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余秋雨写作生涯首部长篇小说,讲述一个在生命绝境中诞生的爱情传说。故事发生在古代,孟河和金河,两个从名字开始就牵连起不可思议之因缘的男女,因一场冰河险遇而相识相知、日见人心。在那个年代,男人如何反叛身份,女人如何反叛性别,一条“破冰”之路徐徐展开。
2.“这部作品,可以看成我们夫妻俩在绝境中的悲剧性坚持。但故事还是美好的,甚至没有一个坏人、恶人。真正的艺术,永远不是自卫的剑戟。”
“冰河”既是传统的一个符号,把人间喜剧式的生命悲喜浓缩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吐露了作者阅尽世态人情后内心深处的独白,现实力度同样不同凡响,是余秋雨尘封十五年的一封心灵小史。
3.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的紧张情节、诙谐的幽默,融合余秋雨典丽精工的语言风格,使小说既通俗易读,又有浓郁的东方美的意韵。
本书是余秋雨的首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的南方,具备惊人美丽的女子孟河在一次“淑女乡试”中拔得头魁,引来大批追求者,然而她暗中女扮男装,乘船踏上了去京城寻找生父的路途。途中,船只突遇冰雪,不仅被冰封在前后无援的河中,众人也遭遇生死攸关的求生考验。在绝境中,船上的考生金河深夜凿冰救人,却因冻伤无法赶考。孟河为报恩情冒名代考,却中了状元,引出一连串扑朔迷离的意外和磨难,也让她找到了情之所属,留下一段沉香般的爱情传说。
一
一部小说能不能在**时间吸引*粗心的读者,关键在前两页。因此,很多作家常常以强刺激的场面开头,再绕个圈子说回去。
这部小说不这么做,一上来就平铺直叙。如果有些读者不想看下去了,那就应该离开,我鞠躬相送。只因为故事发生在古代,不能不把背景交代一下。交代总是枯燥的,而枯燥又常常掩盖着精彩。
但又不能交代得太多,以免让留下来的读者从艺术的云层跌落到历史的泥滩。
地点在中国南方,那里有一条大河,穿越很多密林、峭壁、险滩,却依然洁净。人们还没有靠近河岸,就能闻到一股强大的生命气息。
在中国古代,大家信奉“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伦理,国家又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因此在河流上很少有远行的船只,永远是波阔浪静、人迹杳然。
千百年来,朝野推崇的远行,仅是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是全国规模的文官选拔制度。这也是中国男子企求发达的唯一出路。任何男子,只要通过一场文化考试,就能担任各级官员。否则,只能埋首耕稼,老死乡间。这一来,很多男子的毕生精力,就是拼考试,一直拼到人不像人。因此,这三年一度的远行,既是一种全民的梦幻,又是一种全民的荒诞。
这种为考试而发起的远行,也可以走陆路。但陆地上山崖太多,匪贼太多,因此多数选择走水路。
那连绵的书生风帆带出过多少故事?实在不能尽数。今天故事的起点,是两位老太太。一位是戚太太,一位是胡太太,都因为辅佐丈夫抗击海盗有大功,被先皇颁封为“诰命夫人”。现在,两位丈夫和颁封的先皇都已不在人世,她们只在享用来日无多的尊荣。
回顾平生,她们只有一件事不痛快,那就是没有机会显示她们的文化等级。
“凭什么科举考试只考男子?如果允许女子参试,你我会是什么模样!”这是她们晚年*常发的抱怨。
有一次,胡老太拿到了近几届状元试卷的抄本,看完哈哈大笑,说:“这是九州上下**名?连天地也要嘲笑华夏无人!”
