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是冯唐十七岁作品,青春寻找的故事,结构完整,堪比仲永。读到*后有种莫名的伤感,觉得青春这回事实在是难以捉摸。多年后的回忆,似曾相识的瞬间,恍然明白,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也只有那个年代和年纪,才有真正的欢喜。酷爱读书的秋水,有着普通孩子对社会、人生以及异性的好奇,有着青春期少年的乖张和叛逆,在80年代末的高中校园里,他和同学们一起议武侠、论诗歌、谈理想。那个时候没名没利,却有人生真正的欢喜。
《欢喜》是冯唐十七八岁时创作,关于青春的*初文字。如今看来也是冯唐*纯情的文字。这部作品鲜活重现1980年代的往事,可谓是阴柔纯情版《阳光灿烂的日子》。作者曾评价“比我现在的东西更像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对少年的描写细腻嚣张,是我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见过的,我现在肯定写不出”。冯唐特意为《欢喜》精装定本撰写了全新的序言。在这篇文章中,冯唐分享了1987年创作这部小说的缘起,以及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重新审视这部作品的心情,他说:“再看,尽管装得厉害,但是百分之百真实,特别是那种装的样子。或许,也只有那个年代和年纪,才有真正的欢喜。”
冬
清时有味是无能
闲爱孤云静爱僧
春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附录:初版自序
差一点成了忧伤的仲永
冬天被紧紧闭合的窗子关在了外边,我也仅能从蒙在窗子下层浓浓的水雾推想,外边一定很冷。这水雾和唐寅画中女士掩面的团扇有相同的功用,不同的只是团扇掩盖了美人淡洗梅妆下微呈的瑕斑,平添了一抹撩人的羞韵,水雾模糊了棺材样遍身死桐儿的楼房,食道堵塞似的胀在街上的车辆、行人,宕开一块可供我想象的空间。暖气的热力涨过水雾,直透到窗户的中段,被加热的空气像极清的溪水一样,在那里悬着缓缓地起浮。窗外的景物透过它涌进眼里,有一股缥缈虚幻的感觉,让我联想到书上说的海市蜃楼。涌进眼来的,主要是树。也不知怎的,我一看见它们,尤其是像现在,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仿佛小时候,那帮坏孩子抢走了我扎的风筝,我掩着被扯破的衣服,一个人低着头回家,抬眼看见了哥哥。又仿佛离开家,**次在被人们叫作学校的地方,手背后,脚并齐,看完了一天“毛主席”,再次见到了似曾永别了的妈妈。这时间的树,美在简洁。郑板桥的诗里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在我看来,深秋的树,枝上、杈上难免吊着几片枯黄的叶子,风一过来,无力地摆几下,让人不免想起“挣扎”“垂死”“惨淡”之类不洒脱的词汇来。而现在,只是疏疏的几枝簇成爽爽的一束,只是疏疏的几束缀成爽爽的一列,只是疏疏的几列连成爽爽的一小片。树是淡青的,天是淡青的,勉强能感觉到的极远的山也是淡青的。在林子的身后再添一规软嫩如蛋黄,红润如女孩子面色,几乎不放出一点光线而影响周围色调的,冬天那种圆圆的落日,在天上再疏疏地抹上几片还是那种淡青调子的云,或是再添上一行疏疏的飞鸟,还像是缺了点什么,我取来碳素钢笔,仿着丰子恺的笔法,在幻想“河边”的窗玻璃上勾了个代表自己的蓑衣老者,持一柄三尺的钓竿——十二岁上,学着古人的样子,根据屋子的特点和自身的癖好,我曾给自己起过一个可笑的号——鸽楼寝翁。这时候,伴着气喘病人脖管里轰隆隆的痰声,林子那边拱过来一股沉沉的烟。于是树没了,云飞了,鸟散了。接着从死死封闭的窗缝里,渗进来那股甜臭甜臭的饴糖厂特有的味道。这让人求生不成、求死不得的味道,顺着鼻孔钻进脑子,很快干掉了像小鸟一样吱喳蹦跳的想象。我绕着脖子让脑袋转了两转,好叫那味道均匀地散开,略定一定,就看见了黑板。满黑板的数字、公式叫喊着向我的眼睛杀将过来,撞得它一花。数学张老师正在讲课。像往常一样,她尽忠职守地尽可能多说,而说得越多,你能得到的就越少。好在认真听的几位,在我看来,是每个字都听得见,一句话也不懂的。张老师是个女的,四五十岁,很平凡,很随和。清汤挂面的短发,微福的身子。货次的小贩吼不出吓人的价钱,三针扎不着静脉的实习护士态度*好,张老师也从不多跟我们发脾气。课听也可,不听也可,自己看书也可,小憩也可,只是不许大声说话、提怪问题。双方都清楚,彼此只不过是在履行各自毫不相干的义务,你是你,我是我,大家凑在一起或是巧合,或是谬误。与众不同的只是她那颗大得夸张的头,形色暗合ENIAC(世界上**台电子管计算机,产地美国,重30吨,占地170平方米,每秒钟加法运算5000次),里面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如果要到对街小铺打瓶酱油,根据地球呈球形的事实,它总会作出判断,命令身子向后转,开步走。……
京派的文人里,语言好的,要数老舍,接下来是王朔(王是语言好,不是文字好),再接下来是王小波,再接下来是涂鸦,现在是轮到了北京人冯唐橫空出世。冯是语言好,文字亦好。
——何立伟
一个二十岁的少年向我伸来他细瘦的、敏感的手指——他叫作秋水或者不是,他的肋骨也是细瘦的,眼神也是,味道也是;他的意识还没有跟肉身分离,他不懂什么意淫,一旦拥抱,他的手臂是要将人勒出血肉的;将来,他可能会长成社会栋梁,也可能会长成市井流氓;他可能会长成目无焦点的庸俗人,也可能会长成滴水不漏的精明人。可是在那之前,在那之前,岁月的潮水已经没顶。在记忆的骨灰里我恍惚,用文字打败时间,真的不可能吗?真的可能吗?
