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茶座(2014年第3辑·总第50辑)》以“关注社会发展、贴近百姓生活”为主要内容特点,以自由开放、轻松娴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清新学风和文风,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多种文体,传递社会学家的*新视点,探讨社会学科理论建设的各个方面,评说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放谈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呼吁社会的公平公正,描述、分析、预测转型期社会的各个层面,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社会学家茶座(2014年第3辑·总第50辑)》主要收入《汽车与男性荷尔蒙》、《麦客的工价》、《法律语言与日常语言》、《恶法的牺牲者》等文章。
张立升主编的《社会学家茶座》以“关注社会发展、贴近百姓生活”为主要内容特点,以自由开放、轻松娴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清新学风和文风,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多种文体,传递社会学家的*新视点,探讨社会学科理论建设的各个方面,评说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放谈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呼吁社会的公平公正,描述、分析、预测转型期社会的各个层面,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社会学家茶座(2014年第3辑总第50辑)》主要收入《汽车与男性荷尔蒙》、《麦客的工价》、《法律语言与日常语言》、《恶法的牺牲者》等文章。
《社会学家茶座(2014年第3辑·总第50辑)》:一个古老的社会终于产生了裂变,这一次的变化,不再是一种增量性的变革,而是一个古老的集权制国家向民间社会自治管理方式的变量性变革。自此之后,国家的管理方式出现了一种由政府主导的管理方式与民间社会自治管理方式之间的博弈。朝廷的努力当然是希望这些民间的自治机构依然隶属于中央政权的控制之下,所以朝廷根据社会的变化,很快就设立了一些新的政府机构,比如1903年设立的商部,后来改组为农工商部,就是希望将各地的私人企业和企业家管理起来。比如1906年设立的学部,希望将各地出现的民间教育机构统一管理。还比如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地方和各省级议会实行有限的公民选举,就是要将各地不断出现的民间自治选举现象规范化,促使国家*高议会,即资政院的选举,政府能够控制其运行(陈锦江:《商人、官僚与现代企业》,第226页;巴斯蒂:《20世纪初中国的教育改革概况》,第71~72页)。整个国家都在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自治的方向,甚至是宪政的方向发展,这正是民间自治秩序和朝廷大一统的管理秩序博弈的结果。晚清的社会图景是这样的,社会精英在探索社会管理的新方法,朝廷也在探索。区别在于,朝廷设立的一系列控制性机构,很快就变得软弱无力,甚至故步自封(这是白吉尔在《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里提到的观点,第59页)。重要的是,传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始终认为,民间的自治力量一直处在朝廷的管辖范围之内,双方的博弈并不在一个平等对话的层面。但是,新兴的社会精英阶层显然不这样看问题,他们拒绝政府制定的辅助性角色,而是谋求平等对话者的身份,不断对国家制度,对社会管理提出自己的批评和建议。双方之间的张力是巨大的。晚清政府对这些自发的民间机构非常不安,事实上民间团体的联盟变得越来越紧密。1907年,商会的联合可谓狂飙突进,他们在上海聚会,成立了有别于朝廷商部的民间商会联合会,与之相适应,到1907年年底,各省商会代表在上海再聚会,选举产生了全国性的商会代表。1911年5月,教育会的代表在上海举行大集会,并且制定了共同纲领,建立了一个常设机构,中国教育会(巴斯蒂:《20世纪初中国的教育改革概况》,第73~74页)。1909年11月,17个省的咨议局的57位代表聚会上海,张塞倡议,发起了一次要求全国召开真正国会的请愿运动,全国上下响应者众多(瑞玛丽:《革命中的中国,**阶段(1900~1913)》,耶鲁大学出版社1968年,第215页。周锡瑞:《中国的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第91~96页)。这意味着一个重大的历史事实,晚清政府试图努力控制民间社会的努力归于失败。而另一个重大的历史事实则是,不断兴起的民间自治力量并没有谋求革命性的暴力,而是致力于一种对话性的博弈,一种和平的改良(张朋园的作品《立宪派》提到了这样的观点,芮玛丽的著作《革命中的中国,**阶段(1900~1913)》,第161页,引用了张的资料)。从历史上看,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它完全区别于那些暴力性的农民起义,区别于不久之前的具有彻底破坏性的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晚清中国的变革,或多或少具有英国光荣革命的影子(这是高全喜《立宪时刻》的主要观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至少一个历史事实摆在这里,晚清的谢幕,并没有发生巨大的战争,没有血流成河,没有民不聊生,中国的历史**次以一种看上去渐进、和平的方式,走进了新时代。……
- 编辑推荐 -★全世界嘻哈化的四年:迈入2010年代的嘻哈发生了哪些变化?★超强人气嘻哈入门系列第三部!特别座谈:奥巴马执政下的美国社会与嘻哈 featuri...
