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是冯唐十七岁作品,青春寻找的故事,结构完整,堪比仲永。读到*后有种莫名的伤感,觉得青春这回事实在是难以捉摸。多年后的回忆,似曾相识的瞬间,恍然明白,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也只有那个年代和年纪,才有真正的欢喜。酷爱读书的秋水,有着普通孩子对社会、人生以及异性的好奇,有着青春期少年的乖张和叛逆,在80年代末的高中校园里,他和同学们一起议武侠、论诗歌、谈理想。那个时候没名没利,却有人生真正的欢喜。
《欢喜》是冯唐十七八岁时创作,关于青春的*初文字。如今看来也是冯唐*纯情的文字。这部作品鲜活重现1980年代的往事,可谓是阴柔纯情版《阳光灿烂的日子》。作者曾评价“比我现在的东西更像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对少年的描写细腻嚣张,是我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见过的,我现在肯定写不出”。冯唐特意为《欢喜》精装定本撰写了全新的序言。在这篇文章中,冯唐分享了1987年创作这部小说的缘起,以及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重新审视这部作品的心情,他说:“再看,尽管装得厉害,但是百分之百真实,特别是那种装的样子。或许,也只有那个年代和年纪,才有真正的欢喜。”
冬
清时有味是无能
闲爱孤云静爱僧
春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附录:初版自序
差一点成了忧伤的仲永
冬天被紧紧闭合的窗子关在了外边,我也仅能从蒙在窗子下层浓浓的水雾推想,外边一定很冷。这水雾和唐寅画中女士掩面的团扇有相同的功用,不同的只是团扇掩盖了美人淡洗梅妆下微呈的瑕斑,平添了一抹撩人的羞韵,水雾模糊了棺材样遍身死桐儿的楼房,食道堵塞似的胀在街上的车辆、行人,宕开一块可供我想象的空间。暖气的热力涨过水雾,直透到窗户的中段,被加热的空气像极清的溪水一样,在那里悬着缓缓地起浮。窗外的景物透过它涌进眼里,有一股缥缈虚幻的感觉,让我联想到书上说的海市蜃楼。涌进眼来的,主要是树。也不知怎的,我一看见它们,尤其是像现在,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仿佛小时候,那帮坏孩子抢走了我扎的风筝,我掩着被扯破的衣服,一个人低着头回家,抬眼看见了哥哥。又仿佛离开家,**次在被人们叫作学校的地方,手背后,脚并齐,看完了一天“毛主席”,再次见到了似曾永别了的妈妈。这时间的树,美在简洁。郑板桥的诗里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在我看来,深秋的树,枝上、杈上难免吊着几片枯黄的叶子,风一过来,无力地摆几下,让人不免想起“挣扎”“垂死”“惨淡”之类不洒脱的词汇来。而现在,只是疏疏的几枝簇成爽爽的一束,只是疏疏的几束缀成爽爽的一列,只是疏疏的几列连成爽爽的一小片。树是淡青的,天是淡青的,勉强能感觉到的极远的山也是淡青的。在林子的身后再添一规软嫩如蛋黄,红润如女孩子面色,几乎不放出一点光线而影响周围色调的,冬天那种圆圆的落日,在天上再疏疏地抹上几片还是那种淡青调子的云,或是再添上一行疏疏的飞鸟,还像是缺了点什么,我取来碳素钢笔,仿着丰子恺的笔法,在幻想“河边”的窗玻璃上勾了个代表自己的蓑衣老者,持一柄三尺的钓竿——十二岁上,学着古人的样子,根据屋子的特点和自身的癖好,我曾给自己起过一个可笑的号——鸽楼寝翁。这时候,伴着气喘病人脖管里轰隆隆的痰声,林子那边拱过来一股沉沉的烟。于是树没了,云飞了,鸟散了。接着从死死封闭的窗缝里,渗进来那股甜臭甜臭的饴糖厂特有的味道。这让人求生不成、求死不得的味道,顺着鼻孔钻进脑子,很快干掉了像小鸟一样吱喳蹦跳的想象。我绕着脖子让脑袋转了两转,好叫那味道均匀地散开,略定一定,就看见了黑板。满黑板的数字、公式叫喊着向我的眼睛杀将过来,撞得它一花。数学张老师正在讲课。像往常一样,她尽忠职守地尽可能多说,而说得越多,你能得到的就越少。好在认真听的几位,在我看来,是每个字都听得见,一句话也不懂的。张老师是个女的,四五十岁,很平凡,很随和。清汤挂面的短发,微福的身子。货次的小贩吼不出吓人的价钱,三针扎不着静脉的实习护士态度*好,张老师也从不多跟我们发脾气。课听也可,不听也可,自己看书也可,小憩也可,只是不许大声说话、提怪问题。双方都清楚,彼此只不过是在履行各自毫不相干的义务,你是你,我是我,大家凑在一起或是巧合,或是谬误。与众不同的只是她那颗大得夸张的头,形色暗合ENIAC(世界上**台电子管计算机,产地美国,重30吨,占地170平方米,每秒钟加法运算5000次),里面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如果要到对街小铺打瓶酱油,根据地球呈球形的事实,它总会作出判断,命令身子向后转,开步走。……
京派的文人里,语言好的,要数老舍,接下来是王朔(王是语言好,不是文字好),再接下来是王小波,再接下来是涂鸦,现在是轮到了北京人冯唐橫空出世。冯是语言好,文字亦好。
——何立伟
一个二十岁的少年向我伸来他细瘦的、敏感的手指——他叫作秋水或者不是,他的肋骨也是细瘦的,眼神也是,味道也是;他的意识还没有跟肉身分离,他不懂什么意淫,一旦拥抱,他的手臂是要将人勒出血肉的;将来,他可能会长成社会栋梁,也可能会长成市井流氓;他可能会长成目无焦点的庸俗人,也可能会长成滴水不漏的精明人。可是在那之前,在那之前,岁月的潮水已经没顶。在记忆的骨灰里我恍惚,用文字打败时间,真的不可能吗?真的可能吗?
