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使中华民族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2014年7月至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牵头中国民协等单位在人民网、新华网和光明网上开展“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名诗词、名故事、名折子戏推荐活动”。按照中央宣传部的安排,中国民协《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建库的专家挑选了三百余篇故事作为推荐的基础篇目。广大网民积极参与推荐活动,并对得票靠前的一百篇故事撰写了评语。中国民协又组织专家对网民评语进行了评审。为了深入落实和配合中宣部的相关工作,中国民协在受领此项工作的同时,就启动了出版《中国传统故事百篇》的编撰工作,拟先出**版,考虑后续工作若干项,比如赠书活动、网民补充修改稿第二版、讲故事等活动。杨亮才、刘晔原老师执笔,现在稿件基本成型,作者要在12月底前出版。
凡是集萃人类生命体验的优秀智慧都永远不会衰老。一个充满故事的人生必定是一个辉煌的人生;一个充满故事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家必定是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让我们用古老的故事聚焦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用精彩的故事点亮今日中国人的心灵,用迷人的故事演绎出动人的中国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写的这本《中国传统故事百篇》分神话篇、传说篇、故事篇、笑话篇四个部分,收录一百个经典传统故事。
《中国传统故事百篇》:羿由于得罪了天帝,不能上天,也连带妻子受累。果然,有一天,嫦娥向她的丈夫说:“别的我都不怨怪你,只怨你不该这么鲁莽,射死了天帝的儿子,让我俩都贬做了凡人。你知道,做了人是会死的呀!死了以后,就得到地下的幽都去,和那些黑色的鬼魂住在一起,过那惨愁黯淡的生活,这是多么可怕呀!”“是呀!”羿闷闷地回答说,“我也不想到幽都去,可是,那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呢?”嫦娥想了一想,说:“听说在昆仑山,住着一个神人,名叫西王母。”“对,昆仑山有个西王母。”“西王母那儿,藏有不死的灵药。”“对呀!”羿高兴地说,“西王母藏有不死药,吃了可以叫人长生不死,我怎么先前一点也没有想到呢?好,明天我马上就去,去向西王母求不死药。”“去吧,我等待着你如愿以偿,平安地回来。”嫦娥说。于是羿就准备了一点简单的行装,带了些干粮,背上弓箭,骑上白马,在第二天早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便向昆仑山进发了。昆仑山,是西方的一座大山,黄帝的帝都就在这里,西王母也住在这里。它的下面,环绕着弱水的深渊。这弱水,一片鸟毛掉在上面,都会沉没,更不用说是乘船载人了。它的外面,还有一座燃烧着大火的炎火之山包围着,山上的大火昼夜不息,无论什么东西一碰到它就会燃烧。这大水和大火的重围,谁还能突破呢?所以,虽然传说西王母藏有不死的良药,却始终没有一个人能得到这宝贵的东西。羿来到昆仑山脚下,靠了他射日除害的剩余神力和不屈的意志,居然通过了水火的包围,攀登上了山顶,看见了好几丈高的大稻子和守门的开明兽。这地方的高度,据说有一万一千里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要不是羿,谁也不要想到达这个地方。羿到了昆仑山顶,要不了多久,就会见到他辛苦寻访的西王母。西王母,原是西方的一个怪神,她长着豹子的尾巴,老虎的牙齿,头发乱蓬蓬地披着,头上戴了一只玉胜,善于啸叫,掌管瘟疫和刑罚。她住在山顶的岩洞里,有三只红脑袋、黑眼睛、力大善飞的硕大青鸟,经常轮流到山野去找寻食物来供给她。就是这个西王母,她有不死的良药。她掌管瘟疫刑罚,可以随时夺取人类的生命;既然可以夺取人类的生命,当然也就可以赐予人类生命。所以,大家都传说不死的良药在西王母那里。羿把来意向西王母说明了之后,西王母对于羿的不幸遭遇,非常同情,就慷慨地给了他一包足够两人吃的不死药,并且告诉他说:“这药,是从不死树上采下的不死果炼制而成的。不死树三千年开一次花,六千年结一次果。果子很少。我的全部剩下的药物都在这里了。如果一个人吃了这么多药,还有升天成神的希望。你拿回去好好保藏着,不要丢掉了。”“谢谢您!我一定记住您的话。”羿说。经过了万水千山的跋涉,羿终于带着不死药,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他一回家,就把不死药交给妻子保管着,准备择一个节日,大家同吃。他并不想再上天,因为天上的情形并不比人间好,只要不到地狱去,他就很满意了。可是他的妻子嫦娥却不和他一般设想。她想,她原本是天上的女神,如今上不了天,全是受了丈夫的连累,照理他该还她一个女神才是。况且,他在爱情上,又对她有过不忠实。灵药既然除了长生,更有使人升天成神的妙用,即使自己自私一点,吃下丈夫的一份,也不算怎么亏欠他……想来想去,她就打定主意,不再等待什么节日,趁着羿不在家的一个晚上,把那包药取出来,一齐吞下肚子去。奇事果然在这时候发生了,嫦娥渐渐觉得她的身子轻飘飘的,脚和地面脱离开来,终于不由自主地飘出了窗口。外面是夜晚的蓝天,灰白的郊野,天上有一轮圆圆的皓月,被一些金色的小星星簇拥着。嫦娥一直飘升上去……但是到哪里去呢?她思考着:假如到天府,定会被天上的众神嘲笑,说她是背弃丈夫的妻子。看来只有到月宫里去,暂时躲藏一下,较为稳妥。打定主意,她就一直奔向月宫去。……
《我在世纪的心脏: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内容简介:《我在世纪的心脏——曼德尔施塔姆诗选》书稿精选了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诗人曼
古典诗歌精华-历代名词千首(上下册) 内容简介 《历代名词千首》为套装全2册。内容简介: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文化灿烂辉煌。中国号称诗国,诗歌浩如烟海...
