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机构投资者和公司治理

中国金融机构投资者和公司治理

作者:袁蓉丽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年:2014年5月

ISBN:9787300192444

所属分类:经济金融

书刊介绍

《中国金融机构投资者和公司治理》内容简介

本书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中国金融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和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首先,作者围绕研究问题,采访了金融机构投资者的高级经理和上市公司董事。然后,作者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投资基金和证券公司的持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最后,作者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2003年招商银行拟发行百亿可转换债券案例中金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机构投资者(尤其是投资基金)已经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不同的金融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不同。
本书的研究发现表明,中国政府努力发展金融机构投资者(主要是投资基金)、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政策是正确的,并取得了成效。同时,中国政府还应该进一步增强这种治理作用,尤其是发挥证券公司的监督作用。研究结果同时揭示了在考察金融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时,区分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性。
袁蓉丽:毕业于英国卡迪夫大学卡迪夫商学院(CardiffBusinessSchool,CardiffUniversity,UK),拥有哲学博士学位(会计和金融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公司治理、公司财务、内部控制。

作品目录

前言
第1章:导

1.1、引

1.2、研究背景
1.3、理论、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
1.4、研究方法
1.5、研究意义
1.6、主要研究结论和本书特点
1.7、结构安排
第2章:代理理论
2.1、引

2.2、代理理论概述
2.3、代理问题
2.4、代理理论以及金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
治理中的作用
2.5、代理理论的局限性
2.6、代理理论的应用
2.7、结

第3章:公司治理体系及其有效性
3.1、引

3.2、公司治理模式
3.3、公司治理机制: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
3.4、新兴经济体的公司治理
3.5、结

第4章:国外金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4.1、引

4.2、世界各国的主要金融机构投资者
4.3、金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4.4、金融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过程
4.5、影响金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因素
4.6、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公司业绩
4.7、结

第5章:中国的制度背景、公司治理以及金融机构投资者
5.1、引

5.2、中国经济和经济改革
5.3、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
5.4、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司
5.5、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制度
5.6、内部公司治理机制
5.7、外部公司治理机制
5.8、中国金融机构投资者
5.9、中国金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5.10、结

第6章:金融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来自深度访谈的证据
6.1、引

6.2、研究问题
6.3、样本选择和研究方法
6.4、对访谈数据的分析讨论
6.5、结

第7章: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公司业绩: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
7.1、引

7.2、研究假设
7.3、研究设计
7.4、实证分析
7.5、敏感性测试
7.6、结

第8章:中国的股东积极主义:招商银行百亿元可转债融资案分析
8.1、引

8.2、理论基础和文献回顾
8.3、研究方法
8.4、案例分析
8.5、结论和建议
第9章:结论和启示
9.1、引

9.2、研究问题和研究结论
9.3、本书特点
9.4、对代理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9.5、对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的启示
9.6、局限性
9.7、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