她坐轿换船,找到了戚老太,几经商议,决定举办一次“淑女乡试”,范围就在她们所在的两府之内。
“淑女乡试”,既违背了男尊女卑的祖训,又冲撞了科举考试的铁则。但她们的身份使她们有资格这么做。在中国古代,不管在什么场合,老祖母出来,天摇地动,何况还是“诰命夫人”。
这次“淑女乡试”,经过三轮筛选,终于让一个叫孟河的女孩脱颖而出。
有了这个结果,胡老太又有了新主意。她先让手下的女侍去看看孟河长相如何,得到的回答是非常出色。于是,她决定要在闹市区搭台展示,为淑女再争风光。
戚老太魄力更大,她通知胡老太,把两人年轻时*喜爱却又不敢穿的服装裙袍各选十套,让孟河一次次穿上现身。
由于“淑女乡试”本来就牵动远近,再加上这次丽服展示的预告,可以想象,那天的盛况会是多么惊人。这可能是整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选美典仪,而典仪的主角只有一人,那就是孟河。
两位老太太很满意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她们只觉得台下的一声声欢呼都与自己有关,因此还不时地露出苍老的羞涩。像天下的一切女性一样,一羞涩,就会红着脸偷看旁边的女人。两位老太太在相互偷看中重新想起了自己的年龄,才不再羞涩。
台下民众没有注意两位老太太,让大家感到满意的是,今天在台上看到了梦想中的女神。很多妻子都在防范着丈夫灼热的目光,而自己的目光却比丈夫更加灼热。
据一位算命先生说,从那天起,两府之内大批的公子、才子、浪荡子,全都成了傻子,也就是经常把孟河挂在嘴边的傻子。
她究竟是谁?家在哪里?有无婚配?……这一连串的问题,连*有修养的男子都在捉摸。
两府之内,本有媒婆三百五十多人。几个月下来,她们家的门槛快要被踩平了。但是,几乎所有的媒婆都找不到孟河。托媒的男子一次次久等无望,使得那些媒婆也只好直言自己无能为力。
只有一个姓郝的媒婆,在多方打听之后,从一个卖柴老汉的粗粗描述中听出了一些端倪。她顺着那个老汉的指点,经过半个月的蹲守,确认了那扇小院的门。
孟河和母亲,住在河边的一个小山村里。父亲在孟河出生那年坐船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但一去整整二十年,再也没有回来。就在一个多月前,母亲突患重病离世,现在孟河完全是单身一人过日子了。
孟河的母亲去世,郝媒婆是知道的,她还帮助料理了后事。但她知道,治丧期间绝对不能做媒。按照当地风俗,丧期以“七”为计算单位,到了七个“七”,也就是四十九天,丧期就满了。所以,第五十天的那个晚上,郝媒婆来敲孟河的门。
事情实在是很急了,她带来了一群新的追求者。四十九天丧期囤积下了一大批,而这群人更特殊,明天就要搭船到京城赶考。
那个时代的中国男子,*高的人生理想是两项:“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也就是娶到一个好妻子,考上一个好位子。这两件事,*好都在年轻时一起办妥,两全其美。因此,他们都想在上船前见见孟河。先让孟河选,再让朝廷选。
今天晚上,他们已经把明天出发的行李打好了,跟着郝媒婆来到了孟河的山村。
郝媒婆是这一带唯一的“社会活动家”,与上上下下、前后左右、各家各户都搭得上话。她年龄并不大,才三十多岁,但为了展现老成干练,却在头上包着两片黑布束,走路时胖胖的身躯喜欢扭动,说话时沙沙的嗓音显得诚恳。
今天她从央求她说媒的考生中,挑了六个,来见孟河。她做媒婆也有年头了,但从来没见过那么多年青男子,站在自己面前任自己挑选。细细比较的时候,自己还有点脸红心跳。孟河家是一个柴门竹篱的小院子,柴门前有一座架在山涧上的小桥,小桥那头是一个凉亭。这夜月色明亮,柴门、小桥、凉亭都看得一清二楚。郝媒婆领着考生们来到凉亭,看着小桥对面的柴门一笑,便做手势让六位考生躲在凉亭后面的树丛中,自己就跨着大步过了小桥。她在柴门上轻轻地敲,边敲边叫孟河。里边完全没有回应,她又从竹篱笆的缝隙往里看,再呼叫拍打,还是没有回应。
她回身看了看凉亭边,又转脸对着篱笆说:“孟河小姐,你不点灯,但我知道你在里边。我做媒半辈子,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多赶不走的男子,也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一扇敲不开的小门。昨天已经是‘七七’,丧期满了,可以开门找个人成家了。要不然,一个人住在这山上,还不闷死!你难道还能像你母亲,丈夫失踪二十年,一直单身一人?”