《钢琴套曲·动物狂欢节》内容简介:本集系根据法国作曲家圣-桑于1886年所写两架钢琴与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而改编的简易钢琴套
2008年纪实文学-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 本书特色 《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年纪实文学》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中的一册,书中收录了2008年中国*佳的纪...
情谊.名人.美文 本书特色 《情谊·名人·美文》包括李陵、司马迁、曹植、嵇康、刘琨、王绩、王维、韩愈、柳宗元、曾巩、苏辙、王安石、陆游、叶圣陶、石评梅等名人的生...
幌马车之歌 本书特色 以民众史的眼界,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在台湾的“战后”提出成功、深刻、感人而有力的“战后结算”,这就是《幌马车之歌》的突出而值得感谢的成就。—...
东西漫步-交友篇 本书特色 星光,星光,星光……到处都是星光。是星光的瀚海,是星光的大洋;是星光的密林,是星光的丛莽;光辉灿烂,绵延数十里;汪洋浩瀚,好像充塞了...
城乡之间 本书特色 回报者文丛·第二辑。城乡之间 内容简介 本书是小说家孙惠芬的小说自选集,收录了她迄今*具代表性的中短篇作品。《城乡之间》看似平常,这里却蕴含...
余秋雨-中国文脉(图文版) 本书特色 从时光斑驳的古老文字,发散至迤逦而行的璀璨文学,余秋雨给我们梳理出一条中国文学的灵魂脉络,这是文化中国的生命线,是中华文化...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2:一步一天地 本书特色 本书是台湾摄影人阮义忠继《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后的第二本微博集锦,本册所涉猎的方面主要集中在旅行、行走中心灵...
完蛋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完蛋》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等给出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等盛赞的经典之作,勾勒...
小看客 本书特色 历史的小看客,社会的小看客、人生的小看客——贾平凹、赵丽宏、雷达、舒婷、陈白尘、章含之、鲍尔吉原野、刘震云、王小波、龙应台等50位中国当代**...
路在脚下-1982版《西游记》拍摄幕后故事 本书特色 ☆1982版电视剧《西游记》曾是70后、80后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在这个群体中,该剧具有永恒的亲和力,因此该...
港台名家名作 张晓风经典作品 内容简介 经典是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它们是人性的画像,是人性的注解。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
江苏南京人。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那个夏季,那个秋天》,小说集《慌乱的指头》、《祖宗》等。短篇小说《是谁在深夜里说话》获1995年《人...
最新纳兰词 本书特色 中华民族有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浩如烟海的历代名著,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著述为中华民族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国学集萃丛...
2015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本书特色 精选2015年中国文学刊物上发表过的文笔优美、意境深远的散文诗,集结成集,其中包括耿林莽、王剑冰、汤松波、皇泯、谢克强等人...
和父亲一起去旅行 本书特色 亚洲**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用诗的语言,对生命加以肯定和礼赞。《和父亲一起去旅行(精)》为其散文作品集,收录了《我的回忆录》、《孟...
1959-1961-圣殿-信阳大饥荒沉思录 本书特色 军旅作家张向持呕心沥血,历时十年,踏遍豫南的山山水水,寻访上百位当年的干部、群众,满怀一腔热血创作《圣殿1...
许地山散文:鉴赏版 本书特色 许地山编著的《许地山散文》内容介绍:在现代作家中,许地山是非常独特的一个。身兼学者和作家双重身份,在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以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