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的作品不仅是个人思想的结晶,也是俄国社会百态的镜子。如《小公务员之死》讲述的是一个谨小慎微的小公务员看戏时打了个喷嚏,以为会惹将军发火而惶惶不可终日,直至在惊吓中死去,作者以诙谐夸张的手法强烈地嘲讽了主人公的奴才心理。《带阁楼的房子》揭露了沙俄社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讽刺了自由派地方自治改良主义活动的于事无补。在这些作品中,他以含蓄的笔法、诙谐的语言针砭了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情节生动,笔调幽默,且寓意深刻,引人思考。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说: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正在重读的书,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书。
第六病室
一
在医院的后院里,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牛蒡、荨麻和野生的大麻,几乎将院子里那座小偏屋遮掩住。偏屋的铁皮屋顶早已锈迹斑斑,烟囱也塌得只剩半截,门前的台阶长满了杂草,墙上斑驳的灰浆更显出屋子的破旧。偏屋面向医院,背后本来是田野,可被一道带钉子的灰色围墙隔开了。这些尖端朝上的钉子、暗淡的围墙和破旧的偏屋,都给人以医院和监狱那种阴森可怕的感觉。
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向偏屋,如果你不怕路旁蜇人的蓖麻,我们就前去看一看偏屋里面的情景。打开门,我们来到了外室,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堆堆医院里的破烂:床垫、破旧的病人服、长裤、蓝白条纹的衬衫、破鞋,所有这些皱皱巴巴的破烂混杂在一起,胡乱堆放在墙下和炉子旁边,发出一股令人窒息的霉烂物特有的臭味。
躺在这堆污七八糟的废物上、嘴里咬着烟斗的人,是看守人尼基塔。他身上那身红领章褪色成棕黄色的旧军装,表明他是个退伍的老兵。他表情严肃、神情憔悴,两道眉毛往下垂,鼻子通红,看起来,就像一只草原牧羊犬。他个子不高,又很瘦,可是神态威严,手上青筋暴突,但拳头粗大。看到他,人们会在脑海中浮现这些词语:头脑简单、唯命是从、忠于职守、愚钝固执的人。在这种人眼里,秩序高于一切,因而他深信不打他们就不能维持这里的秩序,因此他打他们的脸、胸、背,打到哪儿算哪儿。
再往里走,您将看到宽敞的大房间,大得几乎占去了整个偏屋,如果不算外室的话。房间的墙壁涂成暗蓝色,天花板被熏黑了,因为房间没有烟囱,冬天取暖用的炉子日夜冒烟,煤气很重。窗户都被难看的铁栅栏封着,粗劣的地板很灰暗。房间里的气味十分浑浊,酸白菜味、灯芯的焦糊味、臭虫味和氨水味混杂在一起,仿佛让人感觉进入了一个圈养动物的畜栏。
房间里摆着几张床,床脚都死死地钉死在了地板上。每张床上都坐着或躺着人,他们都穿着蓝色病人服,戴着旧式尖顶帽。这些人是疯子。
房间里一共五个人,一个人是贵族出身,其余四个人都是小市民。在靠门边的那张床上,一个又高又瘦的人托着头坐着,褐色的小胡子亮闪闪的,泪眼模糊呆呆地望着一处地方。他成天愁眉苦脸,只知道摇头、叹气、苦笑。他不怎么和别人说话,也不搭理别人的问话。给他食物,他就机械地吃下去,喝下去。他骨瘦如柴的模样、发红的脸颊,以及剧烈而痛苦的咳嗽,都表明他正遭受着疾病的折磨。