院子里还是没有动静。
过了片刻,郝媒婆想到了一个办法,笑着说:“一个女子面对这么多男子,也为难你了。这样吧,既然你不好意思出面,就躲在门缝里看。我让六个考生在凉亭上排着个儿亮一亮,你如果看中,悄悄告诉我一个号码就可以了。今天月光好,看得见。”
……
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或者说,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
——白先勇
这个时代是大争议出大成就,我们有幸就遇到了一批大人物。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得风气,开生面。他的有关文化研究蹈大方,出新裁。他无疑拓展了当今文学的天空,贡献巨大。这样的人才百年难得,历史将会敬重。
——贾平凹
余秋雨先生每次到台湾演讲,都在社会上激发起新一波的人文省思。海内外的中国人,都变成了余先生诠释中华文化的读者与听众。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荣誉教授 高希均
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没。他三次来美国演讲,无论是在联合国的国际舞台,还是在华美人文学会、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纽约大学或国会图书馆的学术舞台,都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搭建了新的桥梁。他当之无愧是引领读者泛舟世界文明长河的引路人。
——联合国中文组组长 何勇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著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君子之道》等。他的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仅中国台湾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奖、桂冠文学家奖、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等一系列重大奖项。
近十年来,他凭借着考察和研究的宏大资源,投入对中国文脉、中国美学、中国人格的系统著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杂志 等机构一再为他颁奖,表彰他“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是“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自二○○二年起,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华盛顿国会图书馆、联合国中国书会讲授“中华宏观文化史”、“世界坐标下的中国文化”等课题,每次都掀起极大反响。二○○八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香港凤凰卫视首席文化顾问、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特奎拉日升》内容简介:约翰·贝恩斯是自由意志市的著名品酒师,他举办了一个以红酒为主题的酒会,邀请社会各界名流参加。令人奇
原罪·宿命 目录 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插队的故事礼拜日原罪·宿命中篇1或短篇4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原罪·宿命 节选 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序 想给...
舞者飘零 内容简介 “现在的舞界处于委靡状态,从上古的‘六舞’到现在伴舞,舞蹈艺术的位置一降再降。我深切的意识到光靠身体力行的作为一个演员来光大舞蹈艺术是力不从...
《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内容简介:继《枪炮、病菌与钢铁》和《人类简史》之后,又一本讲述人类进化史的有趣著作! 倾听6
天龙八部-(全五册)(新修版) 本书特色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一九二四年生。曾任报社记者、编译、编辑、电影公司编剧、导演等。一九五九年在香港创办明报机...
《细雪》内容简介:《细雪》是谷崎润一郎创作生涯中的巅峰之作,也是整个昭和文坛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小说是一部描述日本中产阶级青
梅次故事-典藏版 本书特色 1、“《梅次故事》的色调要比《国画》明亮了许多。朱怀镜依然在上演着‘升官’图,不过此时的朱怀镜,也多多少少做些善事了。无论是为了个人...
眼中的猎物 本书特色 美国侦探小说作家协会大师奖得主、三获爱伦?坡奖入选侦探小说百大榜单被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搬上荧幕的经典作品在这个由盲作家写下的故事里,在她流光...
《所有被遗忘的,时光会替我们记得》内容简介:《所有被遗忘的,时光会替我们记得:我是水瓶座女孩》讲述了水瓶座女孩顾可从小在孤
朝天阙.定风波 本书特色 王丹*的《朝天阙定风波》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思想、讴歌正义气节和美好爱情的长篇历史武侠小说,作为“朝天阙系列”的...
帝国反击战-星球大战 本书特色 这是义军的黑暗时期。尽管死星已被摧毁,但是帝国军队将义军部队从秘密基地逐出,并在银河系各处追击他们。为躲避可怕的帝国星际舰队,一...
《北京,1912》内容简介:满族青年宁伯雍留学日本六年,回国后遇上辛亥革命,听说老同学在前门外经营《大华日报》,便去求职,成为
元史演义 本书特色 其规模之宏伟,卷帙之浩繁,内容之丰富,不仅在我国历史演义中绝无仅有,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找不到先例。……它所起的作用,是官修的“二十四史”或...
穿着高跟鞋奔跑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职场小说,描写了一位外企公关行业的菜鸟,从初入职场的懵懂无知到能够独当一面的成长过程。公关,一个小众却被大众误解的行业;一个...
钱存训文集-(全三册) 本书特色 ★ 钱存训(1910-2015),著名图书馆目录学专家,一生致力于图书馆学、历史学研究工作,成就卓著,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中美文...
《骆驼祥子》内容简介:为纪念老舍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特别推出“老舍作品精选”丛书。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破产青年农民祥子,渴望以自
《我们所应知道的一切》内容简介:马丁·托比是一个著名游民的儿子,也是我腹中胎儿的父亲。他十七岁,我三十三岁。孕期第十二周,
《孟婆传奇·渥丹篇》内容简介:为何每每上元节之时,她内心都会泛起模糊却真切的涟漪?就仿佛是凝望着初夏时分的日光,初发的树叶
风声 本书特色 面对残局,身处孤独与绝望之中,如何跳出黑暗的深渊?《风声》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的长篇力作,曾多次被改编为影视和话剧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如何在孤...
越长大越孤单 本书特色 李可以,谜一样的流浪男生,拒绝任何人靠近,可总令每一个认识他的人牵挂不已。先有雨停、千朵、泛美组成的“欧巴桑少女三人组”,再有同桌女孩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