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明清进士通览(套装共2册)》分为明、清两卷,以传略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记叙、整理了两朝4188名进士的传略性史料,整体体现了山东明清两代各科所取进士数量、籍贯、家族、仕历、甲第名次以及重要事迹。作为可以索检明、清两代进士及考镜当时社会现状的重要工具书,它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前代学者在进士传略的纂辑方面也做出过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但今天我们却不能完貌地看到一部考证性、总录类的著作,给史学界的专家了解故实、查证人物时带来难题和遗憾。“不为生人立传,盖棺方可论定”是古代史学家为史、志编写所定立的原则,正如罗燕生先生序所说,“贤达人士作传多冠以耆旧、先贤、士林、乡宦等类名。那些登科入仕,无至高官,历迹不彰,艺术不显,著作又不见于后世的人,正史无载,往往杂入‘人物门’之中”。
★ 本书所载人物的生平事迹,主要依据山东地方旧志所编写,对旧志中出于各种原因的过度赞誉、故意掩饰及错讹失实,参照各种权*资料及*新研究成果,予以纠正。对某些人物的籍贯、职务、事迹等,如记载存在争议,有两说或多说的,予以并存,以保持其客观性
★本书以人名为正目,所写进士,主要包括其姓名、字号、籍贯、科甲名次、授职、宦绩和著述等。对各人物一般不作学术上的评价,但对特定人物,亦寓褒贬于字里行间
★进士具有地域性和家族性,明、清两代尤为突出。对所写进士族亲的先辈、同辈、后辈,凡文武举人、进士,七品以上官员,有文学、书法、绘画、医术、算学等方面成就的,均在进士传略中予以扼要介绍
★ 本书附有明、清两代《山东行政区划》、《纪年表》、《主要文职官员品级表》、《科举程序图》、《主要参考书目》及《山东清代寄籍进士》,以供读者作为辅助参考
《山东明清进士通览(套装共2册)》分为明、清两卷,以传略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记叙、整理了两朝4188名进士的传略性史料,整体体现了山东明清两代各科所取进士数量、籍贯、家族、仕历、甲第名次以及重要事迹。作为可以索检明、清两代进士及考镜当时社会现状的重要工具书,它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前代学者在进士传略的纂辑方面也做出过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但今天我们却不能完貌地看到一部考证性、总录类的著作,给史学界的专家了解故实、查证人物时带来难题和遗憾。“不为生人立传,盖棺方可论定”是古代史学家为史、志编写所定立的原则,正如罗燕生先生序所说,“贤达人士作传多冠以耆旧、先贤、士林、乡宦等类名。那些登科入仕,无至高官,历迹不彰,艺术不显,著作又不见于后世的人,正史无载,往往杂入‘人物门’之中”。
中国的科举制度自隋草创迄清终结,经过乡试、会试、殿试等阶段的层层选拔,有案可查的,大约产生了十一万余名进士。这些人构成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是政治精英,协助帝王治国理民,又在文、史、哲、艺等诸多领域有所建树。记录这些精英们的史料,历代《登科录》、《提名录》仅仅简略地录入他们的姓名(明清两代宁号阙如)、籍贯、榜次、科次、甲次、名次等内容,更详细的背景资料,如字号、生卒年、家族、仕历、事迹等,除诸史列传、人物总集外,大都零落散漫于方志、朱卷、档案、碑传、笔记杂著等文献中。
裒集残丛,献征乡里,参集证史,前代学者在进士传略的纂辑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但形成的著作依旧了了无几,并且也不够完善,仍然解决不了了解故实或查证有些相关人物时的难题。正因如此缺憾,引起了当代史学界人士的纷纷关注,一时间,考证性文章、总录类著作竞相呈现,渐渐几成显学之势。在这些著作中,由浙江大学龚学明教授主持编写的《中国历代登科总录》*为突出。该选题1995年立项,2003年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他2008年11月发文介绍该书时,编写工作已经进行了十多个年头,并且预计到2011年“书稿可望全部完成”,但我们至今未见其书出版,可想工程之大、耗时之长、工作之繁。
不为生人立传,盖棺方可论定,是古代史家为史、志的编写定立的原则。编志者在志书中为贤达人士作传多冠以耆旧、先贤、士林、乡宦等类名。那些登科入仕,无至高官,历迹不彰,艺术不显,著作又不见于后世的人,正史无载,往往杂入“人物门”之中。
作者编著这部通览,大概缘起于对进士墨迹的兴趣。在考镜过程中,求诸史传,或为史传所未载;求诸志乘,或为志乘所未及;求诸碑记,或为碑记所未考,遍寻群籍,有的唾手可拾,有的竟日无功,东鳞西爪,或有或无,一部十七史竟不知从何说起。遂发宏愿,积沙集腋,冀成一部展卷即得之书, 以绝同病疾苦。
