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正传》讲述了武则天从才人之位一步步登上皇帝宝座的过程,她在世八十二年,权倾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武则天对权欲的渴求注定了她是与众不同的女人。林语堂从西方文化观念出发,对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做了探索性阐释,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史上意义非凡。
1. 精装典藏新善本!林语堂笔下*孤绝的一代女皇!
2. 可以诟病她的冷酷狠毒,但无法否认她的智慧与胆识!颠覆男尊女卑的传统,主宰大唐盛世50年!
3. 大唐盛世抹不掉武氏的功绩,她是野心强大、骄奢淫逸、虚荣自私的妇人,也是杰出的政治家。
4. 林先生从西方文化观念出发,对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做了探索性阐释,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史上意义非凡。
/第四章/
乱伦,接近权力中心的**步
则天武后当时正是太宗皇帝的一个侍女。依照唐朝皇室的规矩,皇帝有一后、四妃、九昭仪、九婕妤、四美人、五才人,三班低级宫女中每班又各有二十七人。以上所述统称为后宫佳丽,皆可承受帝王的恩泽。武后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六级的才人。
她今年已经二十七岁,从十四岁起就在宫廷里。以她那样的能力与雄心,竟没能升到较高的阶级,她一定觉得郁郁不欢,自不待言。太宗皇帝并不喜爱英明果断的女人;他喜爱的女人要温柔,要和顺。太宗*初在武氏父亲家看见她时(武氏父亲武士彟曾随太宗远征),遂将她选入宫中,因为这样对她父亲也是殊荣。武氏干练尽责,头脑清晰,在宫中专管太宗皇帝的衣库,自然非常称职。武氏亭亭玉立,极其健硕,脸方,下颌秀美,两眉明媚,两鬓微宽,有自知之明,料事如神,治事有方。从武氏的作为上,太宗皇帝已经看出来,女人如此,确属可怕。武氏说过一个关于她自己的故事,十足可以表现她的个性。
武氏说:“我年轻的时候,伺候太宗皇帝。皇帝有一匹骏马,叫狮鬃马,无人能驯服。我向皇帝说,我能。只要给我三件东西:一根铁鞭,一个铁锤,一把利剑。我若不能用铁鞭制伏它,我就用铁锤,若还不能,我就用剑刺进它的脖子。皇上很夸我的勇气。”
以一个二十几岁的姑娘有这种勇气,可谓难能!这真是武则天精神,这话一定会使皇帝为之一惊。并且,若不真个用铁鞭利剑去使马受伤,只是徒托空言,这也就不算个方法。用铁锤制伏马,这真是她的新花样儿!用这种方法制伏的马,瘸不了腿,就得丧命。在我老来这些年,常常思索这件事情。唐朝的皇室就是武氏要制伏的一匹马,她终于把这匹马弄残废了。
武氏这个女人智力非凡,头脑冷静,而野心无限。她对文学艺术并不十分爱好,她只曾受过普通的教育。皇宫的事情,她很感兴趣,朝廷上例行的公事,她似乎很懂,她对周围的情形也很了然。以她那种英明干练的才具,她确有执掌朝政之势,只是太宗在位,不得其时而已。太宗看来,她不过一个才人,平而微方的脸,宽广的前额,而太宗宠爱的却是肌肤细白,绰约多姿的女人,要娇媚娱人,却不必练达能干。所以武氏只得在拘束限制之下过日子,局促若辕下之驹。以她那样雄心万丈,却大才难展,百事拂意,身为皇帝近侍,一入皇宫十四年,而仍然屈居才人之位,她是确已失败!不过她头脑冷静非常,抑郁不达之情,绝不形诸声色。