——叶三冯唐男,1971年生于北京。诗人、作家,古器物爱好者1998年,获妇科医学博士学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获MBA学位,美国EMORY大学2000-2008年,全球董事合伙人,麦肯锡公司2009-2014年,大型国企CEO如今咨询、创投自由写作已出版著作:长篇小说《欢喜》长篇小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长篇小说《万物生长》长篇小说《北京,北京》随笔集《活着活着就老了》诗集《冯唐诗百首》长篇小说《不二》随笔集《如何成为一个怪物》中短篇小说集《天下卵》随笔集《三十六大》轨迹:2005年,第三届“茅台杯”人民文学奖,《浩浩荡荡的北京》荣获最佳散文奖;2005年,凭借当年的新作《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荣获第四届“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年度青年作家;2011年1月18日,第六届风尚中国榜揭晓了23个奖项结果。年度风尚作家:冯唐;2011年7月,在香港出版《不二》,成为畅销榜首,洛阳纸贵;2011年9月2日,《智族GQ》“年度人物MEN OF THE YEAR”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荣获GQ年度专栏作家。2011年12月12日,《人民文学》“未来20大家”评选中,位居榜首。2012年4月,创造文学“金线论”,引起广泛争议,“金线”成为年度热词。
力-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还珠楼主卷 本书特色 《力》是还珠楼主的稀见武侠小说,共计四十回。小说开头是这样的:二三月里的天气,本是春光明媚,莺飞草长,百花盛开,...
离婚 本书特色 《离婚(精)》是老舍先生创作的小说中*好看的一部;先生自己*满意的一部;老舍的幽默用得*到位的一部。“作者是中国特出的长篇小说家,在独创...
获救之舌 本书特色 卡内蒂,这位萍踪不定的世界作家有自己的故乡,这就是德语。人们应该把卡内蒂的自传体作品看成他创作的一个高峰。……二十世纪的中欧——特别是维也纳...
春山如笑 本书特色 乔克天使所著的《春山如笑》内容简介:她是正道君临神州的武尊,狡猾奸诈;他是邪派风云乾坤的毒尊,冷酷毒辣。《春山如笑》中让他们凑在一起...
《万能管家吉夫斯4:行啦,吉夫斯》内容简介:少爷伍斯特的亲朋好友再次陷入了一系列麻烦中:好友果丝找到了真爱,却苦于不知如何开
恭贺新禧 本书特色 《恭贺新禧》, 《潜伏》作者龙一的新小说集又短又好看的 “故事读心术”中国本土*有特色的推理小说作家,通吃“地下斗争”和“职场规则”的高手《...
《人间正道》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格调高昂、催人奋进的长篇小说,荣获国家图书奖和“五个一工程”奖。这部全景式地反映当代改革生活
《搭子》内容简介:本书收录《搭子》《小京》《胖大海》《沉香》《宁宁》《李天道》《夫妻店》《远房表哥》八个中短篇故事。其中—
内容简介:讲一个简单的故事给你听。我还在微笑,你却哭了。你一定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闪闪发光,从此你再也不能将他们忘记。
爱米莉爪哇1904 本书特色 本书描述了女主人公爱米莉从法国南方的加龙河岸到荷的莱顿、新加坡和爪哇的经历,展现出荷兰殖民时期的社会动荡,以及殖民帝国的终结命运。...
皇家二掌柜-(全二册) 本书特色 原名:《再也不要做怨妇》某年某月的一天,平凡的女生杜小曼的人生发生了重大改变:她被男朋友甩了!她失恋了!她车祸了!她仿佛跌入了...
长河-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的这些年代久远的原始照片,记录了32年来湖南湘西诸多逐渐消失的古老的文化、民俗、景物遗迹,对保存逝去的中国独特风物风俗...
稳如蜂鸟 本书特色 朗朗书房·亨利·米勒全集。 亨利·米勒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作家,总能引起读者的极端情绪,爱他的人爱得要死,恨亦如此。无论是极端地喜爱还是憎恨,谁...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内容简介:《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译文名著文库)050》内容为:高尔基(1868-1936),俄罗斯著名作家,《童
历史的天空 内容简介 挣脱了日军的追杀,几个逃难的青年在对未来的选择上分道扬镳了。找八路军的遇上了国民党,投国民党的撞上了八路军。阴差阳错的偶然成了命运的必然归...
木锡镇 鬼马星作品 酷法医系列 Ⅰ 本书特色 一个男人在只有六间客房的小旅馆里突然失踪;性格木讷的老警察在给眼科专家打过一通电话后,同样在这家旅馆消失了;一个女...
《五元家教法:好父母的必修课》内容简介:本书把父母的教育素养分为五个方面: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
《平乐镇伤心故事集》内容简介:在《平乐镇伤心故事集》中,作者描绘了一幅幅融合了日常与奇幻的川西小镇的市民生活场景:不断在夜
白麦-董立勃长篇小说文集 本书特色 本小说是《白豆》姊妹篇,在《白豆》的基础上,作者为读者构筑了一个朴素、清新、凄美的西部传奇故事。小说中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主...
元史通俗演义 本书特色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