在他后面那张床上的人,是个矮小、活泼好动的老头,留一把尖尖的小胡子,一头乌黑的鬈发,像黑人似的。白天他不是在房间里的两扇窗子间不停地走来走去,就是像土耳其人那样盘腿坐在床上,嘴上也不闲着:吹着口哨,学灰雀啼叫,小声唱歌,嘿嘿窃笑。他不仅白天这么活泼好动、孩子气,在夜里也有所表现:他常常爬起来,用双拳捶胸,用手指头抠抠门缝,这是他在向上帝祷告。这个老头是犹太人莫谢伊卡,大约二十年前,帽子作坊的一场大火,弄得他神经错乱,成了疯子。
这个房间被称为第六病室,这里的病人,只有莫谢伊卡一人被允许外出,甚至被允许到医院外面的大街上去活动。他很久以来就享受着这一特权,原因可能是他是医院的老住户,他从不伤害人,还可以成为人们逗乐的对象。只要他一出现,立即吸引来一大群孩子和狗,人们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他穿着难看的病人服,戴着滑稽的尖顶帽,穿着拖鞋,或是光着脚,甚至不穿长裤,在街上走来走去,在民宅和商店的门口站住,向人讨个小钱。有的给他克瓦斯,有的给点面包,还有人给他几个小钱,所以他回来时通常已吃饱喝足,还发了点小财。他带回来的东西统统落入了尼基塔的口袋。这个老兵总是毫不客气地、粗鲁地、气急败坏地翻遍他身上的每一个口袋,嘴里喊着“我*恨不守秩序的人,上帝作证,我再也不放犹太人上街”之类的话。”
莫谢伊卡乐于助人。他端水给同伴,替睡着的他们盖好被子,答应下次上街回来给每人一个小钱,并且给每人缝了一顶新帽子。他左边的邻居瘫痪在床,他还用勺子喂他饭吃。他这样做不是因为怜悯他们,也不是信奉什么人道主义,他只是在模仿他右边的邻居格罗莫夫的行为。
伊凡·;德米特里·;格罗莫夫就是那个贵族出身的人,三十三岁,做过法院民事执行员,属十二品文官,他是因为患被害妄想症(一种精神疾患,自以为受人迫害)进来的。他很少坐着,不是躺在床上缩成一团,就是在房间里不停地走来走去,像在活动筋骨。他似乎在惊慌不安地等待着什么,总是一副十分兴奋、急躁、紧张的样子。只要外屋出现一点动静,或是院子里有人说话,他就会立即竖起耳朵听着,想是不是有人找他?要把他抓走?这些念头让他的神色变得极其惊慌和厌恶。
我喜欢他那张脸,那是一张方脸,颧骨突出,脸色苍白,神情悲伤,像镜子一样真实地反映出他那饱受惊吓又苦苦挣扎的心灵。深沉而真诚的痛苦,造就了他奇特的、病态的脸相,但他那清秀的面容,温暖的眼神,又显出理智和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文化素养。我也喜欢他本人,他总是彬彬有礼,乐于助人,对所有的人都十分客气,除了尼基塔。每当有人掉了扣子或者茶匙,他总是赶紧跳下床,拾起那件东西,递给对方。每天早晨他的同伴们都能听到他问候早安,晚上睡觉时又听他祝福晚安。
当然,他的疯病不会只表现在他惊慌的神态和病态的脸上,还会表现在他的行为上:有时在傍晚,他会表现得像正害着厉害的寒热病,紧紧裹着那件破旧的病人服,全身哆嗦,牙齿打颤,在墙角之间、病床之间飞快地来回走动。有时他突然停住,站在那里看看他的同伴们,似乎有什么重要的话要说,可是一会儿便不耐烦地摇着头,继续不停地走动,好像是他考虑到他们不会听他讲话,或者即使听也听不懂,于是他放弃了说话的念头。可不一会儿,这些顾虑就被说话的欲望压倒了,他就开始做一番热烈、激昂的演讲。他说话没有条理,时快时慢,像是梦呓,有时急促得让人听不明白,但他的言谈、声调给人的感觉十分美好。听他说话,您会觉得他又像疯子,又像正常人。他的疯话是无法述诸笔端的。他述说人的卑鄙,述说践踏真理的暴力,述说人间未来的美好生活,述说这些铁窗总是让他想到强权者的愚蠢和残酷。他的话就像一支杂乱无章的集成曲,虽是老调重弹,却似乎永远也唱不完。
二
大约十二年或十五年前,在城里一条*主要的大街上的一所私宅里,住着文官老格罗莫夫。他家道殷实,在当地颇有名望。他有两个儿子:谢尔盖和伊凡。谢尔盖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得了急性肺结核,死了,这似乎开启了这家人的不幸之门。埋葬了谢尔盖一周后,因为伪造单据盗用公款,老格罗莫夫受到起诉,被关进了监狱,不久就因伤寒病死在监狱的医院里。家里的房子和全部不动产都被拍卖,只剩下伊凡·;德米特里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
