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汀是英国女小说家。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她的作品如”两寸牙雕“,从一个小窗口中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在英国小说的发展目前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詹姆斯·爱德华·奥斯汀-利所著的《简·奥斯汀传(嫁给文字的女人)》是了如指掌百科人物传记系列中的一本。本书从家人的角度讲述了他们眼中的奥斯汀,是迄今*权威、*详细的关于奥斯汀生平的著作。
简·奥斯汀,英国著名小说家,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自己的“小世界”。今天,简·奥斯汀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她被视为理想的女人,成为众多女性效仿的楷模和“小女人”的典范。不过,她生前并没有名气,几乎与文学世界完全隔绝,生平资料极少,且大都出于猜测推断。詹姆斯·爱德华·奥斯汀-利所著的《简?奥斯汀传(嫁给文字的女人)》系牛津经典中的一部,由与奥斯汀一起生活过的侄子所著,从家人的角度讲述了他们眼中的奥斯汀,是迄今*权威、*详细的关于奥斯汀生平的著作。
詹姆斯·爱德华·奥斯汀-利(James Edward Austen-Leigh,1798—1874),出生于汉普郡的迪恩教区,是简·奥斯汀的长兄詹姆斯的儿子。毕业于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牧师。他掌握大量简·奥斯汀家庭生活的珍贵资料,于1869年开始创作奥斯汀回忆录。
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 本书特色 如果有一天,你在红尘某个街巷,遇见这样一个女子。她身材高挑,散着长发,带着一种繁华落尽的沧桑,一种意兴阑珊的美丽。那么,请记得,她...
红舞台下的凡人邓小平 内容简介 1正式会见*后一批外宾与正式接待*后一批记者2与毛泽东的祖籍其实都是江西吉安府庐陵县3不满五岁被送进私塾发蒙的贤娃儿胆识过人不信...
时空向度的现代探索-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00年图说-宇宙简练/秩序/抽象的规律揭示(全彩视图本) 内容简介 玛丽·居里玛丽·居里(法国,1867—1934年)...
《金羊毛》内容简介:一艘巨型飞船即将远赴外星,近万名地球人被征召上船,负责日常工作。这是一个封闭社会,一个小型城市。“我”
改革时代人物志 本书特色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这是一段以“改革”命名的光辉岁月。回望35年改革历程,宛如仰望群星璀璨的苍穹。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
回忆田汉 本书特色 本书由他的挚友、学生、著名作家、戏剧表演艺术家以及他的家属根据亲身经历和亲见亲闻撰写的回忆文章集纳而成,详尽的记述了田汉的生平事迹和在戏剧上...
我的父亲茅盾我的父亲茅盾前言 2002年,辽宁人民出版社计划出版一套文化人子女回忆父辈的丛书,定名为“父辈丛书”,当年8月出版社便约我们撰写其中的一册,即《我的...
本书所选的各书都证明了这一点,这种直观的直觉的经验性又是图像化时的最瑰丽的图像,在新的世纪,将有无数的人物和故事进入影视
宿命错位(隋炀帝、李后主与宋徽宗放谈) 内容简介 《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丛书》以高文化品位为内涵,从文化的特定视角重新解读(而非直接面对)某些重大的历史或文化主...
纳尔逊•曼德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鼓舞的偶像之一。在曼德拉的一生中,他用纸和笔记录着自己的所思所想、大小事件、艰难险阻以及
《毛泽东与蒋介石》是收录“叶永烈精品书系”的“红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作品。蒋介石和毛泽东是国共两党的旗手,从二十世纪二十
西乡隆盛-改变日本历史的人 本书特色 这个人,登场于动乱时期,看到了日本遥远的将来;这个人,将日本导向了革命,改变了历史轨迹;这个人,是明治维新的*大功臣,却又...
华盛顿Washington 本书特色 美国“建国之父”华盛顿具有灵活的头脑和超人般的毅力,他一生的作为,带给美国人民永无休止的启示。**个享有世界声誉的美国作家...
孔子传-新校本 本书特色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承前启后**人,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大的文化巨人。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条大河...
程德全传-清代戍边将军(黑龙江卷)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图书《清代戍边将军》(黑龙江卷)之一。本书介绍程德全是一位反对内战,倡导和谐的近代新派人物...
刘北成,1949年8月生于北京,198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
蒋廷黻回忆录 内容简介 廷黻先生是一位学者、一位史学家。他当然对政治感兴趣,但不是一位政客。他有个性、有辩才,懂得灵活运用历史知识。 廷黻先生在那个...
这是一本美国著名女摄影家黛安·阿勃丝的传记,也是她的摄影作品和生活照片的合集。本书叙述了她一生中的关键事件和生活中的奇特
曾国藩家训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地注释、翻译、评析。曾国藩...
《中国新闻从业者职业心态史(1912-1949)》内容简介:本书针对新闻史人物研究中“没有人”、感受不到人的内在心理与精神世界之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