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茶座(2014年第3辑·总第50辑)》以“关注社会发展、贴近百姓生活”为主要内容特点,以自由开放、轻松娴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清新学风和文风,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多种文体,传递社会学家的*新视点,探讨社会学科理论建设的各个方面,评说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放谈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呼吁社会的公平公正,描述、分析、预测转型期社会的各个层面,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社会学家茶座(2014年第3辑·总第50辑)》主要收入《汽车与男性荷尔蒙》、《麦客的工价》、《法律语言与日常语言》、《恶法的牺牲者》等文章。
张立升主编的《社会学家茶座》以“关注社会发展、贴近百姓生活”为主要内容特点,以自由开放、轻松娴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清新学风和文风,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多种文体,传递社会学家的*新视点,探讨社会学科理论建设的各个方面,评说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放谈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呼吁社会的公平公正,描述、分析、预测转型期社会的各个层面,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社会学家茶座(2014年第3辑总第50辑)》主要收入《汽车与男性荷尔蒙》、《麦客的工价》、《法律语言与日常语言》、《恶法的牺牲者》等文章。
《社会学家茶座(2014年第3辑·总第50辑)》:一个古老的社会终于产生了裂变,这一次的变化,不再是一种增量性的变革,而是一个古老的集权制国家向民间社会自治管理方式的变量性变革。自此之后,国家的管理方式出现了一种由政府主导的管理方式与民间社会自治管理方式之间的博弈。朝廷的努力当然是希望这些民间的自治机构依然隶属于中央政权的控制之下,所以朝廷根据社会的变化,很快就设立了一些新的政府机构,比如1903年设立的商部,后来改组为农工商部,就是希望将各地的私人企业和企业家管理起来。比如1906年设立的学部,希望将各地出现的民间教育机构统一管理。还比如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地方和各省级议会实行有限的公民选举,就是要将各地不断出现的民间自治选举现象规范化,促使国家*高议会,即资政院的选举,政府能够控制其运行(陈锦江:《商人、官僚与现代企业》,第226页;巴斯蒂:《20世纪初中国的教育改革概况》,第71~72页)。整个国家都在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自治的方向,甚至是宪政的方向发展,这正是民间自治秩序和朝廷大一统的管理秩序博弈的结果。晚清的社会图景是这样的,社会精英在探索社会管理的新方法,朝廷也在探索。区别在于,朝廷设立的一系列控制性机构,很快就变得软弱无力,甚至故步自封(这是白吉尔在《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里提到的观点,第59页)。重要的是,传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始终认为,民间的自治力量一直处在朝廷的管辖范围之内,双方的博弈并不在一个平等对话的层面。但是,新兴的社会精英阶层显然不这样看问题,他们拒绝政府制定的辅助性角色,而是谋求平等对话者的身份,不断对国家制度,对社会管理提出自己的批评和建议。双方之间的张力是巨大的。晚清政府对这些自发的民间机构非常不安,事实上民间团体的联盟变得越来越紧密。1907年,商会的联合可谓狂飙突进,他们在上海聚会,成立了有别于朝廷商部的民间商会联合会,与之相适应,到1907年年底,各省商会代表在上海再聚会,选举产生了全国性的商会代表。1911年5月,教育会的代表在上海举行大集会,并且制定了共同纲领,建立了一个常设机构,中国教育会(巴斯蒂:《20世纪初中国的教育改革概况》,第73~74页)。1909年11月,17个省的咨议局的57位代表聚会上海,张塞倡议,发起了一次要求全国召开真正国会的请愿运动,全国上下响应者众多(瑞玛丽:《革命中的中国,**阶段(1900~1913)》,耶鲁大学出版社1968年,第215页。周锡瑞:《中国的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第91~96页)。这意味着一个重大的历史事实,晚清政府试图努力控制民间社会的努力归于失败。而另一个重大的历史事实则是,不断兴起的民间自治力量并没有谋求革命性的暴力,而是致力于一种对话性的博弈,一种和平的改良(张朋园的作品《立宪派》提到了这样的观点,芮玛丽的著作《革命中的中国,**阶段(1900~1913)》,第161页,引用了张的资料)。从历史上看,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它完全区别于那些暴力性的农民起义,区别于不久之前的具有彻底破坏性的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晚清中国的变革,或多或少具有英国光荣革命的影子(这是高全喜《立宪时刻》的主要观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至少一个历史事实摆在这里,晚清的谢幕,并没有发生巨大的战争,没有血流成河,没有民不聊生,中国的历史**次以一种看上去渐进、和平的方式,走进了新时代。……
金性尧全集·第九卷 本书特色 《金性尧全集(第9卷):明诗三百首(精)》属于出版博物馆专集。金性尧全集·第九卷 目录 前言张以宁送重峰阮子敬南还题李白问月图丝瓜...