以前父亲还在的时候,伊凡·;德米特里在莫斯科上大学,每月有六七十个卢布的生活费,压根不知道穷字怎么写,父亲死后,他的生活一下子变得困苦了。他不得不从早到晚去报酬很低的家馆,做抄写工作,然后把全部收入都寄给母亲维持生计,因此自己时不时需要挨饿过日子。
这种生活让伊凡·;德米特里难以忍受。他变得垂头丧气、虚弱不堪,不久就放弃学业,回到家乡那座小城市。在这座小城里,他多方托人,总算谋到了在县立学校教书的一份工作。但因为他和同事合不来,与学生的关系也不好,不久就辞职不干了。这时母亲又去世了,这个打击让他意志消沉,提不起做事的劲头,因为失业没钱,只能靠面包和水生活,直到半年后他当上法院的民事执行员。之后他一直做这个工作,直到因病被解雇。
在人们眼里,他向来不算健康,即使在青春年少的大学期间也是如此。他的脸色总是很苍白,身体也很瘦弱,常常感冒,吃饭也吃不了多少,睡眠也很差。只是一杯红葡萄酒,就能让他头昏脑涨,变得歇斯底里。他也想和人们交往,但由于他生性急躁、多疑,没人愿意和他做朋友,更别说和他成为至交好友了。说起城里人时,他的口气总是很轻蔑,认为他们粗鲁无知,每天浑浑噩噩地过着禽兽般的生活,这些真是让他深恶痛绝。他有一副男高音的嗓子,说起话来响亮而热烈。他说话时脸上的表情要么怒气冲冲、愤愤不平,要么兴高采烈,面露惊奇,但这无损他的真诚。
他和人谈话的主题只有一个:这个城市的生活沉闷、无聊,这个社会没有高尚的需求,人们的生活毫无生气、毫无意义,形形色色的暴力、愚昧、腐化和伪善随处可见。卑鄙的人锦衣玉食,正直的人忍饥挨饿;学校是社会迫切需要的,报纸、剧院、大众读物要做到主持正义,知识分子要团结起来;人们必须认清这个社会的面目,*好对此感到震惊。他议论人时,总是只有色调浓重的黑白二色,不承认有其他的色彩。在他看来,人类只有两种,一种是卑鄙的人,一种是正直的人,两者之间的人是不存在的。尽管他没有谈过恋爱,但谈起女人和爱情来,他总是津津乐道,热情洋溢。
虽然他言辞尖刻、神经兮兮的,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城里人对他的喜爱,大家在背地里亲切地叫他万尼亚(伊凡的昵称)。他总能唤起他们心中美好的、温暖的、忧伤的感情,因为他待人和蔼、乐于助人、为人正派、道德高尚,就连他那件破旧的常礼服、病态的外貌、家庭的不幸,都让人感到亲切。而且他还受过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在城里人眼里,他简直就是本活字典。
他大量地读书。他常常坐在俱乐部里,一只手神经质地捻着小胡子,一只手翻阅杂志和书籍。他紧张的脸色说明:他不是在阅读,而是在吞咽,快得都来不及咀嚼。不管他抓到什么,哪怕是去年的报纸和日历,他都急不可耐地读下去,可见,阅读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病态的习惯。在家里的时候,他也总是躺着看书。
……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年),19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之一。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语言明快生动,极富于音乐节奏感,且寓意深刻。其中,《变色龙》《套中人》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的艺术珍品。其剧作对20世纪戏剧产生了很大影响。
赋名师 本书特色 以汉字之魂为名的新人类青春奇幻! 孙思语是个高中生,无意中被字魂上身。他离家出走后,在陷入南北两派赋名师的争斗之中,孙思语体内的字魂觉醒,他喊...