——叶三冯唐男,1971年生于北京。诗人、作家,古器物爱好者1998年,获妇科医学博士学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获MBA学位,美国EMORY大学2000-2008年,全球董事合伙人,麦肯锡公司2009-2014年,大型国企CEO如今咨询、创投自由写作已出版著作:长篇小说《欢喜》长篇小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长篇小说《万物生长》长篇小说《北京,北京》随笔集《活着活着就老了》诗集《冯唐诗百首》长篇小说《不二》随笔集《如何成为一个怪物》中短篇小说集《天下卵》随笔集《三十六大》轨迹:2005年,第三届“茅台杯”人民文学奖,《浩浩荡荡的北京》荣获最佳散文奖;2005年,凭借当年的新作《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荣获第四届“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年度青年作家;2011年1月18日,第六届风尚中国榜揭晓了23个奖项结果。年度风尚作家:冯唐;2011年7月,在香港出版《不二》,成为畅销榜首,洛阳纸贵;2011年9月2日,《智族GQ》“年度人物MEN OF THE YEAR”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荣获GQ年度专栏作家。2011年12月12日,《人民文学》“未来20大家”评选中,位居榜首。2012年4月,创造文学“金线论”,引起广泛争议,“金线”成为年度热词。
《俗丽之夜》内容简介:《俗丽之夜》讲述的是哈莉雅特范回到母校参加校友聚会,她身边却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众多蹊跷怪异之事,她不得
金盏花 本书特色 《金盏花》是一部新时政情感小说,作者桂严以女主角丰子言的活动为主线,从而网罗人物、讲述故事,组织并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叙述的视角以丰子言的视线所...
广重事件 本书特色 日本美术史上鼎鼎有名的歌川广重,难道竟是被幕府暗杀身亡?浮世绘学者津田良平以“天童广重”这一画作提出假说。哪知不久之后,津田竟然追随爱妻讶子...
《财报就像一本兵法书》内容简介:《财报就像一本兵法书》是创业者与经理人淬炼商业智谋的战场,投资人解读商业智谋的舞台。在企业
《有花生的寻常一天》内容简介:斯蒂芬·金的启蒙导师、尼尔·盖曼的文学偶像 短篇小说大师、哥特小说女王 雪莉·杰克逊 短篇小说精
我我我 本书特色在麦当劳里顺手牵羊拿了人家的手机,打了个诈骗电话,结果就成了那个人!尽管我很生气,但还是感觉到了不对劲,觉得自己是沿着一个错误的方向在生气,在瞎...
中国人信札 本书特色 与伏尔泰齐名的18世纪法国启蒙作家、中国评论的先驱德?阿尔让代表作精妙呈现法国大革命前知识分子的精神反思中国人信札 内容简介 作品出自一位...
《故乡》内容简介:本书收录鲁迅经典中短篇小说十一篇。故事的发生地点是“鲁镇”“S城”“未庄”“平桥村”等,这些地点负载着作者
追忆逝水年华之在少女花影下 本书特色 在1900年至1950年这50年中,除了《追忆逝水年华》之外,再没有别的值得永志不忘的小说巨著了。——法国文学家 安德烈?...
《心灵侦探八云1》内容简介:这是一部赞美勇气、合作、友谊的悬疑类侦探小说。主要描写了特立独行的齐藤八云运用与生俱来的特殊能力
《最后时光》内容简介:⏱️跨时代经典《第二十二条军规》续作。《最后时光》是比《第二十二条军规》更加重要、更具创造性的作品——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内容简介:本书是马克斯·韦伯代表性著作,影响深远,至今仍被公认为经典名著。在本书中,韦伯阐明了他
显克维奇卷-哈尼娅-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本书特色 备受鲁迅喜爱和推崇的欧洲作家 击败列夫·托尔斯泰,获得诺贝尔奖的首位斯拉夫作家 《哈尼娅》被誉为世界文...
《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篇》内容简介:国际资深心理学家、演说家克里斯多福·孟继《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亲密关系·无拘无束
骆驼祥子 老舍 本书特色 全面分析 名师导读 全面解题 名家指点 全面提高 注意解词 全面去障骆驼祥子 老舍 内容简介 《骆驼祥子》是老舍*为杰出的长篇小说作品...
大酒缸 本书特色 《大酒缸》是刘一达继《人虫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他将社会宏阔之背景,浓缩于大酒缸。将世态众生之繁纷,集中于大酒缸。将性格典型的三教九流人等,汇...
神农天宫-憋宝人-2 本书特色 中国许多地方都藏着宝贝,像南海西沙群岛,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那水底下白花花的一层,不是鱼,全是瓷器!鄱阳湖老龙王庙,...
海底两万里 本书特色 《海底两万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
青春之歌 本书特色 《红色经典电影阅读:青春之歌》是“红色经典”系列丛书之一,旨在唤醒沉睡在人们心中的高蹈的信仰,坚持理念和抱负,固守华夏文明的精髓和根本,维护...
鲁迅(1881.0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文学家、思想家,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中国现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