在众多婢女之中,武氏之聪慧,绝非常人可及。她既不得意于老王,乃另谋出路,专注意于太子。别的婢女若无所见,她却慧眼独具,利用时机。因为老王千秋万岁之后,太子登基称帝,嗣承大统,自属当然。于是太子成了她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又何其容易!她已经把太子估量清楚。一个二十二岁的青年,玩弄过几个女人——软弱、任性、多愁善感、不喜运动,一见美色,心神颠倒,渴求新欢,欲壑难填。在太宗皇帝驾崩前两个月,老皇染病在床,在宫中那样熟悉的地方,太子常常看见武氏。武氏年轻,虽不足言体态丰满,亦可称得身体健硕,玉立亭亭。宫廷的化妆,宫廷的发式,她极其讲究精致,从不疏忽。太子所爱慕于武氏身上的,正是他自己所没有的——健硕、沉着、机敏,尤其是精神旺盛。
在父王驾前要端庄矜持,不可失礼,求情之心,反而越发难制。可是,总不愁没有机会,在走廊之下,在前堂之中,在花园之内,遥远的一瞥,会心的一笑,身体有意的一触,偷偷的一吻。当这个成熟丰盈的女人,开始向那个肠柔心软、青春年少的太子一调情,太子的劫数算是注定了。武氏言谈,随时一语双关,意在言外。她说她渴望太子殿下特殊的“恩泽”,她当竭其所能,“善待”殿下。所有宫廷中的辞藻,如“献身”、“宠爱”、“忠诚”等,若由一个谈情求爱的少妇口中说出,都会另有意味,独具色彩。日复一日,太子受了蛊惑,大起胆来,意乱神迷,恋情似火。于是在老王背后,太子与这位不平凡的宫女,在小心戒备之下,恣情拥抱调笑。太子视礼法若耳旁风,进而想入非非,企图把武氏据为己有,一切牺牲,在所不惜。
一天,太宗皇帝问武氏说:“你打算怎么办呢?”
武氏两眼噙着泪,苦笑说:“妾立誓削发为尼,为陛下念经求福。”当时宫中风俗如此:帝王驾崩,侍妾必到尼庵出家,以示洁身自持,为君守节。
太宗听说很放心。大臣李淳风,善观星象,精通天文。他曾向太宗奏称,三十年后,有武姓者起而灭唐。现在谁不信命运呢?星象家的话,你纵然不深信,但在你头脑里也不容易完全忘净。当然,一个尼姑总不会把大唐帝国灭亡的。
几天之后,太宗驾崩,灵榇运返长安。为防意外发生,褚遂良与长孙无忌叫太子跪在太宗灵前,宣誓登基,是为高宗。然后诏告天下,太宗驾崩,新君嗣统。太宗灵榇舆返长安时,六府甲士四千列队街上,举国上下,哀痛失声。
在终南山的行宫里,在料理丧事当中,武氏开始侍奉新君高宗,依照职责,犹如侍奉先皇一样。她仍然位为才人,掌管皇帝的服饰。她曾看见太子在太宗灵前宣誓登基。太子年少怯懦,执掌国家大政,瞻望将来,实感惶恐,难以胜任。高宗为太宗皇帝幼子,一向贴近父母,极受宠爱,现在君临万民,竟伏在遂良肩上,哭泣起来。武氏把这些情形都看在眼里了。
中国有史以来,空前成功的一个女强人……就是现代女人也没有谁比得上。她拥有盖世的美丽、绝顶的聪明、超凡的理性、彻底的无情和刻骨的恶毒,再加上强烈的政治欲望和无与伦比的好运。她综合许许多多*的条件,全力发挥才智,终于在权力争夺的杀戮战场上,创下奇迹,在传统封建的父系社会中,建立一个女性当主宰的崭新帝国。
—— 柏 杨
林语堂 1895-1976
文化大师,作家,以英文书写而扬名海内外,四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
林语堂旅居美国数十年,骨子里仍是传统的中国文人,其作品无不体现着儒释道三者的结合,传达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气质和情怀。
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代表作品有《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京华烟云》《风声鹤唳》《苏东坡传》《武则天正传》等。
光艳惊绝尚小云 内容简介 本书记叙了尚小云急公好义、扶助危困以及侠义肝胆、提携后学的为人;以简洁的笔法勾画出尚小云心直口快、胸怀磊落的个性;揭示了尚小云的婚姻、...