并蒂莲-富贵荣华-3 本书特色 《富贵荣华(3并蒂莲)》由府天编著。皇帝赐婚,将章晗许配给了赵王世子陈善昭。然而大婚之前,陈善昭却因为父亲赵王遭人深忌,...
喧哗与骚动 内容简介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部成熟的作品,也是作家花费心血*多、本人*喜欢的小说。小说进述的是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老康普生手游...
午夜文库040-向邪恶追索 本书特色 《向邪恶追索》:劳伦斯·布洛克(1938-)当今欧美硬汉派侦探小说**人,侯孝贤、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推崇的侦探文学大...
聊斋志异-(全四册)-精装分类全译本 本书特色 蒲松龄著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奇葩,问世三百多年来,该书流传甚广,饮誉中外,妇孺皆知。王咏赋编的《聊斋志...
蒙太奇谋杀案 本书特色 ●热点题材,故事情节巧妙,结局出人意料 《蒙太奇》系列由七个风格迥异的悬疑短篇组成。以影视圈为主题展开:特权导演、内定女主角、潜规则、过...
一仙难求-(全三册)1.2.3 本书特色 百万点击推荐 起点人气大神云芨 2012巅峰之作!当废灵根纯阴体女修士遇到完美腹黑天才小师叔,菇凉,你是从了他呢,...
威尔逊谋杀案 本书特色 同名电视栏目强档推出。触礁的婚姻,搁浅的爱情,誓言成空朋友反目手足相残,灿烂的阳光下总有阴影,幸福的背后隐藏着暗礁,真实离奇的案中案之案...
典当 本书特色 《典当》国内首部探秘典当行业与古玩市场的小说网络原名《黄金瞳》典当行业:质押借贷,尔虞我诈。 古玩市场:珍宝赝品,鱼目混珠。典当行业,质押借贷,...
《怪得和我一样的怪人》内容简介:下班后谁也联系不到的塞尔先生,有着一双可拆卸的耳朵;理发师阿德的冰箱里,藏着他以头发为食的
《伤心咖啡馆之歌》内容简介: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是麦卡勒斯的代表作,讲述美国南方一个蛮荒小镇上,有钱、有才华但性格孤
《少年地球护卫队3:决战外星人》内容简介:外星机甲降临,摧毁了人类文明!外星机甲通过给人类“加冠”来控制其思想,加冠者生活的
《惩罚者:大结局》内容简介:四天之内接连发生了两起案件,受害人皆为女性,且其身上的财物被洗劫一空,现场没有明确的指向性证据
鸟藏 本书特色 就像迷途者知晓方向,造梦者时刻清醒一样,你至好的经历,一定是不被理解的。继《合唱》《上海滩的贾斯汀·比伯》之后,老王子用一本《鸟藏》给读者们带来...
龙凤双侠 钱塘双剑 一字剑 万山王 幽魂谷 内容简介 《龙凤双侠 钱塘双剑 一字剑 万山王 幽魂谷/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郑证因卷》是一部民国武侠小说。郑证因的...
不像样的魔法讲师与教典-2 本书特色终于当上了正式魔法讲师的格伦,这次以阿尔扎诺魔法学院每年都会举办的魔法竞技祭为目标,开始指导自己的学生。 "老师都拿出干劲了...
《母狮的忏悔》内容简介:非洲,库鲁马尼村。二十六个女人接连葬身狮口。猎人阿尔坎如接到捕狮的任务,即将来到文明与野蛮的边缘。
我最爱的你 本书特色 悲伤只是挡住眼睛的一片叶子,让你以为世界的欢乐消失了!年轻而美丽的埃莉,独自一人,住在租来的公寓里。 除了每天按时上下班,她常常把自己...
傅雷译巴尔扎克名作集(共六卷) 本书特色 自从中西文化交流以来,我国译坛产生过不少知名的翻译家,但以译著宏富、译笔优美而言,则当推傅雷先生为个中翘楚。傅雷先生毕...
《谜宝藏系列之一:沙海谜锦》内容简介:青河三道海子石堆墓与神秘的麦田圈居然拥有同样的图案。世界上真的存在所谓“轴心时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