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年度,文坛上都有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体裁的新作涌现,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它们之中不乏熠熠生辉的精品,然而,时间的波涛不息,倘若不能及时筛选,并通过书籍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这些作品是很容易被新的创作所覆盖和湮没的。观诸现今的出版界,除了长篇小说热之外,专题性的、流派性的选本倒也不少,但这种年度性的关于某一文体的庄重的选本,则甚为罕见。《2014年散文随笔选粹》精选了2014年度*优秀的散文作品,尽显年度散文写作之精髓。
陈克海主编的《2014年散文随笔选粹》是连续出版两期年选后第三期年选系列。观诸现今的出版界,除了长篇小说热之外,专题性的、流派性的选本倒也不少,但这种年度性的关于某一文体的庄重的选本,则甚为罕见。本集精选了2014年度*优秀的散文作品,尽显年度散文写作之精髓。
《2014年散文随笔选粹》:此外,福山还对没有国家能力保障的“法治”发展表示质疑。他对哈耶克所说的“自发扩展秩序”表示异议:在他看来,法治在英国的生根不完全是“自发秩序自然演进”的结果,无论是早期的国王、后来的教会还是诺曼底征服之后的中央权力,都曾相当大程度上诉诸自上而下的强制或干预去建立一个统一的法律秩序。对“国家建构”如此强调,是否可以说,“新福山”已经否定了“旧福山”?“旧福山”二十年前的观点已经“过期作废”?表面上看的确如此。“你看,连福山都不谈民主、转而谈论国家能力了”,至少在中国,不少“国家主义者”为福山的问题意识转向感到欢欣鼓舞。但对《起源》一书真正严肃的阅读会使我们认识到,与其说福山试图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去否定《历史的终结》一书,不如说他试图用《起源》去完善《终结》。何以如此?福山与中国一些国家主义者的根本不同在于:他对国家能力的强调是情境性的,而不是原则性的。即,他对国家能力的强调不是基于一种抽象的观念,而是一种因时因地制宜的“处方”。因为他认为目前,在世界上许多转型国家和民主国家,国家能力的欠缺导致诸多政治问题,所以应当强化国家能力。但就中国的政治传统而言,在《起源》一书中,他的判断始终是“国家能力过强”,而“法治与问责不足”:“推断有问责体制的社会会*终战胜那些没有它的社会,有一个重要原因:政治问责给制度的适应性变迁提供了一个和平的路径。在王朝阶段,中国的政治体系始终无法解决一个问题,即‘坏皇帝’的问题。在对上而不是对下负责的当代中国,这个问题仍然至关重要。”同样,不能将福山对“社会因素”的警觉视为站在国家的角度敌视社会。固然,他强调我们不能无条件地将一切社会自发性力量当作文明的动力,但是,当他试图解释英国道路(问责政府)与法国道路(弱专制主义)、更不用说俄罗斯道路(强专制主义)的不同时,他诉诸的解释因素恰恰是社会力量的强大和团结程度。在英国,贵族、底层士绅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团结构成了抵御王权、达至宪政的强大力量,相比之下,法国的贵族、士绅和资产阶级被法国王权瓦解分化,而在俄罗斯,他们则对王权几乎是彻底依附。因此,从价值上而言,似乎始终只有一个福山。虽然对世界各地情势的总体判断使他现在更强调国家能力——因为没有一定的国家能力去贯彻法律,法治只能是一纸空言,而没有一定的国家能力作为基本秩序的维护者,民主很可能成为民粹的狂欢。但如果脱离语境,将这种强调应用于那些国家能力已经超强甚至过剩的国家,就成了认识上的刻舟求剑。问题在于,强调“国家建构”,矫枉可能过正。如何把握国家能力的“度”?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难题。对思想者而言,一个悖论在于,时代往往是有意义问题意识的来源,但是为时代写作又有可能导致问题感的短视。福山的老师亨廷顿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过一次矫枉过正的经历。为了超越民主专制类型学的政治学视角,在其名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亨廷顿表达了统治程度比政治制度更重要、更体现政治发展的观点,并在这个意义上把美苏归为一类而不是两类国家。他的这一观点曾经启发了几代学人,但是到1989年,苏联及东欧阵营的解体则某种意义上否认了亨廷顿的观点:政治制度很重要,美国和苏联并不是一类国家。……
陈克海,1982年生,湖北宣恩人。现为《山西文学》副主编。山西文学院第三届签约作家。有小说入选《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选集》《中篇小说选刊》等书刊。著有小说集《清白生活迎面扑来》。曾获2010-2012年度赵树理文学奖新人奖。
冠英说诗 本书特色 《碎金文丛:冠英说诗》是从余冠英《古代文学杂论》中选取的与古代诗歌有关的部分重新编辑而成的,内容涉及《诗经》、《楚辞》、汉魏六朝民歌、文人诗...