普通语言学人物志 本书特色 本书对汤姆森、维尔纳、乔姆斯基、雅各布逊、罗常培等十八位中外著名语言学家的生平、主要学术成就、影响和主要著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评介。文...
■本書目錄早年的歲月第1章〈我的童年〉第2章〈瑜珈女的尼院〉第3章〈我領受的第一部教法〉第4章〈一場不尋常的演說〉第5章〈我的
尚小云全传 内容简介 这是作者继《梅兰芳全传》《程砚秋全传》之后,潜心创作的又一部全面展现京剧艺术大师艺术与人生、命运与性格、心理与情感的力作。全书以一代京剧名...
上世纪90年代初,31岁的贝尔福特已坐拥亿万家财,这位投资天才创立的投资公司曾创造过3分钟内进账1200万美元的奇迹,但其生钱的手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PE)年度报告(2012)》内容简介:《中国私募股权投资(PE)年度报告(2012)》借助数据、案例、图表等方式,为政府
本书不是虚构小说,而是自传性的百事记载、纪实小说。该书结构即显出大手笔的风格,全书由“纽约商场风云”、“童年”、“少女的
瓜迪奥拉-胜利的另一种道路 本书特色 《瓜迪奥拉:胜利的另一种道路》作为一名足球运动员,何塞普·佩普·瓜迪奥拉是一个备受赞誉的防守型中场,他在巴塞罗那度过了职业...
陈三立年谱长编-(全三册) 本书特色 《陈三立年谱长编(上中下)》作者曾编有《散原精舍诗文集》、《散原精舍诗文集补编》等文献资料图书,在以丰富的文献基础之上,编...
鲁迅身后事-而已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是一组有关鲁迅的研究文章,包括探讨鲁迅致死的原因、近年来学术界研究鲁迅的述评、鲁迅著作整理出版中的问题,这些都属于鲁...
《企业会计准则详解与实务》内容简介: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报告的基本依据,学好企业会计准则,是
宗庆后传奇 本书特色 1、本书作者通过对宗庆后成功创业全过程的描写,对广大读者都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引人向上,具有非常强的可读性。2、本书内容积极、励志,同时...
他创造了《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传-(一) 本书特色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经典著作的作者加夫列尔·...
王蒙八十自述 本书特色 本书稿是王蒙在八十岁时对人生历练的总结和体会。全书77篇短文,分为三部分:**部分干活吃饭(1934—1979)。这部分短文选自作者从出...
郭守敬-长篇历史小说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古代科学家郭守敬的完全成长纪实,纪述了三岁丧父母,十七岁制成莲花漏,浑天仪,十八岁完成邢州北脉治水,被忽必烈誉为巧思绝...
曾国藩家书(全2册) 内容简介 《曾国藩家书(套装全2册)》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致同治1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
秦淮八艳之陈圆圆传:冲冠一怒为红颜 本书特色 她是秦楼楚馆里男人们争相一睹的头牌,她是“色甲天下之色,声甲天下之声”的绝世名伶,她是吴三桂“冲关一怒为红颜”的红...
《怀念集》内容简介:为了表达我们对这些前辈的追思和感念,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建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册《怀念集》。
《读画记》内容简介:这是一本融合了美学、哲学和人生经验的散文随笔集,作者从十几位中外画家的画作和生命说开去,疏通了通向超验
父亲梁漱溟 本书特色 本书是梁漱溟儿子对“中国*后一位儒家”梁漱溟的全面追忆,书中配有大量珍贵图片,作者回顾了父亲梁漱溟风云激荡的一生,他十年浩劫中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