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亲自关注、蒋介石国民党害怕、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感动推荐的巨著毛主席亲自指导与关注的名作毛主席说:不管别人看法如何,你尽管按照自己的看法写下去感动莫言一生的巨著莫言:对我影响*大的一部书不是文学作品,而是一部历史作品……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一部令蒋介石国民党害怕的历史书《中央日报》社论:这部书如流传于青年之间,使青年厌恨中国、崇尚杀戮、主张割据、倾心外向,其结果将致一般青年坐视毛泽东共产党破坏中国领土,出卖中国主权,欢迎外国入主中原,更举兵为之先驱而附和之。阅读了这本通史,就会对中国的前途有所预见为创造历史而研究历史,是本书与一般学院派著作的*大区别几经修订,印数达数百万册的极为重要的中国通史名著
《中国通史简编》上、下册分别初版于1941、1942年,由延安新华出版社出版。本书由原始社会一直写到鸦片战争,着重叙述了中国历代政治、军事成败的根源,社会的经济发展及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文化与艺术生活。从观点、体裁到语言文字,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受到广泛的欢迎。不仅在解放区是各地干部的必读之书,在重庆《新华日报》连载后,在国统区也广受进步青年的欢迎。1947年由上海新知书店出版,此后遭到查禁。本书写法上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几经修订再版,累计印数达数百万册。本书开创我国新的通史的著述范式,是一部地位崇高又及其重要的中国通史著作,很值得一读。
毛主席与《中国通史简编》
自1940年8月,范老夜以继日地写作,至1941年5月《中国通史简编》(上册)公开出版。毛泽东高兴地说:“延安物质条件很艰苦,图书资料也缺乏,完成通史编写很值得庆贺。我们党在延安又做了一件大事……我们共产党人对自己国家几千年的历史,不仅有了我们的看法,而且写出了一部系统的完整的中国通史。这表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自己国家几千年的历史有了发言权,也拿出了科学的著作了。”“他的《中国通史简编》资料多,内容丰富,让人愿意看下去。”……
(建国后)毛泽东也非常关心《中国通史简编》的修订工作。1968年7月20日,毛泽东还派其女李讷对范老说:“我爸爸叫我来,说中国需要一部通史。通史不仅是古代的近代的,还要包括现代的,希望你能用新的观点,重写一部中国通史。”曹靖华回忆毛泽东要范老写《中国通史简编》时说:“你的《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不管别人看法如何,你尽管按照自己的看法写下去。”
赵 梦
对莫言一生影响最大的书
1976年2月,我应征入伍,背着我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我购买的四本《中国通史简编》,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既让我爱又让我恨的地方,开始了我人生的重要时期。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 2012年12月11日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部书不是文学作品,而是一部历史作品,是在1970年的时候读到的向邻居借的一本书,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当时是4.5元,这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开支,后来我母亲还是把它买下来。因为当时没有书可以读,只能翻来覆去的读,那个时候在田地里看,下雨阴天的时候就回来看。后来这四本《中国通史简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一直陪伴着我成长。
莫言 《新浪读书》 2010年8月11日
一部令国民党蒋介石害怕的著作
“一方面显示着著者的炉火纯青,迥非食古不化的著作所能望其项背,而同时也光辉地提供了学术与科学大众化的范例。”再加上范文澜“经学巨子”的功底和浙东学派的精神承传,以及流淌在他笔下的精粹文字,于是,这部史著的影响也就愈加扩大,它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大量地、秘密地流进了国统区……
《中央日报》评论道:“这部书如流传于青年之间,使青年厌恨中国、崇尚杀戮、主张割据、倾心外向,其结果将致一般青年坐视毛泽东共产党破坏中国领土,出卖中国主权,欢迎外国入主中原,更举兵为之先驱而附和之。”……不久,国民党“文戏”过后是“武戏”,索性公开查禁了范著,出版和发行这部书的新知书店也受到迫害。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派出全副武装的军警和特务,包围了这家书店在上海的门市部,甚至还向它架起了机关枪。“新知”的门市部被迫关闭了。
散 木
范文澜(1893—1969),字仲云,浙江绍兴人,著名历史学家。1913年进北京大学文预科,次年考入文本科国学门,受业于著名学者黄侃、陈汉章和刘师培。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月到达延安,为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1941年为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1950年任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所长,1951年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曾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任教。著有《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群经概论》、《文心雕龙注》等书,在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和很高的声誉。
变革中的危机-袁世凯集团与清末新政 本书特色 观清末十年大变局,一场地方和中央的地方博弈,一个变革失控就江山失守的活案例。再现大盗窃国的幕后台前,在细节处品袁氏...
