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第二版)》从晚清新兴的报章文字中选取女性社会、女性典范、女性之死三个视角,透过对晚清女界生活与观念的考察,具体探讨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思想发展之间的复杂纠葛。作者试图通过进入报刊,实现阅读视角从官方到民间的转移,并由此返回现场,这种努力在本书中具体落实为通过对十个个案的剖析,对史料进行精细处理,以期逼真地展示晚清社会的某一现场,并由此揭示出其间隐含的诸种文化动态。上篇"女性社会"以个案整合"的方式,映现晚清女性从生活形态到思想意识的新变;中篇"女性典范"以勾勒晚清女性的人格理想为目标,意在展现先进女性有别于传统的精神世界:下篇"女性之死"是对三位死于上个世纪初的女性各异的死亡方式、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风波的歧出的意义指向的解说。作者认为,由此构成的晚清社会的图景,实际上蕴含了现代社会与现代思想萌发的种种迹象。本书作者以宏阔的视野精细地操作向不被学界看重的报章史料,以此生气淋漓地重现了晚清社会的诸般图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出人意料又令人信服地勾勒出晚清社会与思想新变的轨迹。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第二版)》选择将女性问题作为透视晚清社会的视窗,以精细详尽的个案分析而非泛泛而谈的宏大叙事为研究方式,借助于忠实客观的报刊媒体而非太过主观的编选史书为原始资料,寻觅晚清女性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同时全方位地重新呈现晚清的社会场景。
夏晓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晚清文人妇女观》《晚清社会与文化》《阅读梁启超》《晚清上海片影》等。
历史的辉格解释 本书特色 辉格式的历史(whiggish history)又称为“历史的辉格解释”(whig interpretation ofhistory)...
转折年代-中国.1947 本书特色 看到《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这个书名,读者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拿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
《钻石、黄金与战争》内容简介:南非曾是一个英国殖民地、布尔共和国和非洲酋长领地共存的混乱地区,这片土地被认为毫无价值,直到
田野考古绘图 本书特色 《田野考古绘图》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田野考古绘图 目录 **章 绪论/1一、意义/l二、学习内容与要求/2第二章 制图的基...
本书为作者博士学位论文的整理结集,全书共分为十章,其中:第一章主要研究商务印书馆与《东方杂志》的关系,《东方杂志》在商务
辽河航运史与东北经济一体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8年结项,成绩很好。 本书梳理了辽河航运的兴衰历史,以及辽河流域的经济、文化、...
《简单的谋杀艺术》内容简介:该书是美国硬汉派侦探小说家钱德勒的短篇小说集。书中所收录的八个短篇作品曾发表于美国通俗小说杂志
《我们的历史:明清》内容简介:本书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孩子人生的学校;一个家庭所承袭的优良家风,不仅是个人的小事、家庭
《唐浩明版张之洞(全3册)》内容简介:张之洞的一生,就是近代中西文明冲突的极端体现!他既是传统士大夫,又是洋务改革派;他既是
《走出中东》内容简介:与中东的情缘召唤周轶君回到出发的原点:土耳其、埃及、巴林、利比亚、伊朗、尼泊尔……一站接一站,地覆天
陈垣的史源学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陈垣的史源学理论与实践》一书,是作者史丽君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修订的新成果。该书从史源学的定义、目的、程序、方法...
《5分钟爆笑诗词:李白篇》内容简介:李白是谁?一个个性鲜明的人,一部行走的金句制造机。他爱四处漫游、看景、写诗、交友,是个潇
东方博物:第五十辑 本书特色 本书是浙江省博物馆系统阶段性成果,内容包括考古学、文物学、历史学、博物馆学、民俗学、古人类学、古生物学等各个方面。是博物馆学人的*...
《竹书纪年》原本据说有三十篇,记载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史事,其中从周幽王开始用晋国来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魏
中国海疆史研究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全面研究中国海疆历史问题的权*学术著作★我国首部关于中国海疆历史问题的研究性学术著作★深入挖掘强有力...
延安精神 内容简介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的全部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概括,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它继承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优良传统,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走向开元盛世-血腥的盛唐-4 本书特色★《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讲述李隆基如何带领大唐走向开元盛世。 ★即使你没有读过《血腥的盛唐1》《血腥的盛唐2》《血...
1928-1933-长城以北-一寸河山一寸血-全景式展现中国正面抗日战场-01 本书特色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近的历史,那...
王族的背影 内容简介 本书以银川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做辐射状,对西夏后裔逃亡或隐遁的线路进行追寻,对途经省份有关西夏的一些重点地方,从经济、文化、地理、旅...
《东线:决战第聂伯河》1943年,东线的转折年。夏去秋来,库尔斯克草原上燃烧的钢铁尚未冷却,厮杀的双方又涌向宽阔的第聂伯河。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