中国小说史略 本书特色 《中国小说史略》原是鲁迅先生在北京大学授课所用的讲义,后结集出版,并被视为鲁迅先生重要的学术著作。这部书以现代的视角解读了中国古典小说的...
《国学论文索引》全编-(全四册) 本书特色 《国学论文索引》全编(全四册)国家图书馆在1929-1955年曾编印过五编《国学论文索引》。这套索引收录1905-1...
后发展国家的现代性问题 本书特色 本书以文集的形式来向读者递送思想信息的,由于出自不同的手笔,本书中的选文呈现出了迥异的表述方式和话语体系,轻妄地强求它们一律,...
中国电影评论文集-精品版 本书特色 《中国电影评论文集(精品版)》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早期电影概览,三国影视知多少,水浒影视知多少,西游影视知多少,红楼影视知多少,...
王熙凤-红楼人物百家言 内容简介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活跃生动、*具现实性、*生活化的主要人物,曹雪芹在她身上倾注的笔墨和心力一点不比**主人公贾宝玉来得少。...
《教育的探索》内容简介:本书主要是长宁区教育系统“十三”五青年后备干部在一年的培训过程中参加各种学习、研讨、体验、案例分析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九辑 本书特色 王思斌主编的《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作者系长期从事社会工作教学、研究及实践的学者、专家,他们深入实际,调查并总结社会工作...
寻找政治-世纪前沿 本书特色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厘清西方思...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可以同《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照来读的书。这在热销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大革命并非一定发生在一个国家的贫困时期,在经济...
《信仰、礼仪与生活》内容简介:对朱熹来说,先圣是儒家神圣价值在世的典范,并为后世儒者提供了效法的“原型”,需要不断地回溯和
民国图书馆学文献学著译序跋辑要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2012年12月1版1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本书收录范围为清朝末年至1949年以前出版的图书馆学...
《正念教养》内容简介:这本书诞生在咨询室的沙发上,围绕着5个深受亲子关系困扰的家庭展开。两位作者开创性地采用元认知思维养育法
《直面冲击:中国经济学家建言》内容简介: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在这不确定的时代,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柏文蔚文集 本书特色 《柏文蔚文集》由孙彩霞主编,主要选编柏文蔚参加辛亥革命、反袁斗争、国民党一大之改组以及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各时期的电报、函札、公牍批示、宣...
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着眼于我国社会发展问题,以国外社会发展理论为资源,围绕“社会——人——自然”之间的关系,对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确立了当...
滇南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理论专著,内容涉及农地利用模式、西双版纳社区农地变迁、坝美村土地利用与环境变迁、对农地利用的...
【作者简介】罗斯·金(Ross King,1962—),加拿大学者、畅销书作家,长期在欧洲和北美讲学。著有《莱昂纳多和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
《苦旅寻真》内容简介:本书指出了中国仿真技术存在的三大困局,分析了仿真困局的成因,最后给出了仿真技术解困方案。全书共分四篇
精彩摘录“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