互联网+工会-现代工会干部互联网思维与改革创新意识 本书特色 本书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颇有影响力的实战型咨询与培训讲师、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mb...
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 本书特色 《大国与小民》这本活生生的中国百姓全书,客观犀利描述了*真实的中国筋骨与血肉,《大国与小民》影响了整整两代西方人看中...
隐藏的维度-詹姆斯.W.凯瑞仪式传播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对詹姆斯·凯瑞的仪式传播观作了系统、深入、全景式的分析研究,对全面了解仪式传播观有一定的帮助。隐藏的...
过年老风情 本书特色 年,是孩子口中的童谣,是百姓门上的年画,是除夕夜空的烟火,是我们温暖的记忆和期待。乐其麟编著的《过年老风情》重点描述了除夕、春节的礼仪风情...
平等还是精英 目录 平等的理想精英的现实——代序**章精英的概念及其意识形态第二章从统治阶级到权力精英第三章政治与精英的流动第四章知识分子、管理人员和官僚第五章...
浙江人文大讲堂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众多名家学者的演讲稿,包括韩美林、顾晓鸣、汪丁丁、徐岱、郝铭鉴、王蒙、汪力成、丘成桐、余华等人。浙江人文大讲堂 目录 许嘉璐...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本书特色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由袁浩和刘绪海著,主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
《马蔚华:变革的逻辑》内容简介:中国最佳零售银行是怎样炼成的? 招行何以未雨绸缪,抓住“三步两转”的战略转型契机? 其“敢为
【编辑推荐】◎美国政治经济史典藏之作◎奥地利经济学派代表人物罗斯巴德重磅作品◎《进步时代》(The Progressive Era)首版中译本◎全景呈现美国大萧...
生活太重让我飞一会儿-《新周刊》2017年度佳作 本书特色 中国92一代,将以更超脱的姿态、更稳定的情趣和更广阔的世界观宣誓他们的主权。 (《’92...
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责任推断:社会行为的理论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的潜在假设是:社会判断和社会公正存在于基本的人类成见中,责任的推断渗透于我们的世界和日常经验之...
媒介话语的进路 本书特色 本书由全球公认的专家撰写的9篇优秀论文构成,呈现了当前媒介话语的进路。它们将批判性话语分析、文化研究、谈话分析、版面设计分析、新闻广播...
《吃:食物如何改变我们人类和全球历史》内容简介:人人都需要食物,大部分人都爱吃食物,可很少有谁敢保证自己了解食物。面对满盘
癌症传-众病之王 本书特色 薛蛮子、冯唐、姬十三、张羽倾情推荐!什么是癌?它是怎样产生的?我们*终能否战胜?四千年的斗争史,诠释癌症的前世今生数千年来,癌与人类...
文津阁四库全书提要汇编(全五册)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文津阁《四库全书》书前原本提要汇编之作。文津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与通行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下简称总目)和...
◎ 我们的生活方式如何制造出新穷人?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警世之作,解读消费主义下的贫穷迷思。◎ 在当代,人们能够作的,恐怕只有接受这就是一个消费社...
女性主义 本书特色 ◆《女性主义》是李银河40年女性主义研究精华。基于对中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基于对中国进行了多年的的田野调查和社会观察。 ◆国人的女性主义入...
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 本书特色 自古以来,商人就被贬为“四民之末”;甚至在情感世界里,商人也成了“重利轻别离”的固...
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 内容简介 《长江文化研究文库》是国家“十五”重点图书项目,由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任总编。《文库》分综论(季羡林主编)、学术思想(汤一介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