的创作从总体上来考察,他的创作服从于中国革命反帝反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