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 本书特色 “元规则”这个概念比“血酬定律”提出得更晚,也更加深入。这个概念触及了生命、生存资源和资源分配规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文...
帝国斜阳-唐史并不如烟-第七部 本书特色 本书是《唐史并不如烟》系列的*后一部,讲述从宪宗末年到唐朝灭亡的近百年历史。唐朝*后一个中兴皇帝宪宗被害之后,晚唐再无...
《学习的学问:走出低效与无序的实践法则》内容简介:数字经济时代,新技术、新业态涌现,持续学习、不断学会成为对每一个社会人的
柏林日记:二战驻德记者见闻(1934-1941) 内容简介 《柏林日记》堪称《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姊妹篇,后者有大段内容直接引自前者。如果没有《柏林日记》,就没有...
大上海的孤岛岁月 内容简介 1937年11月,上海租界外围地区落入日军的掌控,租界成为一座“孤岛”。虽然租界宣布“中立”,但并不是世外桃源。在日本法西斯主义者面...
《深入浅出PyTorch:从模型到源码》内容简介:本书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基础概念入手,由浅到深地详细介绍了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
希伯来文化 本书特色 《世界历史文化丛书:希伯来文化》讲述的经籍、神话、宗教、民俗、律法、史学、诗歌、先知书、小说和艺术等对西方文化和世界文化具有深远影响,已成...
这是对斯大林在其最重要的一段生涯中的军政领袖作用的易引发争议的重估。“杰弗里•罗伯茨对作为战时独裁者和战后大元帅的斯大林作
记者生活三十年:亲历民国重大事件 本书特色 我虽未向《新闻报》要求提高待遇,可是《新闻报》当局对我不断加薪,半年之间,按月稿酬累增至一百元。后来我参考馆内工作时...
《达亭老人遗稿》内容简介:《达亭老人遗稿》收录了王棨华的三种论著《退室诗稿》一卷、《妄谈录》一卷、《消闲戏墨》二卷。王棨华
战国策-(插图本) 本书特色 塑造雄辩家的教科书图文配合,百余幅精美古代版画,图文并茂为您讲述战国故事。选字注音,将难字、生僻字读音一一标注,使读者诵读经典顺畅...
新疆研究文论选-(第三辑)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新疆地方立法的回顾与展望、从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状况看民族关系、新疆哈萨克族人口规模变迁及分布等。新疆研究文论选-(...
《中华民国史》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兴亡的历史长卷。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民国档案、有关地方档案馆的档
北朝胡姓考(修订本) 内容简介 姚薇元先生(一九○五——一九八五》,安徽繁昌人。一九二六年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有兴趣于文史之学,搜求史实,考訂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
日本论 日本人 本书特色 《日本论日本人》是“世纪文库”系列之一。《日本论》和《日本人》是戴季陶和蒋百里在长期身日观察了解日本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剖析日本社会、文...
金文史话 本书特色 《中国史话》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
《飞虎队在桂林:从桂林出发的中美空军》对飞虎队在桂林的战斗事迹、与桂林人民结成的友谊等作了翔实的记录和描写,并收录了大量历
细说明朝风云人物 本书特色 明朝社会,自上而下,自始至终,爱恨骋意,倨傲以狂,狂放自适,嬉乐贪欢,可以说是一个充满欲望与纠结的年代。本书节选了一些具有鲜明代表性...
《明词史(增订版)》内容简介:本书把明代近三百年词史分为承前、衰蔽、中兴、发展、终结五期,对明初遗民词人,前期台阁体、打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