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旅行”启程时是什么目的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无论多晚,你仍然可以优雅地去享受快乐。
这不仅适用于旅行,人生也不过如此。
●旅行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回来
①“每一段旅程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一次出生到尘埃落定的距离。”
②我曾去过了很多地方:不丹、日本、韩国、柬埔寨、悉尼、巴厘岛……
每一段旅程都像是一阵风,烦恼总是被吹着吹着,就散了。
●核心——我的记忆、生活,我的人生态度
在娱乐圈这个光怪陆离星光熠熠的圈子里,天真、麻烦、大起、大落、低谷、消沉、失望,这些我都经历过。面对艰难人生,我选择心存感激,心平气和去面对。
●主题——优雅的去享受快乐
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可以选择优雅的去享受在旅途的快乐。
去旅行,你才会发现世界有多美好!
杨恭如,知名影星。生于上海,1995年参加香港亚洲小姐竞选赢得亚洲小姐冠军,此后开始她的演艺生涯。影视作品有《风云》《雪花神剑》《大醉侠》《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等。这是她的第一部文字作品《我和斐济有个约会》。多年来,她行走于不丹、柬埔寨、泰国、迪拜、澳大利亚……只为了与这个世界的美好邂逅。
指纹诗选(签名版)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社2009年11月1版1印★ 诗人指纹从八十年代开始文学生涯,在生命困境中坚守诗歌理想,以孤独与...
有时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随笔集,文中涉及了全球炙手可热的作家和电影人,比如太宰治、村上春树、菲茨杰拉德、马尔克斯、王尔德以及徐皓峰、塔可夫斯基、小津...
你要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 本书特色本丛书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出发,每本书精选了近100个具有感染力的励志故事,这些故事汇集了生活中*鲜活的点滴,展现...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124:罗洛卷 本书特色 罗洛(1927~1998),原名罗泽浦,四川成都人。作为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版家,罗洛学识渊博学贯中西,一生笔耕不...
中国河西走廊 本书特色 《中国河西走廊》带你将看见那辽阔的血色的月光,既而广大的五彩缤纷的自然背景和深远多舛的历史背景随之展开。中国河西走廊 内容简介 《中国河...
《商务谈判与沟通:理论、技巧、案例(视频指导·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以商务谈判的流程为主线,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谈判与沟通的
巴别塔诗典:幻象集 本书特色 奈瓦尔的诗作受到象征派诗人的推崇,超现实主义诗人们对《幻象集》大加赞赏,布勒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将奈瓦尔列为该文学运动的先驱之...
穿梭时空三千年 本书特色 他采收着桃花源的多汁果实,他肩负豪门的兴衰起落,他坐看星尘坠落,为了一份失落的回忆,穿梭三千年时空,只为了见到她浅浅的一笑……穿梭时空...
余时书话 本书特色 《余时书话(精)》为作者姜德明所写中国新文学书话散文,包括《鲁迅与北京书贾》、《一版本》、《柳亚子与林庚白》、《纪念徐志摩》、《周作人纪念集...
中国历代诗词精选读本 本书特色 作者简介,侧重文采而非功行,题解导读,三言两语,留不尽余味请读者细品:注释注音,尽可能全面详尽,扫清通向审美的路障。中国历代诗词...
初盛唐送别诗研究 本书特色 邓田田著的《初盛唐送别诗研究》试图通过文本分析与个案研究,结合对唐代影响送别诗盛行风气的种种原因的探讨,对送别诗中映射出的士人心态及...
智慧和信仰 内容简介 我喜欢想人生的问题。所谓喜欢想,并不是刻意去想,而是问题自己找上来,躲也躲不掉。我对人生有太多的困惑,归结起来,无非两大类,借用佛家的话说...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全8册) 本书特色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套装共8册)》收录了亚瑟·柯南道尔的9部经典之作,包括《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冒险史》《回忆录》《巴...
浮生六记 本书特色 沈复编著的《浮生六记(增补版)》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记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
龙榆生(1902~1966)江西万载人。名沐勋,别号忍寒居士、风雨龙吟室主、荒鸡警梦室主。生平爱竹,40岁后又自署箨公,师从黄季刚
鲁迅诗编年笺证 本书特色 阿袁笺证的这本《鲁迅诗编年笺证》是目前所收*齐全,笺证*详确,同时也应是*为可靠的鲁迅诗歌读本,笺证者以其较好的学术悟...
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 本书特色 《中世纪的秋天》研究14世纪和1 5世纪的欧洲文化史,以法国与荷兰文化为重点,描绘...
叶嘉莹卷-当代中华诗词名家精品集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上编诗卷和下编词卷共收入叶嘉莹先生精选诗词一百首。作为国际著名的诗词学家,叶先生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她的诗词作...
现代自然 本书特色 《现代自然》:一部备受争议的“蓝色电影诗人”贾曼的田园日记一位艾滋病患者心灵与自然的对话一位同性恋袒露其青年时代生活的真实记录对世界表达其无...
《尼采与形而上学》内容简介:本书是哲学家周国平对尼采思想的系统研究。作者围绕尼采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重建,梳理了尼采