作者构建此书的脉络非常清晰:举明清两朝进士《题名碑记》为纲目,系山东府州县志人物述记为内容,然后质之于史。其中在利用前代旧志上*费功力。旧志未经校勘裁正,有很多陋劣之处,诸如:逞臆而言、守凿支离、不知裁剪、言之无文、自相矛盾、弗参互考、崇尚异端、大乖志例、胪列己文、过于夸饰、考核不精、予夺不当、体例不善、叙述不详、去取不严、关系不载、版刻漶漫、字迹不清、错讹漏倒、出典晦奥、指类泥古、用语艰涩、古今干格等等,不胜枚举。这些弊病大大加深了承旧治新的难度。清人张瑛在《兴义府志序》中针对性地指出,修志“征引必著书名,稽溯必详原委,采摭必求关郡,条目必求分明,访册必求信凭,引书稍加裁节;俚言必去,晦语必芟;矛盾必无,论断必有;一事必至互考,各说必求并存;至间载己文,仅数篇见意,而扬政德,则一字不登;列传核实必严,诸志夸词必削;考核必求一是,予夺必餍众心;体例悉本前人,叙述折衷聚讼;去取俱有深意,关系尽为大书”。这些要求作者大都做到了,而且更有所发凡。
“修郡志,郡守责也”,作者夫妇无借众手, 以二人之力,行郡守之责,成就百万言之著,亦贤达人也。观是书,庶可叹止。
——罗燕生
刘廷銮,爱好收藏,尤其对科举制度及明清时期进士文化有一定研究。已出版著作《清代百名进士墨迹》《清代书法选》。
《赵树理文集:书信·自传·讲话》内容简介:本书为“赵树理文集”中的一本。收录了《致王守邦》《致申子文》《我的两个朋友》《致
普京总统的第二任期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本人继续扩展自己曾在《普京:克里姆林宫四年时光》一书中所做的剖析,主要讲述俄罗斯总统普京第二届任期中的主要作为和表现,内...
旧事与新说-我的父亲冯友兰 本书特色 哲学大师冯友兰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崇高的学术地位受到学界和世人的景仰与关注,而在女儿宗璞眼中,冯友兰先生既是哲...
英王亨利七世本纪 本书特色 博斯沃思之战结束,理查德三世战死,旷日持久的玫瑰战争落下帷幕。亨利七世成为都铎王朝的首位君主,为英国历史打开了新纪元,而理查德三世则...
雅点娜--诗与哲学 本书特色 不论悲情还是浪漫,不论悄无声息的枯萎还是惊天动地的涅槃,天才毕竟是天才,倾国倾城的总是高亢。雅点娜--诗与哲学 内容简介 卢克莱修...
亲历画坛八十年-石谷风口述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百岁老人石谷风的回忆录,讲述石谷风从少年进北平艺术职业专科学校就读,跟随黄虹宾、张大千等国画大师学画,后来成为中...
重品梁实秋 本书特色 一个作家的人生,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状态的缩影。作者王国华利用数年时间研读梁实秋作品,梳理和打量梁实秋,对这位曾经毁誉不一的著名作...
维多利亚女王传 本书特色 读英国传记文学佳作《维多利亚女王传》,晓维多利亚女王及其时代维多利亚女王传 内容简介 《维多利亚女王传》是英国传记文学中的佳作,它的重...
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的名字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她的两本书《致友人的二十封信》、《仅仅一年》早在二十世纪七
你能想像阿加莎·冯·特拉普——《音乐之声》中大女儿的原形以九十高龄于2003年出版新书《音乐之声的故事》,使一个真实的特拉普
苏联对我国的政治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既点燃火光,也投下可怕的阴影。书中描写的时代氛围,事件,众多苦难的制造者和承诺者,等
国学大师丛书-胡适评传 本书特色 《胡适评传》:《国学大师》你绕不开的一座高峰!国学巨匠,百年经典,新眼指路!大师们以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文化增添了瑰丽的...
韩愈评传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的会长、副会长合作写成,凝聚了三位作者多年研究的心血,代表了国内韩愈研究的现有水平。韩愈评传 目录 《中国思...
晚清小说家-吴趼人 内容简介 吴趼人,广东佛山人,岭南近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也是中国小说史、中国近代文学史的一个重要标志。《晚清小说大家:吴趼人》在中国近...
人格的独立-从屈原到陆游 内容简介 本书以屈原、陆游为代表与纽带,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和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对众多的古代文士关于凸显个体存在、弘扬人格独立与强调人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容简介:该书始终紧扣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的全面
冠于百王——汉武帝刘彻 本书特色 《冠于百王:汉武帝刘彻》:开疆安邦,缔造大国,**个奠定中国辽阔疆域的皇帝。冠于百王——汉武帝刘彻 内容简介 简介《冠于百王:...
本书根据威廉·海尼门公司1915年英文版译出。《尼采》一书共有四章,第一章即勃兰兑斯的《关于贵族激进主义的一篇论文》,写于1
在科学史上,只有达•芬奇和爱因斯坦可以和他并列。特斯拉被视为“创造出二十世纪的人”。特斯拉死后,美国FBI将他的所有设计图纸
邓小平评点古今人物 本书特色 时而单刀直入,时而委婉含蓄,时而义正词严,时而幽默风趣,时而就事论事,时而驰骋古今。邓小平评价毛泽东、邓小平评价周恩来、邓小平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