椿园笔记 本书特色 《椿园笔记》为孙郁先生的读书、评论和教学随感录。作品围绕文学写作、创作评论去探求艺术个性、人文情怀;对鲁迅的感悟与研究、对传统文章学的思考是...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内容简介:《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一起并称“四书”,是两篇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儒家经
苍茫的留恋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高恒文教授所著,收入本书的其实都是读书笔记。古今中外,长短不一,文体差异,可见兴趣驳杂。这些大都是公开发表过的...
抗战前后之清华 本书特色 抗战前后,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抗战前后之清华》是梅贻琦作为当时清华大学校长,在**时期审时度势,思考教育发展出路,制定教育计划并采...
灯下谈吃 本书特色 本书是我社经典项目“格致文库”系列之一由二十余篇谈论饮食的散文辑成,或长或短,均为作者遣兴而作,所涉吃食百余种,出之...
美人靠 本书特色 生活节奏飞快的今天,有多少文字还能让人们安安静静的品读?《美人靠》记录着作者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没有纷繁的工作压力,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扰人...
闭门日札-名家读史笔记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邵燕祥诗歌爱好者及其他大众读者诗人才情用诗歌吟诵世态,谱写沧桑 战士风骨用匕首解剖自己,审视历史 闭门读史秉烛夜思...
《奇迹男孩》同名电影1月19日全国上映!由《壁花少年》导演斯蒂芬•卓博斯基执导。因《房间》萌翻奥斯卡的童星雅各布•特伦布莱在本片中饰演奥吉,朱莉娅•罗伯茨和欧文...
死亡征战-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纪实 本书特色 2014年春天到2015年春天,埃博拉在西非肆虐。几内亚一位富商在中几友好医院死亡,参加葬礼的20多人相继死亡,接诊...
2016-中国年度精短散文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中国散文界知名选家从全国当年发表的精短散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精短散文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
袁宏道集-历代名家精选集 目录 前言诗选古荆篇江上(二首)得李宏甫先生书述怀长安秋月夜紫骝马赠黄道元迎春歌和江进之横塘渡述内答内初至西湖(二首选一)赠虞德园兄弟...
昨日以前的星光 本书特色 台湾百年散文作品系列。花*少的钱,用*短的时间,享受中国当代文艺的*新成果,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昨日以前的星光 内容...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本书特色徐志摩的文风别具一格,诗歌构思精巧、新奇瑰丽,散文清新美妙、深厚沉郁。《*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中读者不仅能读到文采华美、连吐珠玑的志摩...
《五四的另一面》内容简介:本书引入了五四的社会改造面相,指出当时涌现出的各种“社会改造”构想是五四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作者
我的德国笔记 目录 前面的话1、来自德国的邀请2、我屋里的风景画3、告别祖国和爹娘4、飞越千山万水5、雷格尼茨河的随想6、我在德国的家7、我常走过的街道8、当前...
领导干部必读的最美古诗词 本书特色 习近平指出:“学诗可以情飞扬、 志高昂、人灵秀。”这揭示了学诗与修 炼品性、陶冶情操、激励斗志、增强灵 性存在密切...
高岑体诗选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盛唐边塞诗派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的优秀诗篇进行评析、注释。评析依托古代诗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注释强调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所选诗歌...
都柏林城事 本书特色 《都柏林城事》由詹姆斯·斯蒂芬斯的《都柏林的暴动》和其代表作《金坛子》两部分构成。《都柏林的暴动》是一部以1916年的复活节起义为背景的作...
唐诗鉴赏 本书特色 为了使中华藏书传世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历久弥新,同时也是为了在古代经典和现代经验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中国书店出版社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